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爵位等级一览表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在明朝之前,宗室和异姓功臣的爵位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比如宋朝,就规定:“皇子、兄弟封国,谓之亲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宗室近亲承袭,特旨者封郡王,遇恩及宗室祖宗后承袭及特旨者封国公。馀宗室近亲并封郡公。”但这些爵位除了亲王之外,都是可以授予异姓功臣的,甚至连宦官也可以受封郡王、国公!最典型莫过于北宋末年被称为“媪相”的宦官童贯了,他就曾经因“平定方腊之功”被宋徽宗赵佶封为了楚国公,后来又因“军功”被赵佶晋封为了广阳王!至于郡公、县公等等那些,就更加没什么可说的了。即便是亲王,在宋朝也同样可以封给异姓功臣!只不过大多为追赠,很少授予活着的异姓功臣罢了。比如韩世忠、岳飞、刘光世等人,死后都曾经被追赠亲王爵位。当然,宋朝活着封亲王的异姓也有,比如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就将已经禅位的周恭帝郭宗训封为了郑王。但这属于特殊情况,只能作为一个个案而非普遍现象。元朝大同小异,宗室也没有专门的爵位。
北宋·宦官郡王童贯(剧照)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诸子和异姓功臣。但与历朝历代不同的是,朱元璋将老朱家自家人的爵位单列了,不再与异性功臣重叠!授予异姓功臣的爵位分为三等——公、侯、伯,除徐达、李文忠、邓愈、汤和等少数开国元戎和张玉、朱能等少数“靖难”功臣在死后被追赠了郡王之外,明王朝已经没有异姓功臣受封王爵的了。当然。宗室也同样不再受封异姓功臣爵位、包括国公,二者陡然泾渭分明起来!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清朝又将这种“泾渭分明”进一步强化,除清初的几个降将曾经被封了王爵之外,整个清朝的二百余年里,受封宗室爵位的只有傅恒、福康安、德麟祖孙三人!而且,傅恒只“赠郡王衔”、并没有实封。唯有福康安,生前被封为了贝子、死后追封郡王并可以承袭。福康安的儿子德麟在福康安死后承袭了贝勒爵位,但嘉庆年间被清仁宗嘉庆帝找各种理由降为了贝子,后来又被嘉庆帝直接革去了爵位!换言之,清朝事实上只有福康安、德麟父子在活着时受封过宗室爵位。至于孙可望、孔有德、吴三桂之流,他们的王爵是否归入宗室爵位系统,至今依然存在争议……接下来,我们对明清两朝的宗室爵位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清·嘉勇郡王福康安(画像)
“简单粗暴”——明朝的宗室爵位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崇尚“简单粗暴”的家伙,这一点从他对待懿文太子朱标儿子们的态度也能看得出。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选择了册立皇太孙,继嫡朱允炆年长一些、元嫡朱允熥更加“根正苗红”一些,到底该立谁?朱元璋索性“简单粗暴”——“管你是原配生的元嫡、还是继室生的继嫡,我老朱只认你们是我的嫡孙,就按齿序来、长幼有序!”于是,出生时只是庶子的继嫡朱允炆居然爬到了元嫡朱允熥头上,成为了皇太孙。
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在宗室爵位方面,朱元璋依旧不改“简单粗暴”的风格!明朝的宗室爵位分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级,受封亲王者必须是皇子!当然,靖江藩除外,靖江藩的始祖——南昌王朱兴隆虽然是明仁祖朱世珍的嫡长子,勉强也算是“皇子”。但朱世珍的皇帝毕竟是儿子朱元璋追尊的,加之朱兴隆嫡长子的身份过于敏感,所以朱元璋只给这位胞兄追封了一个郡王爵位,给他孙子朱守谦封的靖江王也同样是郡王爵位,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待遇比其他郡王略微提高了一些而已,但一直都低于亲王。
明·靖江王朱守谦(蜡像)
至于明朝宗室爵位的传承方式,那就更加是“简单粗暴”了!朱元璋规定:亲王诸子除亲王世子袭封亲王外,无论嫡庶、皆封郡王;郡王诸子除郡王世子袭封郡王外,无论嫡庶、皆封镇国将军……其他以此类推,爵位等级最低的奉国中尉不再区分嫡庶、齿序,子孙世世代代都授予奉国中尉爵位!总而言之就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只要是朱元璋及其胞兄朱兴隆的后代、再不济也能捞一个奉国中尉爵位!
“纷繁复杂”——清朝的宗室爵位
鉴于明末“竭举国之力无以供养宗室”的教训,清朝对宗室爵位的授予谨慎了很多,也使得清朝的宗室爵位变得异常“纷繁复杂”,光是爵位本身,就分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入八分镇国公、入八分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十二级,其中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每级又分三等。加起来总共有十八个等级,整整比老朱家多出十个等级来!
此外,清朝的宗室爵位还被人为分成了入八分爵与不入八分爵,入八分辅国公及以上爵位者皆为入八分爵,可以享受“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八种特殊待遇,同时再受封爵位时还可以分得多少不等的八旗牛录作为旗份。而不入八分镇国公及以下爵位者则为不入八分爵,是不能享受上述那些特殊待遇的。
清朝宗室爵位的传承方式也与“简单粗暴”的明朝不同。明朝的宗室爵位是典型的世袭罔替,而清朝的爵位却是降袭的。举个例子,明朝的亲王只要有儿子,其中一个儿子、一般为嫡长子或庶长子肯定能袭封亲王,但清朝的亲王爵位再由儿子承袭时必须将一级。如果没有皇帝加恩特许,亲王的儿子只能袭封郡王、郡王的儿子只能袭封贝勒并以此类推。直到亲王降为入八分镇国公、郡王降为入八分辅国公、贝勒降为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入八分镇国公降为镇国将军、入八分辅国公降为辅国将军之后,他们的后代才能袭降到最低的这个爵位世袭罔替。而且,只有入八分爵的后代有世袭罔替的待遇,如果首封者只是不入八分爵,其后代就必须代代降级,一直降到奉恩将军之后还可以由亲生后代承袭三次,然后停袭、降为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如果奉恩将军绝嗣、没有亲生的后代,爵位是不能传给过继嗣子的,哪怕只有一代、没有承袭过也直接停袭!
明朝的宗室,除了袭爵的儿子之外,其他儿子无论嫡庶、全部比照其父降一等封爵,包括皇帝的儿子。皇子除了皇太子之外,无论嫡庶、全部封亲王;亲王除了亲王世子之外,无论嫡庶全部封郡王……以此类推。但清朝不同,即便是皇子也不一定能够获得爵位。例如清高宗弘历嫡出的皇十二子永璂,因为其生母辉发那拉氏被“不废而废”,这位嫡出的皇子到死也没能获得爵位!直到嘉庆年间才被同父异母的弟弟清仁宗顒琰追封了一个贝勒爵位。而且,清朝的爵位并不像明朝那么“平均分配”,即便是皇子,也并非都能受封亲王,通常初封的爵位只是贝子、贝勒之类,有不少皇子甚至一辈子也只是个贝勒、甚至更低……当然,也有初封即亲王、郡王的,主要还是看跟皇帝老子、皇帝兄弟的关系了。比如怡贤亲王胤祥,他在雍正元年首次受封爵位,上来清世宗胤禛就直接给了他一个亲王爵位。
至于亲王、郡王等等宗室的儿子,除了袭爵者之外,并没有理所当然的爵位、都必须参加考封。所谓考封,指的是以父亲的爵位、生母的地位为参考,确定一个基准爵位,然后参加宗人府统一组织的考试,考试成绩全优才能获得基准爵位,成绩差的酌情降级封爵,最差的甚至无爵可授、老子是亲王也不行!比如晚清时期的端华、肃顺兄弟,端华承袭了他们父亲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的爵位,而肃顺却只考封了一个三等辅国将军爵位。同一个老子,爵位却相差了N个等级!而不是像明朝那样,只相差一个等级。
当然,这同样要看跟皇帝的关系。如果皇帝想要“加注”,完全可以。比如怡贤亲王胤祥的庶长子弘昌,他是胤祥的侧福晋瓜尔佳氏所生。如果按照规定,他只能以二等镇国将军作为基准爵位参加考封,初封最高也只能被授予二等镇国将军爵位。可胤祥是谁?人家可是“常务副皇帝”呀!清世宗胤禛索性直接给了这位侄子一个贝子爵位,连考封都免了……
清·“铁帽子”怡贤亲王胤祥画像
不过,在清朝还有一类特殊的宗室爵位是不需要降袭的,即人们常说的“铁帽子王”。所谓“铁帽子王”,指的是乾隆年间确认的八家军功亲王、郡王——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承泽)亲王和克勤郡王、顺承郡王,以及雍正年间恩封的怡亲王和晚清时期恩封的恭亲王(非常宁一脉)、醇亲王、庆亲王。这十二家亲王、郡王的爵位在承袭时不需要降级,亲王的儿子依然袭封亲王,且代代如斯。即便某位“铁帽子王”因罪被革爵,爵位本身也依然予以保留,改由旁支承袭,甚至可以由儿子承袭!比如曹雪芹的姑父、“铁帽子”平郡王(克勤郡王)讷尔苏,他在被革爵之后,平郡王爵位就是由他的儿子福彭来承袭的。
清德宗载湉“本生考”——“铁帽子”醇贤亲王奕譞
但这种世袭罔替仅限于爵位本身,“铁帽子王”的其他儿子依然必须参加考封,其后代也同样必须降袭,是没有任何特殊待遇的。比如前面提到的肃顺,他的父亲乌尔恭阿就是“铁帽子”郑亲王,但郑亲王爵位被他的哥哥端华袭封了,所以肃顺只能参加考封、得了一个三等辅国将军爵位。如果肃顺没有因为“祺祥政变”被杀,将来他的儿子依然只能降袭爵位,是没有任何特殊待遇的。
最后顺带说一下清朝的闲散宗室,明朝没有这么一个概念,因为明朝的宗室是以奉国中尉爵位兜底的,奉国中尉的后代全部都授予奉国中尉爵位。但清朝的奉恩将军却只能承袭三次,之后便停袭了,奉恩将军那些没有爵位的后代统一被称作闲散宗室,没有爵位、但依然由宗人府按时“发工资”,只不过是清朝宗室中的“最低工资”而已。在乾隆朝之前,闲散宗室是没有任何顶戴、品级的,乾隆年间清高宗弘历为了彰显“天潢贵胄”的与众不同,特许闲散宗室穿用四品武官顶戴袍服。但待遇依然参照原来闲散宗室的待遇,也不给四品武官的实职,给的仅仅只是一套官服而已……

古代爵位等级划分
法律分析:1、周朝: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2、秦朝:共分二十级: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

古代贵族的爵位等级
金朝封爵制度分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郡伯、县伯、县子、县男。元封爵为八等:王(正一品)、郡王(从一品)、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郡侯(有正从三品之别)、郡伯(有正从四品之别)、县子(正五品)、县男(从五品),实为八等十级。其中王爵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宗...

宋代官职排行
宋代官职的排列十分严格,从最高等级的正一品到最低等级的正五品,每一级都有其特定的职官和爵位。正一品的职官包括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枢密使、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爵位为王或嗣王、郡王、国公。正二品的职官有签书枢密院事、观...

宋朝爵位品级一览表 有几个等级
宋朝爵位等级分为十二级,分别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宋朝沿袭隋唐五代的爵位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对皇亲国戚、功勋大臣进行封爵,此时的爵位已不仅仅只有五个等级,而是被分成了十二个等级。宋朝爵位品级都有哪些宋初的封爵增加到...

古代贵族的爵位等级
1、先秦 《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无子、男二等。商制,文献所记有侯、甸、男、卫、邦伯,均属地处王畿之外的“外服诸侯”。殷墟甲骨资料表明:殷邦境外的“多方”或“多邦方”,常常是商王国征伐的敌国。它...

明朝爵位等级和封号 明朝封的爵位
1、明朝的封爵分宗室和功臣外戚两种。2、宗室皇子: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皇女: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3、功臣外戚:公,超品,一等爵;侯,超品,二等爵;伯,超品,三等爵;驸马都尉,超品,位在伯爵之上。4、...

历朝历代从一品到九品各有哪些官职
一、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

中国古代的爵位分为几个等级呢?
1、周朝: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2、秦朝:共分二十级: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

爵位等级排列
中国古代爵位等级排列为公、侯、伯、子、男,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西方爵位中英国爵位与中国爵位类似,按从高到低排序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5个等级。法国爵位分为王族、法兰西贵族和一般贵族,其中王族由国王的亲戚组成,法兰西...

中国古代侯爵等级是多少?
中国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中国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世爵从夏商时期开始,到中华民国建立后结束。《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无子、男二等。究竟事实怎样,并无实物资料佐证。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