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民风民俗
1,节日
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2,婚恋
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比较自由,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经土老师(巫师)作证,即可结为夫妻。
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唱歌跳舞,彼此爱慕,结为终身伴侣。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称“还骨种”;兄亡弟收嫂,弟亡兄收弟妇,称为“坐床”。但这些习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
扩展资料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已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土家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家族
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33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吾尔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在湖南省264万、湖北省227万,重庆市约150万,贵州省143万,还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50个县市(区),目前在25个县区实行区域自治,其中两个自治州(共辖16个县市),5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自治县,40个土家族乡,41个土家族联合自治乡。他们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的8县市: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常德市的石门县、桃源县;怀化市的沅陵县、芷江、溆浦县、麻阳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来凤县;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二个土家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兴山县、宜昌县、秭归县、枝城市等县市。重庆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酉阳、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00年改为黔江开发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县、涪陵等县市;贵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德江、江口、石阡、恩南县、铜仁市及松桃苗族自治县。
土家族以“比兹卡”为族称(本地人的意思),系氐羌族群。土家族语言属藏语系藏缅语族,比较接近于彝语支的一支独立语言,土家族仅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沿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有的也兼通汉语。
土家族基本特点为:“有独立的语言,传统的节日,古朴的歌舞、精美的工艺、奇特的乐奏、哭唱的婚丧、特殊的信仰、自尊的禁忌、顽强的民族意识和悠久的历史遗迹”等,1957年1月3日被中央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1,节日
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2,婚恋
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比较自由,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经土老师(巫师)作证,即可结为夫妻。
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唱歌跳舞,彼此爱慕,结为终身伴侣。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称“还骨种”;兄亡弟收嫂,弟亡兄收弟妇,称为“坐床”。但这些习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
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33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吾尔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在湖南省264万、湖北省227万,重庆市约150万,贵州省143万,还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50个县市(区),目前在25个县区实行区域自治,其中两个自治州(共辖16个县市),5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自治县,40个土家族乡,41个土家族联合自治乡。他们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的8县市: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常德市的石门县、桃源县;怀化市的沅陵县、芷江、溆浦县、麻阳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来凤县;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二个土家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兴山县、宜昌县、秭归县、枝城市等县市。重庆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酉阳、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00年改为黔江开发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县、涪陵等县市;贵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德江、江口、石阡、恩南县、铜仁市及松桃苗族自治县。
土家族以“比兹卡”为族称(本地人的意思),系氐羌族群。土家族语言属藏语系藏缅语族,比较接近于彝语支的一支独立语言,土家族仅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沿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有的也兼通汉语。
土家族基本特点为:“有独立的语言,传统的节日,古朴的歌舞、精美的工艺、奇特的乐奏、哭唱的婚丧、特殊的信仰、自尊的禁忌、顽强的民族意识和悠久的历史遗迹”等,1957年1月3日被中央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土家族族源,尚无定论,目前处于诸说并存,其主要来源仍有以下几说:一说是古代巴人后裔。认为土家族的自称与历史上巴人活动的有些地名读音相近,巴人崇虎与土家族相同,巴人的一些姓氏与土家族的一些姓氏相同等等。二说是土著先民的后裔。认为最早定居湘西的先民是土家族的主要来源之一。从龙山里耶、大庸古人堤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湘西很早就有古人类活动,很多土家语地名至今犹存,说明这些地方最早应该是土家族先民开辟和居住的。三说是唐代中叶由贵州迁入的乌蛮的一部分。认为贵州境内称为“比跻”或“比际”的人与土家族自称相同,而中唐以后,“越嶲”一带乌蛮入侵贵州,征服了当地一部分土著,就是白罗罗称谓的起源,一部分与他们长期斗争,最后被迫迁入湘西和云南,而土家族与彝族在语言、信仰、歌舞方面有相似之处,进而认为土家族是乌蛮的一支。四说是来自江西彭氏的后裔。认为唐末五代初年,由彭王咸率领的江西彭氏子孙及百艺工匠入主湘西后,披荆斩棘,开拓疆土,统治湘西,在此繁衍生息起了巨大作用。以上诸说虽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认识是统一的,这就是发展到唐代末五代后,土家族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形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
土家族居住的湘鄂渝黔毗邻地区,以武陵东脉和清江流域为中心,西抵贵州梵净山和乌江,东接彝陵和江汉,北界巫山长江,南控兰澧芷沅,方圆约10万平方公里。这里属山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1000-1500米之间,境内山峦重叠,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溪河密布。武陵山脉横贯其间,三峡巫山绵延北部。河流主要有酉水、澧水、清江、乌江。整个地区,峰巅山峦挟持河谷平坝,自云贵高原向东倾斜延伸。这里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山地辽阔,年平均气温为13.5至17.5摄氏度。平均降雨量1200-1500毫米之间,适宜于农作物和果木的生长,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良好条件。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小米、高粱、黄豆、绿豆、红薯、大麦、小麦、豌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甜菜、芝麻、烟叶、生漆、乌柏、倍子、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其中桐油、茶叶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在土家人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林木中的松、杉、楠、柏十分丰富。桑植县还保留着稀有的孑遗树种珙桐群落,为世界所罕见。
土家族地区的药材十分丰富,著名的有杜仲、天麻、木瓜、银共、茯苓、黄连、当归、木香等;特产有柑桔、板栗、猕猴桃;矿藏有汞、铅、锌、铜、镍、钼、钡、磷、煤、锰、铁、紫砂陶等,另外如湘鄂西娃娃鱼、梵净山的金丝猴、壶瓶山的白猴与飞鼠等均有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土家族地区有神奇的山水风光,这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就山而言,这里有张家界、武陵山、梵净山、巫山、桑植天平山、石门壶瓶山、利川星斗山、长阳武当山、龙山八面山等,其中号称“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张家界,群峰挺秀,古原苍莽,周围百里,翠屏环列,宛如蓬莱仙境。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80万人次。就水而言,除上述几条主要河流外,还有数千条溪流密布,如正在开发的猛洞河、茅岩河等,都是神奇幽境,长川泻碧的自然景观,蕴涵着旅游的巨大潜力。猛洞河青山绿水,滩浪起伏,每年游客尝试“天下第一漂”者达数十万人。土家族地区山高地洼,溶洞十分众多壮观,现已开发的龙山火岩溶洞、利川腾龙洞、酉阳大、二酉洞、索溪峪黄龙洞、桑植九天洞等张家界森林公园,洞内千姿百态,世人称绝。
土家族地区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值得赞赏,如永顺的溪州铜柱、永顺老司城 、咸丰唐崖土司城、五峰土汉疆界碑、长阳武落钟离山、永顺不二门、酉阳桃花源等等。不少名胜古迹记录着土家族的历史与文化,谱写着中华文明。土家族地区的物产资源和山水风光乃是土家族民族心性潜移默化的基因,这些奇丽的山川自然造就了土家人民心灵的美丽和性格的坚忍顽强。
土家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善于吸收先进文化的民族。历史上由于接触汉族较早,受汉文化影响较大,这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同时,在反封建压迫、反对外国侵略、保卫祖国领土的斗争中,土家族人民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自唐末农民起义后,“溪州蛮酋”相继而起,溪州彭士愁自署刺史后,势力日趋强大,割据地区不断扩大,除管辖上、中、下溪州外,还管辖龙赐、天赐、忠顺、保静、感化、永顺、安、远、新、洽等20个州地,不断与楚争雄,多次进犯楚地。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秋,彭士愁举兵攻打辰州、澧州时,楚王派兵反击,经过数次战斗,彭士愁节节败退,后经过谈判,双方缔结盟约,铸铜柱立于溪州会溪。溪州之战后张家界人事局,彭虽在军事上失利,但其政治地位和管辖地域却得到了楚的确认。楚王马希范仍授彭士愁为溪州刺史,继续管辖溪、锦、奖州,使其取得合法地位和领地,为彭氏在湘西维系八百余年统治奠定了基础。这使土家族地区在政治上获得长期的稳定,在经济上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五代时,土家族地区以农业为主,并喜渔猎,不事商贾。生产时,耕作粗放,伐木烧畲,火耕水薅,不施肥,不灌溉,农业产量极低。这时已有阶级分化,封建领主是最大的统治阶级。他们占有大量土地,广大农民则沦为农奴,受到封建领主的压迫剥削。
唐宋时期,土家族地区手工业和副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除采茶、取蜡、炼朱砂水银、采药较为突出张家界图片,这些手工产品,多作贡品,供统治者向朝廷纳贡之用,并取得朝廷可观的“回赐”,即不少的食盐、丝绸、服饰以及金银货币等,这种官方贸易形式使上下统治者受益不少,农民一无所得。但这种“贡赐”关系,客观上又保持了地区政治稳定,促进各地经济技术的交流。明末清初,土家族农民大量使用从汉族地区输入的各种先进农具,如铁犁、铁耙、铁镰等,还学会了制造使用“蜈蚣车”、“冲筒”、“水磨”、“水碓”、“水碾”等。在汉族地区经济影响下,土家族地区出现了土地买卖,封建领主经济逐步向封建地主经济转化。但由于汉族商人和农民的大量迁入,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广大农民不但受各种形式的地租剥削,还受到各种差役和苛捐杂税的剥削,生活苦不堪言。
清雍正年间,在土家族地区实行的“改土归流”是一次政治经济制度的大变革,废除了土司制度,实行流官制度,客观上推动了土家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大发展。在政治上,打破了元明以“蛮不出境,汉不入洞”的禁令,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民族的相互交往;在经济上,随着土司剥削制度的废除,广大农民摆脱了封建领主的人生依附关系,成为自由农民,并拥有自己开垦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汉族农民和商人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特别是百艺工匠人员进入土家地区后,使一些城镇逐步建立和壮大,促进了土家地区手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如纺织、木雕、刻画、铸造、金工和采矿等。“改土归流”后,土家地区的商业贸易空前活跃,货畅出流,购销两旺,各州、府、县及交通要道集镇已成为百货营集的重要市场。有的产品,如盐业已设专店,分销川盐和淮盐。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土家族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相应改善。
土家族在近现代爱国斗争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鸦片战争时,清朝副将鹤峰土家族陈连升与其子陈鹏,率领600多名楚兵与从海路来犯的侵略军奋战,不幸以身殉国。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之时,湘西轮州土家罗荣光任总兵,他严词拒绝敌军的胁迫,身先士卒,在激战中牺牲。温朝钟、黄玉山等人曾组织“川鄂湘黔铁血联英会”,发动起义震撼清廷。至今,土家农民薅草唱的田歌仍在歌颂他们的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土家与苗、汉等各族人民一起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少年英雄李庆成,带领土家儿童搞新文化运动,不幸被捕牺牲。1937-1945年间,不少土家儿女随红军北上抗日,在川鄂边区的游击战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土家族是一个勇敢,富于爱国传统的民族。
中国的民族民风民俗
独龙族——年,一般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下旬举行,具体日期由各个家族自己卜卦决定,节期长短也视准备的食物多寡而定。由于独龙族没有文字,过去邀请客人过年节,就...高山族——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黎族...
民族民风民俗
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6、独龙族 唯一的传统节日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家乡的一种民风民俗540字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肯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美丽的家乡上海,就有许多不同的习俗。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在我的家乡,总是特别重视元宵节。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
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在民间社会生活中,祭祀祖先和村社保护神一直是家族、村落的重大事务,而社交往来时,以某种信仰仪式或赌咒发誓来互相约束、取信,也是人们经常采用的方式。在人生仪礼中,原始信仰渗透得尤深。如围绕生育,就有五花八门的生殖崇拜、祈求子息的习俗和产妇、产房禁忌,以及一系列为婴儿祈福的仪式。结婚迎亲时,也有许多巫术...
中国民风民俗有哪些
中国的民风民俗有:除夕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春节拜年、走亲戚;元宵节吃元宵;寒食节祭扫、踏青;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具体介绍如下:1、除夕 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
各民族的民风民俗
2.昆明民风民俗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僳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汇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苗族的民俗风情
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
客家人的民风民俗
客家人的民风民俗 10 什么节日都要,好的加分!速度快!... 什么节日都要,好的加分!速度快! 展开 我来答 8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排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
各族的民风民俗!
民俗风情之饮食——烤全羊整羊整牛,也称全羊、全牛,是蒙古人款待贵宾的传统礼仪。 自古以来,蒙古人就有吃整羊、喝马奶酒和给远征人携带绵羔羊熟肉条的...太阳出来以后,人们穿上新衣服,携儿带女,带着酒肉互相拜年,先到氏族或家族中最年长者家里行拜,然后再到其他家。进门先烧香祭火神,向篝火里扔一块肉,洒...
中国民族有哪些民风民俗
中国民族有哪些民风民俗 中国民族的一些民风民俗,急!!!... 中国民族的一些民风民俗,急!!! 展开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请回答2021》...苗年若与“吃鼓藏”年相遇,更为隆重“鼓”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举行的祭祖仪式,若干年举行一次,七八年、十来年不等。 “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