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三)
上接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二)
2;箭衣和龙袍
,书中把箭衣放在【戏曲服装】(行头)之列,对箭衣解释为,箭衣属于轻便戏装,应用范围广上至帝王、武将,下至英雄豪杰、衙役狱卒具用,作为外行,对于箭衣的冠名有两种含义的理解;
第一,当初只是为唱戏而设计、织造,书中没有任何依据。
第二,若果属于借用范畴,则应该充分注明在这里定名为箭衣的原因,这种说明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否则会误导读者,造成龙袍和戏服概念上的混淆。
升平署
我注意到,书中唯一的证据应该是升平署的印章,如果只是因为升平署的印章而定名,应不够严谨,最多只能说明曾经作为戏装使用过,要知道,即便按书中年代定为乾隆时期,距南府改为升平署(道光七年)至少有百年的时间。一百年的时空,几经改朝换代,典章的修改,风俗习惯和社会时尚都会有很大变化,百年以后的标识不能证明其原始用途和名称,也不能做为冠名的依据,应该以当时设计、织做时的名称为准。
(在清宫戏曲文物一书里曾经注明;现在故宫收藏的升平署印章为同治年间,所以确切的盖章年代还有可能更晚)。
在收藏过程中,也多次见到过龙袍的衬里中有某地戏班的文字或图章,应理解为改用过,但不能以此证明此龙袍是戏装。男人穿上女人的服装,不能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成为女装,依然是男装,龙袍也许曾用做戏曲,它同样仍然是龙袍,而不能叫做戏装。
实际上,借用龙袍用来演艺的现象很多。1998年陈佩斯与朱时茂表演的(王爷与邮差)里,王爷的扮演者朱时茂,就借用了一件晚清时期的织锦龙袍。一些港台影视中也时有发现,我们也不能把它叫做戏服或小品服。
领 袖
这种能够代表当时最高纺织水平的袍服,是典型的清代宫廷服装的特点,如织绣工艺、色彩纹样、云龙纹,马蹄袖,和同时期的龙袍没有差别,所以在列为戏装时理由更需要充分,
在实践中,多数把此款龙袍叫做戏衣的根据是此书的刊载,究其原因,和其它龙袍的区别是没有接袖,所以有必要把此款龙袍的领袖部分做以分析;
查阅史料,如大清会典,皇朝礼器图式等,对于龙袍的纹样,款式,色彩、镶边等都做出了很详细的规定,在袖口上,要求用石青片金缘,袖端正龙各一,袖端正龙纹部分的颜色并没有规章,所以清代早期龙袍的马蹄袖,有的和龙袍是同一种颜色,也有的用石青色。
1951年出版的《中国龙袍》一书,Schuyler Camman也认为这种款式应该就是早期的宫廷龙袍。Schuyler Cammann认为;从接袖颜色与龙袍相同或相近到使用深色接袖这一转变发生在康熙时期,于十八世纪之前,接袖采用与龙袍相同或相近的颜色,至十八世纪中期深色接袖已经成为惯例稳定下了。同时,Schuyer还指出接袖用深色的转变源于龙袍外褂之袖长变短素引起的。清早期龙袍穿着时罩以龙褂,袖长之露出马蹄袖端,而中期以后龙袍外罩以补褂,补褂袖短,可漏出接袖,若在正式场合漏出色彩鲜艳的接袖则显得不够庄重,故采用深色接袖,所以接袖的颜色和文样并不能成为辨识龙袍和戏装的标示。
对托领的部分,典章明确规定石青片金缘,但没有要求一定要有龙纹,更没有规定什么样的云龙纹,所以乾隆以前的龙袍多数只有石青片金缘,没有晚期常见的石青色、带有龙纹的盘领(托领),
马蹄袖和袍身之间连接的接袖部分,一般业内叫做接袖,包括接袖中的横纹,乾隆以前或有或无,典章也没有相关要求,无法从接袖的有、无上区分功能,更不能证明是为唱戏而纺织和缝制。
所以;从清初到乾隆中早期,领袖部分的纹样没有明确的时代特征,基本处于一种随意的状态。很难在领、袖、接袖、马蹄袖的变化上找出规律,从而排列出年代的顺序。实际上,清代中晚期较稳定的托领形状,云龙纹样等,也没有发现朝廷相应的法规,所以,把无龙纹托领或无接袖的龙袍说成戏装,或者其它服装应有待讨论。
这种款式的龙袍传世量很多,除故宫以外,世界各地都有发现,最多的应该是西藏,2012年北京懋龙公司分几次拍卖50多件,绝大部分是这种款式,要知道,历经几百年,各种社会环境、使用环境,能够保留到今天的传世实物已经是凤毛菱角,加上故宫现存的实物,就几百年前的戏曲环境,戏曲演职人员的社会地位等因素,不可能织造如此多的戏装。
19
20
图-19;【清宫戏曲文物】,第99页,白妆花缎彩云金龙纹箭衣.
图-20; 1995年香港出版的【锦绣罗衣巧天工】第59页,和【清宫戏曲文物】第99页,基本相同,同样没有托领和接袖,马蹄袖和龙袍为同一颜色。书中介绍领口部分是典型的十八世纪早期的特色。
21
22
23
图-21;【清宫戏曲文物】第100页.
图-22;作者:JOHN E.VOLLMER第100页.
图-23;【孔府旧藏服饰】第88页,三件龙袍基本没有差别.
图-24:黄色妆花缎龙袍,年代:清早期。
此龙袍是香港佳士得承拍。是一名德国人在1938年购得,属明清过渡时期龙袍,弥足珍贵,估价在250300万。
近些年故宫出版的书刊里也能反映出这种现象,有的接袖和龙袍为同一种颜色,有的接袖用石青色。如《天朝衣冠》第52页53页。多数托领和马蹄袖的色彩和龙袍相同,也有的不管龙袍什么色彩,托领、接袖、马蹄袖都用石青色。多数主体为云龙纹,也有的领袖是用其他面料裁制而成的。如《清代宫廷服饰》第58页、148页、 149页。
25
26
图-25;【清宫戏曲文物】第97页,明黄妆花段彩云金龙纹箭衣.
图-26;【清代宫廷服饰】第53页,香色纱平金八团金龙纹单龙袍.(黄条墨书上写:圣祖;香色直径纱绣二色金团龙单金龙袍一件).
颜色:香色.
面料:直径纱;
工艺:绣;二色(不是五色、单色).
纹样:团.;
品种:单(非棉、裌、裘).
名称:龙袍.
数量:1件.
27
28
图-27;【清宫戏曲文物】第101页,缂丝红地灯笼海水纹箭衣.
图-28;【清代宫廷服饰】第59页,蓝纱织八团金龙纹夹龙袍.
【清宫戏曲文物】中的箭衣和【清代宫廷服饰】中的龙袍是相同款式的宫廷服装,不应该出现两种名称,否则将无法定位。
这也是目前织绣领域较为普遍的问题。二零零三年北京首都图书馆有一个刺绣展拍,名曰京绣展,结果发现,展出的绣品涵盖了所有地区风格的绣品,询问有关人员为什么叫京绣展,回答非常坚定而果断,因为刺绣品在北京,当然应该叫京绣。确实很多人都持有这种观点。认为物品在哪里就应该称呼哪里的刺绣,比如西藏发现的龙袍就叫藏龙袍。实际上这种说法不够科学,也不够负责。确切的说,绣品在北京。不一定是北京绣,某个地区生产的绣品,不管流落到哪里、也不管在异地存放了多长时间,都应以原有名称为准,假如我们把一件西藏发现的龙袍拿到北京,若干年后是否叫北京龙袍呢?伦敦发现的中国刺绣品当然也不能叫伦敦绣。清代的宫廷服装等,不管以后用在戏曲演绎还是其它场合,名称还应该是原有名称,如果需要使用业内行话,需要详细注明,以免概念上的混乱。
年代顺序的思考
这里,我对本书刊载的【戏曲服装】(行头)部分做了一个年代顺序的统计
康熙;3件;
雍正;3件;
乾隆;60件;
嘉庆;3件;(书中图号23、78、172)
道光;5件;(书中图号42 43. 164、173、176)
咸丰;0;
同治;2件;
光绪;107件;
宣统;2件
共计;185件;
我们这里不讨论断代的准确性,在所刊载的【戏曲服装】(行头)部分,实际上除了早期的乾隆(60件)晚期的光绪(107件)其它年代寥寥无几,咸丰时期一件都没有,嘉庆、道光时期仅有的几件也疑似后来改作戏装。如嘉庆;图78,道光;图164等,其它几件的白色边饰和整体衣料、构图风格也有明显差别,疑似有后改的痕迹,改做时间(使用年代)同样是大约同治、光绪时期(这种由其它面料,后来改做的戏装、笔者认为必须加以注明,否则会造成年代判断上的误导)。也就是说,大约从乾隆到同治光绪时期基本没有或者很少有戏装实物,这说明清代中早期的戏曲中,没有专业织做的戏装。
而书中乾隆以前的戏装,除极少盖有南府的印章外,实际上也都是百年以后,升平署的印章,这种相差百年的历史,用来证明原有属性,显然不够科学,而且以点带面,由几件代表整个领域,所以,我深度怀疑此书中同治以前的大多实物图片并非戏衣,而是神衣、法衣等佛事活动的用品。当然,我的怀疑也不是没有一点原因的,社会上一些早期的神衣,有的也和宫廷戏装近似,因为无法寻找直接的依据,只能是怀疑。假如我的怀疑正确,清同治以前的戏曲活动,有没有专业为戏曲而织做的戏装衣料,都值得怀疑,很有可能清代中早期的戏剧根本不使用戏装。咸丰、同治以后才逐步在戏剧中应用戏曲服装,因为几乎所有早期的戏装都只是衣料,何时成衣很难确定,因此,对于清代宫廷戏装的应用历史应该有待考证。
要知道,封建礼教思想在清代是很流行的,对于神灵却是至高无上的崇拜,清代各个时期的各种服装制度,对于各种佛事应用的服装没有约束,如黄色、龙纹等。
下面;对实物图片的分析;
29
30
31
嘉庆 3件(书中图号23、78、172)
图-29天青缎缀绣虎纹方补褂,武四品(虎纹应为三品),款式、纹样、尺寸和清代武三品官服没有区别(应属于借用范畴)
图-30葡紫色纱绣云蝠团龙纹开氅 是后改,(本书也曾说明)
图-31粉缎绣折枝花蝶纹宫搭 不详(但也不能明确为戏服,形制和萨满服近似),
道光 5件(书中图号42 43. 164、173、176)
32
33
34
35
36
图-32绿缎绣折枝花蝶纹褶子;(白色水袖和盘领应该是后改,明显和服装整体不搭),
图-33;湖色绸彩绣平金花鸟蝶纹褶子; (白色水袖和盘领应该是后改,明显和服装整体不搭),
图-34黄缎绣平金云龙纹太监衣; (盘领应该是后改,明显和服装整体不搭,此件袍原有功能服疑似神衣,见下图)。
图 -35粉缎绣牡丹纹排穗宫搭; 不详;(但也不能明确为戏服,形制和萨满服近似)
图-36 青缎缀缂丝团龙纹圆补马褂;(前后正龙,两肩行龙应是亲王穿用的补服,清代补服在团龙纹样上有明文规定,但在尺寸上没有法规,所以不能因为身长较短而怀疑其作用。(不排除曾借用与戏曲)
37
图 -37【清宫戏曲文物】妆花缎彩云金龙男蟒;
a
b
c
d
e图-38 abcde神衣传世实物
这种极类似的服装,疑似神衣的可能更大,在收藏过程中多次接触神衣,包括各种纹样、款式、色彩、工艺,社会上的传世实物中,能够证明是清早期专业的戏装从来没有见过,但神衣偶尔还是能够见到的,图为笔者收藏的几件。
通过图片分析,嘉庆、道光甚至咸丰时期,除了后改,就是借用状态,基本没有能够证明是为了戏曲而设计织做的服装。所以,很有可能咸丰之前的戏剧,不用、或者有局限性的使用戏装。书中所刊载的乾隆及以前的戏装,大多数是神衣等佛、法事服装。
我相信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毫无瑕疵的作品,但对于爱好者来说,当他们在校对某个理论的真实性,某件实物的名称、用处、及真伪时,书刊上的信息,特别是故宫书刊的信息就是标准,当这种标准发生冲突或矛盾时,有时候`于读者会是一种误导。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戏曲历经八百余年,传承悠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金元杂剧到明清传奇;从昆(曲)弋(阳腔)繁荣到四大徽班进京。从京剧诞生到成为“国粹”走进黄金时代,二百年的京剧史里产生了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等一代又一代表演艺术大师。以富连成为代表的众多戏曲科班培养了数以...
故宫一日游怎么规划路线可以玩得好?
有人说,故宫三天三夜也又不完,虽然一天的时间不多,但有针对性地浏览,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个人建议午门,三大殿必逛,其他三个门三选一(比较推荐神武门),而偏殿则选几个自己喜欢的逛。在这里,我强烈推荐两条路线: 1.【重拾帝王路】✌(这是帝王的必经之路)...
2022年清宫表正版高清,怀孕清宫表2022年
面目一新,新在外观。封面图片采自故宫博物院品“清代红色纱绣云纹飞虎旗”,为清宫戏曲演出活动机构升平署所有。“故宫日历”四字仍然为碑拓集字,背景“虎”字为魏碑集字,韵味萦绕。在以传统图案和书法字体充分吸引观者目光的同时,色彩搭配也是时尚中散发着传统美。面目一新,新在主题。2022年的《故宫...
清代学霸太子的培养早上4点上学一年休息6天半
下面是几位王子的成就,让大家领略一下学霸的风采。康熙皇帝的第三子尹稚是一位著名的文化人物。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组织学者写了《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两套书。不要小看这两套书。前者分为上、中、下三册,分别是康熙皇帝的第九子,是著名的外语天才郭所生,是清代戏曲中著名的妃子。小时候得了一场大病...
去故宫有哪些实用攻略和好的建议?
在乾清门、御花园、坤宁门附近,餐饮、茶饮、书店和商店较为集中,可购买故宫相关的资料书籍和画册、工艺品等。交通方式:南侧(午门)入馆:地铁1号线天安门东或天安门西站;公交1、2、5、10、22、82、120、37、52、59、126、90、99、203、205、210、728路、专1路、专2路,到天安门东站或天安门...
《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清明上河图》在...
故宫的 典故
畅音阁,为清宫内廷演戏楼,全称故宫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位于故宫博物院内养性殿东侧,宁寿宫后区东路南端,座南面北,建筑宏丽。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始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曾维修,二十二年于阁后(南)接盖卷棚顶扮戏楼。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维修。现存建筑为嘉庆年间改建后的...
中秋节的习俗,诗句,传说。
一、中秋节的习俗 1、赏月 据说在中秋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得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在这一天一定要返回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据文字记载,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大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
京剧的由来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艺术成就及其丰富的剧目。不但有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属于二簧系统的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戏曲工作者和广大戏曲演员相互合作,共同进行整理修改,其中优秀的剧目作为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列入中国新文化艺术...
简答: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什么样的作品?
顾闳中的原迹早已佚失,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传为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被认为是存世最古的一件摹本,一说是北宋摹本,一说是南宋摹本。此图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无款。 乾隆初此画从私家收藏转入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1921年溥仪从宫中携出变卖,后张大千购得,带到香港。20世纪50年代又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