桃李满天下的来源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含义:
其一:“李”并不是指李白,而是指李树,喻为英才。桃也不指寿桃,就是指桃树,用法同李。
其二:“满天下”就是指遍布天下。并且从白居易的“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句诗可以推测出桃李是花而不是人和果实。
一般桃李只有四种意思:
【1】 桃花与李花。 《诗·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后因以“桃李”形容貌美。
【2】. 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3】. 喻人的青春年少。徐渭 《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4】. 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所以不能把'桃"理解为寿桃,"李" 理解为李白。
我们都知道的,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都称为桃李。如果一个老师培养出很多学生的话,则被称为桃李满天下,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桃李满天下的又是从哪里出来的呢?
这要从春秋时期说起了,魏国的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渊博。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个朋友家里面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意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着开一个学馆,教书育人。毕竟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收了一些学生,从此就养家糊口。
朋友也很支持他,就腾出了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分贫富。学馆里面有桃树和李树,学生来上学的时候,都跪在桃李树下,子质说你们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够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就是桃李的由来了。
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为了感激老师的教诲,都在自己的住处种上了桃树和梨树。
在这个时候子质各国游历的时候,碰到了在各地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桃树和李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呀,这也就是桃李满天下的由来,现在我们中国人喜欢用桃李满天下来赞美老师。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在不断的教导着每一个学生。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桃李满天下(拼音:táolǐ mǎn tiānxià)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韩诗外传》。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子质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经他指教的学生中,有好多人都在朝廷中得到了提拔。后来因为子质得罪了魏文侯,所以他不得不逃离魏国去了北方。
在路经山东时,子质巧遇了一位叫子简的学者,有着满腹委屈的子质向子简发起了牢骚,埋怨那些他教过的人忘恩负义。
子简听后,就很率直地跟子质说:“春天种下的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到树下休息,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实。可是你在春天种的是蒺藜,非但没有树叶可以乘凉,更没有果实可以吃,而且还有可能刺伤你呢。所以君子培养人才,首先要观察学子的人品,选择品德高尚的人来培养。”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资治通鉴》中也记载了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故事:唐代武则天在位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善于推断各种疑难案件,办案公正合理,深得武则天赏识。
狄仁杰为官清正,执法严明,不畏权贵,爱护百姓,在朝野有很高的声望。他又是李唐旧臣,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武周政权,对他特别器重。有一回,武则天要狄仁杰推荐一位贤才,狄仁杰问她想任用何职,武则天说是要担当将相的。狄仁杰就向她举荐张柬之,说:“现任荆州长史张柬之有非凡的才能,可以担任宰相。”
武则天就提拔张柬之为洛州司马。过几天,她又要狄仁杰举贤,狄仁杰还是提张柬之。武则天说张柬之我已经提升了。
狄仁杰说:“我举荐他是要他担任宰相而不是担任司马。”
武则天果然任用张柬之为宰相。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人都是狄仁杰举荐的。他先后推举数十人担任重要官职,这些人都成为名臣良吏。
有人称赞狄仁杰说:“当今朝廷内外的官员,大多是你培养和推荐的,这就像遍天下的桃李都是你所栽种的。”
狄仁杰说:“我这是为国举荐贤才,并非为了一已之私。”
成语寓意
治理国家离不开贤明的君主,更离不开各类人才。而贤能之人所结交的朋友一般也是贤能之人,通过互相引荐,就可把众多贤能之人聚集到一起为大事出力效劳。有能力的人,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这得依靠教育。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更离不开人才。要实行适当的教育政策培养更多的人才,还要把优秀人才留住为自己国家效力。
“桃李满天下”的由来
当人们称誉某位教师培养的学生很多、人才济济时,常誉为“桃李满天下”或“桃李满门”。汉朝的《韩诗外传》中记: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曾经提拔和保举过很多人。后来,他因得罪魏文候,就只身跑到北方去。子质遇到一个叫简子的人,便向他发牢骚说:“以前我当魏国大臣的时候,提拔和培养了许多人。可是在我大难临头时,却没有一个肯帮我一把。以后我再也不培养什么人。”简子听了,笑着对他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就可以在树荫下乘凉和休息,秋天还可以吃上可口的桃子和李子。可是,你要在春天种的是蒺藜,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到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人哩。培养人才,就如种树一样,应该首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加以培植啊!”简子的比喻,批评了子质育人的失当,后来人们把学生和优秀的人才叫“桃李”,培养的学生很多,就誉为“桃李满天下”。
出自《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三 则天顺圣皇后下 久视元年》中的一个典故:
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说的是武则天要狄仁杰举荐人才,狄仁杰推荐了自己的几个学生,声称他们都有宰相之才。后来这些人果然先后成为重臣。因此人们评价狄仁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就是天下人才,都是他的学生。后世就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某老师的学生多且优秀。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来源】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腾出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所收的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可以拜他为师,一视同仁。
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称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
又:
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六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狄仁杰说:“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效力,不是为私,是我应该做的。”
公元700年,七十岁的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而众人又不能解决时,武则天常叹息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了我的国老啊!”[1] “桃李满天下”是形容老师教的学生很多,遍布各地,“桃李”是学生的代称。
成语示例
◎而黄更是当代大儒,海内人望,不惟桃李满天下,而且不少故旧门生身居显要。(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三章)
◎70年来,他教过多少学生无法统计,受过他教诲的学生遍布海内外,许多人已成为著名学者,在各项建设中担负重任,真正是“桃李满天下”。
◎ “五·四”之后,中国画坛上群星辉耀,亡友潘天寿便是其中的一颗巨星,他是浙人而不囿于浙派,治古创新,创造性地发展了国画艺术,又乐于扶持新苗,桃李满天下,在绘画史和美术教育史上,建立了卓越的功绩,受到国内外人民的尊敬。
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唐 狄仁杰 门生众多,累向 武则天 推荐将相多人,或谓 仁杰 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令公 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何为《第二次考试》:“ 苏林 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间不少是有国际声誉的。”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含义:
其一:“李”并不是指李白,而是指李树,喻为英才。桃也不指寿桃,就是指桃树,用法同李。
其二:“满天下”就是指遍布天下。并且从白居易的“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句诗可以推测出桃李是花而不是人和果实。
一般桃李只有四种意思:
【1】 桃花与李花。 《诗·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后因以“桃李”形容貌美。
【2】. 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3】. 喻人的青春年少。<明>徐渭 《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4】. 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所以不能把'桃"理解为寿桃,"李" 理解为李白。
桃李满天下的含义和典故?
桃李满天下的意思是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遍布各地,比喻一个人到处都有学生。读音: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唐 狄仁杰 门生众多,累向 武则天 推荐将相多人,或谓 仁杰 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唐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的是
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的是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拼音:táolǐ mǎn tiānxià)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韩诗外传》。“桃李满天下”比喻推荐的人才或培养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比喻培养的人才或学生)。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含褒义。也说...
桃李满天下这个典故是怎样来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魏国子质到各国游历,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桃李”代称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桃李满天下”形容老师教的学生很多,遍布各地,“桃李”是学生的代称。桃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áo lǐ,就是教师百年“...
桃李满天下指的是司马光
不是,指狄仁杰。“桃李满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这一名句出自《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载: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译文:狄仁杰试着推荐姚元崇等十多个人,都是名臣。所以可以说各处都有他的学生。
文言文桃李满天下的翻译
文言文桃李满天下的翻译是现代汉语中的“桃李满天下”。下面进行 1. 基本翻译:“桃李满天下”是汉语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文言文。“桃”和“李”是两种树的名称,也常用来比喻学生或者弟子。“满天下”则表示数量极多,遍布各地。因此,整句成语的...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是什么意思
1、“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直白的字面解释是,桃和李的果木遍植天下,春光明媚辉耀四方。2、“桃李满天下 春晖遍四方”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出处暂无可查证。但其对仗工整,用词简洁易懂,作为诗词五言律的中联、诗词的对句或者对联,都很赞。或许它来自于民间的春联,抑或是文人雅聚时吟哦佳句的口口...
桃李满天下 雨露润春华是什么意思
桃李满天下,雨露润春华的意思是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而知识像雨露一样滋润着学生门的心灵。一般桃李都是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桃李满天下这一句通常都是形容老师的成果,教书育人培养天下英才,为社会来做贡献。雨露润春华的雨露指的是是知识的雨露,老师传道受业解迷惑,就像雨露让大地充满了...
桃李满天下指的是谁?
桃李满天下指的是教师。桃李满天下是一个成语,它用来形容教师教育学生众多,遍布各地。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常用桃李来比喻学生,而教师则被比作种植桃李的园丁。这个成语表达了教师辛勤耕耘、培育人才的美好愿景。在教育领域,桃李满天下的含义尤为深刻。它意味着一位教师不仅在教育学生的...
狄仁杰如何做到桃李满天下?
桃李,象征着狄仁杰培育的众多英才,他们的成就如同春天的花朵,遍布四海八荒,而“春晖”则喻指他的教诲如阳光普照,温暖着每一个受其恩泽的人。狄仁杰的故事,不仅是一句成语的来源,更是激励后人追慕的典范。狄仁杰的事迹,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历史的长廊,让我们深感“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的力量...
关于桃李代称指的是什么吗
桃李,指的就是学生。人们常用“桃李满门、桃李满天下”来赞美老师培育了众多的学生。来源:战国时代,魏文侯在位时有个臣子叫子质,曾经为官,因罪而向北逃亡。在北方,他遇到了简主,并向简主说:“从今以后,我不再栽培人才了。”简主问他:“这是为什么呢?”子质说:“大堂上有半数的士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