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的人物形象
在演义中,诸葛亮被描述为神一样的存在。军事天才,政治天才,文学天才,堪称三国第一智者。诸葛亮的人物性格:聪明,忠诚,谦虚谨慎,知人善用,治军严明,公正清廉,能言善辩。反正你能想到的好词基本都可以用上。
诸葛亮的成败,诸葛亮最大的功劳是给刘备定义的三分天下。之后出茅庐,火烧博望坡,联合东吴,赤壁大败曹军。借荆州,平益州。夺汉中,收南蛮。六出祁山等等。在演义中,除了北伐出祁山遇到多次失败,其他都是很成功的。
与司马懿比较。之前他们没有什么交集。主要是北伐开始,他们才多次正面交锋。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忌惮司马懿智慧,用计把司马懿贬职。不过后来魏军大败,又从新启用司马懿,司马懿上阵之后,多次阻击蜀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最直接的一次对抗,就是诸葛亮的空城计,结果司马懿被诸葛亮吓跑了,之后司马懿自己说,我不如诸葛亮。
在演义里,诸葛亮强于司马懿,不管是治军,用计,战术等等,但是蜀国因为财力物力人力都不足,所以无法大败魏国。
以上都是演义里的情况,历史中就不是如此了。
古往今来,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他们各自都拥有各自鲜明的人物形象。司马懿是魏国的将士及谋士,他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帅。他很尽心地为魏国服务。 除军事方面外,司马懿在经济上也为魏国作出了重大贡献。时曹魏政权为了恢复北方经济,解决军粮问题,曾经推行包括民屯、军屯两类的屯田制度。司马懿在推广军屯事业上有很大的建树。
诸葛亮蜀国的一位杰出的谋士。他未卜先知、神机妙算。为刘备下汗马功劳。并且诸葛亮是一位忠心的人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他并不嫌弃刘禅而是像以前辅佐刘备一样,尽心尽力。有许多计谋都流传于后世。
在《空城计》中司马懿带领了十五万大军袭击西城而诸葛亮只有二千五百军士,双方兵力悬殊。但诸葛亮却很镇定仿佛面对的不是十五万而是一千五百。并且诸葛亮安抚下属并且发布命令:“如有妄行出人及高言大语者,斩之!。”突出了诸葛亮在大敌面前的坚定和信心,所以大胆的冒了一次险,用了“空城计”这个办法。司马懿料诸葛亮平生谨慎不相信诸葛亮会冒险。他非得自己去看看。到了那又太过相信自己认为诸葛亮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不敢进攻。最后不听取儿子司马昭的话,不知变通,还是退兵了。退兵之后所有官员都很是佩服诸葛亮。后面一句:“吾若为司马,必不便退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嘲笑司马懿退兵过于草率,同时也是在说自己到底还是比司马懿略高一筹。这篇课文主要说明了司马懿与诸葛亮的两人各自形象。司马懿:一个老谋深算,刚愎自用。做事情瞻前顾后从而疑心太重,并且不善于变通。诸葛亮:神机妙算,临危不惧。按照事情的局面来变通,不愧是智慧的化身。
在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这一回故事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算出了司马懿会去强木牛流马,所以他布下玄机司马懿只顾眼前利益而又被诸葛亮算计。总之诸葛亮是一个厉害角色,司马懿如果能再果断一点不失为一个厉害的人物。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即使毌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至司马遹被传像司马懿,而能在当时“誉流于天下” 。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司马懿还在做曹操的谋臣时,曹操对他极不放心。有一天,曹操作了一个梦,梦见有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食,醒来后心中便十分不快。起初曹操以为是马超一家便杀了马超的父亲。司马懿父子正好就是三马,而“槽”谐音“曹”,“三马同槽”正意味着司马氏要吃掉曹氏。
曹操感到这是一个不祥之兆,便把太子曹丕叫来,对他说:“司马懿不是个甘做人臣的人,将来必定会干预我们的朝政家事。”但曹丕后来十分信任司马懿,并没有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后来,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司马氏父子三人相继专嬗曹魏朝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懿
一.早期:蓄华敛芳,偶露峥嵘
司马懿出身官宦世家,“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干。而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尤其是曹操当权时期,司马懿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首先,从司马懿最初的性格取向来说,他并不十分赞成曹操那种挟天子而纵横天下的行径,“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以至于在曹操慕其名想把他收罗帐下的时候,他假扮患“风痹”之症作为推辞的理由,并且还以“坚卧不动”的高超演技骗过了曹操派去深夜刺探虚实的人。然而同智谋与势力同样显赫的曹操相抗衡毕竟是很困难的----曹操做了丞相之后,再次敦请司马懿出仕,而且还以“若复盘桓,便收之”相威胁,迫使他“惧而就职”。显而易见,在这种完全被动的情况下,司马懿虽已加入到曹操阵营之中,却很难马上就发挥出其过人的抱负与谋略。
其次,曹操既重才又忌才的双重性格指导下的用人思想决定了司马懿的才干不可能在早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司马懿深知:恃才傲物、功高盖主,在曹操面前抖机灵是不明智的;聪明尽显于外的下场是可悲的----在这方面,弥衡、杨修就是前车之鉴。因此,在曹操当权时期,司马懿选择了蓄华敛芳的策略,在明哲全身的基础上进一步历练自己、完善自己,同时等侯时机,蓄势待发。
再次,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整体情节发展来看,司马懿虽与曹操、周瑜同为衬托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但其活动的主要情节都设置在后期,因而不宜在前期出现的过多;同时司马懿作为曹魏阵营的一员,如其聪明才智表现的过于突出,对于体现作者拥刘反曹的主题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在小说前期,司马懿较少出场。曹操虽了解其才干,却没有让他去独当一面的执行重要任务,而只是用之为主簿,以一个参谋人员的身份带在身边。究其原因,乃在于小说后来借华歆之口说的一番话:“先时太祖武皇帝(曹操)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然而,司马懿毕竟是三国时期的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也是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因此作者不得不在前期作些必要的描写,以给读者留下足够深刻的的印象,从而为其后期建立的丰功伟业作出含蓄的预示和合理的铺垫。所以,司马懿虽在前期出场不多,但每次出现,都被设置在一定的关键时刻,发挥与众不同的独特作用。
第一次是建安二十年,曹操亲统大军,收降张鲁,占据汉中、东川,时逢刘备刚刚从刘璋手中夺取西川,自领益州牧,立足未稳。司马懿立即向曹操建议“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然而,司马懿的意见并未被仍然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曹操所采纳,他感叹说“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放弃了乘胜南下,挥师入蜀的良机。不久,刘备集团的势力在西川得到巩固之后,乘机兴兵夺取了汉中和东川,这使曹操对自己当时怀着知足常乐的超然心境做出的错误决定追悔不已。这里把司马懿直接与曹操相对照进行描写,更加突出了司马懿的远见卓识。
建安二十四年秋冬两季,发生在荆州、襄阳、樊城地区的这一系列战役,其意义是极为深远的:此后,孙曹刘三大集团之间的势力格局和相互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蜀、吴之间的矛盾因关羽被杀而趋向深化和尖锐,两年之后,刘备为报杀弟之仇,一意孤行,兴兵伐吴,被东吴陆逊火烧联营七百余里,蜀国元气大伤,精锐力量几乎损失殆尽;同时,东吴的实力也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从此,蜀、吴与曹魏的实力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显而易见,在次这关乎全局的事件中,司马懿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洞察和分析不同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的能力,以及基于这种关系而产生的政治联合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战略思想,都使他明显的区别于曹操身边的其他谋士。他从中表现出的智慧、干练、冷静和统领全局的魄力无疑是其自身非凡将才的一次预演。实际上,作品中显示出他联吴击蜀的战略观点,已经把他与主张联孙抗曹的诸葛亮相抗衡,为以后诸葛、司马之间的正面交锋埋下了伏笔。
总之,正如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所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对于司马懿而言,经过几十年“隐介藏形”和“潜伏”的历练,纵横四海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二.中期(上):运筹帷幄,锋芒毕露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汉丞相、魏王曹操因头风病反复发作,于洛阳病逝.曹操病危时,召司马懿与曹洪、陈群、贾诩等人同至榻前,嘱以后事。洪、群等皆是曹操心腹,可见此时,曹操已经把司马懿当作自己的股肱之臣看待了。
然而,司马懿真正飞黄腾达、建功立业是在曹操死后、曹丕和曹睿当权时期。曹操进封魏王之后,司马懿曾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和当时身为王太子的曹丕关系非常密切,“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因而曹丕称帝后,司马懿迅速得到重用,历任丞相长史、督军、御史中丞、侍中等要职,封向乡侯。
汉章武三年夏,刘备伐吴,被陆逊火烧联营,大败而归,病逝于白帝城。曹丕欲乘蜀汉新败、国中无主之机兴兵讨伐。司马懿献计,召集羌王轲比能取西平关;蛮王孟获攻益州、永昌等四郡,以击西川之南;东吴孙权攻两川峡口,径取浦城;降将孟达攻汉中;魏将曹真出阳平关取西川,五路大军,共五十万,五路并进,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不料诸葛亮技高一筹,洞察到联军虽然势大,却彼此不相统属,并不同心协力;于是根据其不同弱点,各个击破,最终五路大军无功而返,蜀国转危为安。这就是小说中所描写的“安居平五路”。
“安居平五路“是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在运筹帷幄上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司马懿的计策虽然没有成功,但足以显现出他纵观全局、运筹帷幄的战略设计能力。曹丕深知:此时曹魏阵营内能与诸葛亮较量的,恐怕无人能出司马懿之右。这就更增加了他对司马懿的倚重。此外,通过这次失败,也使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战略战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以后必然出现在自己与诸葛亮之间、更高层次的较量积累了经验。
魏黄初五年秋,文帝曹丕亲统水陆大军三十余万伐吴,临行前“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凡国政大事,并皆听懿决断。”曹丕在位时的几次亲征,都命司马懿留守后方,“内镇百姓,外供军资”,曹丕还曾下诏说“吾东(征东),抚军(司马懿)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足见其对司马懿的特殊信任和重用。
黄初七年夏,魏文帝曹丕病逝,十五岁的明帝曹睿即位。曹丕临终前召见曹真、陈群和司马懿,托付后事,命其辅政。显而易见,此时的司马懿已经进入曹魏政权最高决策者的行列。
三.中期(下):祁山斗智,不败而胜
与曹丕在位时期主要镇居后方,调理内政不同,因为客观形势的变化,在曹睿当政时期,司马懿开始走上战场,为主实施与蜀、吴之间一系列大规模的战役。从而使司马懿的军事指挥才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由此也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精彩故事。
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其白帝托孤之恩,尽心竭力,辅佐后主:先是结好孙权,免除外患;既而亲率大军,直入南中,七擒孟获,平定蜀国后方。他所做的这一切,无非都是为实现刘备“克复中原,重扶汉世“的遗愿所做的准备。内外俱平之后,诸葛亮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出师北伐了。而在曹魏方面,曹睿即位后,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舞阳侯。又因司马懿上表乞守雍、凉二州,故令其提督雍、凉等处兵马。二州临近汉中,这一明显针对蜀国的举措自然引起诸葛亮的不安,他采用参军马谡的反间计,传言司马懿据重兵意欲谋反。曹睿登基不久,“疑虑未决”,终于中计,将司马懿削职回乡。
蜀汉建兴五年春,诸葛亮上《出师表》,率兵三十余万,出屯汉中,令赵云、邓芝为先锋,第一次北伐开始。战争初期,蜀军进展颇为顺利:先是智取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活捉魏国驸马、大都督夏侯楙,既而诸葛亮收降姜维、骂死王朗、大败曹真;同时,又有昔日降魏蜀将孟达,愿起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兵马为内应,径取洛阳;约请诸葛亮进兵长安,使曹睿首尾难顾,前后夹击。就在这关键时刻,曹睿听取太傅钟繇的建议,遣使持节,赴宛城恢复司马懿官职,并加为平西都督,令起南阳诸路军马,前往长安汇合。
听到司马懿复出的消息,诸葛亮大为吃惊,立即修书孟达,令其小心提防“不可轻易托人。慎之!戒之!近闻曹睿复诏司马懿起宛、洛之兵,若闻公举事,必先至矣。须万全提备,勿视为等闲也。”然而,诸葛亮的提醒并未引起孟达的重视,他笑诸葛亮“心多”,以为“司马懿之事,不必惧也: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表奏魏主:往复一月间事,达城池已固,诸将与三军皆在深险之地。司马懿即来,达何惧哉?”
孟达的判断建立在一个完全错误的基础上,那就是他断定司马懿既然已经接到去长安汇合的命令,纵使现在已经知道自己起事,也应立即上表曹睿,得到批准后再从宛城出发来攻新城。难怪诸葛亮知道孟达的回信后“掷书于地而顿足曰:‘孟达必死于司马懿之手矣。’”在这里,诸葛亮所表现出的对司马懿的理解和认识是颇为深刻的:“兵法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岂容料在一月之期?曹睿既委任司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闻?若知孟达反,不须十日,兵必到矣,安能措手耶?”
事情的发展果然一如诸葛亮所料,司马懿在得到孟达谋反的密报之后,率大军日夜兼程,直趋新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城斩将,平定了内乱。由于他的随机应变、果敢机敏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大将气概,诸葛亮连接孟达内外夹攻的计划失败了。这是司马懿统兵作战所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由此,魏主曹睿对他越发信任和倚重,还授予他遇机密重事,不必奏闻,便宜行事的特殊权利。
新城平叛之后,曹睿令司马懿引大军二十万,以右将军张郃为前部先锋,出关迎战蜀军。而此时,魏蜀双方最高军事统帅的目光已经不约而同的投向秦岭之西的一条小路----街亭。双方深知,街亭作为汉中咽喉,是蜀军北伐的重要粮道,一旦街亭要路被切断,蜀军必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故司马懿不敢怠慢,亲统大军来取。不想诸葛亮已抢先一步,派参军马谡驻守街亭。遗憾的是,惯于纸上谈兵的马谡没有执行诸葛亮依山下寨,当道扎营的命令,而是自以为是的屯兵山上,最终招致大败。诸葛亮连失街亭、列柳城等战略要地,知大势已去,不得不准备全军撤退。他自己带领两千余人在西城搬运粮草,而此时司马懿亲率大军来夺西城。于是,诸葛亮大开城门,焚香操琴,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演出了一幕精彩绝伦、流传至今的“空城计”。随后,诸葛亮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宣告结束。
“空城计”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但却并非诸葛亮所为。作者不愿让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以纯粹的失败而告终,故而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将“空城计”算在诸葛亮的帐上,似乎为一出祁山的收场增添了不小的光彩。其实,“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败战计”的一种,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这本身就说明他当时已经陷入除此之外无计可施的地步。
多少年来,“空城计”中司马懿的多疑、胆小一直被人们传为笑谈,其实,这是很不公正的。司马懿行兵作战多年,并不是一个遇事犹豫不决、前怕狼后怕虎的人,新城擒孟达就是很好的例证。至于他在与诸葛亮交锋时所表现出的特殊的谨慎则是完全处于他对诸葛亮智慧和才能的了解,“强中犹惧强中手”,这一点,和诸葛亮每逢知道即将和司马懿作战都感到有些吃惊是出于同一原因。后来,魏延曾屡次向诸葛亮建议出子午谷而投西,奇袭长安,一直没有得到诸葛亮的采纳。每次北伐,必出祁山。正如司马懿所说“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这正是诸葛亮用兵极度谨慎的突出体现。为将者不区分对手的具体情况,一味果敢,就是卤莽、愚蠢。司马懿没有把握好事物普遍性中可能体现出的特殊性,拘泥于诸葛亮生平谨慎的特点,错过了生擒敌酋的良机;然而司马懿毕竟是战役最终的胜利者,诸葛亮侥幸行险,兵退汉中,为虎头蛇尾的第一次北伐划上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街亭争夺战中,当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派马谡把守街亭后“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显而易见,当时司马懿对蜀汉将领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之深刻甚至已经超过了诸葛亮,成为料敌制胜的关键。
在与诸葛亮长期的军事斗争中,尤其是战争后期,司马懿大都选择守势,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司马懿处处比诸葛亮略逊一筹的缘故。其实防守并不一定意味着处于被动和劣势,虽然在与诸葛亮几次大规模的较量中司马懿败略多于胜,但这并不应该是他取守势的根本原因。《孙子兵法
-军形篇》中指出:“…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其大意是说:所谓善战者应该首先创造条件,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然后再寻找机会去战胜敌人;想不被敌人战胜,就应该防守,想战胜敌人,就应该进攻;所谓全胜是在首先妥善保存自己的前提下取得的。从这种角度上看,司马懿在与诸葛亮斗争的后期采取守势应该是基于对当时敌我各方面形势的深入分析而作出的正确决定:
其一,在物资供应方面,蜀汉作为攻击的一方,从成都经汉中出祁山,拔山涉水,粮草物资周转艰难,且粮道太长,极易被敌军切断;而司马懿坐守渭水,临近长安,物资供给方面的困难较之蜀军要小的多。司马懿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自然胜券在握,不必急于采取主动行动。
其二,在最高领导层方面,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宠信宦官、沉湎酒色,非保业之主,诸葛亮长时间统领大军在外,必然引起刘禅与其他宠臣的疑忌而产生内耗;与之相比,魏主曹睿则比较开明,对司马懿极为信任,并授予他极高的权利和荣誉。
其三,在国家经济、军事实力方面,蜀汉因彝陵之战大伤元气后,又经历南征和数次北伐,连年战乱不止,国家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民意思安,兵心厌战。此外,随着赵云、张苞、关兴等人的先后亡故,蜀国人才匮乏,诸葛亮手下已乏良将可用,从而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局面。随着长时间陷于战争的泥潭中而不能取胜,诸葛亮使战争继续下去的困难也就越来越大;与之相比,曹魏统治的北方地区遭受战乱破坏的影响较小,加之从曹操时期就开始施行的“屯田制”等保护生产的措施,社会生产力较为发达,物质供应较为丰富和充足,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和军事实力增长较快,具备进行持久作战的能力。
其四,综合以上原因,诸葛亮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只能选择速战速决。而司马懿针对其急于求战的心情采取避战坚守的策略,以焦躁其心,再寻找战机,与之决战。待其天长日久,粮草不济亦或发生内变,仓皇撤军之时,再率大军从后掩杀,自然可获全胜。
作为独当一面、身系国家安危的大将,司马懿除了机智深远、果敢冷静之外,还有宽广的胸怀和顾全大局的器量。曹真身为大将军,位在司马懿之上,但其统兵作战的才能远不及司马懿,还对其屡建大功心怀妒忌;而司马懿对这一切却毫不介意:
二出祁山时,曹真不是诸葛亮对手,连战连败;司马懿在关键时刻献上“待其粮尽,于后追击”的制胜之策,当曹睿问及他既然有先见之明,为何不自己引一军去战时,司马懿借口防吴,其实是将大功让给曹真,并嘱咐使者“吾以此功让于子丹;公见子丹,休言是吾所陈之意…”。
四出祁山时,司马懿料定诸葛亮必分兵箕谷、斜谷而取祁山,曹真不信,两人便各守一谷口,以十日为期打赌。后来曹真不做准备,被蜀军偷袭斜谷,失了营寨,紧追不舍,还是司马懿在大败进攻箕谷的魏延、陈式之后前来接应,救了曹真一命。曹真羞愧不堪,要将天子所赐玉带一条、御马一匹奉上时,司马懿却说“…切莫言赌赛之事,只同心报国”。
司马懿这种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以大局为重,注意内部团结,一致对外的坦荡胸襟,是极为可贵的。也正是由于他这种不凡的政治家的气度,司马懿在曹魏集团内部享有很高的威望。上至魏主曹睿,下至文武百官都对他倍加钦敬,甚至连资历深厚的大将张郃、徐晃都甘心在他帐下效命,因而无论是用计还是用兵都很少受到来自内部的干扰和阻力。再加上司马懿刚柔相济、治军有方,他的部队一直具有较高的战斗力。所有以上这些原因,都为司马懿取得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几次出战导致的惨败,更加坚定了司马懿以不变应万变,坚守不出的决心;诸葛亮再也找不到引诱司马懿出战的机会。他命兵士与当地农民相杂种田,摆出一幅久驻祁山的架势,但他内心很明白:无论是内忧还是外患,都不允许他带领三十多万大军在这个小小的祁山被毫无止境的拖下去。万般无奈之下,他想到羞辱司马懿一番,激他出战的办法。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确非常人可比,居然能够想出用女人衣服激对手出战的计策,恐怕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众目睽睽之下,身为部队的最高统帅,受到如此羞辱,司马懿应该如何处之呢?小说中这一段写的极为传神:“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短短二十余字,将司马懿转瞬之间的心理变化描绘的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和诸葛亮信中所言恰恰相反,司马懿所为正是男子胸襟发展到至高至极的体现;为图自己一时的扬眉吐气而把国家存亡社稷安危抛诸脑后,只能算做匹夫之勇,怎么能称的上真“大将”,真“男子”呢?
而此时的诸葛亮,已经陷入了难进难退难守的痛苦境地,再加上他自觉受刘备托孤之重,怕自己死后别人不似他那样尽心,更加急于迅速摆脱与司马懿之间的持久战局面,在有生之年“克复中原,重扶汉世”。因而“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对诸葛亮深为了解的司马懿听说这些后,立即敏锐的感觉到“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于是假借天子诏令,压制众将不得出战,“坚守勿出,彼久必自变”。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已经再也没有机会去实现刘备的遗愿和自己的抱负了,在刺骨的秋风中,他最后一次登上五丈原,长叹“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只是不知此时他心中是否也有当年周瑜大呼“既生瑜,何生亮”时的感慨?
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秋,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终年五十四岁。
“祁山斗智”是司马懿一生军事指挥才能得到最完整体现的时期。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战争历时七年,前后六次,反复与司马懿在祁山地区斗智斗勇。而此间虽然诸葛亮似乎在谋略上更胜一筹,还导演了诸如“空城计”、“火烧上方谷”、“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等等一幕幕活剧,但司马懿凭借其对当时双方客观形势的精确分析所得到的正确结论和老成持重、沉着冷静的独特性格,划地而守,扼其喉而使其不能进,使自己不被对手打败而最终取得胜利。
四.后期:老当益壮,继往开来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于魏景初二年又指挥了迎击辽东军阀公孙渊的战争。而这一次无论从战争规模还是敌军统帅能力都无法与祁山之战时相提并论,因而司马懿成竹在胸,只带本部兵马四万人迎战公孙渊十五万大军;出征前,曹睿问他这一去需要多少时间,他满有把握的说:“四千里之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休息六十日,大约一年足矣。”战事的结果一如司马懿所预料:同年秋,襄平城被攻破,公孙渊被斩。出于司马懿所处立场的限制,小说中对这次战争和司马懿在此之后所经历的诸多重大事件的描写大体没有离开具体的史实,而未作更为生动的艺术想象和虚构,这对于司马懿这样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形象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景初三年春,魏主曹睿病逝,临死前将幼子曹芳托孤于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令二人共同辅政。不久,在曹爽及其亲信的策划下,司马懿遭到排挤,被削去兵权,授以“太傅”的闲职;曹爽兄弟三人掌管禁军,结党营私、权倾朝野。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司马懿先是装聋诈病,制造出自己已经老迈无用、命在旦夕的假象,麻痹曹爽,使其放松警惕;而暗中却加紧联络心腹,积极策划剪除曹爽势力。最终,他果断抓住曹爽兄弟伙同亲信随曹芳出城参拜高平陵、围猎的时机,发动政变:迅速占领兵营、武库等重要部门,控制了洛阳,并引大军出城,屯于洛河,守住浮桥,截断曹爽回城之路。同时上书太后、天子,指控曹爽犯上作乱,意图谋逆;并接连派人赴曹爽处陈说利害,极力劝诱其投降。而曹爽胸无大志,贪恋安逸,难舍洛阳城中的家产、美妾,拒绝了“智囊”桓范提出挟天子驾幸许都,凭借自己大司马的兵权调集外兵讨伐司马懿的建议,交出兵权,束手就擒,还天真的以为:“情愿弃官,但为富家翁足矣…太傅必不失信于我”而此时司马懿却暗中加紧搜罗曹爽集团罪名,并对宦官张当等人施以严刑,使其屈打成招,供认曹爽即将谋反,最终将曹爽兄弟及其亲信明正典刑,一网打尽。
“诈病赚曹爽”是司马懿政治斗争艺术的一次集中体现,整个事件从策划到实施再到善后,自始至终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充分展示了司马懿静则使人无从觉察,动则令人措手不及的高超的运筹和统驭能力,他把握时机、乘时而动的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剪除曹爽集团之后,司马懿被封为丞相、加九锡,父子三人同领国事。司马懿已经登上了统领魏国军政大权的最顶端。
魏嘉平三年、公元二五一年秋,司马懿病逝于洛阳,终年七十三岁。
司马懿临终前,把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叫到榻前说:“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
对于司马懿所言的“慎之”,也许有两层意思可以理解:其一是让二子善理国政,不可心生异志;其二是让二子善保国政,不可轻易托付他人。但是无论司马懿本人有没有异志,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通过他的不懈经营和艰苦努力,已经为后人的事业创造了最佳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条件。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和司马昭分别被封为大将军和骠骑上将军,总领尚书机密大事。从此对于曹魏而言,皇帝之势微而国家之势强,军政大权,尽归司马氏专断。
“山海争水,水必归海,非海求之,其势顺也。”继司马懿之后,呈现在司马昭、司马炎面前的天下大势,可谓“居高视下,势如劈竹”。他们所要做的,只是顺流而下,去完成历史所赋予的某种必然。
公元二六二年,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得手,次年,蜀后主刘禅降魏,至此,蜀汉政权历二帝,前后42年,终于宣告结束。
公元二六五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魏主曹奂禅位,司马炎登基,改国号为晋;公元二八零年,司马炎进讨吴国,吴主孙皓降晋,吴国灭亡。从而结束了魏蜀吴之间长达七十二年的混战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分归晋”。
司马懿作为《三国演义》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已经伴随着“空城计”、“祁山斗智”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但他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所特有的种种优秀品质和在三国历史上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却总是容易被人们忽视。他一生大落大起的坎坷经历,以及他的智慧、冷静、宽容、沉着、机变、忍耐和审时度势,把握机会的不凡内涵,不仅使他成为一个生动、精美的文学形象,更为后人探询人生的哲理提供了无尽的思索和启迪。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即使毌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至司马遹被传像司马懿,而能在当时“誉流于天下”。
轶事典故
一、老妻拒食
司马懿晚年宠爱柏夫人,连张春华都很难有机会见到司马懿。司马懿生病卧床,张春华前去探望病情。司马懿说:“老东西真讨厌,哪用得着烦劳你出来呢!”张春华因此羞惭怨恨,于是拒绝进食,想要自杀,她的几个孩子也都不吃饭。司马懿惊恐而赔礼道歉,张春华才停止绝食。
司马懿出来后对别人说:“老东西不值得可惜,只是担心苦了我的好儿子们罢了。”
二、红装促战
青龙二年(234年),诸葛亮发起第五次北伐,派兵在魏军营前叫阵、辱骂、挑衅,但任凭你花招用尽,司马懿决心不动,仍然坚守不战。蜀军叫阵无效,情急之中,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衣裳以示侮辱,意思是说,你司马懿如此小心谨慎,只配作女人而不配作将帅。
如此羞辱魏军将帅,魏将确实被激怒了,他们火冒三丈,坚决要求出战。司马懿见劝说或下令以不足以制止众将求战,只好告诉众将,致书表奏朝廷请战,皇帝允许,就立即出战。
于是,司马懿给魏明帝送上请战书,明帝深知司马懿的用意,立即派卫尉辛毗为军师,持诏到阵前,宣称皇帝有令,只准坚守,不准出战。
一般人错认的印象是司马懿篡夺曹魏,若不就演义而就正史,忠奸相当可议。
首先是从现有的史料,找不出司马懿背叛曹魏皇家的证据。司马懿对内礼遇魏主及郭太后,对外建武功讨伐不臣,除了高平陵诛杀曹爽党族为人所诟病外。不过曹爽不等于皇室,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并为魏主麾下的爪牙,司马懿隡除曹爽之效果同等于曹爽排挤司马懿。若说司马懿对同级辅政大臣的曹爽诬以犯上欺君,那为曹爽当初对同级辅政大臣的司马懿是否也能算上犯上欺君呢?终其司马懿一生,君主曹芳并未失去魏国大位,硬说司马懿篡夺曹魏,彷佛多言曹操篡夺汉室。事实上皆为子孙所为,不应责由曹操及司马懿,最后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
先看司马懿生平,本为曹魏帝国守护的方面。
以军事而言,攘外有讨东北百年大患、阻西南诸葛北伐、退东吴两次入侵;安内有盈旬擒孟达、平定王凌叛变(再加上毋丘俭及诸葛诞合称淮南三叛,三次叛变皆被司马家所平定,不过那是后来司马师以后的事)。
内政方面,供应补给,使前线无后顾之忧,曹丕还认为「内镇百姓,外供军资」的司马懿有当年刘邦的萧何之风,比较起蜀汉向有粮尽退兵的传统,曹魏军事占尽优势的其中原因之一,后勤保持不断的功劳,首当其冲。上邽、淮北的屯田;天水、京兆、安南的冶铁、灌溉国渠、引水广槽渠,建设晋坡及东南诸坡。结果灌溉良田广达数千顷,国家因此得到充实。
时间上,曹丕享年四十,曹睿只活了三十又四,父子相加不过七十又四,刚好多司马懿一岁。而司马懿光是从建安十三年就曹操文学椽起算,至嘉平元年发动诛杀曹爽止,献身曹家长达四十一年,成就可归纳成「出将入相」。人生七十古来稀,若是司马懿七十岁就死去,就没有后来的诛杀曹爽之事,因此司马懿安内攘外的一生,不知又该如何评价。
次看曹爽对魏主曹芳的忠诚方面,曹芳年幼登基,本与郭太后同住。曹爽先是迁太后回永宁宫,分割郭太后与曹芳相隔两地。一方面又擅权独断,除了广布党羽,还更改原有的制度,魏主无法禁止,曹爽何止功高以震主。二方面又广纳诸妾,连曹睿的后宫佳丽都不放过,又使用皇家专属的技术员、乐队、还有武装禁兵,身为臣属却用君王节度,僭越之心,俨然以皇帝自居。虽然曹芳不是曹睿的亲生儿子,但是曹爽既占曹睿的才人,又用曹睿的师工、鼓吹、禁兵,曹睿生前还是魏国皇帝之尊,曹爽忝为辅政大臣,才是真正犯上欺君。
司马懿讨伐曹爽正好是清君侧,为魏国尽心而忠心耿耿。
假意推辞在先,后来却又接受,不会是谦虚。曹操虽三辞丞相,但是后来还是接受成为汉相,但司马懿对丞相、九锡、郡公等,在世时侯,坚辞不受,若有野心的话,早就欣然接受。甚至于还上表呈现惶恐,万一四面八方的人会怎么评价为臣的议论。司马懿没有假辞而不受,放弃高官厚禄,终老一生。曹操虽成功不必在他,但是早把环境布置好,大翦汉室,将机会留给曹丕;而司马懿始终没有对曹家作出设计,魏国后来发生不少叛乱,司马家此刻掌握曹魏之说,尚且言之过早。
阴谋论者常以「南诸葛,北司马」并称,其实不然,与其说是权臣夺占,不如说是君失人心。
君臣异位的原因不是君弱就是臣强,空穴无风,其来有因。
曹魏皇帝正如汉末的少帝及献帝,国家政局非常不稳,诸臣虎视眈眈,不只司马一族。汉献帝无力抵抗董卓、曹操的欺凌,正如曹芳无力对抗曹爽及司马懿,无奈何大势已去,曹芳已经不如当年的曹操、曹丕等强君之姿。皇权的没落正是司马家兴起的原因,兴其说是权臣进逼,不如说是君弱败象。中央衰微而没落,诸臣奋起有机会,正是秦失其鹿、天下群雄共逐之的现象。曹魏君权旁落,宛如东汉君权弛败,并非来自何进、董卓、曹操、袁绍及黄巾等臣民其中之一的崛起,正因中央无力控制,地方纷纷脱幅而走。曹魏君臣,宛如历史重演。
曹爽先欺凌皇室在先,司马懿不过反击曹爽,对魏室而言,司马懿铲除曹爽之行为,亦为清权臣而护皇位。虽然司马懿的出发点更多是为了自已,但是不可否认的,除去曹爽确实有益于皇帝曹芳被权臣把持。
或曰司马懿不过是为了取代曹爽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与其凭空猜想可能性,不如直接检视实际发生的经过。首先曹爽拥有「封侯领邑」、「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等权臣之实,司马懿拒绝取代皇室或九锡,甚至「固让相国、郡公不受」。其次曹爽侵凌皇室,僭越使用皇家人员及仪式,虽无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实,司马懿则是恭敬地以臣属事君,而且没有任何对皇室的侵犯。不管是虚伪也好、或有心也好,总之司马懿护卫皇帝与曹爽欺凌皇帝的行为,两相比较,可察君臣分际优劣。
从反面来看,司马懿万一在高平陵失败,或是司马师及司马昭等子孙不肖,综观司马懿生平,还是功大于过。一如毋丘俭、诸葛诞的叛变虽失败,虽打成败者为寇,但仍不乏有佳评;换句话说,司马懿若不幸失败,以败者为寇的眼光来看,还是不能忽略其生平的治绩。但有趣的是,司马懿在高平陵成功,子孙也成功,结果反而司马懿有奸臣的评价,好像成功的批评比失败的赞扬还差。
若把罪名算到篡夺,就有点张冠李戴。实际上真正动手行篡夺另有其人,司马炎才是篡魏的人,正如曹丕才是篡汉的人,可是奸臣之名不是归于曹操,就是归于司马懿。若以篡夺来定罪,司马炎与司马懿之间还隔着司马昭,司马懿要称为奸臣太冤枉。而司马懿高平陵事变的对象才是有僭越之心的权臣,就身分而言,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互斗政变不算以下犯上的奸臣。虽《三国演义》渲染造成负面评价,但是司马懿的恶名却始于永嘉之乱的石勒,挟带私恨摧毁司马宗庙,再加上晋室南渡,士家门阀拢断南北,民间遂怪罪起始作俑者的司马懿。后世帝王如唐太宗下命编修晋书时,也不鼓励效法司马懿,所以评价也不高。
冤有头,债有主:行废帝之事为司马师,命杀帝之事为司马昭,就篡位之事为司马炎,若要论奸说恶,还轮不到司马懿。除非依君君臣臣的观念,既然事魏,终为魏臣,司马家最后居然犯上不敬,追本溯源究底而波及司马懿。子孙连累祖先,责无旁贷,这亦令司马懿所死不瞑目。
后世评价何其严厉,正如任重而道远,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事有好有坏,陟罚臧否理应公平,毋须顾及当局者迷后,更可审慎斟酌。
司马懿的一生而言,虽有晚年的高平陵事变,不过早年的贡献却可仔细推敲。固然杀人罪孽必须谴责,但是建设杜稷的赞扬,是否到了现代,还是必须吝惜呢?司马懿固然有作错的地方,也不乏有作对的地方,在针对其错事批评之余,是不是也能以同等心态来看待造福功绩,给点掌声呢?这正是当初为文的感叹。
去争谁比谁强并无意义,事实上也不可能有答案,钻死脑筋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有没有破解彼此之间的战略或战术,今人未必比当事人更清楚。至于偶然与必然也不再多提,因为逻辑上很清楚的事,就不必再当字典多费唇舌。就「诸葛亮一生未曾打败过司马懿」而言,这不过是一件事实的陈述,另外的角度则是「司马懿一生也未曾打败过诸葛亮」,事实同样成立。因此这不代表谁的能力强,抑谁的能力弱。若要扯什么打败的定义,战争目的的达到,那显得冗事多余而未命正鹄。以事实陈述来推断能力评价,立论失足,恰如「魏延一生未曾打败过夏侯懋」,正是讥刺原来「夏侯懋是一个魏延打不赢的三国英雄」,说出来的事实固然正确,但是却有未说出来的谬错。
黑白分明并不因立场的不同而有不同,否则就是偏见与局限。若站在曹爽的立场来论司马懿,当然是批判邪恶诈骗;若反观站在司马懿的立场,似乎反倒是为了保身自卫的不得已;所以附曹爽则非司马懿,归司马懿则非曹爽,各为其人而结论不同吗?这当然是否定的,会因立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断,仍然沦陷于当局者迷惑的处境。杀人灭门的事,不会因为处境不得已而变成正当合理;被杀的受害者,当初真的无辜得罪不该死吗?
不管站在凶手或死者的立场,毕竟杀人归罪凶手,被害则为死者:无论如何美化凶手,也无法隐匿犯行;贬低死者,仍无法为凶手脱罪;纵然歌颂死者,不能无视受害的事实;即使丑化凶手,亦不改身死凶手之手。故立场再多变,事实与评价仍然应黑白分明。
高平陵事变怎么说都是司马懿的污点,不过司马懿七十一岁以前的出将入相,不知又有多少人正眼端视。不会因为一片叶片长丑而批评整株树恶劣,更不会因此而说整个森林破败不堪。森林里头又不只一颗树,一颗树的叶子何只成千上百。虽然一粒老鼠屎可以败坏一锅粥,但是这不代表整锅粥都是同样的恶劣,孰知未受污染前的整锅粥不是优良得晶莹剔透?
以偏盖全则失之全貌,虽有优缺,何不在优点赞扬,而在缺点批评呢?现在流行以一小污而抹黑所有优点,或者以美化漂白来遮盖污点,反变成隐恶扬善或讳言颂丑,失其黑应其暗,明属其亮的应有特性。
司马懿固然是晋朝的先驱者,但同时也是曹魏的守护者,陟罚臧否理应公平,而有好有坏当中,虽然有夺权唾弃等坏事,但何吝在其守护曹魏的攘外安内中,给点鼓掌肯定?
司马懿 - 简明历史传记
司马懿世家豪族出身,早年在郡中作小吏,后被曹操辟为为文学掾。曹操称魏王后,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与陈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团的主要人物。曹丕代汉后,司马懿节节高升,开始掌握重权。曹睿继位后,司马懿坐镇宛城,督荆豫二州军事,主持荆州对吴攻战,后接替曹真总管对蜀防御工作,数次成功防御诸葛亮北伐。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后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
司马懿 - 简明演义传记
司马懿早年任文学掾,后任主簿,是曹操帐下谋士之一,但并不出名。后来司马懿协助曹丕代汉,出谋五路伐蜀,开始崭露头角,在曹丕病逝前成为顾命大臣。曹睿继位后,司马懿主动请命去防御魏国西部,后因蜀国马谡的反间计一度被废,但面对诸葛亮的北伐强攻,魏国不得不再次启用司马懿。司马懿多次败于诸葛亮,于是采用闭门不战的策略防守,直至诸葛亮病逝。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于是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
抄来抄去,这些人也真是的,我觉得司马懿是伟大的懦夫。完毕
司马懿是三国最大的胜利者,为什么很少有人推崇他?
但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塑造的司马懿是一个奸诈无比的小人形象,体现他这个人物性格的有著名的空城计,木像退仲达,也正是这些小说中的情节,扭曲了司马懿的真实人物形象,而写《三国演义》的作者本就是推崇蜀国政权的,就像我们现在的追星族一样,如果让那些追星族写一本书,他...
评价一下司马懿
晋室南渡,情况与当年蜀汉类似,以蜀汉为正统的呼声日高;东晋灭亡后,情况更加明显,到隋唐时代,民间说书戏曲日盛;而唐代官修的《晋书》,以帝王的立场更不鼓励效法。到明代《三国演义》之后,“空城计、火熄上方谷、见木雕魏都督丧胆”等不实的司马懿形象就被演义广传于民间了。
《三国演义》中单个人物分析及评价 50字左右 跪求
11、司马懿的人物特征: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12、陆逊的人物特征:1、陆逊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2、陆逊还治国安帮有方,深得百姓信任...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2.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
《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有哪些?
十一、司马懿 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十二、陆逊 1、陆逊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2、陆逊还治国安有方,深得百姓信任。十三、姜维 1、姜维忠心耿耿,矢志不移地忠诚于蜀政权。2、...
司马懿的人物评价
至于弑主后,害皇嗣,僭皇号,受九锡,但见之于操,而未见之于懿。故君子于懿有恕辞焉。” 毛泽东:“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 认为曹操攻下张鲁以后应该听司马懿和刘晔的建议进攻四川;评其“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曾在《三国志·陆逊传》中评注 “此司马...
《三国演义》司马懿为何一出场就那么厉害?之前的司马懿在干什么?
这样的人才曹操自然不想放手,却也以忌讳于司马懿的深谋远虑,并没有重用于他的想法,对此司马懿选择了隐忍,把自己放到最低微的位置。司马懿在新《三国演义》之中,一出场就引得曹操重视,也刻画了一个隐忍负重的谋算家,倪大红老师的演技也是无可挑剔,我觉得比旧《三国演义》形象了很多,你两部都...
四大名著里的人物形象特点
10、马谡的人物特征: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谋略和才识。马谡只读死书,根本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是酿成大祸,兵败被斩。11、司马懿的人物特征: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
点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至少8个 。 要求:观点+材料
点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至少8个 。 要求:观点+材料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你发朋友圈会使用部分人可见功能吗? 好道求解 2009-07-03 · TA获得超过80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高俅--《水浒传》中的...
三国演义喜欢的人物及理由50字汇总130句
三国演义喜欢的人物及理由50字1、喜欢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最擅长火攻,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好像神仙下凡一样,我喜欢诸葛亮的头脑聪明,神机妙算、口才也好。2、我最喜欢司马懿,他的很多人生经历,可堪称经典中的经典。3、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力4、至于佛教也是在宋朝以后将关羽列为护法神!儒道释三家的护法神,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