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0
中国历史上顺治皇帝是真的出家了吗

顺治皇帝24岁就驾崩了,有人说他死于天花,也有人说他去五台山出家了,那么顺治皇帝到底去了哪里呢?

“顺治出家”是清宫一大疑案。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顺治因爱妃董鄂病死而消沉出家。后来,康熙又多次陪奉母后游巡五台,遂更有顺治出家五台山、康熙来此寻父之说。有学者认为,历史上顺治确实有意出家,并曾剃度,但最终出家未果。

正史记载,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戌时生于盛京,为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母为孝庄文皇后,在位18年(1643—1661年)。顺治七年,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很快十四岁的顺治帝开始亲政,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逝于禁宫内,时年二十四岁,遗诏传位于第三子玄烨,即康熙帝,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的孝陵。然而在民间及野史中记载却是顺治帝出家为僧,那么顺治帝如若出家为何会舍近求远选择五台山呢?

北京作为全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在清朝已经极其发达,佛法昌盛,寺庙众多;比如皇家律宗寺院法源寺、 京郊最大的皇家寺院潭柘寺、北京皇家寺院碧云寺,这其中不乏得道高僧。

顺治最早是受到天主教的影响。顺治八年(1651年),大学士范文程引见居住在北京的耶稣会教士、钦天监监正汤若望,这位传教士因学识高深很快获得了幼龄君主顺治的好感和敬仰,又因孝庄文太后曾认汤若望为“义父”,所以顺治尊称汤若望为“玛法”,即“爷爷”之意。

顺治十四年(1657年),可能是由于身边人的鼓动,20岁的顺治召见佛教高僧憨璞聪,从此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疏远了天主教。自此以后,南方高僧玉林琇、茚溪森、玄水杲等先后应召至京,在宫中论经说法,大谈佛理。顺治还请玉林琇为他起了法名“行痴”,号“行痴道人”。顺治与僧徒往来甚密、尊礼备至,又广购佛像,可以说他崇信佛教,极为虔笃。而后,顺治因爱妃董鄂病死而消沉出家。

顺治帝之所以选择五台山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传言董鄂妃去世,顺治帝伤心过度精神恍惚,因董鄂妃托梦而选择五台山。这一说法明显缺乏依据,很难站得住脚。另一方面就要从五台山的历史说开了,远在东汉永平年间佛教传入我国时,有两位从印度来的和尚,云游中国后,看中了这座山,便上书皇帝,说释迦牟尼在经书上说,文殊菩萨的道场原来就在中国的五台山。于是皇帝便恩准在此修庙,从此历代香火相传,极盛时庙宇竟达三百多处,地方志上有此记载。五台山佛史悠久,且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更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佛家的地位无比尊崇;顺治出家本为避世离开北京实属常情,而出家之前贵为九五之尊,选择五台山这一佛教圣地也便符合自己的身份了。



清朝的顺治皇帝应该没有出家,关于顺治皇帝出家的传闻大多来自民间的野史笔记,都非正史记载。

按照《清史稿》的记载,顺治“十八年春正月壬子,上不豫。丙辰,大渐。赦死罪以下。丁巳,崩於养心殿,年二十四。”

顺治皇帝在1661年春天的正月壬子日,开始身体不适,据记载是得了天花,当时也叫“痘”。第5天,即丙辰日,病情加重,赦免死罪以下囚犯。第6天,丁巳日,即崩于养心殿,年仅二十四岁。

按照当时相关史料的记载,顺治执政期间,北京及其周边经常有天花疫情爆发,顺治要经常避痘,包括年幼时还没有得过天花的小康熙都要被放到宫外抚养。

之所以很多人不相信顺治死于天花,是因为大多数天花病毒患者的症状,通常疾病期会有两周左右。两周以后要不结痂痊愈,要不因为严重感染和并发症死亡。而顺治仅仅在得病后的第6天就去世了,因此,顺治受到了怀疑。

但是根据现在医学的研究和统计数据,在医疗水平较差的时期,爆发性恶性症状的天花患者,会在3到5天内发生死亡,多数死于无法控制的大出血,造成全身感染及毒血症的发生。当然,现在天花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了。

由于当时医疗知识的不发达,很多野史笔记作者就杜撰出了很多凄美的故事。特别是跟董鄂妃相关的故事,更是流传广泛。

据说董鄂妃产子后,因为孩子夭折,董鄂妃也因此郁郁而终。而顺治帝也受到了董鄂妃去世的打击,萌生了出家的念头。甚至还煞有介事的说顺治穿上僧衣,云游到五台山之后,不走了,就住在了五台山。

而在康熙继位后,还专门去五台山庙中了三次,据说有个长老见了康熙也并不叩头行礼,认为这个长老就是顺治。

这只是民间的野史传说罢了,按照清宫资料的记载,顺治的确有过出家的念头,但是被及时阻止了,并未能成功剃度。

真要验证顺治到底有没有出家,考古就行了。打开清东陵中安葬顺治的孝陵,一看便知真假。



关于顺治出家,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顺治并非在二十四岁亡于天花,而是在这一年脱去龙袍换上袈裟,于五台山修身向佛,并于康熙五十年(1711)左右圆寂。期间,康熙皇帝曾经数次前往五台觐见父亲,但都没有得到顺治的相认,所以康熙才会写出“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的诗篇。至于其出家的原因,则是因为爱妃董鄂氏,也就是被掳献进宫的江南名妓董小宛的去世。选择五台山修行,则是因为梦见董小宛在那里。这种说法的有关记录,主要存在于《顺治演义》、《顺治与康熙》等野史和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当时著名才子吴伟业(梅村)写的一组《清凉山赞佛诗》,诗文影射顺治在五台修行,并用“双成”的典故和“千里草”代指“董”姓。由于吴伟业的诗素有“史诗”之称,而他苦恋着的,是与董小宛齐名、才高气傲的名妓卞玉京,所以信者云云。而这一切,又可以在五台山找到相关的附会。

另一种说法,来自于《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年谱》、《旅庵和尚奏录》、《敕赐圆照茆溪森禅师语录》、《北游集》、《续指月录》等僧侣书籍的记载。这些书用语录及偈语的形式,记载顺治曾经在十七年(1660)十月中旬于宫中,由湖州(浙江吴兴)报恩寺和尚茆溪森为其举行了净发仪式。但剃了光头本已出家的顺治,又在茆溪森的师父、报恩寺主持玉林L的谆谆诱导和要烧死茆溪森的胁迫下,回心转意,蓄发留俗了。

如此,我们首先需要搞清的,是顺治帝在二十四岁那年,是不是真的去世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明朝、清朝遗留的原始档案一千余万件。在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中,最受其时皇家尊崇保护的,是《实录》、《圣训》和《玉牒》。它们在漫长的清朝统治时期,被单独专门保护在皇史k(位于北京南池子)的金匮里,由专职守尉看护。其中的《实录》,是由继位的皇帝组织人员,依据各种文书档案,按照年月日的顺序,为去世的皇帝编写的事实记录。由于精心的保护,《清世祖实录》金黄色的绫面到现在还像新的一样。在该《实录》卷一百四十四,这样记录着:“顺治十八年,辛丑,春正月,辛亥朔,上不视朝。免诸王文武群臣行庆贺礼。孟春时享太庙,遣都统穆理玛行礼。壬子,上不豫……丙辰,谕礼部:大享殿合祀大典,朕本欲亲诣行礼,用展诚敬。兹朕躬偶尔违和,未能亲诣,应遣官恭代。著开列应遣官职名具奏。尔部即遵谕行。上大渐,遣内大臣苏克萨哈传谕:京城内,除十恶死罪外,其余死罪,及各项罪犯,悉行释放。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这段话的意思是: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一,顺治帝免去群臣的朝贺礼仪,而且当日应该举行的春季第一月祭祀太庙的礼仪,也派官员前往。初二日,顺治帝身体不适。初六日,顺治帝传谕,应该由自己参加的大享殿礼仪,因为身体不适,需要派官员代祀,让礼部列出代祀官员的名单,并且因为病情迅速加剧,又传谕赦免京城内十恶死罪以外的一切罪犯。初七日的凌晨相当于现在零点到一点这段时间内,顺治帝就去世了。

从以上《清世祖实录》的详细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顺治皇帝被明确记载患病,是在初二日,而初六日,则“大渐”了。“大渐”这个词在皇帝身上应用,应该是非常慎重的。因为这个词表示病情急剧加重而且很危险。至于去世的具体时间,记载是“丁巳,夜,子刻”。这里,“丁巳”是初七日的天干地支记日。“子刻”,虽然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三点到一点,但在旧历的记时方法中,表示的是“开始”——记时是从“子时”开始往后按子丑寅卯的顺序推算。所以“丁巳子刻”,应该是初七这一天的凌晨零点或一点的时候。中间的“夜”字,只是表示深夜而已。但在大部分的史学研究专著中,都解释成是初七的深夜,也就是将顺治的去世时间,拖延了十二小时。这样,从原始的《清世祖实录》这一史料中证明,顺治皇帝病逝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子刻。但病因未述。

档案馆藏有的《玉牒》,则是清朝皇帝的家谱。它从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开始记录。塔克世子孙后代这一支,称“宗室”,使用黄色;塔克世兄弟的子孙各支,称“觉罗”,使用红色,而且在家谱格式上,分“横格”和“竖格”两种版式。横格玉牒只简单记录世系,竖格玉牒则不仅有世系的表述,而且还详细记录该人的生卒和婚姻。记录顺治皇帝情况的《玉牒》,其去世的时间,与《清世祖实录》的记载相同,但同样没有说明病因。

另外,档案馆还存有顺治皇帝的《遗诏》。该《遗诏》长五百四十八厘米,宽九十三厘米,黄纸墨迹,卷轴状保存。遗诏中,顺治皇帝对自己渐习汉俗、早逝无法尽孝、与亲友隔阂等事做了自责,同时宣布由八岁的儿子玄烨即皇帝位。这份遗诏,由于充满了自责,使不少人猜度它并非出自顺治帝,而是出自顺治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因为自责的内容,多是皇太后对顺治帝的不满之处。但仅以自责内容就判定《遗诏》并非出自顺治帝,也有些牵强。如果沿着顺治帝的成长轨迹去摸索他的思想感情基础和思维方式,这种白责也并非解释不通。首先,顺治是一个初主中原的满族皇帝,对这片土地与人民、生活与文化充满陌生,要实施统治,就不得不尽力熟悉与适应它,并且迅速地背离自身的传统,这是一种深深的矛盾困扰,其自责,在情理之中。另外,顺治早年曾深受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思想影响,一度笃信基督教,形成了感恩所得、自我忏悔的性格。在位期间,他经常把各种灾害或者动乱归于自己的“政教不修,经纶无术”,屡次下诏白责,并要求各种文书不能称自己为“圣”。在十六年1659正月讨平李定国实现一统大业后,面对各种举行祝贺的请求,他冷淡地说能有今天的这种事业,并不是自己的德行所能实现的,拒绝贺礼。十七年1660,在祭告天地、宗庙时,他对自己在位的十七年做过简单的总结,通篇是自谴自责之词,并且下令暂时终止官员上给自己的庆贺表章。这些史实都可以在《清世祖实录》中翻看到。所以说,这份《遗诏》充满自责,也并不完全违背顺治皇帝的思维方式。

顺治皇帝没有出家,最后死于天花。

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病逝于承乾宫,福临陷入了痛苦之中,而政治上的苦闷也困扰着他。这时只有佛法使他还有所寄托,所以他再萌生出出家之念。

后来有位禅师劝告他:皇上应该永久做君主帝王,对外可以保护操持佛法的人,对内住一切大权菩萨智所住处。顺治听从了禅师的谏议,允许蓄发,暂时罢了出家的念头。顺治虽然不再出家,但内心已然完全受到了佛法的熏陶。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福临安排吴良辅出家为僧。这天他亲临悯忠寺观看吴良辅出家仪式。归来的当晚即染上天花,发起高烧来。当夜,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与世长辞了。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顺治十六年(1659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时



顺治皇帝,名福临,死因是死于天花,1661年顺治帝染上天花,最终不治身亡,在此之前顺治帝并没有出家。

公元北京爆发了天花瘟疫,顺治帝最宠爱的妃子皇贵妃董鄂氏儿子不幸中天花死亡,董氏因丧子之痛,于1660年9月猝死。同年10月大觉禅师玉林琇劝,阻顺治帝削发为僧,顺治帝虽然没有出成家,但内心已然完全受到了佛法的熏陶。

顺治为此悲痛欲绝,沮丧数月,直至他于1661年2月2日染上天花,皇帝于1661年2月5日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年仅二十二岁。

扩展资料:

满族人对天花病毒没有免疫,一旦感染天花,几乎只能等死,所以他们对天花的恐惧甚于其他任何疾病。1622年,他们建立一个机构,用于研究天花病例,隔离患者避免传染。在天花流行之时,皇室成员为保护自己免受感染,定期进入避痘所。

福临之所以感染如此可怕的疾病,是因为他年轻,而且居住于附近有传染源的大城市。而事实上,根据记载,在顺治年间,至少有九次天花在北京爆发。

每次爆发,都迫使福临搬到保护区。保护区为北京南部的狩猎场南苑,此前多尔衮已于17世纪40年代在那里建立一所避痘所。尽管有这样的预防措施——例如规定迫使感染天花的汉族居民搬出城市——但顺治最终仍死于天花。

由于朝廷没有明确宣布顺治帝的死因,很快便流言四起。坊间传言福临其实未死,而是因为对爱妃之死过于悲痛或是四位获任为辅政大臣的满洲贵族发动了政变,他退位隐居佛教寺院,匿名为僧。

因为顺治帝于17世纪50年代成了佛教禅宗的狂热追随者,甚至让僧人进入皇宫,这些流言似乎不那么令人难以置信。中国现代历史学家认为福临出家之谜是清初三大疑案之一。

但一位僧人记录说1661年2月初皇帝因感染天花而健康严重受损,而在皇帝的葬礼上有一名妃子和一名侍卫为其殉葬,由此来看福临之死应该并非假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因爱而亡的皇帝——顺治

参考资料来源:央视网——天花与清宫



有人说顺治帝出家了,究竟是真的还是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
董鄂妃和顺治帝的感情非常好,顺治帝尤其最爱这个女人。俗话说自古君王多薄情,但是古代君王当中也有特别痴情的,就比如说顺治帝,皇太极,杨坚等等。身为帝王他们太过于痴情,其实有时候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就比如说顺治帝愿意为了董鄂妃去出家,而且从此置江山和黎民百姓于不顾,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顺治皇帝出家之谜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关于顺治皇帝是否真的出家,历史上存在着一些争议和谜团。顺治皇帝是清朝第二位皇帝,即清圣祖。他在位期间,中国处于战乱混乱的时期,顺治皇帝年幼,实际统治权由其母后、辅政大臣和宗室争夺。有一种说法是,顺治皇帝曾在位期间逃离紫禁城,并在北京城南的一个庙宇中出家修行。这种说法的证据并不充分,可能...

顺治真的出家当和尚了吗
因此他劝福临说:“如果以尘世之法论的话,皇上应该永远坐在皇位上,上可以安定圣母的心,下可以使得民众安居乐业;如果以出世之法论,皇上也应该永久做君主帝王,对外可以保护操持佛法的人,对内住一切大权菩萨智所住处。”福临听从了他的谏议,允许蓄发,暂时罢了出家的念头。茆溪森也因此免于被烧死,...

顺治帝在历史上是真的出家了吗?真相是什么?
董鄂妃去世后不久,痛苦不堪的福临便决定出家,由行森为其剃度,从而变成了一个光头天子。天子出家,这简直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孝庄太后在苦劝无果之下,只好派人请来了行森的师父玉林通琇禅师。玉林通琇禅师到京之后,听说其弟子已经为皇帝剃度,勃然大怒之下,令人堆积柴火准备烧死行森,并劝说福临,...

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顺治帝并没有出家,而是得天花死了。顺治帝去世的时候年仅二十四岁,由于顺治帝生前信奉佛法,曾流露出想要出家的心思,民间这才逐渐传出了顺治帝在五台山出家的消息,但是顺治帝出家的事情多见于文学和戏曲之中,正史中并无提及。

中国历史上顺治皇帝是真的出家了吗
中国历史上顺治皇帝并没有出家。民间野史传说顺治出家同他信佛有关。顺治十四年(1657年),在太监的精心安排下,20岁的顺治帝在京师宣武门内海会寺,同憨璞聪和尚见面,两人悟谈,禅心相印。随后顺治帝召憨璞聪入宫。顺治帝又在西苑(今中南海)万善殿,召见憨璞聪和尚,请教佛法,并赐以“明觉禅师”...

顺治出家是真的吗
顺治有出家念头,但并未真正出家。从史料上看,顺治帝确实在董鄂妃辞世之后与佛家的弟子交流密切。也确实是有出家为僧的念头,甚至还由茆溪森为剃度成了光头天子。但是茆溪森的师傅玉林通琇禅师知晓此时会后,直接大怒不已,断了皇帝出家的念头。大部分的清史专家都认为顺治帝是因为出痘才死于宫中的。...

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最早对顺治之死有怀疑的是著名文学家吴伟业,他写了一首《清凉山赞佛诗》,中间露出了很多弦外之音,隐隐约约好像是在说顺治皇帝并未归天,而是另有归属,所谓“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的。吴伟业想说的是,顺治没死,他出家了。顺治皇帝生前有一段...

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顺治的叛逆:顺治喜欢董鄂妃也是有原因的,顺治在一个不健康的环境长大。作为皇帝他的脾气大,作为多尔衮时期的皇帝,他的胆子却很小。顺治从小受到多尔衮的压迫,可想而知,他的性情是很不好的。要知道,顺治亲政,并不是多尔衮还政,而是多尔衮逝世。如果多尔衮一直活着,顺治能否顺利亲政,这真的是个...

历史上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历史上顺治皇帝没有出家,出家是民间和小说的说法。福临六岁登基,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