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星图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这些历法是当时各诸侯国借用颁布的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在春秋战国的500多年间,政权更迭频繁,星占家们各事其主,大行其道,引起了王侯对恒星观测的重视。我国古代天文学从而形成了历法和天文两条主线。
西汉至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从西汉时期的《太初历》至唐代的《符天历》,我国历法在编排日历以外,又增添了节气、朔望、置闰、交食和计时等多项专门内容,体系愈加完善,数据愈加精密,并不断发明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文学仍有所发展。卓越的科学家祖冲之完成的《大明历》是一部精确度很高的历法,如它计算的每个交点月日数已经接近现代观测结果。
隋唐时期,又重新编订历法,并对恒星位置进行重新测定。天文学家僧一行、南宫说等天文学家进行了世界上最早对子午线长度的实测。人们根据天文观测结果,绘制了一幅幅星图,反映了我国古代在星象观测上的高超水平。
宋代和元代为我国天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期间颁行的历法最多,数据最精;同时,大型仪器最多,对恒星观测也最勤。
明清时期,在引进西方天文历法知识的基础上,我国古代传统天文历法得到了新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新的成就。
天文图
考古工作者于1977年在安徽省阜阳发掘了一个西汉早期墓葬,出土了一件二十八宿圆盘,上面刻有二十八宿距度。这些距度数据与《开元占经》所引的“古度”相同。此外,从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的《五星占》,记载了公元前3世纪的行星运行资料,表明那时已有测角工具,在石氏的时代有可能对恒星做出坐标位置的测量。宋代观测星表资料保存在北宋政治家王安礼的《灵台秘苑》和宋元之际历史学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象纬考》中,两书中记载的星表有星360颗,现代星名证认的是345颗。这份星表的精度大约半度,测定年代为1052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等人也曾完成过星表的测制,保存在明代《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中。这是一部星图和星表合为一体的著作,在星图上某星的旁边注明该星的入宿度和去极度,总计有星官267座,1375星,给出坐标的星739颗,所以这既是一个全天星图,又是一份全天星表。明代朝廷曾命译西域天文书4卷,保存在《明译天文书》中。书中首次介绍了星等的概念,这是西方从托勒玫以来就一直流传的观点。《明译天文书》中有30颗星的星等和黄经值,是波斯天文学家阔识牙尔原作。明代的另一份星表在明代天文学家贝琳所著的《七政推步》一书中,这是一本介绍阿拉伯天文学的书,写成于1477年,其中的星表有星277颗,给出星等和黄经、黄纬,并且首次做了中西星名对照,这对后来我国人学习欧洲天文知识很有帮助。该星表的数据可能是元代上都天文台的阿拉伯学者所测。
东汉文学家蔡邕的《月令章句》记叙了汉代星图的大致结构,根据书中文字可复原当时的天文星图。该星图是圆形的,以北天极为中心,向外3层红色同心圆分别为内规、赤道和外规。
内规相当于北纬55度的赤纬圈,表示内规以内的天区,总在地平线以上,全年都可看到;外规相当于南纬55度的赤纬圈,表示外规以外的天区,总在地平线以下,全年看不到。
从内规外规的度数分析,此星图曾用于中原地区。
在星图的绘制方法上,天球是三维体,我国古代还没有掌握把它投影到三维平面上的技术。在蔡邕记叙的汉代星图中,与北天极不等距的黄道应该是一个椭圆形,却被画成正圆形。
在绘有赤道以南星象的圆形星图中,这种变形更为明显。
大约在隋代,出现了一种用直角坐标投影的长条星图,称为“横图”。在横图上,虽然赤道附近的星象接近真实,但天极周围的星象又发生歪曲。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分别绘制,即用横图表现赤道附近的星象,用圆图表现天极附近的星象。
宋代天文学家苏颂所绘的一套星图,正是采用这种手法的代表作。
苏颂的《新仪象法要》有星图两种5幅,四时昏晓中星图9种。其中所标二十八宿距度值,与他在元丰年间的观测记录相同,说明此星图是他根据实际观测绘制的。
这些结构图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机械图纸。它采用透视和示意的画法,并标注名称来描绘机件。通过复原研究,证明这些图的一点一线都有根据,与书中所记尺寸数字准确相符。
现存在江苏省苏州博物馆内的苏州石刻天文图,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刻星图之一。
此图是采用了北宋元丰年间的全天恒星观测数据,1190年由南宋制图学家黄裳绘制并献给南宋嘉王赵扩,在1247年由宋代地方官王致远主持刻在石碑上。
这幅石刻星图采用盖图式样,上有黄赤道,内外规和银河,又有二十八宿的分界经线,外围还刻有周天度和分野及二十八宿距度。图高约2.45米,宽约1.17米,图上共有星1434颗,位置准确。
全图银河清晰,河汉分叉,刻画细致,引人入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天文学的发展水平。今人从该星图的研究中得到了不少历史信息,为现代天文学研究提供了帮助。
我国古星图发展至宋代可算达到高潮,而苏州石刻星图的形式在清代末期还在继续发挥影响。
清代星图多受到西方天文学知识的影响,往往在传统的盖图式样上附有星等标即用来描述天体明亮程度的尺标、星气即星际的气体等符号。
同时,清代的星图,把天区扩展到南极附近,另外新设23个星官、130颗星。新增加的星中,绝大部分在我国看不到,是根据西方星表补充进来的。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五塔寺的塔身上嵌有一幅石刻古星图,用蒙文说明。这份石刻蒙文星图在国内还是首见,其形式仍为盖图式样,有星1400余颗,据考证是清代初期绘制,乾隆年间刻石砌在塔身上的。
在杭州玉皇顶上还有一圆形石刻星图,为清代晚期所刻。这是传统的盖图式样,也没有采用西方天文学知识,直径约一米,无疑是我国古老星图的传流刻本。
我国古代的这些星表星图,为人类认识宇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人民在天文学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
中国天文史体系发展时期(公元220年~宋朝初年)
《麟德历》还废除了闰周,完全依靠观测和统计求得回归年和朔望月的精密数据。一行和梁令瓒改进水运浑象,制造“开元水运浑天俯视图”,并观测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发现前代星图、星表和浑象上所载恒星位置有很大变化。他们还测量北极的地平高度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日正午时八尺圭表的日影长度,发现影差...
中国出现正式的星图是什么时候?
星图的绘制,在中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作为恒星位置记录的科学性星图,大约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尊上就发现画有太阳纹、月亮纹和星象的图案。到殷商奴隶社会时,已经有星名刻在甲骨片上。到了战国时代,大约公元前3世纪左右,中国便出现了正式的星图。
中国最古老的星图是什么
01、《敦煌星图》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的《敦煌星图》,是敦煌经卷中发现的一幅古星图。它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星图,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这幅星图的制作年代约在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它为恒星观测提供了重要的记录,是天文学中用于识别恒星和指示位置的重要工具。02、星图的历史与意义...
吴国太史令陈卓总结的甘石巫三家星对后代星图有什么影响?
在星图发展史上,总结甘石巫三家星的吴国太史令陈卓有重要的贡献,他总结了三家星,得到283官、1464星的数字,并绘全天星图。虽然这幅星图没有流传下来,但它对后代星图影响很大,从后代的星图中我们可以探索到它的形状。东汉文学家蔡邕的《月令章句》记叙了汉代星图的大致结构,根据书中文字可复原当时...
活动星图历史发展
人类与宇宙之间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而言,活动星图从古代波斯天文学家的原始概念,发展至16世纪的正式命名,再到后来的不断改进与创新,见证了天文学研究方法的演进与天文学教育的普及。这一发展历程不仅体现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懈追求,也展示了科学工具在知识传播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清代的星图较前代有什么进步之处?
清代的星图,把天区扩展到南极附近,其与陈卓星表相合的有277个星官1319颗星,另外新设23个星官130颗星。新增加的星中,绝大部分在中国看不到,是根据西方星表补充进来的。这些就是清代星图较前代星图的进步之处。
最古老的星图是什么
星图规格 这一星图为一纸卷,长3.94米,宽0.244米,被斯坦因带到英国,但起初并未引起注意,1950年代初为李约瑟和陈世骧首先发现并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又译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卷中加以介绍。此图册有手绘十二时角星图各一幅,北极区星图一幅,展示了从中国可见的整个北天星空,另有云气图25...
我国古代的星图分为哪几类?
再向外是二十八宿星象,均有细线相连结成图形;最外面又有12个圆圈,内画黄道十二宫的图形。其图像和名称均是中西合流的,对研究我国历史上中外天文学交流很有价值。科学性星图一般为天文学家使用,它们的绘制有一定的观测依据,因此准确性较高。在星图发展史上,总结甘石巫三家星的吴国太史令陈卓有重要...
抖音星图挂靠是什么意思
随着抖音平台的快速发展,抖音星图挂靠已经成为了现代营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有足够的创意和资金,任何品牌都可以将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抖音挂靠传播出去,更加贴近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当然,在进行抖音挂靠之前,广告主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和选定明确的目标受众,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投放效果。
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
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都要经历物候授时过程。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情况来判断季节,这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备的知识。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的变幻莫测,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或者10多天,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要粗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