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的中心思想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中心思想:表达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标题是《静夜》,诗中用了大部分笔墨描绘静谧的夜景。诗的第1小节描绘了一幅极平常的画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这些景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

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 的疏星。如果顺延着这条平淡无奇的写景的思路写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写景的好诗罢了。

但第2节一开头,诗人劈头问道:“天河何处?”这一问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领读者的思绪去“精骛八极”、“神游万仞”,似乎想让读者的眼光透过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无穷深处。

但紧接着的一句“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开的心神收拢回来,模糊的海雾能阻挡住人的视线,却不能阻挡那脱缰野马似的想像。

此时,放飞的心欲罢不能,已想到了很远很远——“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一句是极好的证明,证明诗人的想像的确已穿过了那茫茫的海雾,想像着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如果没有后一节的想像,前文的景是呆板的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的景,有了后一节的想像,才使得司空见惯的景变得空灵、美丽。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前后两小节诗虽有写实与想像的区别,却共同写出一个“静”字,全诗的氛围是谐调统一的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

在这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这正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的投射。

扩展资料:

名家点评

现代文学家、翻译家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文集》:“郭沫若在《我的作诗的经过》一文中又曾说,他最初接触到泰戈尔的诗,好像获得了‘生命的泉水’,当时他翻译过泰戈尔的诗集,而且他写的许多诗如《静夜》??等,都是受了泰戈尔的影响,诗意比较清淡。”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泽龙《中国新诗的艺术选择·王泽龙自选集》:“在“五四”退潮后,《星空》诗集中,一个纯洁晶明的月亮(星星)意象群,在它苦闷怅惆的情绪表现的世界中闪烁。”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林杰《郭沫若诗歌的象征主义》:“郭诗中音乐节奏与情绪内在进程的对应性,使其音律也具有了象征性,它与穆木天所阐释的象征主义诗歌音乐观是一致的??写自然之美的《静夜》句式整齐,长短对应,交韵抱韵相错,节奏和谐优雅而富于弹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静夜》(郭沫若诗作)



夜雨寄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原文赏析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译文 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3、注释...

《夜书所见》中心思想是什么?
诗中的“见”字,古今字义有所不同,此处指看见,所见的意境是思。秋天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

夜书所见古诗中心思想
《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客居他乡、辗转漂泊,在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中,看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生活场景,想起故土家园温馨美好;想起亲人朋友音容笑貌……从而含蓄地抒发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感情。下面是夜书所见古诗中心思想,欢迎参考阅读!【原文】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⑥客情...

十五夜望月的解释和中心思想
《十五夜望月》通过细腻描绘中秋夜晚的景象,传达出深沉的秋思和怀人之情。诗的起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了一幅月光如霜,鸦鹊栖息,桂花被露湿的静谧画面,使人感受到清冷而美好的意境。接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以疑问的形式,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巧妙地...

《夜书所见》中心思想是什么?
中心思想:在一个秋天,诗人客居他乡。寒风阵阵,诗人的内心无比孤寂。他看见别的孩子捉虫,也怀念起了自己的童年,心中孤苦极了。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作者笔下的秋天无比萧瑟、寒冷。他还写出了儿童捉虫的惊喜和兴奋,映衬自己的孤寂。

夜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下两句是什么?
下两句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原文如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请教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心思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田园风光词。词人描绘了黄沙岭夜晚的美丽景象,包括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香、蛙声等。这些景象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的描写,展现了夏夜乡村的宁静与生机。词中的景象看似平凡,但词人却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些平凡的景物描绘得生动逼真。明月别枝惊鹊,...

枫桥夜泊的中心思想
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夜石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据说月亮上有许多永远冰冷的石头。是月亮上的石头向地上的石头问好吗?月光冷凉,落在一柱一柱的石头上,弹跳一下,碎了,溅成满地银花。石林浸在月光里。夜石林通过童话的古诗表达了作者感受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突然悠然)想起一个小姑娘,想起小姑娘这样问妈妈:“夜里,石林睡觉吗?夜里...

皎皎天涯夜,思念杯中溢。月舞桂花落,秋澄万景清。的中心思想
皎皎天涯夜,思念杯中溢。月舞桂花落,秋澄万景清。1、其中心思想是:寄托感情于月亮,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2、译文: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天边想念故乡的亲人。思念太多,都满溢了。月亮照耀在飘落的桂花上,秋高气爽,万物的景色都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