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族,大故事之“平江酆氏学田记”——一个家族崛起的秘密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7
酆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后代。根据《元和姓纂》记载,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他的弟弟即周文王的第十七子惠伯,字极,封于酆邑,大概就在现今的陕西省户县一带,称为酆侯,是为酆氏始祖,他的后代遂以酆为姓。
历史 上比较著名的酆姓人物有酆去奢、酆寅初、酆庆等。酆去奢是宋代著名道学家,道教传说当中非常著名的一位得道真人,在民间留下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酆寅初是元末明初人,博学多才,不愿在元朝做官而选择了隐居,一直活到了105岁。酆庆是明正统年间进士,因反对明代宗废太子朱见深,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而留下了直言谏阻的美名。
前些时候,在刚刚建立不久的平江姓氏文化研究交流微信群里,酆苏先生发出来几张家谱照片,内容为民国时期的《酆氏学田记》,文章记述了酆氏先贤毁家捐学的义举,现将《酆氏学田记》全文摘抄如下:
平江酆氏,其先出自临江,以经商鸣于湘,而独好学,学田之亩盈千数,岁计族人入学之远近,大小结费有差。其家菊亭先生毁家捐置,今所称平江酆氏学田者也。
余来武昌,与先生哲弟子卣游,具闻先生中年折节读书及捐置学田、规约,不禁欣然景慕。子卣述先生之言曰:吾酆氏之兴,实自先芷庭兄庶富兼教始。吾家族以有今日,是皆先兄往事,湘人所睹见。惜其不永年,而不克竣其志。余小子惟先兄之志是务,而何敢爱田?是义也,所睹皆难之,而先生则毅然不顾,成此盛举,可不谓豪杰之士哉!
抑余谓学田之设,创之也难,而守成也亦不易。昔范文正置田千亩,以赡族人。迨子纯仁暨五世孙之柔,申明规约,历数百年,代有贤嗣。今先生起家商贾,卓然与文正公同风,伟矣!余犹愿后先生而作者,继继承承如范家故事。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有贤者起,必来取法,岂独酆氏一族之幸乎。
是为记。
清实录馆史官南昌黄云冕拜撰。
在总人口接近120万、现有姓氏达三百多个的平江县,人数上万的姓氏有20多个,酆氏人口不过区区数百人,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姓族。虽然也多少了解酆氏出过一些人才,但这种捐置学田上千亩的大手笔,却闻所未闻,从来没有听说过。文章引起了我对于酆氏的浓厚兴趣,于是找来《酆氏族谱》,一探究竟。
通过阅读《酆氏族谱》,发现在近百年间,平江酆氏这个只有几百人的家族,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如酆明纲(菊亭)、酆明纶(芷亭)、酆裕镕、酆裕后、酆裕坤等名垂青史的优秀人物。
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菊亭公酆明纲。他是民国时期湖南商界知名人士,毕业于汉口银行讲习所,历任湖南银行总稽核、湖南通商银行协理、湖南电灯公司总理等职,使濒临破产的公司起死回生。酆明纲的思想特别开明,主张子女不应继承遗产,晚年把一生积蓄都用于慈善事业,为平江教育事业捐款25万银元,还将平江老家的祖遗田产“一千担租”合四百亩及附属之山场、水塘、屋宇全部捐出,作为平江酆氏学田。酆氏子弟上学不但不用花钱,还能领到学费。
正是因为他的这一大公无私的举措,让酆氏后人得到了较好的教育和培养,为后生晚辈提升了个人的发展空间,使得酆氏族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受裨益。
回顾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不难发现,即使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也并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可靠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宋乾兴元年(1022)十一月,国子监孙奭奏请朝廷赐给兖州州学学田10顷,“以为学粮”,获得了朝廷批准,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各地纷纷效仿,因此被认为是宋代学田制度的开端。也就是说,一直到北宋仁宗朝以后,才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学田制为核心的多种形式、多种来源的教育经费筹措制度,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阻碍教育发展的经费问题,为宋代教育及以后各朝各代教育经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
“学田制”这一制度的确立,无论是在当时来说还是以后的数百年间,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第一,为地方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第二,宋代从立国之初就鼓励出身寒微的人读书入仕。学田制度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中下阶层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强了科举和教育平民化的倾向;
第三,正式确定了我国封建 社会 教育经费制度的基本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经费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很注重传承的家族 社会 。在由一个个家族组成的 社会 里,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借助家族的力量。家族力量强的人相对来说起点就高,家族力量弱的,想要有所成就也很容易遇到天花板。
优秀的人才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比如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家族,正因为有了曾国藩爷爷曾星冈、父亲曾麟书三代耕读传家,到了曾国藩这一代,才能有爆发崛起的机会。
所以,如果一个家族每一代都有做官、读书、经商的人,那么这个家族培养出来的孩子必然是相对优质的。而一个家族有了数代人的积累,有了各种资源传承,抓住机遇出贵子就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如果没有家族的积累和传承,那么所谓的“寒门出贵子”就只是碰运气的偶然事件了。
酆氏家族正是在菊亭公酆明纲捐献私产作为酆氏学田后,直接帮助很多酆氏后辈得到了更多向上发展的机会,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所以,对每一位酆氏族人来说,“酆氏学田”绝对是先辈留给他们的最珍贵的遗产,在引以为荣的同时,也必将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历史 上比较著名的酆姓人物有酆去奢、酆寅初、酆庆等。酆去奢是宋代著名道学家,道教传说当中非常著名的一位得道真人,在民间留下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酆寅初是元末明初人,博学多才,不愿在元朝做官而选择了隐居,一直活到了105岁。酆庆是明正统年间进士,因反对明代宗废太子朱见深,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而留下了直言谏阻的美名。
前些时候,在刚刚建立不久的平江姓氏文化研究交流微信群里,酆苏先生发出来几张家谱照片,内容为民国时期的《酆氏学田记》,文章记述了酆氏先贤毁家捐学的义举,现将《酆氏学田记》全文摘抄如下:
平江酆氏,其先出自临江,以经商鸣于湘,而独好学,学田之亩盈千数,岁计族人入学之远近,大小结费有差。其家菊亭先生毁家捐置,今所称平江酆氏学田者也。
余来武昌,与先生哲弟子卣游,具闻先生中年折节读书及捐置学田、规约,不禁欣然景慕。子卣述先生之言曰:吾酆氏之兴,实自先芷庭兄庶富兼教始。吾家族以有今日,是皆先兄往事,湘人所睹见。惜其不永年,而不克竣其志。余小子惟先兄之志是务,而何敢爱田?是义也,所睹皆难之,而先生则毅然不顾,成此盛举,可不谓豪杰之士哉!
抑余谓学田之设,创之也难,而守成也亦不易。昔范文正置田千亩,以赡族人。迨子纯仁暨五世孙之柔,申明规约,历数百年,代有贤嗣。今先生起家商贾,卓然与文正公同风,伟矣!余犹愿后先生而作者,继继承承如范家故事。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有贤者起,必来取法,岂独酆氏一族之幸乎。
是为记。
清实录馆史官南昌黄云冕拜撰。
在总人口接近120万、现有姓氏达三百多个的平江县,人数上万的姓氏有20多个,酆氏人口不过区区数百人,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姓族。虽然也多少了解酆氏出过一些人才,但这种捐置学田上千亩的大手笔,却闻所未闻,从来没有听说过。文章引起了我对于酆氏的浓厚兴趣,于是找来《酆氏族谱》,一探究竟。
通过阅读《酆氏族谱》,发现在近百年间,平江酆氏这个只有几百人的家族,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如酆明纲(菊亭)、酆明纶(芷亭)、酆裕镕、酆裕后、酆裕坤等名垂青史的优秀人物。
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菊亭公酆明纲。他是民国时期湖南商界知名人士,毕业于汉口银行讲习所,历任湖南银行总稽核、湖南通商银行协理、湖南电灯公司总理等职,使濒临破产的公司起死回生。酆明纲的思想特别开明,主张子女不应继承遗产,晚年把一生积蓄都用于慈善事业,为平江教育事业捐款25万银元,还将平江老家的祖遗田产“一千担租”合四百亩及附属之山场、水塘、屋宇全部捐出,作为平江酆氏学田。酆氏子弟上学不但不用花钱,还能领到学费。
正是因为他的这一大公无私的举措,让酆氏后人得到了较好的教育和培养,为后生晚辈提升了个人的发展空间,使得酆氏族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受裨益。
回顾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不难发现,即使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也并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可靠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宋乾兴元年(1022)十一月,国子监孙奭奏请朝廷赐给兖州州学学田10顷,“以为学粮”,获得了朝廷批准,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各地纷纷效仿,因此被认为是宋代学田制度的开端。也就是说,一直到北宋仁宗朝以后,才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学田制为核心的多种形式、多种来源的教育经费筹措制度,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阻碍教育发展的经费问题,为宋代教育及以后各朝各代教育经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
“学田制”这一制度的确立,无论是在当时来说还是以后的数百年间,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第一,为地方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第二,宋代从立国之初就鼓励出身寒微的人读书入仕。学田制度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中下阶层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强了科举和教育平民化的倾向;
第三,正式确定了我国封建 社会 教育经费制度的基本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经费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很注重传承的家族 社会 。在由一个个家族组成的 社会 里,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借助家族的力量。家族力量强的人相对来说起点就高,家族力量弱的,想要有所成就也很容易遇到天花板。
优秀的人才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比如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家族,正因为有了曾国藩爷爷曾星冈、父亲曾麟书三代耕读传家,到了曾国藩这一代,才能有爆发崛起的机会。
所以,如果一个家族每一代都有做官、读书、经商的人,那么这个家族培养出来的孩子必然是相对优质的。而一个家族有了数代人的积累,有了各种资源传承,抓住机遇出贵子就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如果没有家族的积累和传承,那么所谓的“寒门出贵子”就只是碰运气的偶然事件了。
酆氏家族正是在菊亭公酆明纲捐献私产作为酆氏学田后,直接帮助很多酆氏后辈得到了更多向上发展的机会,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所以,对每一位酆氏族人来说,“酆氏学田”绝对是先辈留给他们的最珍贵的遗产,在引以为荣的同时,也必将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