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留下邮箱 我发给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 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的模型
(3)纬线和经线
(4)利用经纬网定位
2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 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
(2)地形图的判读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第二章:陆地和大洋
1 大洲和大洋
(1)海路比例的分配和分布
(2)七大洲和四大洋
2 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3)板块的运动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1 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2)明天的天气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2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2)气温的变化
(3)气温的分布
3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与生活
(2)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3)降水的分布
4 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地区差异
(2)影响气候的因素
(3)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居民语聚落
1 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2)世界人口的分布
(3)人口问题
(4)不同的人种
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和三大宗教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国家和地区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国际合作

第二章: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

建议你这样试试看:

  1.  
  2.  

这样做的好处:

注意事项:

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 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 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 基督教: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1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 第六章: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 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 能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联合国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二章: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 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 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 基督教: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1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 第六章: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 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 能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联合国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
证据例举: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海上看帆船;月食现象; 北极星高度的变化;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刘三起义);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陆地1.49占29%,海洋3.61占71%)
二、地球仪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 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
2. 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横向) 南北方向(纵向)
0度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
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
划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0——30度为低纬度
30-60度为中纬度
60-90度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1、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
2、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 公转[/td]
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约365天)
旋转特点 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66.5度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引起现象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判断晨昏的办法:面对昼半球,西晨东昏
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 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划分: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四、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能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具体(详细)
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2、方向:地图上判定方向有3种依据: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文字=文字和数字
(2)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山体不同形态等高线是不一样的:

山体形态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文字描述 闭合曲线的中心(点) 等高线向山脚突出 (线) 等高线向山顶突出 (线) 两个山顶之间(点)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
提示:这里山脊和山谷都是上山的路线,山脊一般通向山顶,是登山路线,也是分水岭;山谷一般通向鞍部,是翻山路线,是汇水区域,通常是小溪源头和河流源地。
2、分层设色地形图(一目了然看地形)
不同地形等高线的特征看图,文字表述如下:
地形类型 平原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td]
海拔 一般低与200米 超过500米 超过500米 低于500米 不一定
起伏状况 平坦 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 主体平坦,边缘部分陡峭 起伏小,坡度和缓 中间低四周高

七年级地理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 用字母W表示; 5、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罗,时差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四季的变化,影子的长短 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 第二章: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 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 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 基督教: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1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 第六章: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 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 能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联合国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七年级上册地理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七年级上册地理必考知识点: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必考知识点有: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2. 纬线和经线: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3...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人口和中国民族的主要知识点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23%。(2)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3)人口的政策: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3.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就是低温中心,如果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4.气温的分布规律:(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运河。2. 内流区 - 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3. 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一、滚滚长江 1. 长江的源流概况 - 发源地: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最终...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高频考点有哪些?怎么学?
为了学好七年级上册地理,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1. 阅读教材: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和内容,做好笔记。2. 做习题:通过做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可以选择一些练习册或者在线资源进行练习。3. 制作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4. 多媒体...

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篇一】一、地势和地形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 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三级阶梯概况:- 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主要地形类型为高原,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等。- 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主要地形类型为高原和盆地,包括...

怎样学习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记住以下几个知识点
1、要记住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 2、知道我们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3、知道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简称的由来 4、需要记住的知识点是所有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还有行政中心 5、知道我国有陆地边界的9个省和他们各自相邻的国家 6、记住有特点的省级行政单位 要记住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即省、县、镇。同时...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一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