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经典的民国语文教材—《七十二堂写作课》
那什么是写作的基础呢?眼前的这本 《七十二堂写作课》 就可以告诉你。本书一共有七十二讲,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 叶圣陶先生和夏丏尊先生 ,书里所有的文章均选自两人在民国时期合力编制的一本语文教材—— 《国文百八课》 ,因本书是给当时的学生当做教材使用的, 所以内容浅显易懂,基础又实用,非常适合当做入门的写作指导书。
《七十二堂写作课》是一本侧重文章形式的书,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类型,包括记叙文、小说、散文、说明文、戏剧、诗歌、应用文和议论文。 全书共分为四册,每册有十八讲,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每册书里的精华内容。
第一册、文章的基本知识和记叙文
1、 文章面面观
开篇第一讲主要介绍了“文章面面观”。在作者看来, 文章就是记载世间万物,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东西,每一篇文章都应该体现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文章的 内容可以来源于实际生活 ;文章的形式可以是纯语言,纯文字的普通表达。而中学里 学习语文最主要的目的是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 ,所以作者建议,当我们在读文章时,除了关注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之外,对于文章其他方面的精华也应该积极吸取。能够从文章的多方面切实留意,才能吸收到文章的真正的知识,有益于写作和学习。
2、 记叙文和叙述文
古往今来有很多种文章分类的方法, 但是最基本的是两种:一种是文章里没有写作者自己的想法情感,另一种就是有自己的想法情感 。前者一般叫做 记叙文 ,后者一般叫做 论说文 。若是分得再仔细一些,就变成 记叙文、叙述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记叙文一般是写事物光景的,写这类文章时,被描写的对象一般具有 新奇性 ,能够让读者感到有新意,平凡的事物可不是记叙文的最佳材料。叙述文一般描写的是事物的变化, 变化、变迁、经过都是有关于时间的, 所以时间是叙述文的重要因素 。写叙述文时,要特别注意把时间的流动写出来, 突出事物的流动性 ,删除不必要的情节。用流动性带动情节的发展,重要的部分流动慢一些,不重要的部分流动快一些,详略得当,用最大的力气突出文章的精彩内容即可。
二、立脚点和记叙文里的描写
1、立脚点
在作者看来,写文章时一般有三个立脚点,分别是: 第一人称立脚点;第二人称立脚点;第三人称立脚点。 作者 以“我”的视角出发的 ,处处把自己的情形显现在文章里,就是第一人称立脚点的文章, 此类文章多见于日记、自传等体裁 。作者 以“你”的视角出发的 就是第二人称立脚点的文章,这里的“你”一般指读者,这类文章多见于 普通的书信 。第三人称的文章就更好理解了, 一般以“他”或描写对象的真姓名出现,多见于各种文学作品和小说传记。
2、记叙文的各种描写
1)情感描写 :作者认为,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明显的,一种是含蓄的。 但最重要的是 把引起感情的事物诉说明白 ,最好能让读者也有相同的感受,这样才能明白你所想表达的真正情感。
2)景物描写: 作者认为,所谓景物并不单单是指自然山水,而是指环绕在我们身边所有的建筑都可以称为景物。描写景物时, 第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如果连观点都不确定的话,那离描写就差的远了; 第二要捉住自己的印象 ,就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内心感受到什么就写什么,描写要具体。
3)人物背景描写: 人物描写一般分为内面和外面, 内面是指人的心理状态 ,情感变化等; 外面是指人的外貌、服装、表情、动作、语言等描写 。而背景描写一般是指文章里事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环境、自然环境、时令特色等。
三、说明文
1、说明文的含义
说明文是指把某一事物和原理告诉读者, 展示的是写作者自己的理解 ,就是写作者通过自己所懂得的一些道理、原因、关系和方法等以文章的形式分享给大众。说明文 最重要的是在说明写作者自己所理解的那部分 ,这部分务必介绍的准确明白才能让读者完全理解。
2、说明文的对象
类型事物和抽象事物: 类型事物就是指有相同类型的事物 ,在说明文中,主要介绍有什么特征和作用; 抽象事物不是我们所创造出来的,是需要我们观察发现 ,比如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等。
3、说明文表达
说明文和其他文体一样大多采用 独语式 ,所谓独语式就是 写作者一个人的表述 ,把所有想表达的内容说完了就可以了。另一种形式就是 问答式 , 即自己设问,再自己回答 。无论哪种表达形式,写说明文时都是要把内容表述清楚明白,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议论文
1、议论文的主旨
按照作者的观点, 议论文主要是把写作者主张的某种判断加以论证,使读者信服的文章。 而议论之所以成立,是因为 判断观点的双方彼此有冲突。 所以写作者在写议论文时,务必要把主张的理由反复论证,不能凭空武断,要有充分的理由来论证。
2、议论文的变装
议论文是作者把自己所主张的判断来加以论证的东西,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写作者自己提出的判断来表达的;另一种是对于别人的判断加以驳斥的,前者叫作立论,后者叫作驳论。 立论是对于一般世间判断的抗议,驳论是对于某一人判断的抗议。
3、 两种推理方式
既然议论文旨在证明写作者自己的主张,那么就要对事物下一个判断,说出判断的理由和依据。从理由到判断这一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 议论文实质上可以说是推理的记录。
议论文的第一个推理方式就是演绎, 所谓演绎就是把已知的普遍事物当做判断基础,再把这个判断应用在其他事物上,创造一个新事物。 但这种方法一般只将概念不讲实质,所以又称形式论理。 另一种推理方法就是不在意事物的概念,只在意实际条件,这种推理方式叫做辩证法。 辩证法主要以矛盾对立为原则,信奉事物本身是连续发展的,需要客观实际的来看待。
以上就是《七十二堂写作课》里的一些重要内容,最后我想说的是,因本书编制的年代久远,且本书是作 为当时的一本中学语文教材面世的 ,所以书里的很多内容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不免有点简单。但是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先生 对于语文的理解以及对一些基本文学体裁的介绍还是非常专业和仔细的,可以说这是一本非常基础又实用的语文指导书。 想从基础开始学习写作的朋友们可以买来看一看。
���쐃`�N
坟地风水的书都有哪些
堪舆地理青囊经[唐]杨筠松撰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8卷1册全 堪舆地理六法点穴大全[唐]杨佐仙等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6卷1册全 堪舆地理五决[清]赵九峰撰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8卷2册全 堪舆地理选择录要[清]蒋大鸿撰民国乙酉年上海会文堂石印本4卷2册全 堪舆地理阳宅大全四集[清]许明撰民国校经山房...
民国时期的一位北京大学的教授,曾将《四书》等翻译给西方,他好象是东南 ...
后来又翻译了《大学》。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还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在他之前,中国的古经典从来没有好的译本。 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
西游记的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
《红楼梦》有几版?
经纶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经纶堂藏板)务本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务本堂藏板)经元升记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经元升记梓)登秀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登秀堂藏板)连元阁刊本(曹雪芹原本,新增批点绣像红楼梦,佛山连元阁藏板)三元堂刊本(东观阁梓行,三元堂藏板,新增批评绣像...
语文中古文文言文坐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孟浩然《舟中晓望》 又如:坐地(坐下;坐着;坐在地上);坐堂(坐在堂上);坐上客(原指在坐宾客...· 贾谊《论积贮疏》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4.算术中用一
镜花缘是怎样的一本书?
镜花缘是章回体小说,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所以镜花缘...但他在晚年花费十余年之力著成《镜花缘》,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光怪陆离、浪漫恢弘的奇书——《镜花缘
巴金、老舍、叶圣陶、冰心、季羡林、安徒生、马克吐温、高尔基、鲁迅...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好了,就这些了,不知你需不需要,如果满意的话多给点吧。
为官清廉两袖空——打《西游记》人物一
清风。解析:《西游记》中的角色,镇元子的徒弟,明月的师兄弟,得道的仙童,有一千三百多岁,却形似小童。在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中出现。其他人名谜语:1、赶猪:把猪往圈里赶,打一艺人名 谜底\/答案:王力宏(往里轰,赶猪回圈) \/韩红(还轰,再赶猪回圈)2、晶莹的灵魂...
求关于叶圣陶的作品或他本人经历所创的情景剧 急!
民国日报 ▪ 文学周报 ▪ 公理日报 ▪ 国文月刊 ▪ 苏州评论 ▪ 妇女杂志 ▪ 开明少年国语读本 ▪ 中国作家 ▪ 人民教育 ▪ 中国语文 ...政治生涯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
四大名著中的著名故事有哪些?人教版语文一至六年级著名诗句!常见歇后语...
人教版语文一至六年级著名诗句!常见歇后语 格言 100 四大名著每本书的著名故事(把名称以及主要内容给...李渔曾在为 醉 田井 堂 刊本《三国志演义》作序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民国期间,鲁迅、胡适等人根据明朝天启年间《淮安府志》上所载,又据前人所论,推定淮安吴承恩是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