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孟子“重义轻利”的思想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怎样评价孟子的“重义轻利”的思想

  孟子义利思想辨析

  长期以来,孟子的义利思想被人误解,认为他的重义轻利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否定了人们维护和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权利。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原典的语境抽离,将孟子关于义利关系的话语从具体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中抽离出来,置于绝对时空中。比如“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句话,是孟子对梁惠王说的,有着特殊的语境。而我和许多人一样,把它当成孟子对义利问题的典型论断,并从中引申出重义轻利、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反对言利等观点。另外,我们也把这句话从孟子的整个话语体系中抽离出来,割断了它和前后许多相关话语的内在联系,把它当作一个孤立的哲学命题来看待,这就使一个本来有其合理性的论断变得荒诞和不可思议。其二是引用者的语境置换,即把孟子的义利话语的原有语境剥离之后,移置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把一个过去时的话语变为现在时。当时中国刚从文革的恶梦中走出来,物质匮乏,道德理想主义破灭,发展经济成为头等大事。改革开放,观念变革,人人都想尽快富裕起来,物质利益受到极大关注,马克思关于利益是道德的基础的论断被伦理学界当文物一样发现并引起普遍重视。在这样的语境中与孟子相遇,必然认为“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是阻碍社会发展的落后,反动思想。
  二十年来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利忘义、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行为引起社会普遍的忧虑。此时重读《孟子》,就发现原先对孟子义利观的许多误解。既然是语境抽离和置换引起了误读,那就应通过语境还原去弄清孟子讲义利问题的具体背景,认识他这样说的用意何在。仔细读《孟子》一书,可以看出当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天下之人,唯利是求”。社会风气是重利轻义,见利忘义。而孟子游说诸侯,遇到的梁惠王、齐宣王等,都是急欲称王称霸的唯利是图之人,孟子在他们面前还用得着再谈利吗?作为一个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在世道衰微之时,不得不以矫枉过正的态度大讲重义轻利,以矫治重利轻义,唯利是求的时弊。
  如果把《孟子》中谈道义与利益的内容综合加以分析,就会看出孟子的义利观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片面偏激,只讲义不讲利。他的义利思想包含了先利后义、以利说义、先义后利三个层面。
  (一)先利后义。孟子继承了孔子先满后教的思想,与管仲说的“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一样,认为要让老百姓讲道德礼义,首先要保证他们起码的物质利益,满足他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孟子并不是道德至上论者,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普通百姓首先想的是维持一家人的生存问题。生存问题解决了,才会想如何体面的生存,做受人尊敬的讲礼义的人。显然,孟子认为道德要以一定的物质做为基础,他还把道德水平与私有财产联系起来,作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的论断。这里的“恒产”指土地、房屋、田园等固定财产以及与此相联的稳定职业;“恒心”指基本的道德观念。
  (二)以利说义。孟子把义和利联系在一起,再三告诉人们只有按道义的原则做人行事,才能得到正当长远的利益。孟子游说诸侯、劝导民众的方式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讲仁义是因为它有用,大则可以得天下,小则可以满足个人的求利、求名、求自尊的欲望。“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都想求名利,求富贵,要达到这些目的,孟子认为只有义才是最正确,最宽敞,最稳妥的道路。
  (三)先义后利。孟子是热衷于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家,先义后利、重义轻利主要是作为一种治国策略提出来的。他认为当时“天下之人,唯利是求”,执政者行仁义的力度非常小,“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从宏面调控的角度看,就是利益驱动的力量过大而道德制约作用太小,求利与求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严重失衡。面对这种形势,孟子觉得必须加大道德对人们求利行为的制约力度,强调以仁义治国,才能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因此孟子对诸侯讲治国之道,总是主张先义后利。儒家创始人孔小和孟子大概认识到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本性难以改变,但又不能不加以节制,抢着“知其不可而为之”悲剧意识奔走呼号,伸张道义,宣传仁爱。
  孟子和康德式的西方思想家不同,他不是在书斋里从事纯粹形而上的思考,专事著述,而是四处奔波,游说诸侯,推销自己设计的政治蓝图。因此他非常注意因人施教,根据具体对象决定说什么,怎样说。他的话被回忆记录下来,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典籍。《论语》、《孟子》这类语录体经典,语境还原对理解其思想内涵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抽离了语境而盲目加以普适化,就会导致误读。

重义轻利只是先秦儒家对君子人格的要求,但后世基本上将重义轻利等同于先秦儒家义利观。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先秦儒家的思想根源及其主旨
对于先秦儒家思想的根源,北大教授陈来认为:“孔子与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文化气质方面,与西周文化及其走向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结关系

理学之“义”的治国方针,较重要的有四点:一是“三纲”说;二是“重义轻利”;三是“思想专制”;四是“诛心”说。
关于“重义轻利”。理学在经济上,主张“重义轻利”,传统上,理论界都用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或孟子的“义,人之正路”和“舍生取义”等来说明,其实,孔、孟在讲“义、利”完全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不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出发的。应当肯定,如果只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讲“重义轻利”,那么“义”作为人类的一种美德一直值得提倡,无可厚非。可是,理学讲的“义、利”,完全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不是从伦理的角度。如朱熹所说:“自到浙中,觉得朋友间却别是一种议论……直说义理与利害只是一事,不可分别,此大可骇。……熹窃认为今日之病,唯此为大。”(8)又说:“江西之学只是禅,浙学却专是功利。禅学,后来学者摸索,一上(旦)无可摸索,自会转去。若功利,则学者习之,便可见效,此意甚可忧。”(9)怎么办呢?朱熹根据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认为:“《春秋》大法正是如此。”(10)在先秦,从政治经济角度来谈“义、利”关系的只有韩非,如《韩非子·说疑》说:“若夫周滑之、郑王孙申、陈公孙宁、仪行父、荆芋尹申亥、随少师、越种干、吴王孙頟、晋阳成泄、齐竖习、易牙,此十二人者之为其臣也,皆思小利而忘法义。”因此,理学的“重义轻利”亦源于韩非。

儒家的义,是一种最高境界的道德规范,它没有具体的定义,也没有具体的标准,就用一个义字所代替。儒家提倡重义轻利,首先是劝人向善、催人向上、励人向公的一种教化,应该加以肯定。其次,由于义之无形,无确切定准,也导致其中不少混乱。有人认为自己的行为就是“义”,而有人认为其是“不义”,它与利的界线是模糊的。大是大非,一清二楚,可有些事无法分清是义是利。因而重义轻利在这时也就有此含混了。

及义与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余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春秋而后,礼乐崩坏,乱臣贼子作,读《左传》尝惊惧于其君荒淫寡信之道,其臣谋乱窃国之行。君为尺寸之土率起征伐,民为半亩之宅盗窃抢掠。诚如《礼记·礼运》所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仲尼生于乱世(《史记·孔子世家》云: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述尧舜之功,章文武之制,倡周公之礼乐,以六艺教庶人。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惠。”可见孔子思想中,义是衡量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核心概念。孟子也谈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可见儒家有很强的重义轻利思想。在处理义利关系时,把义作为第一位的必须坚持的。

儒家重义思想,其理论直接根据即其“仁”的学说。仁,《说文》释:“亲也,从人从二。”由此释义可知,仁学本身就是处理人与人关系,所以有人说:仁学即是人学。《论语》中,“仁”字出现了66次之多。其中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是完全相同的。仁是孔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论语》中的这两句话,基本上说出了孔子仁学的内涵,仁为由心发而达于外者,心之为仁,则行之合礼。仁的学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先仁而后可礼。如孔子言“绘事后素”“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也正如孟子所言,仁内而礼外,仁为内心之道德修养,礼为外表之行为规范。仁和义的关系,颇近于仁和礼的关系。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孟子把义作同仁等同的概念处理。义的概念,就孟子看来,其实是宗亲关系的引申。宗族思想起于古代氏族社会。儒家所言孝道即儒家处理宗亲关系的规范。孟子这句话所提到的“义”的从兄,似乎是更近于“悌”。义的概念是作为处理兄弟关系的规范最初呈现的。中国重情义,宗亲观念极重。义进而发展为与朋友与他人相处的一个基本标准。“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宗亲关系的扩展性,使义的概念也随之扩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述而》)信近于义,义的概念扩展为信。信的概念其应用性要远远大于义。其概念的扩展,亦显明儒家思想的广泛的适应性和不断发展完善的灵活性。

先秦儒家常“仁义”并称。“(荀子)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荀子·性恶篇》)义是仁学思想范畴的一部分,也是仁的外化和表现,行义是进仁的重要途径。中国思想文化中,宗族观念较重。宗法胜过律例,感情胜过契约。仁学中的义尤其建立在宗族和感情的基础上。义,是一种处理兄弟朋友关系的准则,进而发展为处理任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准。要舍生取义,要见义忘利,如孔子言,当仁则不让于师。儒家重义思想,起初用于处理个人与个人的关系,而后成为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道德规范关系的标准。义,是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利,则是个人的私利要求。儒家重义思想,并不是排斥个人的追求,贬低个人利益的重要性。只是当个人的“利”和群体的“义”发生矛盾时,儒家更注重群体的道德要求。

儒家重义轻利思想不能极端的认识。“孔子不注重行为的结果,其一生行事,亦是如此。”(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冯友兰先生认为,行义之结果,即是“利”也,非无利也,不谋求不计较便是重义了。实际上谈到义利关系,利和义当作为对等的概念来理解。如果宽泛的谈利,那么义与不义都能导致“利”的结果,则义利关系的真正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儒家重义思想对后世儒学的影响很大。汉儒董仲叔舒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宋代理学家朱熹也曾言“君臣有义”(《白鹿洞书院学规》)。由兄弟关系引申为君臣关系,当是对义的概念的一个极大的发挥。义也始终作为处理文官系统和历代君王关系的标准。君臣都当按照“义”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否则便称不上明君贤臣,国无明君,朝无贤臣则国必倾颓。当然历代王朝,特别是王朝晚期,都会有物欲横流,“君非君,臣非臣”的情状。雄才之君、有识之士也都努力处理好这样一种关系,不让私利的求取过分逾越义的规范。士阶层有时甚至是在一个岌岌可危的边缘,坚守着“君臣有义”的训诫。“义不容辞”这样一种观念,给了中国士人(应该说与知识分子阶层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等同)太多的社会的责任。身负家国之大任,中国士阶层多了一分现世责任的凝重,少了对这种义利关系的更加深入的思考。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先秦儒家提出重义的主张,进而在宋代新儒家处得到发展。其仍然过多的局限于行为规范方面。

儒家重义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乃至当代中国人的思想都有很深远的影响。《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描述的关羽的形象当是千百年中国人重“义”的象征。书中所言关羽读《春秋》而知其微言大义,身陷曹营一心归旧主,义释曹操于华容古道。甚至连关羽所骑之神马赤兔,在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后,恋主不食草料而死。关羽的身上寄托了太多普通百姓和历代文人对义士的渴望。关羽后来被神话,成为重义的代表。对于财富,中国人也有“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观念。直至现代,提出的诚信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中仍体现着重义的趋向。诚信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道德标准,是处理市场条件下义利关系的准则。是儒家重义思想在现世的发挥运用。儒家重义思想影响中国人很多日常行为,如朋友之间称兄道弟和拜把子都是在用一种家庭的观念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而义恰恰是这种准家庭关系的规范,这样人与人之间多了义的道德要求,而淡化了各种强制性的契约的要求,更加有助于人群良好关系的形成。

儒家重义轻利思想,源自中华文化重家族亲情的特色。从处理兄弟关系发展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植根颇深厚,对后世思想的发展也多有影响。

怎样评价孟子的“重义轻利”的思想
孟子希望让义思想成为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孟子的义思想告诫人们,面对利与义的选择时,一定要见利而思义,重义而轻利,唯有做到重义轻利,才有可能获得长远并且合乎道德的大利,反之,如果唯利是图,不问是非之义,将会导致道德的崩溃和社会的灾难,正如孟子对见面就问利的梁惠王说的那样:“王...

怎样评价孟子的“重义轻利”的思想
关于“重义轻利”.理学在经济上,主张“重义轻利”,传统上,理论界都用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或孟子的“义,人之正路”和“舍生取义”等来说明,其实,孔、孟在讲“义、利”完全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不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出发的.应当肯定,如果只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讲“重义轻利”,...

怎样评价孟子的“重义轻利”的思想?
笔者不揣谫陋,仅就孟子的义利思想试作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一、“义”、“利”范畴诠释 孟子频频“仁义”连用,“义”前冠以“仁”,“义”是次属范畴;又常常“仁义礼智”并称,“义”是一系列范畴之一,也列居第二;有时也用“礼义”,“礼”后附以“义”,“义”仍是次属范畴。因此,不能孤立地理解“义...

怎样论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的义利观是一种深刻且复杂的伦理观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观念不仅影响了个人行为,还对社会风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义利观”,强调“重义轻利”。他认为,个人在面对利益时,应当首先考虑道义,而非仅仅追求私利。孟子主张人们应当具备...

怎样论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的义利观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

孟子是如何看待义与利的
孟子对义与利的看法如下:孟子的义利观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义利观,是一种特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心中至高无上的道义,在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在悠久浩瀚的中国传统思想史上,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到汉代董仲舒,宋代朱熹、明清时期的王阳明、顾亭林...

如何评价孟子“重义轻利”的思想
儒家提倡重义轻利,首先是劝人向善、催人向上、励人向公的一种教化,应该加以肯定。其次,由于义之无形,无确切定准,也导致其中不少混乱。有人认为自己的行为就是“义”,而有人认为其是“不义”,它与利的界线是模糊的。大是大非,一清二楚,可有些事无法分清是义是利。因而重义轻利在这时...

如何评价孟子“重义轻利”的思想
重义轻利只是先秦儒家对君子人格的要求,但后世基本上将重义轻利等同于先秦儒家义利观。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先秦儒家的思想根源及其主旨 对于先秦儒家思想的根源,北大教授陈来认为:“孔子与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文化气质方面,与西周文化及其走向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结关系西周开始定型成比较...

孟子为什么如此看重义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经历简单谈一谈_百度知...
风气是重利轻义,见利忘义.而孟子游说诸侯,遇到的梁惠王、齐宣王等,都是急欲称王称霸的唯利是图之人,孟子作为一个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在世 道衰微之时,自然大讲重义轻利,以治时弊.孟子并不是道德至上论者,他认为道德要以一定的物质做为基础,他把道德水平与私有财产联系起来,作出“...

如何评价孟子的义利观
战国时期梁惠王问一学者有关利国之道的问题。该学者答道:“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位学者是孟子。孟子的义利观,把义和利看作是一对矛盾,强调要“贵义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