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最后为什么会受到重用呢?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1

相信说起甲午海战很多人想到的是耻辱,但是在甲午海战中还涌现了一大批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率领军舰向日军撞过去的邓世昌为世人所熟知,而奋勇守护刘公岛的丁汝昌却不如邓世昌所知名了。虽然丁汝昌作为清军将领为世人所称赞,但是他却出身于太平天国,这段历史鲜有人知。

道光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丁汝昌出生在安徽庐江县石头镇,他家境贫困,从小只上过三年私塾便出外帮人放牛、放鸭、摆渡船等,以补贴家用。后来,在他14岁时,又去了镇上的豆腐店当学徒,当学徒的第二年安徽遇上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灾,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丁汝昌的父母相继饿死。1951年一月,太平军占领安庆城,孤苦无依的丁汝昌便和当地的同龄人一样参加了太平军。

加入太平军的丁汝昌,由于年轻气盛作战勇敢,很快便在军中树立了威望,受到了顶头上司,程学启的提拔,成为了副将。然而,由于太平天国内部斗争,翼王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实力大不如前,而清朝方面则重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湘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到了1861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围困了安庆城,而此时早已升为太平军将领的丁汝昌却萌生了投降清军的念头。

在和老上司程学启商量之后,丁汝昌在深夜率领300多人翻过城墙向集贤关湘军训导曾贞干投降。然而,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却对太平军的降军不太信任,所以每阵冲锋都让他们冲锋在前,丁汝昌等人自然也就成了攻打安庆成的头号先锋。

丁汝昌作战勇敢且有战略眼光,不出三日安庆城被破,安庆城内六万太平守军被俘,丁汝昌和程学启也成为了清朝的大功臣。程学启升任游击,赏戴花翎,充当开字营营官,丁汝昌升任千总,充当开字营哨官。

然而,丁汝昌作为太平降将,始终被清廷正统官员所排斥。同治十三年,清政府决定裁撤军饷,刘铭传早就与丁汝昌不睦,正好借这个机会,上书要求裁撤丁汝昌部马队三营,想要借此来削弱丁汝昌的势力,丁汝昌自然不愿意,强烈表达对刘铭传的不满,刘铭传知道后大怒,甚至动了杀心,丁汝昌虽有满腔才华,却无处施展,在郁闷之下,只好解甲归田。

1875年朝廷下令李鸿章招募北洋水军,以前在曾国藩帐下丁汝昌曾与李鸿章有过一面之缘,听说李鸿章筹备水军,丁汝昌便前去投奔。

光绪五年清政府从英国订购的“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艘军舰来到了中国,北洋水师已经初具规模,李鸿章便提拔丁汝昌留北洋海防差遣,派充炮船督操。在北洋水师的丁汝昌,由于李鸿章慧眼识人,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丁汝昌也十分感谢李鸿章的知遇之恩,暗中发誓一定要找机会报答恩相。

光绪八年,海军衙门根据李鸿章的提名,奏准以北洋水师记名提督直隶天津镇总兵丁汝昌为海军提督,不久赏加尚书衔,从小小的太平天国小卒到如今的海军提督丁汝昌成长了很多。

1894年,日本人发动了甲午海战,清军方面虽然装备和实力均在日军之上,可是由于清军仓促迎战,而且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长时间拖欠太平水师的军饷,导致水师士兵毫无战斗意志,甚至由于没有钱进行武器的维护,大炮都已经生锈,所以清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丁汝昌虽然下了必死的决心,极大的鼓舞了士兵士气,但是奈何清政府爱惜军舰,不允许海军出海迎敌。

1894年2月,日军围攻刘公岛,孤立无援的丁汝昌吞食鸦片自杀壮烈殉国。然而,就在他自杀之后,清政府却不允许他下葬,除了结发妻子吞金自杀之外,家人全部被流放,知道宣统二年才被平反。



丁汝昌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而他作为太平军降将却深受清廷重用,官至北洋水师提督一职,领尚书衔。这主要是因为“识时务者为俊杰”,丁汝昌在适当的时间选择投降,并在安庆一战中立下战功,为其打开了入仕的大门;再者,由于其清白的家庭背景、鹤立鸡群的军事能力,又跟对了李鸿章这颗大树,故而能够扶摇直上,咸鱼翻身!

识时务者为俊杰

众所周知,丁汝昌是在安庆保卫战中投降了清军的,为何说此时投降清军是识时务呢?因为安庆的太平军没有活路,而围城的清军日子也不好过,这种背景下,选择就很重要。

清军对于围剿太平天国的既定方针是第一步攻武汉,第二步陷安庆,第三步夺天京。咸丰九年(1859年)冬,武汉已下,湘军首领曾国藩就开始分四路围攻安庆。次年5月,清军在太平军叛将韦志俊(韦昌辉之弟)的帮助下,接连击溃太平军守将连添福、万宗胜部,继而拿下枞阳,致使安庆告急。


陈玉成为了救安庆,企图采用“围魏救赵”之策略,欲将围城之清军引往上游,于是分兵两路合攻湖北。陈玉成亲率大军趋北路进抵湖北黄州(今黄冈),但受到英国的阻挠,无法继续进兵;与此同时南路李秀成一开始高歌猛进,但到黟县而止,既没有选择趁胜攻击曾国藩在祁门的指挥部,也没有按约定向湖北集结,反而擅自挥师浙江,转去江西,这让已经立下遗书的曾国藩得以喘息,并加紧了对安庆的包围之势,同时仍以副都统多隆阿、按察使李续宜的两万骑步兵,在陈玉成南下回援的必经之路桐城附近打援,陈玉成进退两难之际只得回到天京请命增兵硬磕!

1861年5月末,清军也正是趁陈玉成到天京请求救兵的时机,集结重兵向太平军阵地赤冈岭发动了进攻。整整一周的攻打,四千太平军弹尽粮绝,孤立无援,营垒终被攻破,湘军入营将全营太平军屠杀。随后,清军再向菱湖北岸的太平军营垒进攻,八千守军粮食耗尽后向曾国荃投降,但为时已晚,太平军降军全部被斩首,清军继而全部调往安庆城下,准备最后一次攻城,丁汝昌就是这个时候投降了清军。

“学启不降,当诛尔亲子”。——《清史稿》

此时的安庆因长期被困,粮草已绝,城中守军以树叶、树皮为食,饿死者随处可见,吃都吃不饱的太平军,守住一座孤城几乎不可能。故而城中外逃的太平军并不少,其中陈玉成部将程学启就在深夜带着丁汝昌等300余人翻越城墙,向集贤关湘军训导曾贞干投降了。这里虽然有曾国荃绑架程学启家人的因素,但丁汝昌跟着出城受降是他识时务的表现,如果拼死守城,也就没有后来的高官厚禄了。


“安庆北门石垒三最坚,学启力攻拔之,绝贼粮道。”——《清史稿》

在投降清军以后,曾国藩毕竟对这些叛军不怎么放心,于是就让他们冲在前面做炮灰。程学启、丁汝昌熟悉城中布局,因而做了清军前导,配合着清军的“地道战术”攻破了安庆北大门,进而引军入城,占领了安庆全城,城中太平军近两万人被屠。也是因为这个战功,程学启被升任为游击,赏戴花翎,开字营营官,丁汝昌则升任千总,开字营哨官,开启了清朝的入仕门路。

李鸿章的提携

曾国藩是李鸿章的恩师,在官场上对李鸿章的扶持相当大,特别在于淮军的组建上。因为李鸿章是安徽人,故而在其组建淮军时,曾国藩将本属湘军体系的开字营播给了李鸿章,因为这个开字营里大都是李鸿章老乡安徽人,这有助于他的管理。就这样,丁汝昌就开始跟着李鸿章干起了事业。李鸿章也是胸怀大志之人,他力图兴兵强国,故而对于人才相当看中,特别是丁汝昌这种出身贫寒,与朝廷官僚体系没有裙带关系的军事人才,相当喜欢,故而才有了李鸿章对丁汝昌的提拔。


丁汝昌是同治元年(1862年)跟着李鸿章到的上海,鉴于安庆之战的英勇表现,李鸿章就想再磨练一下他,于是将丁汝昌所部派往配合刘铭传的铭字营,在四江口与太平军作战,也是出于作战英勇,刘铭传就顺势向李鸿章申请要人,把丁汝昌调到了铭字营,官职虽未提升,但接掌了刘铭传的100亲兵,随着捷报频传又改统领马队,升了营官,还授了参将。

同治三年,太平天国问题彻底解决,曾国藩又受任北上剿捻,此时的李鸿章为两江总督,大部淮军也就随播于曾国藩北上。丁汝昌此时也算是临危受命,先升了副将,统先锋马队3营,跟着刘铭传北上,打了四年捻子,彻底剿灭了东捻军,丁汝昌因功被授为总兵,加提督衔,赐协勇巴图鲁勇号,这是他凭本事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目前之患在内冦,长远之患在西人”。——李鸿章

同治十三年,朝廷基本上没什么内乱了,于是开始裁减军队,刘铭传或许是有些私心,对于手下这个丁汝昌出头太快有些想法,于是从丁汝昌的马队3营开始入手裁撤,丁汝昌致书抗议,惹刘铭传怒火难平,有杀丁汝昌之意,丁汝昌无奈,为保性命,只得辞官归乡。其实正是丁汝昌抵制裁军这一点,最符合李鸿章的心意,当年恩师曾国藩害怕湘军势力太大会引祸上身,于是主动裁军,李鸿章就极力反对,他认为清军衰弱已成定势,湘军、淮军之组建不仅是平内乱,更为长远之计,以防西方侵略大清,这个思路与丁汝昌心照不宣。同年,日本就对大清台湾发起了攻击,这也应正了李鸿章的预测,只不过日本是通过海战!

“丁汝昌夙将骑兵,以统海师,朝廷用人,自为失当”。——刘体仁

正是弹丸小国日本的这次行动使大清朝廷开始重视海防,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受命督办北洋海防。当时李鸿章任职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丁汝昌觉得机会到了,于是前往天津投靠李鸿章这位老领导。李鸿章又担心其与刘铭传的过节,当然不会让他重操旧业,于是借着办海军的时机,将这位“文韬武略”的才干拉进了海军体系。其实这也是后人对其诟病诸多一个原因,一位步骑将军,对海军一窍不通,有点专业不对口的意思。当时想用丁汝昌的大员还包括陕甘总督左宗棠,他正在收复新疆,也是用人之际,但李鸿章不愿意放人,借口将丁汝昌留在了天津,否则丁汝昌去了甘肃也许更能发挥其才能。

“十四年,定海军经制,命为海军提督。军故多闽人,汝昌以淮军寄其上,恒为所制”。——《清史稿》

丁汝昌入了海军体系虽然专业不对口,但带兵的能力也,正如现在说的,领导不一定非要专业对口,会管理就行,专业交给技术人员就行了,如北洋水师的各军舰管带,皆是留洋归来的海军新式人才。丁汝昌在北洋水师的筹办中也成为李鸿章的左膀右臂,从订购军舰带航回国,到维修保养巡查海况,以及新式海军的训练,皆打理的头头是道。我们都知道清朝向日本之类列强赔款不少,但很少有人知道日本也向清朝进行过赔款,这正是丁汝昌在日本长崎时的高光表现,打了日本警察,还获得了5万赔款,可以说当时的大清水师是名副其实的亚洲第一水师。

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鸿章鉴于丁汝昌的表现,向皇帝递交《保举将才折》,举荐丁汝昌为清朝新式海军重点培养人才。次年九月,北洋海军正式建军,海军衙门根据李鸿章的举荐提名,奏准以北洋水师记名提督直隶天津镇总兵丁汝昌为海军提督,光绪二十年赏加尚书衔。这也是丁汝昌一生最为高光的时期,之后的事情众所周知,甲午海战的惨败,将这位军事人才打入万丈深渊,沦为丧权辱国的替罪羊。

综上,丁汝昌虽是太平军降将,但也属实是一名干才,恰逢时机的选择投诚,立即以降将之身立功入仕,开启门路;加之世代农民出生的简单背景,过硬的军事能力,得到了李鸿章重任,一路提拔至海军提督。但在腐朽的清朝统治下,没能继续书写传奇,虽有“予决不弃报国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臣职”的精忠豪言,也难免为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战术思想买单,成为历史上背负骂名的替罪羊。



首先要说一下,丁汝昌可能并不是太平天国降将。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也是近代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个人物。而关于丁汝昌的出身,一直有所争议。民国文人陈诗撰写的丁汝昌传记《丁禹廷军门传》中说丁汝昌曾经参加过太平军,隶属于程学启,后来跟着程学启降清。后来有不少文章就引用陈诗的说法,认为丁汝昌是太平天国降将。

不过这个说法缺乏史料证明。李鸿章后来向朝廷举荐丁汝昌出任北洋水师提督,上呈的奏折中只说他“初隶长江水师”,出身于长江水师,没有提到丁汝昌曾经参加过太平军。而甲午战争期间,清流们群起攻击李鸿章和丁汝昌之时,既没人说李鸿章在丁汝昌生平上造假,也没有说丁汝昌是太平军降将。

所以所谓丁汝昌太平天国降将这个说法只是陈诗一家之言,不足为信。

至于丁汝昌为什么能成为北洋水师提督,则是运气、能力和努力多重因素造成的。

丁汝昌从长江水师转隶淮军以后,就归刘铭传管辖,后来因功升为总兵。1874年的时候,刘铭传奉命裁撤部队,丁汝昌下属马队3营也在裁撤之列。丁汝昌上书反对,引得刘铭传大怒,想治他的罪,丁汝昌最终被免职。

赋闲在家丁汝昌无事可做,只能去投奔李鸿章,希望求一个差事。李鸿章担心马上用他会让刘铭传不满,所以安慰丁汝昌好好等待机会,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李鸿章奉命筹办海防时,需要一个人直接负责此事,管理北洋水师。由于近代海军是一个新生事物,清政府内没有现成人才可用。虽说此时沈葆桢也开办了一个船政学堂,培养了一批了解近代海军知识的学员。但是毕竟这些学员还太年轻,还不适宜独当一面,因此沈葆桢写信给李鸿章,建议选择一个老成持重的人主管此事,李鸿章也深以为然。

不过此时李鸿章的那些心腹,像刘铭传等人早就已经身居高位,北洋水师刚刚创办之初只有几艘炮舰,主管的职位也不过区区一个炮船督操而已,刘铭传等人显然不愿意屈就来做这种小事。所以李鸿章决定从地位相对较低的旧部里选择一人来负责此事,并最终选择了丁汝昌。

李鸿章做出这个决定,自然也是有他的考虑:

首先,丁汝昌早年曾经在长江水师服役。虽说长江水师是旧式水师,和近代海军有很大区别,但是多少也有一些联系,丁汝昌有起码的水军常识,比那些从来没接触过水军的陆军将领要强一些。

其次,近代海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淮军众将没有一个人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日后北洋水师的管理、训练势必要借重聘用的外国顾问和船政学堂的那些学员,不能自己独断专行。这么一来北洋水师的主管必须脾气要好,愿意听从顾问和船政学员的专业建议,否则肯定会出乱子。而在淮军将领里,丁汝昌本来就以稳重出名,让他去管水师不至于和船政的学员闹出矛盾。

另外丁汝昌此时赋闲在家,李鸿章用他管理北洋水师,那么就给了他一个表现的机会,势必会感恩戴德,也利于李鸿章以后控制北洋水师。

而事实也证明李鸿章这个选择还是比较正确的,丁汝昌没有让他失望。

丁汝昌出任炮船督操一职以后办事勤恳,能虚心听取西洋顾问和船政学员的建议,日常工作完成得很好。另外丁汝昌平时还注意学习海军知识和英语。1880年丁汝昌奉命带着林泰曾、邓世昌等人去英国接收订购的“超勇”、“扬威”两舰时,顺便觐见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拜访了英国海军司令,并参观了英国船厂。由于他英语流利,又对海军知识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给英国人也是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丁汝昌在炮船督操任上做得如此出色,北洋水师成军时,李鸿章自然就顺理成章推荐他担任提督一职。所以丁汝昌一开始能当上炮船督操,主要是因为各方面条件比较适合,又正好赋闲,有几分运气因素在内。不过他最后能担任北洋水师提督,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光靠运气是不行的。



因为他非常的有能力,他是有才华的人,所以他投降后会被受到重用,每个朝代都是喜欢有才的人。

因为丁汝昌对海战非常精通,再加上当时北洋海军缺乏人才。因此丁汝昌才会受到重用。

李鸿章重用他统领水师甲午战争时壮烈殉国?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李鸿章重用他统领水师甲午战争时壮烈殉国 偶尔也有例外,就比如丁汝昌,这个人的名字很多人都听过,他是甲午战争时的北洋水师提督,管理着李鸿章最为金贵的一支军队,可以说是李鸿章的股肱之臣,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丁汝昌是太平天国的降将。丁汝昌是安徽庐江人,当年皖北一带闹饥荒,...

丁汝昌是降将,也没什么能力,为何会成为清朝海军高级指挥官?
丁跟随程学启投了清廷,为了使曾国藩重用他,在两军打仗的时候,他多次带头冲锋。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对安庆城的了解,为曾国藩多次献上计策,最终曾夺下了这里。后来,丁汝昌由于作战勇猛,取得了刘铭传的信任,没多久就官升数级。1864年,平定了太平天国,丁随刘铭传北上剿灭捻军。而在这个过程中,丁再次...

民族英雄丁汝昌在自杀殉国后,为何光绪帝不准为其下葬?
不久清朝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在经过丁汝昌的家乡时,为了混得一口饱饭,丁汝昌加入了太平军,由于丁汝昌上过几年学,能写会算,在军中颇受重视。随着太平军的队伍越来越大,引起了朝廷的重视,遭到了清军疯狂的镇压,丁汝昌所在的队伍最后选择投降清军,但却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每次打仗都会命令这批降军冲...

水师提督丁汝昌:从太平天国成长起来的虎将
丁汝昌深知大势已去,为保护士兵免遭屠戮,最终还是向伊东佑亨提督修降书一封:我恳请您不要杀害士兵和人民,我愿将舰队和炮台兵器全部交出。英国舰队司令官会担保我所言非虚。伊东佑亨当场对使者说:不需要什么证人,我信赖的只有丁汝昌一个。丁汝昌在得到伊东放还士兵的承诺时,就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丁汝昌在作...

丁汝昌自杀殉国,为何光绪不许其下葬?
因为大清那时候已经是无力回天,上下腐败。 上到大清皇帝不分忠臣奸臣,下到文武百官无心应战,以至于丁汝昌枉死。真的像丁汝昌遗书中所说,没有人能懂他,他的以身殉国最终也是换来了不准下葬,外加三条大链子。如果丁汝昌若是知道此事,我相信他能被气出棺材。丁汝昌之死其实也是输在了大清兵力薄弱...

丁汝昌生平故事简介丁汝昌是英雄还是罪人?
湘军将领曾国荃对这批降军存有疑虑,每逢战斗,必令他们居于前列,七月十三日,程学启、丁汝昌作为前导,攻破安庆北大门外的太平军营垒3座,断绝了安庆北面的交通,使守城的太平军处境更加艰难,八月一日,曾国荃指挥程学启、丁汝昌等攻占安庆,太平军守将叶芸莱以下1.6万人全部战死。 战后,程学启升任游击,赏戴花翎,充当开...

丁汝昌是“正人君子”吗?
丁汝昌死得其实很卑微。丁汝昌死前,曾经安排部下与日本和谈,表示愿意投降,与此同时,由于朝廷已经要给他治罪,丁汝昌当时实际上是“戴罪留任”。因此,即使回到京师,丁汝昌也不会有好下场,自杀即落得好名声,又能保全部下,于情于理,死都是一种解脱——最后,丁汝昌就着葡萄酒吞下了鸦片,据说当晚...

丁汝昌真的是太平军叛徒出身吗?请收起这套说辞吧!
出于国内主流舆论对太平天国趋于正面的评价,所以作为「 ”太平军叛徒”的丁汝昌自然而然的招来了不少口诛笔伐。 丁汝昌是甲午海战中的关键人物,以往不少中国近代史的论著和辞典都对其大加颂扬,然而,据历史考证,丁汝昌却是农民起义军的叛徒,并靠镇压农民起义而发家(「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是太平军叛徒”,湖南电视台...

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弟弟韦俊,多次击败满清,投降后为何受到重用呢...
但是对于韦俊却是一个例外,而且曾国藩对待伟俊还礼遇有加。韦俊投降满清之后,也为剿灭太平天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在平息太平天国之后,他激流勇退,退出了满清军界和政界,隐居山野,最后也得以善终。和他差不多遭遇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丁汝昌,丁汝昌也是太平天国的将领,投降了满清之后,...

太平天国的叛将投降清朝后最终有谁留名青史了?
在这种状况下,郁闷的韦俊最终在曾国藩等人的诱惑下,投降了清朝,成了太平天国最大的降将,不过,虽然来头很大,却从来没有被清朝重用,后半生碌碌无为地混到了善终。同样是投降,丁汝昌的运气比韦俊好了很多倍。丁汝昌是安徽合肥人,他投身太平军时还是一个小年轻,甚至投降时也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