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人称代词】。和现代汉语一样,人称代词也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余、予、朕等。这几个词虽然都用来做第一人称,但用法又略有不同。首先看“吾”和“我”这两个词。从语法功能上看,“吾”常用作主语和虚野轿定语,而“我”常用作宾语,有时也可作主语。如差肆:1、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同上)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同上)当一个句中同时出现“吾”“我”这两个词时,这种主语、脊神宾语的语法分工更为明显。如: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同上)2、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公输》)再说“余”和“予”。这两个词在文言里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如: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古之人不余欺也。(韩愈《师说》)3、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4、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朕”这个词,从秦代始皇起,成为历代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皇帝以外的人不能自称为“朕”。但在先秦时代,不论尊卑,一般人都可以自称为“朕”。如:1、缵戎祖考,无废朕命。(《诗经••大雅•韩奕》)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第二人称代词:女(汝)、(而)尔、若、而、乃等。“女(汝)”“(而)尔”“若”三个词可以作主语、宾语,也可以作定语。如:1、汝识之乎?(《石钟山记》)2、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3、若毒之乎?(《捕蛇者说》)4、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同上)“而”作通假使用,与“尔”用法相同。如:1、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2、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第三人称代词:之、其等。“之”“其”都可以译为“他”“他们”等,但用法又有所不同。“之”主要作宾语;“其”主要作定语。如:1、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2、失其所与,不知。(同上)“他”在文言中一般不作人称代词,而是有“别的”“其它的”等意思的一类代词。如:1、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2、大王,怎么长他人之志,灭自己威风。(《西游记》)另外,文言里的人称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之分,区别单复数,主要靠上下文语境。如:1、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我”译为“我们”。2、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尔”译为“你们”。表复数时,有时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后加“侪”“属”“曹”“辈”“等”等词。如:1、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3、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4、吾辈处今日之中国。(《与妻书》)还有,文言里,在表示第一和第二人称时,常用表谦称和尊称的词来代替。一般自称用谦称。如:1、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孔雀东南飞》)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鸿门宴》)3、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出师表》)4、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如果是称呼对方,则常用尊称。如: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2、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3、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同上)需要指明的是,文言中的代词所指代的人称,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三个人称可以互相转用。如:1、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译为“我”,是捕蛇人自称。2、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其”代指鲁肃本人。再说第二类:【指示代词】。文言中的指示代词有近指代词、远指代词和无定代词三类。近指代词有:此、斯、是、兹、之等,可译为“这”“这个”等。如: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3、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5、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远指代词有:彼、夫、其等。可译为“那”“那个”等。如: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2、彼苍者天,曷其有极。(《寄十二郎文》)有时“彼”这个词可指代具体的人或事。如: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谋攻》)“彼”译为“敌人”。2、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彼”译为“齐军”。“夫”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出现的
文言文中的代词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的代词是起替代、指示作用的词。古代汉语里的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无定代语、特殊代词等五类。 一、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等。例如: ①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夫子加齐卿相...
之乎者也是什么意思?
引证:唐·卢言《卢氏杂说》:李曰:“公何会,岂是语助,共之乎者也何别?”近义词:咬文嚼字。之乎者也造句 1、不多说了,我还要做些小差事糊口,望兄台见信后留下地址!因要糊口,以前的之乎者也都不能说了,现在的人不兴这个没办法你老兄见谅。2、老李读过几年子曰诗云,说起话来“之乎...
第三人称的文言文代词
孤不度德量力安陵君其许寡人第二人称代词:汝:汝亦知射乎尔:尔安敢轻吾射若:若毒之乎此外,“子、足下、君、公、先生、大王、陛下(对君王)”作第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先生,“您”。第三人称代词:彼、之、其。5.【文言文中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越多越好最好是尊称】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
文言文代词的分类
八、疑问代词有。 3. 文言代词有哪几种类型 (1)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是指针对说话者、说话者的 对方和所说及的人表达人称之区别的代 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人称代词的复数。 ① 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等,它们一般可作主语、宾语 和定语。 如: 已得履,...
常见文言虚词的解释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
例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五、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
《论语.先进》的意思
11•1 子曰:“先进(1)于礼乐,野人(2)也;后进(3)于礼乐,君子(4)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注释】 (1)先进: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 (2)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 (3)后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 (4)君子:这里指统治者。【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
带有文的句子
3. 费厄布拉泽太太兴致勃勃,很有礼貌,不亢不卑地接待客人。4.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5. 彩丝织绮文双鸳,昔时赠君君可怜。——出自唐·刘复《长相思》6. 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出自唐·卢延让《苦吟》7. 子曰。德之不修。
文言虚词:"而,乎,乃,其,且,所,为,以,于,者,之"的意义,用法
①于是乎书。(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什么是“之.乎.者.也"?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天乎。——清·袁枚《祭妹文》人乎。(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愿见之乎。——《...
孔夫子的文章 歇后语
孔夫子的文章 ——— 之乎者也 。解释:孔子的言行由弟子记录成《论语》,里面孔子说的话多含有“之乎者也”等字,所以得到了这句歇后语。例如: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