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俗的民间艺术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3
陕北有哪些民间艺术

耀州瓷:于官、哥、汝、定、钧齐名。

陕北剪纸:黄土高原民族艺术之花。

宜君农民画:民族画坛上的一枝奇葩。

闹秧歌具有民族和地域性的一种传统民间娱乐艺术活动,它起源于北宋时期,在北方属于一种祭祀活动,又名“阳歌”。秧歌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陕北秧歌经过陕北人民千百年来的不断地创造作与加工,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形成了黄土地上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是陕北人民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朵美丽夺目的奇葩。
按陕北旧俗,秧歌一般闹到正月十五日之后就应该结束了,但现在有部分农村越闹越上劲,总要闹到正月二三十日之后才收场,此时的家什旧时由“纠首”(轮流差事,每年一次,每次一至二名,负责一年村内的公共事业),现在由专人来保管,俗称“压家什”。从此一年内除了有特殊情况外,谁也不能随便寻出来乱敲打,这样一年一度红火热闹的新春秧歌就此落下帷幕。 陕北民歌流传悠久,影响深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大多产生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它的语言朴实,节奏自由,粗矿激昂,奔放豪迈,悠扬动听,旋律简单,生动形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心里活动中的诗歌式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加工、整理的一种民间艺术。
陕北民歌是陕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因受人文、历史、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它反映了陕北人民各个时期心里活动和思想面貌的艺术表现,是黄土高原这个特定地域内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记录,是陕北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以其独特的旨趣、风格和魅力,直通整个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道山深处。让我们品嚼生活所赐予的辛酸、甘甜和醇美,唤起人们灵魂深处古老的沉淀,而又有永恒的的感情。
陕北民歌的种类较多,曲调甚广,从形式上讲,有优美抒情的的山歌,深厚宽广的信天游,节奏强烈的劳动歌,流利畅达的小调,流传民间的风俗歌、秧歌、酒曲、榆林小调、二人台及革命歌等;从内容上讲有诉苦的,有爱情的,有歌颂的,是人们中间土生土长的民歌,是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回音。各个时期的民歌都是各个时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陕北民歌人们又称为是“黄土之歌”
陕北——民歌的海洋‘民歌的世界。这一曲曲,一声声悠扬动听的的陕北民歌像奔腾的黄河之水源远流长,它不仅经久不衰地在陕北这块神奇的田园中游荡,更会响彻中华大地、整个全球。 陕北道情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戏曲之一,它以清涧道情为主体,溶合了部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之精,渗透了部分草原文化之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黄土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在陕北广为流传,农民尤为喜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平时吟唱随时可见,每逢春节之时弥甚遍地。
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加之受当地民歌小调的影响,陕北道情通过艺人们不断地加工提炼,形成了民间清唱形式的道情,被搬上了舞台。
陕北道情音乐优美,节奏明快,高亢雄浑,委婉清秀,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真正地体现了黄土文化的本质。特别是清涧的道情在全国有着较高的声誉,因而清涧被人们称为是道情的“窝子”,在这“窝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有几刷刷(有本事)哩。很多评论家评论“清涧道情乐悠悠,男女老少都会吼,随口流唱不断头,尽情欢乐不知愁”。 大场子也叫“大秧歌”,古时也称转大套,它规模宏大,人员较多,是在过街及大广场等场合下进行的集体性歌舞表演活动,也是秧歌表演中最壮观,最热闹、最丰富、最有吸引力场面之一。
大秧歌无论新旧都要突出一个“美”字,则技巧精湛,舞姿优美;发挥一个“活”字,则要动作流利,身子灵活;强调一个“快”字,精神饱满、情绪欢快;做到一个“齐”字,则步调一致,动作整齐。这样会使整个场面生动活泼,狂欢矫健,情绪快乐,热闹非凡,给人民脑海里烁于一个美好的印象。 小场子是在大秧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在大秧歌的精华,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独立性,在技巧上显得更加精湛;在情绪上显得更加饱满,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低位,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宠爱的,最喜欢的民间歌舞之一。
小场子有俩种:一种是“踢场子”,也称“掏场子”,另外一种是“打轻家什”,表演的时间一般都是在晚上大场子(大秧歌)扭完之后由演员围成一个“太阳圈”。然后再锣鼓家什及唢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整个场面文武结合,歌舞相配,这一招一式的献艺露技,深受人们的欢迎。
小场子也唱秧歌,踢场子叫场子秧歌,打轻家什叫回回秧歌,有多少让人大家都一起唱,有时外场的演员也帮助唱,新旧时代小场子秧歌有所不同。
腰鼓,鼓框用木质成长圆形,两端小腰部教粗,双面蒙皮,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民间腰鼓舞之用。
腰鼓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表演时动作轻松活泼,愉快潇洒,幅度较小;武腰鼓表演时动作雄猛激烈,威状狂欢,幅度较大。
提起腰鼓人们自然想到安塞。安塞县素有“腰鼓之乡”的称谓,它于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形成了著名的“延安三鼓”。
安塞腰鼓它不仅打红了陕北的角角落落,曾多次上省城,京都甚至漂洋过海到外国访问演出。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普遍欢迎和赞扬,荣盛全国,震惊全球。
咚咚的战鼓声,呜呜的唢呐音。仿佛我们每个人又好像听到那刚劲豪放,地动山摇,耳中不息,催人振奋的腰鼓之声,它讲世世代代地回荡在陕北这块黄土高原和世界的天涯海角。 蹩鼓也是陕北流传在民间中的一种鼓舞之一,它历史悠久,源创始于古代先民们队祖先和神灵的崇拜与祭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与地方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原始功能日渐淡化,而其大众化、娱乐化、参与化更加明显,最终成为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之一。
蹩(方言是跳蹦之意)鼓主要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洛川境内,鼓框同样用木质制成,并用红漆染面,鼓面用牛、驴、猪皮而蒙。,直径约2尺左右、高约1尺左右。
洛川是中国民间艺术“舞鼓之乡”。洛川蹩鼓打响了国内、打红了世界,它先后接待了法国、西德、澳大利亚等国外来宾和港澳同胞,还参加了世界旅游节、国家和省艺术节、亚运会开幕仪式和建国55周年庆典等重大庆祝活动的表演,受到了国内外人们的普遍欢迎。 胸鼓也称“花鼓”,源于山西晋南一带,宋代后传于宜川,在表演的过程中并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目前在宜川一带广为流传,鼓手遍及全县,队伍十分庞大,在全国名气还不小。
宜川胸鼓曾多次获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跑毛驴,民俗又称“赶毛驴”。因为毛驴和农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久而久之人们自然把它引进群众文化生活领域之中,并一代传一代延续下来。
跑毛驴不仅“跑”红了黄土高原,它“跑”到了省城西安,“跑”到了首都北京,“跑”出了国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耍龙舞也称“耍龙灯”,历史悠久。据《陕北文化概述》中介绍:它源于皇帝时期,传说当时有种《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由人扮演龙的形象,耍舞龙的习俗,通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终于形成了今天人们喜欢的民间舞蹈。
一般是新春正月、大型庆祝活动中在街头或广场上进行表演,耍舞龙开始由一名有一定武术的人手举红色圆珠球指挥“龙”,使它在锣鼓家什的伴奏下一会儿腾空跃起,一会儿盘旋欢贯,一会儿猛冲直插,灵活奇巧,善于变幻,好似波翻浪涌,整个场面气势雄伟,热闹非凡,深受人们的喜欢 “耍狮子”民间也称“抖狮子”、“狮子舞”。
耍狮子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的南北朝,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狮子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被人们称“百兽之尊”,古人认为它能驱邪镇妖,所以人们在举行一些节目的活动中将举上画好的的狮子进行庆贺,在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耍狮子。 唢呐,民俗也称“喇叭”,是一种民族乐器,它由杆子、碗子、篌子及哨子等部件组成,杆子由柏木或松木经油长期浸泡后制作,长1.2市尺左右,杆上并有八个眼;碗子由黄铜铸成,长0.6市尺,篌子长0.2市尺,哨子是由嫩竿子杆制成。
陕北唢呐经过多少年的演变和发展成为陕北的一种不可断裂的传统习俗,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低位,它反映在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文化,喜喜乐乐的唢呐声在黄土高原上留下悠悠思绪,久旋不散……
吹唢呐着,民间也叫“吹鼓手”或“吹手”,是陕北人民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无论城镇还是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上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
陕北唢呐不仅吹红了陕北的山山洼洼,村村镇镇,还吹出了省界,吹出了国门。陕北唢呐名扬西欧,震惊中外,先后还为十几部影片和电视剧作了唢呐配音。可见吹唢呐这古老流传下来的民间以后之花不尽在黄土高原上格外娇艳,源远流长,将会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吹红世界的天涯海角。
真是:黄河后浪推前浪,陕北唢呐显威壮,一代更比一代强,吹红祖国把世界闯。 陕北说书是古老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历史有机。传说在三皇时代就留下盲人说书,现在人们称三皇为说书人的祖师爷。
说书,属曲艺一种形式,说书人,民间又称“书匠”。
民间说书一般有安乐书和还原书两大类。安乐书其意大约是求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人口兴旺,四季发财,消灾免难,吉祥如意;还原书是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不幸的之事,但没发生特大祸灾,其意是神灵保佑的结果,所以给某神灵许下一两场(一场大约四至五万星,三炉香为一万星)书文给予回报。
陕北说书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极为喜欢的一种文化活动,毛主席也很喜欢陕北说书,在延安期间曾听过著名说书人韩启祥的说书。同时它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激发感,民间有“说书唱戏劝人哩!”之说,就充分证明这一点。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书匠的整顿、培训,有组织地进行下乡轮流宣传,不少地区还组织了专门的曲艺团,他们走乡入城,甚至出国演出。确实书匠艺人们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等方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而那些迷信活动逐渐被破除。 剪纸是中国民间装饰工艺品之一,也是我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是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首饰,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者故事人物,贴在窗户或者门楣上作为装饰,也有的作为礼品装饰或者刺绣花样之用。
陕北剪纸有着独特的传统风味,又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新中国成立以后,陕北有不少的美术家对民间的剪纸进行了搜集、整理、研究和介绍,使之有了更进一步新的发展。陕北剪纸在全国都很有名气,有不少作品在国内外获了大奖。安塞剪纸并集成大型画册,深受外宾的欢迎,1993年该县被国家文化部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东北民俗文化有哪些
东北民俗文化 一、二人转和秧歌 1. 二人转:融合歌舞、戏剧、曲艺的东北代表性民间艺术。2. 秧歌:流行于东北地区的欢快民间舞蹈。二、饮食文化 1. 东北菜:以独特烹饪方法和口味著称,体现了地区历史和文化。2. 烧烤、炖菜:不仅满足口腹之欲,更是文化的承载。三、冰雪文化 1. 冰雕艺术:冬季独特文...

北京民间传统艺术
1. 吹糖人 吹糖人是北京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又称为“吹糖人儿”。这种艺术形式常见于旧时的北京小贩,他们肩挑着担子穿梭于街头巷尾。担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方有一个半圆形开口的木圆笼,里面装有一个小炭炉。炉上一个大勺里盛满了糖稀。2. 捏面人 捏面人,或称面塑,是一种制作...

东北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
东北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二人转、扭秧歌、新娘坐福、跳大神、烟筒贴在墙上面。1、二人转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

东北习俗 东北习俗有哪些
1. 服饰文化民俗: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色彩斑斓,这种色彩的偏好受自然崇拜和信仰的影响而有所不同。2. 饮食民俗:在早些年,东北人由于冬季难以获得新鲜蔬菜,因此家家户户会渍酸菜以备冬用。这种饮食习惯形成了独特的酸菜文化。3. 文化民俗:二人转是源自中国东北的民间艺术形式,流行于辽宁、吉林、...

北京有哪些民间传统艺术?
1、吹糖人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中国民间艺术活动。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2、捏面人 捏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民间艺术有哪些
窗花是用纸剪成的艺术品,常用于窗户装饰或庆祝节日,展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氛。而传统民居建筑,如四合院、胡同、坊、弄堂等,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成为北京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间艺术不仅体现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北京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无论是传统的戏曲和表演,还是...

秧歌是哪里的民间艺术
秧歌主要是我国北方的民间艺术,是陕西、河北、河南、山东、东北等地流行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有陕西秧歌、山东秧歌、河北秧歌、东北秧歌等四大流派。1、陕北。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西黄土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地方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

东北的风俗有哪些
1、火盆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里面盛上“小灰”,端到火炕上.顿使满屋生暖。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2、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

东北民俗有哪些呢,尤其是有关二人转的
东北二人转,又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是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源于东北民歌,并逐渐演变成一种走唱类曲艺。二人转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广为流传。尽管有时内容低俗,但其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依然很高,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曾将其比喻为带刺儿的玫瑰花。二人转汇集...

关于东北的民俗文化
4. 娱乐活动:东北的娱乐民俗体现在冬夜饭后,老年人会聚在一起扭秧歌。5. 休闲娱乐:东北地区的休闲文化以二人转和东北小品著称。二人转源自东北民歌,是土生土长的东北民间艺术形式,属于曲艺中的走唱类别。6. 火盆文化:在东北,火盆是传统的取暖工具,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