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变法为何只能强魏一时?
魏国为何没能在李悝变法下一直强大,乃至完成统一呢?不少人认为这是因为魏文侯之后的君主都不具备魏文侯的雄才大略,进而导致了李悝变法并不彻底。
其实这只是一方面,而李悝变法本身就具有的局限性,这也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后来的商鞅变法一样,从根本上强大一个国家,我们就来进一步说说李悝变法的局限性。
李悝变法未能触及根本的政治制度。
李悝在政治上的改革,其实只是看似雷厉风行,他主张“夺淫民之禄”,在当时也已经触及到了用人制度的根本,但如果从最终的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可以说魏国的用人之道,只在魏文侯时期发挥了作用。
在接下来的魏武侯和魏惠王时期,魏国的用人政策又回到了老路,吴起和商鞅先后从魏国出走,就是明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李悝在政治上的变革,其实只是一时政策措施,并没有制定出可以维持长久不变的坚持任人唯贤的用人政策。
李悝在政治方面的另外一个改革措施是制定了《法经》,但其主旨并不是改革或者调整当时的法律制度,而是补充和完善已有的法律条文。
这更进一步说明了李悝变法在政治方面是粗浅的,并没有触及到根本的政治制度,这也决定了其发挥的作用不能长久,而发挥出的威力也是有限的。
李悝变法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制度。
在春秋中后期,计口授田和按亩征税等已经开始在诸侯国中实行,比如说鲁国的“初税亩”、秦国的“初祖禾”及晋国的“郭偃之法”,这也就是说李悝变法中的“尽地力”和“平籴法”中的一些措施并不全是李悝首创。
而他的经济改革之所以能在魏国达到富国的目的,其实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李悝把这些已有的经济措施系统化和科学化了,并且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执行,而李悝变法并没有像商鞅变法那样,直接以法律的条文明确地提出废除井田制。
当然这些局限性是用我们以今天的眼光看的,但这却不能否认它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就秦国成就统一大业而言,李悝变法亦对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商鞅变法是以李悝变法为蓝本的,只不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魏国为何能成为战国首霸?归根结底是因为李悝在魏国的变法,使得魏文侯奉行选贤任能、发展经济、加强法制的政策,这些变法的举措,让魏国在综合实力上遥遥领先于其它诸侯,所以魏国成为战国首霸,亦在情理之中。
但李悝变法终究是以经济政策的调整为中心,并没有触及社会制度方面的革新,这也就导致了魏国在实际发展中是缺少后劲的,这也就是说魏国其实从魏文侯去世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只不过变法的余威犹在。
而在魏惠王统治时期,魏国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制度都回到了老路上,也就是说在魏惠王时期李悝变法的余威早已消失不见,这也说明魏国的衰落其实早已注定,而魏惠王又奉行四处开战的政策,则进一步加速了魏国衰落的进程。
因为李悝变法并没有改变魏国的内部,内部依旧是腐朽的,所以李悝变法只能强魏一时。
因为他当时并没有触及到根本的政治制度,这才是决定经济的根本所在。
因为当时只是对于经济有短暂的促进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是没有效果的。
秦国的历史
齐国与秦国不接壤,得以独立发展,在对抗强魏的过程中与秦国是牢靠的战略伙伴,田氏代齐后,经齐威王、齐宣王、以及齐愍王前期的80年开发,齐国富甲一方,与秦成东西并立之势。 楚国的吴起变法曾经令楚国强盛一时,楚悼王死后,新法基本被废,由于楚国本就雄厚的国底,再经历楚宣王、楚威王之耕耘,楚国于前333年,大败...
曾是西部小国的秦能统一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并不是只有秦国才有变法,东方六国都曾有过变法,比较有名的有魏国的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赵国的赵武灵王变法,但只有秦国的变法最彻底,并一直贯彻执行,其他国家的变法,都是随着灵魂人物的去世而烟消云散。并不是秦国第一个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和楚国的吴起变法都比商鞅变法要...
秦统一六国这一决策,在中间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是谁?
齐国与秦国不接壤,得以独立发展,在对抗强魏的过程中与秦国是牢靠的战略伙伴,田氏代齐后,经齐威王、齐宣王、以及齐愍王前期的80年开发,齐国富甲一方,与秦成东西并立之势。 楚国的吴起变法曾经令楚国强盛一时,楚悼王死后,新法基本被废,由于楚国本就雄厚的国底,再经历楚宣王、楚威王之耕耘,楚国于前333年,大败越...
秦国历史简介
齐国与秦国不接壤,得以独立发展,在对抗强魏的过程中与秦国是牢靠的战略伙伴,田氏代齐后,经齐威王、齐宣王、以及齐愍王前期三代君主80年开发,齐国富甲一方,与秦成东西并立之势。 楚国的吴起变法曾经令楚国强盛一时,楚悼王死后,新法基本被废,由于楚国本就雄厚的国底,再经历楚宣王、楚威王之耕耘,楚国于前333年...
李悝简介: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李悝(公元前455—前395年),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师从子夏,魏文侯以为相国,主持变法事宜。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
战国时期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司马迁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但是申不害的变法效果,远不如魏、齐、秦等国,无怪乎韩国在三晋中,以至于战国七雄中,始终处于弱下的地位。 秦国的商鞅变法 秦是一个文化比较落后的西方部落,曾“破西戎,有其地”,周幽王时,为犬戎所败。平王东迁,秦国“救周有功,赐受...
具曰予圣,乌之雌雄
虽然他的变法没有商鞅出名,但是他的作用一点也不小,他的故事便是下文,李悝识人五法,放在今日,也不过时 (李悝有个别名——李克,不必纠结名字 悝和克是次要,故事内容是关键) 魏文侯问李悝 :“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前面巧答的那位先生),这两人怎么样?”...
秦国有如此的强大经济基础,是因为哪个制度的严格执行?
那么秦国是如何强大这一经济基础的呢?当我们带着这个疑问透过时光隧道,看向秦人时,他们却用坚定的语气向我们回答道:我们用法律制度保证农业生产。 本篇笔者就从商鞅改法为律说起,聊聊秦代是如何用法律制度保障农业生产的。 商鞅改法为律。 改律之事,乃变法之大者也。——《历代刑法考·律令考》 商鞅变法是秦国...
秦国为什么要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直接原因是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面临着三晋(魏、赵、韩)的强大压力,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失败,国力衰落,社会动荡,奴隶制度崩溃。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了广大农民和平民的利益和愿望。
卜商:孔子最长寿的学生,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嬴姓,李氏,名悝,一作克,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在战国初期,李悝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有的古书中还将李克写成“里克”,或讹作“李兑”、“季充”。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时人,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经常和秦国交锋作战。就李悝在魏国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