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解放战争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以3.9万人的伤亡为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的意义
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在紧紧地抓住决战时机的同时,又正确地选择了在东北战场首先进行战略决战的决战方向。毛泽东将战略决战方向,首先指向东北战场的卫立煌集团,这就将战略决战的初战胜利放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充分显示了毛泽东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
10月14日10时15分,我东北人民解放军对锦州发起了总攻。 10时28分,九纵左翼师尖刀连已从南门侧面登上了突破口。敌人疯狂反扑,企图作垂死挣扎。但敌人无论怎样也休想阻止一往无前的战士们的脚步,突破入城的各路纵队同时迅速向前推进。敌人的部署被我军完全打乱了,通讯联系也中断了。 不久,敌六兵团司令部便被我包围,几支赶到的部队互相配合同时向敌人展开攻击,终于在凌晨4时10分攻克了这一核心据点,全歼守敌。范汉杰被我在山口担任警戒的战士活捉。同时被活捉的还有国民党中将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少将政训主任方济宽等。
我东北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东北战局沿着毛泽东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迅速发展。锦州10万守敌在31小时中全部就歼以后,长春守敌一部起义,其余全部投降。此时,东北国民党军全军覆灭的命运,已成定局。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到11月2日,共历时52天,歼敌47万余人。
经过辽沈战役,中国的军事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战争的双方力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而且在数量上也已超过了国民党军队。
次战淮海、平津
1948年10月,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下达了由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并肩作战,在徐州附近地区歼灭国民党刘峙集团的决心。于是淮海战役遂成为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决定性的战役。
10月11日,淮海前线收到毛泽东起草的一份电报,提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即扫清徐州以东之敌,断其海上退路。打法是先“完成中间突破”,而后“以两个纵队担任歼灭一个师”,并部署阻援和打援。在解放军锐利攻势下,黄百韬兵团在碾庄、新镇地区陷入重围,11月22日他的17万人马,弹尽粮绝,全部被歼。
尔后解放军参战部队遵循毛泽东的上述指示,对敌每个集团采取分割包围,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一个一个歼灭。至1949年1月10日整个战役结束,歼敌徐州“剿总”副司令官杜聿明以下55万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武汉等地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还在淮海战役激战之际,为了保证战略决战的全胜,毛泽东已在做歼灭平津之敌的计划了。 1948年12月11日一天内,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了8封给林彪、聂荣臻等部的电报,要求各纵队提前入关,于12月20日至25日“取神速动作”“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之敌……务使敌人不能跑掉。”同时,电示华北的第二兵团,部署在张家口、新保安附近的平绥线上,堵住敌西逃的道路。
待一切部署就绪后,毛泽东指挥东北、华北野战军依照“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方针,对蒋傅两系近60万之众、部署在1000多公里防线上的“长蛇”,开始“剁尾”、“斩头”了。首先围攻张家口,诱使傅作义派兵西援,调出敌三十五军,在新保安歼灭了这支傅作义赖以起家的部队。随后歼灭张家口、天津之敌,最后以90万大军兵临北平城下。傅作义在我重兵威慑和政治争取之下,接受和平改编,宣告北平和平解放。此役,共歼灭和改编敌军52万人。
至此,除太原、大同等个别孤城外,华北地区基本解放。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历时142天,共歼敌154万余人。连同济南等战役,战争第3年的7个月作战,共歼敌232万人。其规模之大,歼敌之多,在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从而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党中央正确战略决策和战役指导的结果,充分显示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
我国解放战争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河、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河、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变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三大战役后,蒋介石国民党集团赖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要精锐部队被消灭殆尽,中国革命已处于胜利的前夜。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三大战役的意义:
从战争规模和取得成果来看,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我国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
3、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最后战役,此次战役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数排在第二,一共消灭了52.1万余人,但是这次战役中,我军的伤亡人数是最少的,仅仅伤亡了3.9万人。在这次战役之后,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三大战役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有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战役 共: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野战军,集中了五十三个师,七十余万人。国:国民党军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集团总兵力为55万人。淮海战役 共:淮海战役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华东野战军...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指哪三大战役
1、三大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场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性的决战,三大战役胜利之后,国民党反对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消除,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2、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号开始,于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发生在东边地区。人民解放军由东北野战军...
解放中国的三大著名战役是
解放中国的三大著名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首先,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关键一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至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此役后,东北全境解放,为之后决战全国奠定了基础。辽沈战役的...
解放战争中著名的三大战役指的是哪三大战役,有什么战略意义?
三大战役分别指的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光辉里程碑,也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解放战争中有哪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的三次战略大决战。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发起的。解放军共集中兵力70多万人,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向国民党军队进攻,至11月2日,共歼敌47万余人,攻克沈阳、长春等大城市,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结束后,...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指什么这三大战役的意义?
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决定性的战略决战,即著名的辽沈、平津和淮海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们标志着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根基被严重动摇,蒋家王朝的统治逐渐濒临崩溃。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东北守军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成功地将东北地区纳入...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国民众心中的形象。总之,平津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其深远影响不仅在于军事层面的胜利,更在于它在政治和人心层面的胜利,对于加速中国全面解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场战役的历史地位,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背景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的英勇作战,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进一步出现了有利于革命而不利于反革命的变化。首先,敌我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这时,人民解放军已经增加到了28...
中国三大战役是哪三大战役
中国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拓展知识:这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