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到底为谁而出家?董鄂香澜?赫舍里清如?
他以为自己最爱董鄂妃,但是他也只是告诉自己和其他人这样子的,照样生活。
但是潜移默化的爱上清如,他告诉自己只是把她当做董鄂妃的替身。知道自己知道答案,并不是替身而是真的爱了。一方面突然接受不了自己并不是把自己以为是最爱的董鄂妃当做唯一,一方面觉得失去清如万念俱灰。
所以失去董鄂妃的福临还能继续当皇帝,失去清如的福临只能皈依佛门来赎罪。
他对于董鄂妃也是爱,但是是对于美和温柔,对于一个完美伴侣的最求。而清如,是真正的爱情。
赫舍里清如是小说作者编撰出来的人物,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楼主可以看宛妃传最后那段玉牒除名的情节,就是为了对应历史
至于书的情节么~
姓:赫舍里
名:清如(《西洲曲》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称呼:宛卿(福临专用) 如儿(阿玛,额娘,水吟,拉卓,太后用) 娘娘、主子(奴才们用) 如诗(宋陵专用) 小姐(子衿子佩专用) 姨娘、额娘(玄烨专用)
民族:满族 正黄旗
年龄:初登场16岁(顺治十三年),自尽时21岁(顺治十八年)
身份:被销毁档案的顺治帝宛贵妃,首辅索尼独生爱女,康熙帝养母,孝诚仁皇后姑姑
家庭成员:娘家——父亲 赫舍里索尼 母亲 章佳氏
大哥:赫舍里噶布拉
二哥:赫舍里索额图 二嫂:钮钴禄漫雪
侄女:赫舍里芳儿(孝诚仁皇后) 侄子:赫舍里定风
婆家——丈夫 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帝) 养子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
婆婆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孝庄太后) 公公 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太宗)
姐妹:容淑贵嫔瓜尔佳水吟 洛惠妃钮钴禄月凌
仇人:淳嫔乌雅日夕 皇考贞妃董鄂香浔
情敌:端敬皇后董鄂香澜 静妃博尔济吉特拉蕾
爱慕者: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 扬州首富宋陵 科尔沁王子博尔济吉特拉卓
居处:(入宫前)相府
(入宫后)钟粹宫——重华宫碧琳馆——延禧宫正殿——扬州宋府——延禧宫正殿——冷宫
经历:相府小姐(顺治十三年以前,0~16岁)
秀女(顺治十三年八月,16岁)
如答应(顺治十三年八月~十四年三月,17岁)
如贵人(顺治十四年三月~十四年九月,17岁)
如答应且禁足(顺治十四年九月~十五年三月,18岁)
宛嫔(顺治十五年三月~十五年八月,18岁)
宛贵嫔(顺治十五年八月~十六年三月,19岁)
宛妃(顺治十六年三月~十七年四月,20岁)
宛贵妃(顺治十七年四月~十七年十一月,20岁)
罪妃(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十八年正月初六,21岁)
才艺:弹琴 吟唱 双手书法 佛理 绘画(泼墨荷花) 诗词
顺治帝与和尚结成了很密切的关系,有一个和尚叫憨璞聪,福临亲自到这和尚住的地方叫做海会寺,促膝长谈,相得甚欢,就是谈得很融洽。福临回到宫里以后,又把和尚召到宫城西侧的西苑,里头有个万善殿,继续论佛谈法,还有一个大和尚叫木陈忞,福临到了那儿,他跟他说,说:“我呀,总感觉我的前世好像就是佛家的人,说我到你这个寺庙之后,觉得这是窗明几净,就不愿意回到宫里。”还有一个大的和尚叫溪森。顺治就跟溪森一块谈话,他自称是这和尚的弟子,和尚当然也捧这位,有一次他跟一个和尚说,这个和尚叫木陈忞,说什么朕思上古,惟释迦如来舍王宫而成正觉,达摩亦舍国位而为禅祖。朕想效法他们可不可以。顺治想学释迦,释迦牟尼,想学达摩要出家。后来他就找了溪森说我要剃度,溪森开始劝阻,他不听,还是要剃度。溪森就把他头发给剃了,剃成和尚头了。这不得了,皇太后怎么可以同意呢。这样,就找了溪森的师傅,叫玉林琇,玉林琇就赶到北京,就让徒弟们架起柴禾来,点上火要把他的弟子溪森烧死。顺治一看这个情况不行,我不剃度了,我不出家了,就救了溪森一命。
一天,顺治和玉林琇两个人对面坐着,谈佛论法,两个人都会意地互相笑了,为什么笑了呢?玉林琇看到一个光头的皇帝,顺治看了一个光头的和尚,两个人会心地笑了。爱妃(董鄂妃)死了,保姆死了,出家不成,心情非常郁闷。
历史上有两种说法,要么已经死了,要么是出家了,在小说里是为清如出家的。
作者写在结局的话:
历时十一个月零十二天,终于写下全文完这三个字,在这里郑重的向所有看文的读者说一声谢谢,没有你们的支持我是不可能坚持写下来的,你们都是我最好最好的书友,真的很谢谢你们。
也许大家会觉得这个结局很悲伤很凄凉,但是我觉得这个结局是最让人难忘,也是最美丽的。
虽然清如死了,但是她却走了自己的路,她选择了自己将来的路,死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升华。
而且清如的死也让福临彻底认清了自己的心。
不爱江山爱美人
福临没有为董鄂氏出家,却为清如出家了,我想,这一点已经足够说明任何问题,清如并没有白白在这世上走一遭。
如果当时清如在福临来挽回的时候原谅他了,那也许她以后会很幸福,但是若真如此,清如便不再是我们所认识的清如了。
下辈子,清如一定会很幸福,因为有个宋陵在奈何桥边等着她,等着与她携手一生。
哎,福临渣男啊,他到最后才知道自己的心。
我忘记从哪里看得了。说顺治皇帝24岁(好像)的时候,对玉琳国师(教皇帝知识的高僧)说,听说释迦牟尼为度脱众生脱苦,生为太子出家修行。达摩祖师也是太子出家。他愿意效仿。
因缘来说,他从小就听玉琳国师说法,想必对佛法应该有比较深的造诣。而且6岁登基,虽然小时候没有实权,但还是晓得帝王的生活的。后来没有去争权夺利,而是步入空门,是他的选择,也是他的宿缘。
野史记载是董鄂妃
凡能出家的人,主要是出家修行的缘到了。内心的修行愿望是主因。外在的世俗事件的影响都是次要的外因。
你看了《宛妃传》吧?赫舍里清如没这个人,当然是董鄂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