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及各国城市分布情况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为前 477年,《史记·周本纪》为前478年)周敬王卒的中国历史时期,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由于周的东迁,前人也称这时期为东周。
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见于《左传》的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其中以姬姓者为最多,有晋(在今山西侯马)、鲁(在今山东曲阜)、曹(在今山东定陶)、卫(先在今河南淇县,后迁至今河南濮阳)、郑(在今河南新郑)、燕(在今北京)、滕(在今山东滕县)、虞(在今山西平陆)、虢(在今河南陕县)、邢(初在今河北邢台,后迁山东聊城)等国;姜姓国有齐(在今山东临淄)、许(原在今河南许昌)、申(在今河南南阳)、纪(在今山东寿光);嬴姓有秦(在今陕西凤翔)、江(在今河南罗山西北)、黄(在今河南潢川)、徐(在今江苏泗洪);芈姓有楚(在今湖北江陵);子姓有宋(在今河南商丘)、戴(在今河南兰考);姒姓有杞(原在今河南杞县,后迁到今山东潍坊);妫姓有陈(在今河南淮阳);曹姓有邾(在今山东邹县)、小邾(在今山东滕县);任姓有薛(在今山东滕县);曼姓有邓(在今湖北襄樊)。另外还有属于风姓、己姓、姞姓、偃姓等小国。各国之中最强大者为晋、楚,其次为齐、秦,再次则为郑、宋、鲁、卫、曹、邾等国。春秋末崛起者为吴、越两国。除以华夏族为主的大大小小国家之外,还有不少的戎、狄、蛮、夷交错其间。在长期的相互混战之中,不少小国被强国所吞并。见于《左传》的一百二十余国,到春秋末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了。
战国时期
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西汉末年的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编成一本书,取名《战国策》,从此,人们都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
战国时,各诸侯国陆续形成国君之下将相分职、文武分权的中央官僚体制。相,又称相邦、宰相,是百官之长。将,又称将军,是武官之长。战国初,各国变法进一步使法律系统化
战国时,铁制农具已排斥木、石农具普遍用于生产中,便利丁砍伐树林、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战国时,手工业大发展,冶铁、青铜器铸造、漆器、丝织业的生产水平都有显着的提高。为了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战国时币的种类多,流通数量大。各国铜币的样式不同,齐、燕主要是刀形的刀币,三晋主要是铲形的布币,秦、周主要是圆形有孔的圜钱,楚国主要是形似贝壳的蚁鼻钱.
战国时,杰出的天文学家齐人甘德有《天文星占》,魏人石申着有《天文》。他们发现五大行星中的荧惑(火星)和金星(太白)有逆行现象,测定金星和木星的会合周期长度,并定火星的值星周期为一点九年,木星为十二年,与现代科学测定极为相近。
战国时代,社会的剧烈变革对学术文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加上士阶层的形成和统治者的提倡,许多学派纷纷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最有影响的,除了儒道二家以外,还有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以公孙龙子为代表的名家,以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以张仪、公孙衍、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以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等。各派各家都着书立说,广授弟子,参与政治,互相批判,又互相渗透,学术思想极为繁荣。秦统一六国,崇尚法家,兼用阴阳家,焚书坑儒,迷信暴力,将法家学说过分夸大君权的一面发挥到极致。
战国时期的形式是,楚国在南,赵国在北,燕国在东北,齐国在东,秦国在西,韩国、魏国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公元前403年,东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册命了韩、赵、魏三家列位诸侯,由此战国七雄局面正式形成。
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国,东姜姓齐国,中原姬姓三晋(赵国、魏国、韩国),南芈姓楚国,北姬姓燕国此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
扩展资料
七雄疆域:
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汉中,甘肃东南部,四川中东部。
战国中原地区形势
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
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
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
这时期,主要有秦、魏、韩、赵、楚、燕、齐等国。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 “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战国时期地图
春秋和战国的地图:
http://www.mailun.com/map/chunqiu.htm
http://www.mailun.com/map/zhanguo.htm
汉朝地形图
http://sres.whu.edu.cn/download/lly/map/hismap3.htm
西晋地图
http://sres.whu.edu.cn/download/lly/map/hismap3.htm
还有其他朝代地图,和尼普尔城邑图,古巴比伦地图等等
推荐个网站
http://www.mailun.com/map/map.htm
http://sres.whu.edu.cn/download/lly/map/history.htm
就这些了
最后秦国通译了整个中国家。😉😉
古代七国地图分布是什么?
战国时期七国的地图分布如上图所示。所谓的战国七雄,是指当时七个最为强大的诸侯国的总称。在春秋时期的连年争霸之后,周王朝统治下的诸侯国数量大幅减少。周王室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天下的共主,但实际权力已经大大削弱。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和战争持续不断。随着晋国被三家分割,赵国、魏国和韩国成为了强国...
有春秋初期八百诸侯国的清晰地图请发一下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及各国城市分布情况
1. 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分裂为多个国家,其中主要的诸侯国包括秦、魏、韩、赵、楚、燕、齐等。2.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东周晚期的阶段,直至秦国统一中原之前。这个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各国之间的频繁战争和混战,因此后世将其称为“战国”。3. “战国”这一名称来源于...
战国地图古今对照(春秋战国时期地图)
春秋时期,齐桓、晋文、宋襄、楚庄、秦穆先后称霸,地处东南的吴、越也先后崛起,这一时期“尊王攘夷”是大旗,谁能扛起来谁就是霸主。周天子此时还是名义上的“共主”。韩、赵、魏三分晋国,春秋结束,进入战国时期。秦国不断崛起,魏国河西之地不断被蚕食,国都安邑越来越靠近边界,不得不迁都大梁,...
七国地图分布图是如何绘制的?
古代七国地图分布如下图所示: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
春秋战国地图
春秋时期七国相对于现在的位置如下:齐国: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姜太公)的封国。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楚国:考古专家介绍,战国时期,湖南属于楚国的地域,楚国都城在今天湖北的荆州,但楚国疆域的最南端在哪里,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近几年...
战国地图古今对照(春秋战国时期地图)
1. 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成为霸主。位于东南的吴国和越国也相继崛起。那时,“尊王攘夷”是主要口号,能举起这一旗帜的国家便成为霸主。周王虽然名为“共主”,但只是名义上的。2. 随着韩、赵、魏三国分割晋国,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拉开序幕。3. 秦国逐渐崛起...
春秋战国,七国分别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1.秦国——都成雍,商鞅变法后迁至咸阳。疆域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块)、河南西部(一小块)、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2.齐国——都城临淄(山东淄博),疆域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区。3.韩国——都城平阳(山西临汾),后迁至新郑(河南新郑),...
春秋战国地图
找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地图,包括城市,疆界,地理位置等“详细”地图。第一位朋友给的答案我在网上也搜到过,虽然列出了各国地理位置但各国边境并没有列出来。我想知道的更多一些。非... 找 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地图,包括城市,疆界,地理位置等“详细”地图。第一位朋友给的答案我在网上也搜到过,虽然列出了各国地理...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及各国城市分布情况
公元前403年,东周的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标志着战国七雄格局的确立。自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国,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过程,到了战国初期,仅剩下二十余家。在这些国家中,秦国以其西部的嬴姓,齐国以其东部的姜姓,中原的赵、魏、韩三国以其姬姓,楚国以其南部的芈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