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欲观含义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理欲观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主要探讨了“天理”与“人欲”的基本关系。在儒家学说中,理欲之辩是一个重要问题,长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先秦时期的墨家主张苦行禁欲,而道家则倡导无欲。孔子强调节欲,反对纵欲,《论语》中提出"克、伐、怨、欲不行","孟公绰不欲","亦可以为成人矣"。先秦各学派对“欲”的讨论并未明确将其与“理”联系起来,更没有涉及将两者对立的观点。这一对立观点最早出现在汉初儒家经典之一《礼记.乐记》中,提出“存理灭欲”。

到宋代,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朱熹在二程(颢、颐)的基础上,将孔子和《乐记》的观点发挥到了极致。在长达数百年的封建社会中,“存理灭欲”论确实对加强封建礼教的尊严和强制、束缚人民精神、维护君主专制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从历史的视角看,理欲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和欲望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揭示了在追求道德高尚的同时,如何处理个人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平衡问题。这一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对后世的哲学、伦理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欲观的探讨,促使人们在面对道德与欲望的冲突时,找到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理欲观是中国儒家文化中一个重要的道德哲学概念,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理欲观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道德与欲望的关系,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目前有两种读法和见解。1、断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解释:常无,意欲观察其深渊高妙。常有,意欲观察其所归趋。徼,通“侥”,边际的意思。我们要想更好地理解一个事物,必须要从常无的境界中体悟它的本源和本体,如要想更透彻精辟,则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

大学教育文言文
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言必遵修旧文而 *** 凿.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今亡矣夫.」盖非其不知而不问.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

欲这个字怎么理解,它的含义是什么,又代表什么
“欲”字在汉语中的含义十分丰富,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对于某种东西或目标的追求,还涵盖了多种情境下的需求和意愿。如“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这反映了人的欲望和期待。另外,“想要,希望”也是“欲”的一种常见用法,它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在日常生活中...

荀子·非相篇译注
故曰: 欲观千岁则数今曰,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审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 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注释] ①故:疑为衍文。②族(zòu奏):通“奏”,节族,节奏。③礼:疑为衍文。褫(chī尺):废弛。 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①。”而众人惑焉...

孔子语录(有关《两小儿辩日》)
『3.10』子曰:"(衣帝)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3.11』或问(衣帝)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3.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吾所寿也。" 『...

《诗论》原文直译及诗评
嗟夫,天下之人,欲观于《诗》,其必先知比、兴。若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诚有取于其挚而有别,是以谓之比而非兴也。 嗟夫,天下之人,欲观于《诗》,其必先知夫兴之不可与比同,而无强为之说,以求合其当时之事。则夫《诗》之意,庶乎可以意晓而无劳矣。  译...

裸汉字释义
汉字“裸”拼音为 luǒ,部首是“衤”,共有13画。简体字由衣部与果部组成,表示成年男女仅用遮羞布遮住私处的含义,最早可能与古代的“舔阴”文化有关。其字形演变体现了裸体的含义,从最初的遮羞到彻底裸露。“裸”在古代文献中多有提及,如《左传》中的“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以及《...

贵欲的意思是什么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贵欲”同样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汉代文人阮瑀在其《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中提到:“往年在谯,新造舟舡,取足自载,以至九江,贵欲观湖漅之形,定江滨之民耳。”这段文字描述了阮瑀因个人兴趣而探索自然风光和了解当地居民的故事。这表明,“贵欲”不仅是指物质上的需求,也包括...

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
群蚁观鳌①إ 东海有鳌焉②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③,腾跃而上则干云④,没而下潜于 重泉⑤.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⑥,欲观鳌焉.月余日,鳌潜未出.群 蚁将反,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海水沸,地雷震⑦.群蚁曰:"此将鳌之作也⑧." 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概天⑨,或游而西.群蚁曰...

关于道德经第一章
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根共生,相互促进;无欲观妙,属于性功,是明心见性之后,“感而遂通”,以之探索宇宙万物之奥秘;有欲观檄,属于命功,是虚极静笃之际,“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十六章)归根复命,达到深根固抵,长生久视。此处之“无欲”、“有欲”,乃大道之“玄德”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