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出自于哪里?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6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之哪里

您好,这句出自庄子的《逍遥游》,以前上学的时候还要背诵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 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 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 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 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 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 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 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 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 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 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 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 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 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 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 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 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 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 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 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 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 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 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囗(左“安”右“鸟”音yan4)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 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 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 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 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 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 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 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典故:
公元25年秋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接着,刘秀就把屠刀指向赤眉起义军。公元26年春天,长安断粮,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不得不向西转攻城邑,但遭到占据天水郡的隗嚣的阻击,只得又回到长安来。这时,长安已被刘秀部将邓禹占据。
经过激战,赤眉军打败了邓禹,9月又重新占领长安。这年冬天,赤眉军的粮食供应仍然极端困难,不得已于12月引兵东进。刘秀一面派大将冯异率军西进,在华阴(陕西华阴东南)阻击赤眉军;一面在新安(河南渑池东)、宜阳(河南宜阳西)屯驻重兵,截断赤眉军东归的道路。
冯异率领西路军,在华阴、湖县一线,同赤眉军相持了60多天。多次被赤眉军打败的邓禹,这时率部到达湖县,同冯异的部队会合。
邓禹妄想取胜,派部将邓弘抢先进攻赤眉军,又被赤眉军打得落花流水。邓禹、冯异亲率主力救援,在回溪(河南宜阳西北)又被赤眉军打得大败。邓禹只带着24骑逃回宜阳;冯异抛弃了战马,只带着几个人步行走回溪阪,逃回营寨。
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河南渑池礼庄寨)被冯异打败,遭到重大损失。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赤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樊崇等人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了刘秀。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
这就是所谓在日出的东方吃了败仗,在日落的西边却得到了胜利。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名作《滕王阁序》里的一句名言。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
原文节选: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译文:北海虽然十分遥远,雅浩的宫殿可以联通;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君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扩展资料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作者写到在滕王阁上登高远望极目之景:打开绣花的阁门来俯视雕粱画栋的屋脊,远阔的山川平原尽收眼底,近处的江河之水蜿蜒曲折令人惊奇。楼宇巷陌中尽是富贵人家;舸舰泊满渡口,都是装饰精美的雀舫龙舟。秀美山川、繁华市井、众多舟楫上承第一段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又与下面的“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共同构成一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图画。这一段中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最为人称道。
这句话是一个视觉的飨宴,整幅画面的主体是红色的夕阳余晖和蓝绿色的水光接天的模样,白色的野鹭穿插其间。色彩美,动态美,虚实美,空间立体美,带给读者无暇的想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滕王阁序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成语词条: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成语发音: 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   成语释义: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成语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本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名作《滕王阁序》里的一句名言。原文接下去两句是:“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抒发了古代文人虽然遭遇到“时命之穷”,仍然因之以自励的胸怀。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阁序

东隅已逝的下一句是什么
“东隅已逝”的下一句是:“桑榆非晚”,诗句出自唐代王勃所著的《滕王阁序》“东隅已逝”全诗《滕王阁序》唐代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出处是哪里?
1、【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2、【解说】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下一句
这句词的下一句是“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意思是“虽然青春已逝,但只要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还可争取成功。”“东隅”指太阳升起的地方,比喻人的早年。“桑榆”指落日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比喻人的晚年。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出自于哪里?
成语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本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名作《滕王阁序》里的一句名言。原文接下去两句是:“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抒发了古代文人虽然遭遇到“时命之穷”,仍然因之以自励的胸怀。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典故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唐·王勃的《滕王阁序》。这一典故表达了时光易逝,应当珍惜时光,奋发努力,不要因为早年的失意而沮丧,要相信未来仍有可为。典故的具体含义如下:东隅指的是日出时太阳所在的地方,也就是早上。在这里比喻年轻、起初的时光。而桑榆是日落时阳光所在的地方,比喻晚年或晚年...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何处?
出自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什么意思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于《滕王阁序》,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下一句是什么?
人生何处不迷雾,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思是人生哪里都有迷茫的地方,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我们看下精彩原文节选: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诗句桑榆非晚出自哪里?
桑榆非晚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为:北海虽然遥远,乘着大风仍然可以到达;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心性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下一句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唐朝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原文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主要描写的是滕王阁雄伟壮丽的形象,写出了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利用对比谱写色彩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