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在文言文什么意思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1

1. 从事古文是什么意思

从事

1.行事;办事。

《诗‧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汉班彪《北征赋》:“达人从事,有仪则兮。”

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伏见熙宁中,天下以新法从事。”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章宗以仆散揆领行省於南京(开封),便宜从事。”

2.参与做(某种事情);致力於(某种事情)。

《论语‧泰伯》:“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

《国语‧齐语》:“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鎛,以旦暮从事於田野。”

清钱泳《履园丛话‧梦幻‧注苏诗》:“告养回籍,从事苏诗,罗百氏之说,以证王、施、查三家之讹。”

老舍《我怎样写》:“在学校开课的时候,我便专心教书,等到学校放寒暑假,我才从事写作。”

3.指任职。

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序》:“愈尝从事於汴徐二府,屡道於两州间。”

4.处置;处理。

《左传‧哀公十一年》:“﹝子胥﹞谏曰:‘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於我。夫其柔服,求济其欲也,不如早从事焉。’”

《汉书‧王莽传中》:“敢有趋讙犯法,辄以军法从事。”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又诸居职,其犯公法者,以法律从事。”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招情相同,即以军法从事,立时枭首。”

5.追随,奉事。

唐牛僧孺《玄怪录‧张佐》:“向慕先生高躅,愿从事左右耳。”

《英烈传》第十九回:“﹝章溢﹞后来长成,便从事叶公。”

6.犹周旋。

唐韩愈《鳄鱼文》:“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金史‧外国传下‧高丽》:“或来侵略,则整尔行列,与之从事。”

明徐渭《白母传》:“假令母与翊之妻不为妇人,在今日得提数万之众,以与闽、越、东夷之寇相从事。”

清魏源《圣武记》卷七:“遂募丁壮子弟数千,以与匪苗从事,来痛击,去修边。”

7.官名。

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

《汉书‧丙吉传》:“坐法失官,归为州从事。”

清侯方域《陈将军二鹤记》:“其从事刘子曰:‘……若移其所以养鹤者养士,庶吾军其振乎。’”

8.赤眉农民起义军将领称号。

《后汉书‧刘盆子传》:“乃分万人为一营,凡三十营,营置三老、从事各一人。”

《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樊崇等﹞於郑北设坛场,祠城阳景王,诸三老、从事皆大会。”

胡三省注:“赤眉诸帅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

--汉语大辞典

2. 工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工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1、擅长(诗文、书画等);如工书善画。

2、语句工整;属对工;(诗文)做得好。如诗穷而后工。

3、女工(女红);如妇德:德言容工(功)。

4、工尺(音乐术语);

5、工匠;如百工。

。。。。..

“工”在文言文中解释为: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2) 同本义

3) 工匠;工人。古代对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现代为工人和工人阶级的总称

4) 又如:矿工;临时工;工农联盟;工民(古代从事工艺的人)

(5) 古代特指乐官或乐人6) 又如:工师(乐师);工瞽(古代乐官)

(7) 古代特指女工

8) 官吏;职事

9) 又如:工部大堂(工部尚书。大堂:明清时对中央各院、部、司长官的恭维称谓);工正(古官名。主管工艺之事);工师(古代官名。掌管百工);工官(周礼官名。属冬宫。汉代时负责工艺、器械、武器制造等);工尹(官名。掌管百工及官营手工业)

10) 工夫;技术 [skill]。如:工细楼台(工笔细画的楼台);工伎(技艺方术);工用(技艺和使用);工架(戏曲演员表演时的身段和姿势);做工;唱工

(11) 工地;工作场所 [building;post]。如:工地;工棚

(12) 工程 [engineering]。如:工功(工程);工要(工程重要之处);竣工

(13) 工业 [industry]。如:工商业;工业品;工机(古时指纺织业)

(14) 工作;生产劳动 [work;productive labor]。如:做工;上工;工食(工钱;伙食费);工顾钱(雇佣人所付的工钱);工银(工薪,工金,工钱,工资。均为工作、劳动的报酬)

(15) 工作量 [amount of work]。如:工时

(16) 工日,一人一个正常工作日的劳动量,由一个假设的平均人日构成的一种单位 [manday]。如:这项工程需两千个工

(17) 用于人的姓氏后作为“工程师”的简称 [engineer]。如:张工,李工

(18) 传统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 [note of musical scale]。如:工尺谱

(19) 通“功”

(20)通“公、功”

21) 劳绩,功绩 [feat;achievement]

凡师不工则助牵王车。——《周礼·春官》

(22) 又如:天工(很大的功劳)

(23) 成效 [result;effect]

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韩非子·五蠹》

24精巧,精致 25又如: 工奇(精巧奇特);工捷(精熟敏捷);工楷(工整的楷书);工绮(精致华丽)

工26

擅长;善于27又如:工于心计;工于书画

3. “执”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执,捕罪人也。――《说文》

而妻妾执。――《礼记·檀弓》。注:“拘也。”

使执连尹。――《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

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左传·僖公五年》

被执至南门。――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执命(讨命;索命);执讯(捉命并加以审问);执囚(拘捕囚禁);执问(拘留讯问);执狱(治狱;审判案件)

拿;持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

执君之乘车。――《礼记·少仪》。注:“执辔也。”

执竞武王。――《诗·周颂·执竞》。笺:“执,持也。”

执zhí

①拿;持。

②掌握;保持。

③主管;掌管。

④选取。

⑤控制;驾驭。

⑥执行。

【执一】专心一志。

【执友】志同道合的朋友。

【执中】遵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于不及。采取中间的态度。

【执引】古代送葬时的一种礼节,送葬的宾客须挽牵引柩车的绳索。

【执业】持书诵习。业,书版。

【执礼】守礼,遵行礼节。

【执行】

①把政策法令或计划等付诸实施。

②法律用语。公安机关为实现以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进行的活动。即对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执行刑罚,对应负民事责任的当事人责令其履行义务。

【执拗】固执倔强。

【执照】由有关行政机关发给的准许作某种行业的凭证。如:施工执照;驾驶执照。

【执迷】固执不悟。

【执意】坚持自己的意见。

执zhí

①拘捕。

②拿;持。

③持守。

④主持;掌管。

⑤控制;统御。

⑥操持;从事。

⑦行;施行。

⑧固执;坚持。

⑨依据;遵照。

⑩判断。

4. 【者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助词 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 例子:、老~、读~ 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 例子: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书面语)用在数词或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 例子:、二~必居其一 4.(书面语)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 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 例子:路上小心在意~代词 指示代词,“这”(多见于早期白话). 例子:番,边常见含义 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代词 1.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⑤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名词后,相当于“.的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③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 3.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的时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4.放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的几个人或几件事. 例: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5..……的原因 如::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6.判断语句 如: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助词 1.用在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中表停顿,以提示下文. 例: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曹者,与此案同!——《资治通鉴》 2.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例:何者?上下之分也. 3.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驴》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4.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构成“者。

也”的结构.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生僻/不确定含义 1.(不确定)助词,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例:①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不确定)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3.(生僻含义)通“也”:----《韩非子·八经》:“任事也无重……处官也无私.”《说苑·政 也理》:“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义解,而见古书中“者”“也”可互用.。

5. 把 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一)

【把】:【篆书】字形从手,巴声。【形声】。

【本义】:抓住,拿:把酒问青天|把盏言欢|把握。

【转注】:①控制,掌握:把犁|把舵②看守:把风|把门③手推车,或物的柄:车把|火把4.可以用手拿的小捆:草把|稻把⑤量词:出把力|一把米⑥介词,和将相当:把话所明白

【假借】:放在量词百、千、万等数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丈把高|个把月|百把两

(二)

【把(木霸)】字形从手,霸声。【形声】。同音假借,简化为把。

【本义】: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刀把子|印把子

【转注】:花,叶或果实的柄:花把|梨把

6. 行 在文言文中有几种意思

行字在文言文中有3种意思,具体如下:

1、出处:春秋·孔子《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行走。

白话释义: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2、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

白话释义:感叹自己一生将要将告终。

3、先秦·荀子《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也。行:行为。

白话释义: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行拼音:háng、xíng

释义:

行háng

1、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2、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3、步行的阵列。

4、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5、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6、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7、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行xíng

1、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2、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3、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4、从事:进行。

5、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6、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7、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8、可以:不学习不行。

9、能干:你真行。

10、将要:行将毕业。

11、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

12、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13、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14、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进行[jìn xíng]

前进。

2、行李[xíng li]

出行时所带的衣箱、铺盖等。

3、行人[xíng rén]

在路上走的人。

4、不行[bù xíng]

不可以;不被允许。

5、行为[xíng wéi]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7. 文言文 业什么意思

①事业;功业。《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②职业;职守。《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

③学业。《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④产业。《原君》:“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⑤从事。《卖柑者言》:“吾业是有年矣。”

⑥已经。《黄生借书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⑦罪孽。《少年中国说》:“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

【业根】祸种;惹祸的东西。

【业已】已经。

【业障】佛教语,罪恶的意思。

8. 者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助词

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

例子:强~、老~、读~

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

例子: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书面语)用在数词或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

例子:前~、二~必居其一

4.(书面语)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

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

例子:路上小心在意~

代词

指示代词,“这”(多见于早期白话)。

例子:~番,~边

常见含义

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

代词

1.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⑤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名词后,相当于“。。的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③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

3.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的时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4.放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的几个人或几件事。

例: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5。.……的原因

如::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6.判断语句

如: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助词

1.用在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中表停顿,以提示下文。

例: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曹者,与此案同!——《资治通鉴》

2.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例:何者?上下之分也。

3.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驴》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4.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构成“者。也”的结构。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生僻/不确定含义

1.(不确定)助词,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例:①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不确定)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3.(生僻含义)通“也”:----《韩非子·八经》:“任事也无重……处官也无私。”《说苑·政 也理》:“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义解,而见古书中“者”“也”可互用。



古文中事是什么意思?
事本义指治事、从事。事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指治事、从事。引申义指事业、事情、职事。任职、侍奉等。还可指事例、成例。事是会意字。商代甲骨文作从又持中,又为手之象形,中为猎具,手持猎具会治事意。事与史同源,在甲骨文原本一字,到西周时,事开始从史...

事 文言文中的意思
事 释义 shì ①<名>事情。②<名>特指战事。③<名>政治事务。④<动>从事;做。⑤<动>侍奉;服侍。⑥<量>件;样;种。1)物有本末,事_①<名>事情。__有终始。2)常有大度,不事_④<动>从事;做。__家人生产作业。3)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_⑤<动>侍奉;服侍。__之。

事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有没有追求的意思?
1.泛指战争.2.同“侍”,侍奉.3.跟随,从事.(暂时只能想出这点,不过,在有些句子中有引申意)

古文中“无乃”“有事”分别是什么意思
1、“有事”,“事”是战争,“有事”就是“发动战争”。例句: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2、“无乃”,比较委婉地表示对某一事情或问题的估计或看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只怕”等。例句: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事之 是什么意思?
“事之”是一个古汉语词汇,通常表示一件事情或者某个事件。这个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一些具体的情况和事件,强调其真实性和事实性。在古代文献中,“事之”这个词汇经常被用于文言文中,为传统文化遗产之一。“事之”在古代句子中一般用于名词后,表示其所描述的事情或事件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事实性。例如,...

事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事文言文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言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引领着人们对于古代文化的追溯和探索。事文言文的学习对于现代汉语的掌握也非常重要。通过研读古文,可以提高汉语的表达能力和语感,扩大词汇量,还可以了解词义的变化...

执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执事在文言文中是指管事、管理者;掌事官吏的意思。执事是中国汉语词语,含义有从事工作;主管其事。有职守之人;官员。指供役使者,仆从。对对方的敬称。侍从。出自《周礼·天官·大宰》:九曰闲民,无常职,转移执事。执事的造句:1、青年人在执事或经营的时候,所包揽的常常比所能办到的多,所...

文言文中 故事 失之 分别是什么意思
故事 失之 分别是什么意思?答:“故事”在文言中有多重的解释:1.事、事故。2.过去的事情。3.是...的缘故、是...原因。4.故意去做某事、特意而为...。5.所以、因此...。如何译较为妥当,看前后语境而定。“失之”的关键是“失”:可以是阵地、城池,还可以是亲朋、长幼,还可以是事物、...

“生事”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探秘古文中的"生事":多重内涵的解析 在古代文献中,"生事"一词承载着丰富的含义,如同一面历史的多棱镜,映射出生活的各个方面。让我们逐一揭开它的神秘面纱:首先,"生事"在丧葬礼制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古人对死者的一种敬奉。在《礼记·檀弓下》中,"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一句,揭示了...

所有事文言文
1)物有本末,事_①<;名>;事情。__有终始。 2)常有大度,不事_④<;动>;从事;做。__家人生产作业。 3)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_⑤<;动>;侍奉;服侍。__之。 4. 文言文事的意思 ◎事shì(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 第一、本义:官职。 事,职也。——《说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