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进攻法国的闪击战的计划是什么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20
曼施坦因计划的战争计划

但是曼施坦因却不这样看。他认为战争靠的是出奇制胜。如果你的作战计划已经被敌人猜中,那么你的主攻方向必然是敌军的重点设防区域,其结果就将是一场胜负难分的持久战。而对于这场即将进行的战争,曼施坦因却早已想出了一个大胆方案,就是把主攻方向转到阿登山脉,因为这是最出人意料的地方。其基本设想是:利用强大的坦克部队经过比利时南部和卢森堡,直抵色当,突破该区内的马其诺延长防线,直插大西洋海岸而将法国一分为二。在请教了坦克专家古德里安后,他确定大规模的坦克集群能够顺利通过阿登山口。曼施坦因说服了伦斯德,并向陆军总部递送了一份经伦斯德上将批准和签署的备忘录。但是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和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却拒绝采纳曼施坦因的主张。围绕此事,曼施坦因与陆军总部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被调任为一个步兵军军长。1939年12月中旬,最高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长瓦利蒙持将军同曼施坦因谈话后,认为曼施坦因的主张非常可取。于是他又向最高统帅部作战处长约德尔将军提到了它。曼施坦因的主张这才上达希特勒。不过希特勒并没有立即采纳,而只是把它作为预案之一,放到了一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被认为是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惊惶失措,胆战心惊。他是那种能够将一代代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曼施泰因具有极高的战略天赋,这使得他高于德军其他战场指挥官,事实上他在当时就被同僚认为是德军中的“战略天才”,这在将星云集的德国军界是极高的荣誉。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评论说他“对作战的可能性独具慧眼”。个人履历德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   1906年开始服役。191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5年任陆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长。1938年任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翌年参加对波兰的入侵。   1939年10月任A集团军群参谋长,提出使用坦克部队经阿登地区进攻法国的作战计划。此计划深得希特勒的赞赏并在阿登战役的执行中获得成功1941年9月任第11集团军司令,在克里木作战。1942年8月任列宁格勒地区德军总指挥。   1942年11月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试图解救被合围于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未能得逞。   1943年2月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 1944年3月被解除职务。主张在作战中集中使用坦克摩托化部队、配合空军实施速战速决的闪击战。   1949年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18年监禁。1953年获释。 曼施坦因一生事业中有一个特点,就是至少在德国以外,他最出名的事迹却是
发生在他还是一个相当低级将领的时候,而且他也并未作实际的参加。因为造成他
大名的主因,是他对于1940年德军攻势计划设计( 或者应说是改造) 时所发挥的影
响作用。这个计划终于突破了西线,使法国沦亡,产生了其一切远大的后果。这个
新计划于是就被称为“曼施坦因计划”(Manstein Plan) ,其要点即为采取期待性
最小的作战线,透过遍布森林的阿登(Ardennes)山地作决定性的突破。这是应该归
功于曼施坦因的,因为他不仅是新计划的拟定者,而且也因为他的努力,才使新计
划代替了旧计划,后者是主张通过比利时作较直接攻击,那是很可能会遭遇阻击的。

在那个时候,曼施坦因是伦德斯特集团军群的参谋长,当他主张改变计划的辩
论使他的长官们感到刺激时,于是他就被挤出了总部,明升暗降的做一个预备( 步
兵) 军的军长。接着在听取了曼施坦因的意见后,希特勒终于施加了压力,才通过
了这个新计划。这本书对于这些争论,和这个计划的演变程序,提供了许多的新资
料。

在这个攻势的重要开始阶段中,即切断盟军的左翼并将其围困在海峡海岸上,
曼施坦因的军仅仅是一支跟进的部队而已。但在第二和最后的阶段中,它却担负着
较重大的任务。在他的活跃领导下,他的步兵用徒步行军的方式来与装甲军赛跑,
一路向南狂奔,越过了索姆河和塞纳河(Seine) ,直抵罗纳(Loire) 河。
在法国崩溃之后,希特勒希望英国人会求和,但当他失望时,才慢慢地和没精
打采地,开始准备作一个渡过海峡的入侵战。曼施坦因奉命率领他的军参加第一批
的登陆行动,因此移驻布伦- 加来(Boulogne-Calais) 地区。他的书对于这个问题,
对于战略路线的选择,和对于希特勒转而攻俄的动机,都有很精彩的评论。

在1941年入侵俄国时,曼施坦因得偿其夙愿,调任第56装甲军的军长。在战役
开始阶段中,他率领该军作了最迅速和深入的突击,从东普鲁士到维拉(Dvina) ,
四天之内前进了约200 英里。以后又调往南方升任第11集团军司令,他突破了要塞
化的皮里可普地岬(Perekop Isthmus) ,突入了克里米亚半岛。1942年夏季,他又
攻克了克里米亚的主要中心,苏俄在黑海上的主要海军基地,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
(Sevastopol)要塞,遂更进一步证明了他是精通围城战的技术。

于是他又被调往北方,准备指挥对列宁格勒的攻击。但因为1942年的德军主要
攻势已遭失败,保卢斯的第6 集团军也陷在斯大林格勒城中,于是他又被紧急召回,
担负救出第6 集团军的任务。因为希特勒禁止任何撤退,拒绝同意曼施坦因的主张,
不让保卢斯向西突围以与援军会合,所以这个努力终于失败了。在本书“斯大林格
勒的悲剧”一长章中,充满了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因为在前一章中,对于“作为是
最高统帅的希特勒”有极透彻的分析,所以就更显得其有启发性。
保卢斯投降之后,在俄军前进的压迫之下,德军的南部战线发生了广泛的崩溃
现象。但是曼施坦因却挽救了这个局面,他作了一个卓越的侧面反击,夺回了哈尔
科夫,使俄军仓惶败退。这一次的反击成为曼施坦因一生事业中的最精彩作战表演,
在全部的军事史中,也要算是第一流杰作。只要军事学的研究还继续存在,则他对
于这次作战的详细记载,为了其教育性的价值,就永远值得加以研究。

在波兰战败后一周内,希特勒命令德军通过低地国家进攻法国,而且越快越好。反对此项命令的将军全部被解职,并被希特勒斥为失败主义者。由于希特勒力主进行战争,德军最高统帅部制定了进攻法国的黄色方案。

黄色方案把西线的德军整编为三个集团军群。B集团军群主攻荷兰和比利时,然后沿海岸线攻击。A集团军群在B集团军群的南面侧翼支援。C集团军群在马奇诺防线正面保持防御态势。黄色方案的核心是以强大的右翼击败在比利时的英法联军,用左翼掩护并牵制马奇诺防线的英法联军。这与“左翼牵制,右翼包抄,攻克巴黎”的施利芬计划大同小异。希特勒认为黄色方案可能会导致静态消耗战。希特勒提出要向英法联军的中心发起进攻。最高统帅部又制定几套方案,但只对黄色方案进行了少许更改,希特勒都不满意。由于冬天已到,希特勒只好将进攻日期一推再推。

这时,担任A集团军群参谋长的曼施坦因反对黄色方案。他认为黄色方案意图过于明显,行动结束了大量法军还毫发未损。曼施坦因提出了镰刀闪击计划,又名曼施坦因计划。
镰刀闪击计划要求以大量缩编的B集团军群攻打比利时和荷兰,诱使法英军队进入比利时低地地区。C集团军群在马奇诺防线正面与敌接触,争取有所突破。A集团军群担任主攻任务,从阿登山脉突入卢森堡和比利时南部,绕过马奇诺防线,跨过色当和迪南之间的马斯河,直插索姆河。镰刀闪击计划的核心是“右翼佯攻,左翼牵制,中央突破,从阿登山脉绕过马奇诺防线直插索姆河”。
首先,空降部队在鹿特丹降落,夺取飞机场。同时利用伞兵夺取比利时阿尔贝特运河上的桥梁,并占领埃本•埃迈尔要塞。然后,德国空军同时在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的上空争夺制空权,将敌军飞机一举击溃。最后,B集团军群主力开始进攻,诱使法英军队进入比利时低地地区。在南方,C集团军群与法国马奇诺防线正面接触,争取有所突破。实力最强的A集团军群担任主攻任务,由中央率先突击。A集团军群的七个装甲师和三个摩托化师将穿越丛林密布的阿登山脉,突入卢森堡和比利时南部,绕过马奇诺防线,跨过色当和迪南之间的马斯河,直插索姆河。这样A集团军将在法英联军中央打入一个巨大的楔子。

1940年3月中旬,希特勒同意了曼施坦因计划,但在挪威的行动延误了计划的执行。

布雷达变体

法国耗资70亿法郎精心修筑的马奇诺防线是由数不清的炮台、地雷坑、机枪发射阵地、防坦克炮、防空炮和重型野战炮构成的坚固的防御网。马奇诺防线里还有相互连通的缆车和地道,地道里可供应水和弹药。马奇诺防线占用了法国大部分的国防开支。
英法联军制定了名为B计划的战略防御方案。B计划要求当德军一发动进攻,法军第一、第七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就进入比利时,占领安特卫普到那慕尔一线,与比比利军协同作战。在右翼,法国第九集团军部署在马斯河沿岸,从那慕尔至法国边境地带。
1940年3月,B计划做了若干变化,称为布雷达变体。布雷达变体要求法国第七集团军在左翼向荷兰南部布雷达突进,形成英法联军、荷军和比军连成一体的前线。法国第二集团军在南面守卫马奇诺防线。在阿登山脉部署五个师驻守即可。因为,阿登山脉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驻守阿登山脉的部队既没有装备反坦克武器,也没有装备防空武器。这恰巧落入了曼施坦因的圈套。

作战计划

陆军有制定作战计划的传统。陆军的作战计划往往很复杂。因为陆军的速度慢,陆地地形复杂,陆战时间长,中间有很多变数。空军的作战计划相对简单。因为空军速度快,不存在地形问题只有天气问题,空战时间短,变数不多。陆军的作战计划就是多少陆军力量在何时从何地出发于何时到达或占领何地。曼施坦因计划和布雷达变体都是典型的陆军作战计划。

作战计划常常以许多假设条件为基础进行制定,如果假设不成立则作战计划将极其危险。布雷达变体的一个假设条件就是阿登山脉是不可逾越的,另一个假设条件是马奇诺防线是不会被突破的。因此,英法联军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德军从低地国家进攻法国。布雷达变体的理想情况是形成英法联军、荷军和比军连成一体的前线。曼施坦因计划的一个假设条件是装甲部队可以穿越阿登山脉,另一个假设条件是英法联军在阿登山脉附近的兵力薄弱,还有一个假设条件是英法联军会进入低地国家作战。曼施坦因计划的关键是穿越阿登山脉。曼施坦因计划的三个主要假设条件都是成立的,而布雷达变体的两个主要假设条件都不成立。阿登山脉被逾越了,马奇诺防线被绕过了。从作战计划上分析,即使德军不采用闪击战术,英法联军也会战败,只是抵抗的时间会长一些而已。正确作战计划和创新的战术与错误的作战计划和落后的战术遭遇了,法国在六个星期内就沦陷了。

作战计划成败的关键在于假设条件是否成立。如果预计敌方不会使用核武器,而敌方使用了,那么先前的作战计划无疑被打破了。如果预计第三方不会参战,而第三方参战了,那么先前的作战计划就失效了。因此,制定多种作战计划是必要的,至少是三套作战方案,以便在第一套方案的假设条件不成立时及时应变。战争中意外频出,假设条件常常被打破,多种作战计划是必要的准备。
作战计划都是假设的,多一种假设就多一分胜算。

0

回复
1楼
2008-01-23 21:58
举报 |

564783
少尉
6

1940年5月10日,晨雾从法兰西的江河上向着葱郁的草地和鲜花盛开的果园弥漫开来,预示着一个欢乐明媚的春日即将来临,就在这时,一场可怕的暴风雨猛然侵袭大地。经过了八个月的“奇怪战争”,就在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令人宽慰地断言“希特勒已错过时机”之后五个星期,德国对西方发动了闪电进攻。

发动这场猛攻的共有136个训练有素的师,打前阵的是拥有10辆坦克和大量装甲车群的10装甲师,另外,还有一批又一批的重型轰炸机、俯冲轰炸机、战斗机、伞兵运输机以及满载突击队的滑翔机。纳粹德国的武装力量倾巢而出,向着法国人、英国人、比利时人和荷兰人猛扑过来。多亏同斯大林签订了和约,希特勒只需留下一些零星的部队警戒与俄国接壤的边境就够了。

德国对西方的进攻是由三个集团军发动的。B集团军28个师,在费多尔·冯·博克将军率领下,越过荷兰和比利时(尽管这两国都是中立国),作为希特勒进攻的右翼插入法国。A集团军44个师,由格德·冯·伦斯德将军指挥,在B集团军南面自亚琛至摩泽尔河一线发起攻击,这一路将担任主攻。C集团军17个师,由里特尔·冯·菜布将军率领,沿着余下的战线,即从摩泽尔河到瑞士边界向前推进。该集团军将对马奇诺防线,这个据称是历来所修筑的最完善的、并被法国人认为是无法攻破的防御系统发动钳制性进攻。此外,尚有41个师作为预备队。

与上述德军对峙的盟国部队有:比约特将军率领的法国第一集团军,共51个师,其中包括英国远征军9个师;法国第二、第三集团军,包括预备队在内共43个师。第一集团军驻守在从马奇诺防线北端的隆维到比利时边境,并由此直至敦刻尔克附近大海的这一段法国边界线上。在英法联防的阵地前方,比利时人和荷兰人分别有22个师和10个师,不过只有在遭到攻击的情况下他们才会仓促上阵。由于两国亟欲置身于战争之外,所以均未作充分的动员。至于马奇诺防线本身,法国人部署了九个师的兵力。连同比利时、荷兰在内,盟国共有135个师与敌军攻势相抗衡。

1940年5月10日,天刚破晓,成群的德军施图卡轰炸机突然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机场、铁路枢纽、重兵集结地区和城市进行猛烈的轰炸。5时30分,在北海到马奇诺防线之间的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德军地面部队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揭开了入侵法国的序幕。

担任助攻和吸引英法军队主力的德军B集团军群,首先以空降部队对荷兰和比利时境内的重要桥梁及要塞设施实施了袭击。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立即造成了荷、比军队的慌乱,紧接着,B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趁乱发起了猛攻。由于伞兵部队已经占领了各要道,B集团军群的进展颇为顺利。博克的B集团军群吸引了英法主力时,勒布的C集团军群也摆开架势。他们正在对马奇诺防线进行的佯攻表演得非常成功,使得法国从南部撤回部队时犹豫不决。

5月10日凌晨,德军担任中路主攻的伦斯德A集团军群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仅30万人口的小国卢森堡当天不战而降。给伦斯德上将打头阵的是克莱斯特将军指挥的装甲兵团,该兵团下辖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霍特的15装甲军和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其中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战斗力最强,它作为克莱斯特装甲兵团的主力和先锋部队编有3个装甲师。而第15和第41装甲军仅各辖2个装甲师。

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轻易突破比军的松散抵抗,只用了两天时间便穿越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境。5月12日下午,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已经到达马斯河北岸,并攻下了法国著名要塞城市——色当。当天夜里他们便开始了紧张的渡河准备。“德国人强渡马斯河是法国之战的关键。在以后5个星期中还有其它同样大胆的行动,但是没有那一次能对事态发展产生过这样惊人的影响。”为此,古德里安把他的3个装甲师全部投入进去了。

回复
3楼
2008-01-23 22:02
举报 |

564783
少尉
6

德国集中了A、B、C三个集团军群,由三大德军名将率领的三个集团军群战力和战术都大大的提高。总兵力为136个师,2439辆坦克对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进行全面的地面进攻。配合他们的还有倾巢出动的德国空军,而大西洋上的“狼群”也在王晓天的命令下加大了打击力度,德国不算太多的海上战舰也加入到了这场战役中。

清晨的荷兰是那样的安静,但是这种安静很快的就被德军飞机巨大的轰鸣声所打破。

担任助攻和吸引英法军队主力的德军B集团军群,首先以空降部队对荷兰和比利时境内的重要桥梁及要塞设施实施了袭击。而这空降部队中赫然还有着意大利的士兵。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立即造成了荷、比军队的慌乱,紧接着,B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趁乱发起了猛攻。由于伞兵部队已经占领了各要道,B集团军群的进展颇为顺利。

5月11日,希特勒进攻西线的消息传到伦敦,伦敦舆论大哗。张伯伦政府受到猛烈抨击,立即就垮台了。一贯主张对德国采取强硬路线的丘吉尔组成新政府。

5月12日,他在下院发表演说,表明他对英国的忠诚和把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激烈的战斗依然在继续。顽强的荷兰军队用尽了所有他们能想到的办法,他们放倒大树作为路障,阻碍德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推辞他们的行军速度,以便在后方建造防御攻势。他们破坏了河内大多树运河上的桥梁和交通设施。荷兰的国防军更是在于莫登附近炸毁油轮,封锁航道,阻止德海军的进攻。

  但是他们做的这些都抵挡不住德军的猛烈攻击,他们的装备太落后了!兰人

  不到2个星期,德军B集团军群就在荷兰和比利时的边境突破出来,这致使集结在法国北部的英法主力立即越过法比边境火速增援。

隆美尔的B集团军群吸引了英法主力时,曼斯坦因的C集团军群也摆开架势。他们正在对马奇诺防线进行的佯攻表演得非常成功,使得法国从南部撤回部队时犹豫不决。

5月10日的这天凌晨,就在B、C集团军好戏上演的时候,德军担任中路主攻的古德里安的“A”集团军群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

这个仅30万人口的小国卢森堡当天就不战而降。给古德里安打头阵的是克莱斯特将军指挥的装甲兵团,该兵团下辖第19装甲军、15装甲军和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其中第19装甲军战斗力最强,它作为克莱斯特装甲兵团的主力和先锋部队编有3个装甲师。而第15和第41装甲军仅各辖2个装甲师。

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轻易突破比军的松散抵抗,只用了两天时间便穿越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境。

5月12日下午,古德里安的A集团军下属的3个装甲师已经到达马斯河北岸,并攻下了法国著名要塞城市——色当。当天夜里他们便开始了紧张的渡河准备。古德里安清楚的知道这次渡河的重要性,于是他又派了2个装甲师去配合渡河。

第二天上午11点,德军出动近400架轰炸机分批次对马斯河南岸的法军阵地和炮兵群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狂轰滥炸,整整5个小时呀!怎么说呢,平均每分钟都有炸弹落下,这哪是普通人受的了的呀!就是士兵也不行。

这样的轰炸使得法军的精神发生了瘫痪现象。下午4点左右,德军分乘数百艘橡皮艇,开始强渡马斯河。

被炸的晕忽忽的法军终于回过神来,发疯一样的攻击渡河的德军,河对岸,德军的坦克不要钱一般向对岸倾斜着炮弹,以便掩护渡河的部队。

有的法军还没有开几枪就被炸飞,法军的重机枪手拼命的对着河上射击,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就补上继续攻击,这样一个一个的,而法国的雷诺坦克也拼命的放炮,河面上掀起了巨大的浪花!

河中的德军受到了这样猛烈的打击,但是他们不能后退,硬着头皮的努力划船以求赶快抵达对岸。不时的就有几个德军皮艇被整艘的炸掉。这里的战斗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

下午5点30分,德军终于在马斯河南岸上获得了一个立足点,接着德军工兵立即开始架设浮桥。到了下午8时,德军第1装甲师已经穿透法军阵地,突入相当纵深。第2装甲师和第10装甲师也在午夜全部渡过了马斯河。同一天,第7装甲师也在西面40英里远的南特附近渡过了马斯河。

马斯河防线一失,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道路就这样敞开了,在比利时境内作战的英法部队面临被包抄的危险,陈兵马奇诺防线的法国大军也将腹背受敌,英法这才感到形势严重。英国迅速增派10个战斗机中队与驻法英空军和法国空军一起实施反击。14日下午,马斯河上空爆发了开战以来最激烈的空战,英军“布雷汉姆”轰炸机和法军最新式的“布雷盖”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直扑马斯河而来,德军约5个联队的战斗机升空拦截,双方投入的飞机各有500余架。从中午到天黑,登陆场上枪炮声连绵不绝,双方战斗机上下翻飞,相互追逐,不时有飞机中弹起火,拖着黑烟下坠,英法飞机胡乱投下的炸弹在河面上炸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德军高射炮也不甘示弱,不断以猛烈火力射杀低空潜入的英法飞机。密集的地空火力网令英法飞机成了扑火飞蛾,一批批闯来,又一批批被吞噬。大混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损失惨重的英法飞机悻悻败走,德军渡河浮桥大都万好无损。此战德军击落英法飞机数百架,其中仅德第二高炮团就包办了112架。英军派出的飞机损失了60%。《英国皇家空军史》称:“再没有比这种自杀性的战斗造成的损失更令人痛心的了。”这一天被德国人称为“战斗机日”。戈林更是高兴的将这个报告给了王晓天,而他也得到了后者的夸奖。

回复
4楼
2008-01-23 22:04
举报 |

564783
少尉
6

德军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实施的毁灭性突击,使比利时全军覆没,法军30个师,英军9个师也不复存在。法军新任司令魏刚拼凑了49个师加上英国的2个师,编成了3个集团军(第6、第7、第10集团军)在索姆河和埃纳河一线构成了东西大约300英里的“魏刚防线”,以17个师守马奇诺防线。两条防线连在一起,企图阻止德军南下。

德军在占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后,德军统帅部制定了代号为“红色方案”的法兰西战役第二阶段作战计划。这一方案要求德军挥师南下,彻底击败法国。现在德军兵力达137个师之多,其A、B两个集团军群迅速改组完毕。包克的B集团军群(辖6个装甲师)为右翼,向索姆河正面实施突破;伦斯德A集团军群(辖4个装甲师)为左翼,向埃纳河作正面突击。

6月3日,德国空军向法国机场和后方实施了猛烈轰击。6月5日拂晓,包克的B集团军群率先在右翼发起全线进攻,当天,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抢先渡过索姆河。6月7日,隆美尔师将防守阿布维尔——亚眠一线的法国第10集团军拦腰斩断,其他德军各师得以从这个缺口向前拥入。6月8日,隆美尔师进抵塞纳河畔。6月10日,隆美尔又转身北向,一口气冲了50英里远,以海岸线为目标。当晚就到达目的地,切断了正向海岸撤退的法军第9军和英军第51师的退路。这些部队于6月12日被迫向隆美尔投降。

在B集团军群发起进攻后,左翼的伦斯德A集团军群也于6月9日在埃纳河发起渡河攻势,当晚,古德里安装甲兵团的第1装甲师强渡埃纳河,6月10日,古德里安兵团击败法军装甲部队,突破了法第6集团军的右翼,此后,古德里安挥军南下,一路长趋直入似入无人之境。成群结队的法军俘虏丧魂落魄地把枪支扔给德军,放在坦克下面压毁。魏刚后来心情沉重地写道,使他“最感触目惊心的,就是德军的坦克和飞机,已使法军士兵产生了恐惧的心理现象。这要算是德军的一个最大的成功”。6月17日,古德里安装甲兵团进抵瑞士边境城镇潘塔里尔,切断了马奇诺防线内法军逃往瑞士的退路。自强渡埃纳河以来,古德里安装甲兵团在10天中长驱400多公里,俘虏法军25万之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6月10日,法国政府撤出巴黎,迁往图尔。同日,意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国宣战。13日,巴黎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14日,法国政府再迁往波尔多时,德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巴黎。就在德军占领巴黎的当天,德军A集团军群的左翼已进至到马奇诺防线的侧背,“因为这条无用的防线,毕竟还存在着数十万没有投降或被消灭的法国军队”。希特勒要求伦斯德与C集团军群合作,彻底消灭那里的法国部队。根据希特勒下达的15号作战指令,一直在马奇诺防线当面执行吸引法军注意力任务的C集团军群,立即选择马奇诺防线守军的薄弱处,即阿尔萨斯和格林两筑垒地域的接合部发起进攻。A、C两集团军群前后夹击,马奇诺防线很快被突破。6月17日,C集团军进至马恩—莱茵运河上,A集团军群占领了凡尔登,法军50万被包围在阿尔萨斯和格林南部,除少数逃往瑞士外其余全部被歼。18日,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

在法国,停火于 6 月 24 ― 25 日夜间生效,不过,马其诺防线上的一些孤立的据点,却直到6月30日才投降。根据同德国停战协定的条款,法国被划分为占领区和非占领区,法国的军队将彼遣散和解除武装,海军将在德国的控制下复员,占领区的一切武器、军火、设施、机器和军需品将完整无缺地移交给德国人。法国政府担保不让法国人继续对德国作战。法国将支付占领军的费用。侨居在法国的德国人,凡是德国指名索讨的,都将移交给德国方面。德国战俘将被释放,原有的法国战俘在缔结和约以前,将继续由德国看管。这些条款,尤其是与法国战俘和占领费用有关的条款,只是在假定战事实际上已经结束的情况下,方才会被法国方面接受的。但是这些条款却使德国人拥有了一种手段,可对法国几乎无限制地施加压力。法国同意大利停战协定的条款,除了在细节上作了必要的改动以外,大体是相同的。

至此,希特勒灭亡法国的“挥镰行动”胜利结束了。从5月10日至6月17日,号称欧洲军事强国的法国,就这样在5周时间内被打败了。曼施泰因的构想经过古德里安和隆美尔等人的行动后,最终变成了一个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杰作。6月22日,为羞辱法国,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的一箭之仇,希特勒在贡比涅森林的火车车厢里,坐在1918年法德签署停战协定时法方代表福煦元帅坐过的那把椅子上,接受了法国的投降。7月1日,贝当政府从波尔多迁至维希城。贝当这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老英雄,从此充当起德国的傀儡。法国实际上灭亡了

在波兰战败后一周内,希特勒命令德军通过低地国家进攻法国,而且越快越好。反对此项命令的将军全部被解职,并被希特勒斥为失败主义者。由于希特勒力主进行战争,德军最高统帅部制定了进攻法国的黄色方案。

黄色方案把西线的德军整编为三个集团军群。B集团军群主攻荷兰和比利时,然后沿海岸线攻击。A集团军群在B集团军群的南面侧翼支援。C集团军群在马奇诺防线正面保持防御态势。黄色方案的核心是以强大的右翼击败在比利时的英法联军,用左翼掩护并牵制马奇诺防线的英法联军。这与“左翼牵制,右翼包抄,攻克巴黎”的施利芬计划大同小异。希特勒认为黄色方案可能会导致静态消耗战。希特勒提出要向英法联军的中心发起进攻。最高统帅部又制定几套方案,但只对黄色方案进行了少许更改,希特勒都不满意。由于冬天已到,希特勒只好将进攻日期一推再推。

这时,担任A集团军群参谋长的曼施坦因反对黄色方案。他认为黄色方案意图过于明显,行动结束了大量法军还毫发未损。曼施坦因提出了镰刀闪击计划,又名曼施坦因计划。

镰刀闪击计划要求以大量缩编的B集团军群攻打比利时和荷兰,诱使法英军队进入比利时低地地区。C集团军群在马奇诺防线正面与敌接触,争取有所突破。A集团军群担任主攻任务,从阿登山脉突入卢森堡和比利时南部,绕过马奇诺防线,跨过色当和迪南之间的马斯河,直插索姆河。镰刀闪击计划的核心是“右翼佯攻,左翼牵制,中央突破,从阿登山脉绕过马奇诺防线直插索姆河”。

首先,空降部队在鹿特丹降落,夺取飞机场。同时利用伞兵夺取比利时阿尔贝特运河上的桥梁,并占领埃本·埃迈尔要塞。然后,德国空军同时在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的上空争夺制空权,将敌军飞机一举击溃。最后,B集团军群主力开始进攻,诱使法英军队进入比利时低地地区。在南方,C集团军群与法国马奇诺防线正面接触,争取有所突破。实力最强的A集团军群担任主攻任务,由中央率先突击。A集团军群的七个装甲师和三个摩托化师将穿越丛林密布的阿登山脉,突入卢森堡和比利时南部,绕过马奇诺防线,跨过色当和迪南之间的马斯河,直插索姆河。这样A集团军将在法英联军中央打入一个巨大的楔子。

1940年3月中旬,希特勒同意了曼施坦因计划,但在挪威的行动延误了计划的执行。

布雷达变体

法国耗资70亿法郎精心修筑的马奇诺防线是由数不清的炮台、地雷坑、机枪发射阵地、防坦克炮、防空炮和重型野战炮构成的坚固的防御网。马奇诺防线里还有相互连通的缆车和地道,地道里可供应水和弹药。马奇诺防线占用了法国大部分的国防开支。

英法联军制定了名为B计划的战略防御方案。B计划要求当德军一发动进攻,法军第一、第七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就进入比利时,占领安特卫普到那慕尔一线,与比比利军协同作战。在右翼,法国第九集团军部署在马斯河沿岸,从那慕尔至法国边境地带。

1940年3月,B计划做了若干变化,称为布雷达变体。布雷达变体要求法国第七集团军在左翼向荷兰南部布雷达突进,形成英法联军、荷军和比军连成一体的前线。法国第二集团军在南面守卫马奇诺防线。在阿登山脉部署五个师驻守即可。因为,阿登山脉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驻守阿登山脉的部队既没有装备反坦克武器,也没有装备防空武器。这恰巧落入了曼施坦因的圈套。

曼施坦因进攻法国的闪击战,也被称为“闪电战”(Blitzkrieg),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1. 集中兵力快速突破:通过集中优势兵力,针对法国北部和比利时边境地区进行快速渗透和突破。同时,利用空袭和装甲部队的机动性,迅速绕过、包围和摧毁对方的重要据点和要地。2. 制造干扰和迷惑:通过在多个方向展开攻势,制造法国军队的干扰和迷惑,分散对方兵力,使其难以进行有效的反击和组织。3. 制海权制空权:通过占领比利时和荷兰的港口和机场,控制制海权和制空权,为进一步的进攻提供保障。4. 快速推进占领重要城市:通过优先占领重要城市和交通节点,迅速削弱对方的战斗力和士气,从而迫使法国投降。

德国入侵法国前夕,为什么曼施坦因6次建议被否?
总部方案颁布后,立刻遭到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坦因的反对。他认为这个方案已经过时,它与一战时的“施利芬计划”如出一辙,都是以右翼为主攻方向,经比利时入侵法国。他说道:“ 我们这代人军人居然不能做出一个更好的计划来,而要去照抄过去的做法……这是一种耻辱。”难产的“曼施坦因计划”。他...

纳粹德国三大名将
波兰战役后,曼施坦制订了著名的入侵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曼施坦因的计划充分展示了他自己的独特创造力和闪电战的理念。按照计划,德军将集中装甲部队穿越阿登森林,迅速占领马斯河的桥头堡,并向东进攻迂回马其诺防线将法军切断在北部。这次战役中德军装甲席卷而下,法国等联军全线崩溃,很快就沦陷了。曼...

“闪电利剑”——曼施坦因 有什么事迹
响作用。这个计划终于突破了西线,使法国沦亡,产生了其一切远大的后果。这个 新计划于是就被称为“曼施坦因计划”(Manstein Plan) ,其要点即为采取期待性 最小的作战线,透过遍布森林的阿登(Ardennes)山地作决定性的突破。这是应该归 功于曼施坦因的,因为他不仅是新计划的拟定者,而且也因为他的努力,...

“曼斯坦因”是叫“黄色作战计划”还是“镰刀闪击”
但是又有人把这个作战计划称为:镰刀闪击。所以,现在在网上有一些把曼斯坦因计划称为“黄色作战计划”也有一些把它叫“镰刀闪击”。 现在大部分文献都把“曼斯坦因作战计划”说成“黄色作战计划”因此现在知道“黄色作战计划”的二战迷们明显多于知道“镰刀闪击”的二战迷。“黄色作战计划”是改进版的、...

二战大兵团作战最优秀的将领,你觉得前三甲应该是谁
1、德军陆军元帅曼施坦因,提出闪电战法国,并让元首通过计划,闪电战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攻击支援机,战术轰炸机,战斗机,空中瓦解阵型,陆军快速装甲部队,全面突破。步兵在后跟随,让敌军一刹那瓦解。东线利用闪电战打垮无数苏联军队。因为了解苏联的作战方式,主张战略式撤退,在敌军未明情况下,再利用装甲...

名词解释中的一道:镰刀计划
德军镰刀闪击计划图文 镰刀闪击 1940年5月10日,在经过了一年“没有交火”的奇怪战争之后,纳粹德国对法国进行了大规模进攻。满怀信心的英法联军按照预定计划对德国实施反击。可是德国的坦克却从英法联军认为根本不可能的阿登山区冲了出来。仅仅一个多月,法国的部队就已经被彻底击溃。1940年6月22日,...

在二战德国进攻法国初期,是谁提供的作战计划?内容如何呢?
施里芬这位能干的战略家,是军事史上博览群书的人之一。他从坎尼之战中得到许多启示,汉尼拔用包围两翼和后卫击败了较强的罗马人。施里芬将军的相似的计划集中在梅斯,这是一个最靠近法国边境的德国城市,距离巴黎一百七十八英里。以这个筑垒地区为枢轴,由七十九个师组成的右翼,将以闪电战经过比利时进入...

二战德军三大名将比较,为何称的上战略家的只有曼斯坦因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理论是这个计划的基础,曼斯泰因的计划,很多方面就是专门围绕古德里安的战术策划的,没有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的思想和实践,德军进攻法国的行动,就只会停留在黄色计划的最初版本,而不会是后来这个创造了惊天奇迹的曼斯坦因计划。 在随后的苏德战争中,曼斯坦因更是体现了其战略眼光的...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的人物生平
波兰战役后,曼施泰因多次修改制定了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准备入侵法国。该计划充分展现了闪击战的思想和创造力的精髓。按照他的想法,德军将集中使用装甲兵部队穿越阿登森林,突破色当,迅速攻占马斯河的桥头堡,向东进攻,绕过马其诺防线,将法军切断在北部。希特勒采纳了这个计划。1940年2月1日,曼施泰因担任德军第38军...

隆美尔 古德里安 曼施坦因 3人在军事上分别有哪些特点?
1,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语: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最高军阶为大将,与曼施坦因、隆美尔被后人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著名陆军战术“闪击战”创始人。2,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特点如下:古德里安所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