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国君到底姓什么?
秦国的国君姓“嬴”啊,不过下面是月女凡,上面好多人嬴打错了。(*^__^*) 嘻嘻……
姓有古今之分。秦始皇的古姓是嬴,而从今姓的角度说,他是姓赵。今姓绝大部分来自于古时的氏,而秦国公室都是嬴姓赵氏。所以秦始皇叫“赵政”。
长期以来,权威史书都写着,秦始皇名为赵政,秦国历代君王都是嬴姓赵氏,已经成为专业史界共识,偏偏有一些脑子有问题的业余人士,非要说秦国国君不姓赵!还否认秦始皇叫“赵政”,非叫“赢政”,是历史专家和经典史籍都弄错了?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不愿意秦国国君姓赵?究竟对不对呢?
司马迁的史记详细记载了秦国祖先的族谱。在舜时代,秦国祖先被赐姓为“嬴”,而且形成很多分支。主干一支,在商纣王时期,“蜚廉”为商纣王的臣子,“蜚廉”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恶来”,次子名叫“季胜”。“季胜”的后代“造父”,为周穆王驾御战车有功,被封在赵城,以地名为氏,从此以后,他的后代都姓“赵”,后来发展成为赵国。“恶来”的后人因为依附造父家族为生,尊其为祖,所以也姓“赵”氏。身为恶来后裔的秦国历代国君,包括秦始皇在内,都因此为“嬴姓赵氏”。
事实果真如此!确实如此!
“恶来”的后人,不是仅在一段时间姓“赵”氏,一直到子孙后代都将以赵为氏!几十年后,非子因为为周天子养马有功,被册封在“秦”这个地方,以“秦”为国号,为附庸(诸侯等级从高到低为:公、侯、伯、子、男、附庸)而已,那些脑子有问题的人就认为他成了嬴姓的宗主,从此恢复了“嬴”姓!简直让人看不懂!非子为嬴姓,什么时候变过吗?何来恢复一说。有点古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上古之时,姓与氏是并存的,并不互相矛盾,为什么姓嬴就不能氏赵?只能说这人太无知,无知就罢了还喜欢妄言。事实上非子及以后历代秦国国君,不仅全部是“嬴”姓,而且全部是“赵”氏!
那些说秦国国君不姓“赵氏”的人,压根没有看懂这段记载!
古代姓氏和现在不一样,“姓”和“氏”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姓是从远古祖先那里继承的,有些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只有宗主一族才能祭祀祖先,享用祖先的“姓”,果真如此,那么姬姓的诸侯们都不能姓姬了!因为只有做为姬姓主宗的周天子才能姓姬啊!何况秦国国君根本就不是什么嬴宗,正宗嫡传的嬴宗在赵城而不是秦亭,非子为什么号为“秦嬴”?这些人压根没有理解,估计他们也理解不了。
氏是由姓衍生出的,其作用就是家庭的徽号,宗族不论嫡庶,均可用氏,也可不取氏。当然,国君因为其身份尊荣,一般没有人用氏来称呼或标记其家族,只需要用王位尊号即可。所以国君如果原来没有氏,成为国君后也就没有必要再取氏,如果以前有氏,那么也会因为没有用处而被忽略,因此,各国国君的儿子,只叫“公子××”,国君的孙子,只叫“公孙××”,如果有了官职,往往称呼其“官名+名”,后来就可能用官名为氏。如果有了封地或者食邑,也可以地名为氏。国君之外的其他宗室成员,有时会改用新氏以标记自己的家庭。
孔子的祖先孔父嘉,是宋国公族,另为孔氏。杀死孔父嘉的华督,也是宋国公族,宋戴公之孙,另为华氏。
楚国稍有些特别,国君有一个专用的“氏”——“熊”氏,只有国君才能使用,太子和公子都不能叫“熊×”。但若因此认为“熊”氏的地位相当于“姓”的地位,便反映出某些人认识过于狭隘。姓并不是只有国君才能用,沦为平民的宗室也可以用。只是国君无需取氏和换氏,仅用姓或原氏就可标记其出身。
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氏里又可以分出新氏,例如:晋国的智氏、中行氏都是从荀氏发展来的。而秦国灭亡后,宗室成员里有一部分由“赵”氏改成了“秦”氏。
有人认为说秦国国君姓赵是由《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载:“秦始皇姓赵氏”而反推出来的,纯粹是孤陋寡闻,见识短浅。
那我们看看秦始皇姓“赵氏”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史记·秦本纪》原文摘录:……舜赐姓嬴氏。……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赵衰其后也。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此段文字明确说明了秦国为赵氏的历史缘由,是由于恶来早死,其子孙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依附造父家族成为其族属从而跟随氏赵,因为这段卑贱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于是自欺欺人地故意无视。反而却以歪曲另一段关于秦始皇名字来由的文字来否定秦国赵氏的事实。这一段文字是:“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这段文字记叙了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后来的秦庄襄王,后改名“子楚”)在赵国当人质时娶吕不韦姬生下秦始皇并取名赵政的史实,仅此而已。然而某些人忽然就联想到了两年后赵政避难的故事,瞬间就演化成了赵政母亲为了掩人耳目,才让秦始皇冒姓赵氏,叫“赵政”,时空错乱的同时还脑洞大开地说这显然是用姥姥家的“赵氏”身份做掩护!真是搞笑至极!这种人口口声声指责别人扯淡,自己却兴致勃勃地漫无边际胡说八道信口雌黄。网友们,你们从原文中哪里能看出赵政是随母亲娘家的氏,又在哪里看出秦始皇的姥姥家是赵氏?
这个人还信誓旦旦地告诉人家赵政回国后被立为太子,叫“太子政”,然而他自己引用的史料上明明写的是异人才成为太子,赵政就被赵国送回秦国。他爹是太子他也是太子,真不知这个人是什么智商。事实是一年后异人即位为秦王时赵政才成为太子,真不知他是用哪只眼睛看书的,或者是理解力有问题?搞笑的是他自己还抄了这段文字:“ 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龁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归秦…… 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
然而还没有完,此人还在继续自说自话,说什么赵政“即位为王后叫“秦王政”!再也没有用“赵政”这个名字。”言之凿凿,好像他是专门从秦国穿越过来给大家进行实况转播解说的。赵政成为秦王,当然会被称为秦王政,因为秦王是他的职务,被用职务称呼不是很正常吗?联系上下文,估计此人是将“太子政”、“秦王政”当成赵政的新名字了,没办法,就这种智商!至于“再也没有用赵政这个名字”,则再次生动地展示了其扯淡和逗逼的绝技,不知他是怎么知道秦始皇后面几十年不再叫赵政的。难道他是被秦国史官阴魂缠身了?
姓嬴。
嬴姓是秦国国姓,周朝时,大费的十四代孙非子,居住在犬丘,善于养马。犬丘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当时在位的周孝王,于是孝王命非子在千水、渭水之间汇合处(今陕西宝鸡一带)放马。
马得到大量繁殖,非子也因此立下大功。于是孝王将非子养马的地方赐给了他,并赐姓赢,这就是秦国王室姓氏的由来。
扩展资料:
秦国王室的先祖:
秦非子(?―公元前858年),嬴姓,名非子,号秦嬴,伯益之后,商朝重臣恶来五世孙,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西周犬丘人。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在位。
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不过非子只是封地不足五十里的“附庸”,既不是诸侯,也算不上卿和大夫。等到秦襄公时,才正式列为诸侯。
公元前858年,非子去世,其子秦侯继任君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嬴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非子
秦国的国君确实是“嬴姓赵氏”。根据《史记·秦本纪》的说法:“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最早“姓”和“氏”是不同的概念,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后来姓和氏之间的界限模糊,于是姓和氏合在一起,干脆不称氏,只称姓了。
值得一提的是,秦赵其实拥有共同的祖先,都是华夏族的同一支,其国君都是嬴姓(少昊氏之后),赵氏(造父之后)。相传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因助周平定徐偃王之乱,封于赵城,其后以赵为氏。
后来赵国的祖先奄父救周宣王于千亩之战,其子叔带为周朝卿士,因不满周幽王的昏庸,离开周王,侍奉晋文侯。从此赵氏便在晋国落脚,渐成望族。在前403年,叔带之后赵烈侯与韩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至于秦国,其祖先非子有养马之功,周孝王将他分封在秦,作为周朝的附庸,让其继续嬴姓的祭祀。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领的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
所以,楼主说的许多史书说秦为赵氏,赵宣子是嬴姓,都是对的,因为秦赵同为嬴姓赵氏。
秦穆公,嬴姓,赵氏,名任好。
秦昭王,嬴姓,名稷(这个时候,姓和氏已经合流,一般不再称氏)。
还有一点,先秦的人,姓和氏是非常尊贵的,不能随随便便称呼的。比如秦穆公。我们不能称他为“嬴任好”或者“赵任好”,不过可以称他为“秦穆公”或者“秦公任好”。
在两周和先秦时期,中国的贵州们不仅有姓另外还有氏。姓与氏是并立的,各有其用,只说姓而不说氏是不完整的。事实上秦国的君主是嬴姓赵氏,单从姓来讲,说秦国君主姓嬴肯定是正确的,但同时还有说明他是氏赵的。如果说姓秦君姓赵,其实是把古代的姓和现代的姓混为一谈了,按当时的说法,只能说他氏赵而不能说姓赵。但现代的姓是后世将上古时期的姓和氏混而合一形成的。所以如果说的是今姓,那么说秦国君主姓赵也是对的。嬴是其古姓,赵是其今姓(其实是氏)。
嬴姓的始祖是舜的名臣伯益,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自己又很擅长驯化鸟兽,主管畜牧成绩巨大,所以舜重赏他,不仅将自己的女儿(也可能是同族之女)嫁给他,还赐他“嬴”姓。伯益的后代繁衍众多,嬴姓大家族在夏商两代分化出以李、江、黄、徐等十四氏为代表的很多氏族。
赵姓(氏)的始祖是造父。造父是伯益的嫡系后裔。因为在众所周知的平定徐偃王叛乱战争中功勋显赫,周穆王将赵城赐予他做为食邑,造父因此以赵为氏,同时他的族人(包含其高祖的另一支后裔(恶来系))都成为赵氏家族成员。赢姓赵氏即由此而来。
造父的高祖是蜚廉(伯益第十代孙)。蜚廉的儿子中主要的有两个(也可能只有两个)。因长子恶来早死且家庭败落,蜚廉的嬴家家主身份由幼子季胜继承。其后代归附周朝,世代均为周天子朝臣,世袭贵族,嬴姓宗主。季胜的曾孙造父在平徐战争中立下战功受封得赵氏,其直系后裔历经十几代发展成为赵国。而蜚廉的长子恶来则是秦国君主的祖先,因为是纣的亲信,周武王伐纣时杀之,其后裔沦为奴隶,境况凄惨。只能世代依附季胜家族求生。当身为嬴家族长的造父受封得赵氏时,作为族属,他们也随之成为赵氏成员。这就是秦国为何与赵国一样同为嬴姓赵氏的缘由。说简单点,就是哥倒霉死得早,遗孤跟着弟弟家混。
在季胜-造父家族的庇护下,恶来后裔不但得以继续生存和繁衍,而且渐渐摆脱奴隶身份,到非子时,因擅长养马而受封秦亭,其后裔以此为根基逐渐发展为秦国。
所以不论赵国还是秦国,都是赢姓赵氏,只不过赵国是正统,秦国是旁支。晋国的权臣赵盾,是造父第十三代孙,正统的嬴姓赵氏,名盾,宣子是其谥号。赵盾第七代孙赵籍当政时,晋国三分为赵、魏、韩三国。赵家由晋卿升格成为诸侯。
周天子和诸侯君主都不直接称呼名字,一般称为“某王某某”,或以谥号代称。例如“赵王迁”、“秦王政”,如果一定要按今天的习惯直呼其名那就是赵迁、赵政。秦庄公即赵其,秦穆公即赵任好,秦昭王即赵稷。
汉代是距离先秦最近的朝代,对于先秦的规章礼法和社会习俗了解掌握得最为准确,所以汉代史书仍然以先秦的宗法规范称秦国君主为赵氏。然而随着社会发展,汉之后的朝代已经不了解先秦的情况,秦国赵氏这一史实渐渐不为一般人所知。
秦国历代君王都是姓赢,姓赵的说法并不成立。
历史:司马迁的史记详细记载了秦国祖先的族谱,在舜时代,秦国祖先被赐姓为“赢”,而且形成很多分支。主干一支,在商纣王时期,“蜚廉”为商纣王的臣子,“蜚廉”有两个儿子,长子叫“恶来”,次子叫“季胜”。“季胜”的后代“造父”,为周穆王驾御战车有功,被封在赵城,以地名为氏,从此以后,他的后代都姓“赵”,后来发展成为国。“恶来”的后人开始也因为“造父”的功劳,也姓“赵”氏。但是“恶来”的后人,虽然一段时间姓“赵”氏,但是几十年后,因为为周天子养马有功,被册封在“秦”这个地,以“秦”为国号,恢复了赢姓的宗主地位,从此恢复了“赢”姓!以后历代国君,全部是“赢”姓,而不是“赵”氏!
姓与氏的区别:古代姓氏和现在不一样,“姓”和“氏”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姓是从远古祖先那里继承的,只有宗主一族才能祭祀祖先,享用祖先的“姓”,换言之,只有秦国国君才能用“赢”姓!氏就不一样了,从宗族主支分出的分支,往往要改用“氏”,“氏”的来源很多,有的以国号或者地名为氏,如赵、魏、韩等等。有的以官名为氏,如:司马、司徒等等。还有其他一些来源。
秦非子 前900年~前846年 在位54年
秦公伯 前846年~前844年 在位2年
秦 仲 前845年~前822年 在位23年
秦庄公 前821年~前778年 在位44年
秦襄公 前777年~前766年 在位12年
秦文公 前765年~前716年 在位50年
秦静公 (又作竫公,是中国春秋时代秦国人,为秦文公之长子,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他在文公四十八年时去逝,赐谥号为竫公,并改立竫公之长子赢立(秦宪公)为秦公爵位继承人)
秦宪公 前715年~前704年 在位12年
秦出子 前703年~前698年 在位6年
秦武公 前697年~前678年 在位20年
秦德公 前677年~前676年 在位2年
秦宣公 前675年~前664年 在位12年
秦成公 前663年~前660年 在位4年
秦穆公 前659年~前621年 在位39年
秦康公 前620年~前609年 在位12年
秦共公 前608年~前604年 在位5年
秦桓公 前603年~前577年 在位27年
秦景公 前576年~前537年 在位40年
秦哀公 前536年~前501年 在位36年
秦夷公 (是中国春秋时代秦国人,秦哀公之子,被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史记》称夷公“早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亦即他未曾成为秦国的正式君主。)
秦惠公 前500年-前491年 在位10年
秦悼公 前490年-前477年 在位14年
秦厉共公 前476年-前443年 在位34年
秦躁公 前442年-前429年 在位14年
秦怀公 前428年-前425年 在位4年
秦灵公 前424年-前415年 在位10年
秦简公 前414年-前400年 在位15年
秦惠公 前399年-前387年 在位13年
秦出公 前386年-前385年 在位2年
秦献公 前384年-前362年 在位23年
秦孝公 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秦惠文王 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
秦武王 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
秦昭襄王 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秦孝文王 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
秦庄襄王 前249年-前247年 在位3年
秦始皇帝 前246年-前221
秦国历代国君伟业
详细资料请点击网址
http://i.mop.com/djxa0/blog/2006/08/31/2199428.html
秦自襄公始为诸侯,文公驱戎立于岐山,春秋之世唯穆公可书,下面我从秦穆公开始说一下秦国诸位君主.
秦穆公 (?—前621)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谥号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公元前三五○年,卫鞅进行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是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目的在于进一步谋求富国强兵。主要有下列六点:
(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史记》说:卫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商君列传》)。“开”就是开拓的意思。蔡泽说:商君“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战国策·秦策三》)。“决裂”的目的是为废除井田制,董仲舒就曾指出:商君“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汉书·食货志》)①。“阡陌”是指每一亩田的小田界,“封疆”是指每一顷田(一百亩田)的大田界,合起来可以总称为“封”。具体地讲,“开阡陌封疆”,就是废除井田制,把原来“百步为亩”的“阡陌”和每一顷田的“封疆”统统破除,开拓为二百四十步为一亩,重新设置“阡陌”和“封疆”。《说文解字》说:“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秦田二百四十步为亩(末句,徐铉本无,徐锴本有)。”唐代《一行算法》说:“自秦孝公时,商鞅献三术,内一,开通阡陌,以五(当作“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太平御览》卷七五○引)杜佑《通典》又说:“按周制,步百为亩,亩百给一夫。商鞅佐秦,以一夫力余,地利不尽,于是改制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给一夫矣。”(《州郡典·雍州风俗》)可知这时“开通阡陌”,采用二百四十步为亩的大亩制,用来分授无田耕种的农民,依然实行着“百亩给一夫”的授田制度。早在春秋晚期,晋国六卿中的赵氏已废除井田制,改用二百四十步的大亩制,这时卫鞅变法,该是吸收了过去赵氏改革的经验,并进一步加以发展,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时卫鞅的改革,是在秦国境内正式废弃井田制,确认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并扩大政府拥有土地的授田制度,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增加地税收入。还必须指出,卫鞅这次对农田制度的改革,一方面是破除了旧的阡陌封疆,用法令形式废除了井田制,即所谓“坏井田,开阡陌”(《汉书·食货志》);另一方面是重新设置了新的阡陌封疆,用法令形式保护了土地私有制,所以后世有人说卫鞅“灭庐井而置阡陌”①。《秦律》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法律答问》有一条律文:“盗徙封,赎耐。”就是把私自移动田界看作“盗”的行为,要判处耐刑(剃去鬓发),但允许出钱赎罪。接着又对这条律文解释说:“何如为封?封即田阡陌、顷畔封也,是非是而盗徙之,赎耐。何重也?是不重。”说明田界不应该这样“盗徙之”,这是对私有土地的侵犯,应该判处耐刑,并认为这种刑罚“不重”。
(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卫鞅这时把许多乡、邑、聚(村落)合并为县,建置了四十一个县(《史记·秦本纪》,《商君列传》作“三十一县”,《六国年表》作“三十县”),设有县令、县丞等地方官吏(《商君列传》),还设有县尉(《商君书·境内篇》)。县令是一县之长,县丞掌管民政,县尉掌管军事。公元前三四九年“初为县有秩史”(《史记·六国年表》),就是在县官之下,开始设置有定额俸禄的小吏,从此县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才正式确立。县制的普遍推行,是为了把全国政权、兵权集中到朝廷,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的政治体制,以便于巩固统治,发展小农经济。《商君书·垦令篇》说:“百县之治一形,则从;迂者不饰,代者不敢更其制(原脱“饰代者不”四字,从孙诒让校补),过而废者不能匿其举。”就是说,各县的政治制度都是一个形态,则人人遵从,奸邪的官吏不敢玩弄花样,接替的官吏就不敢变更制度,犯了错误而罢黜的官吏就不敢掩盖其错误行为。《垦令篇》还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民不劳”、“民不敖(遨)”,做到“农多日,征(征收赋税)不烦,业(农业生产)不败,则草(荒地)必垦矣”。
(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这时秦国为了争取中原,图谋向东发展势力,把国都从雍迁到咸阳。咸阳位于秦国的中心地点,靠近渭河,附近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而旧都雍,旧贵族的习惯势力较爱猫扑.爱生活的开展。同时仿效中原各国国都的规模,修建冀阙(古时宫廷门外的一种高建筑,用以悬示教令)和宫殿。
(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这是在公元前三四四年(秦孝公十八年)具体实施的,对于统一赋税制度、俸禄制度和发展商业,都有一定的作用。传世有这一年颁布的商鞅方升(现藏上海博物馆)。经上海市标准计量管理局测定,商鞅方升的内容,秦一升的容积为二百零二点一五立方厘米。又据这个升的铭文,容积是当时尺度的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以此推算,
每立方寸的容积为十二点二五七立方厘米。再由此推算,当时秦的一寸是二点三零五厘米,一尺是二十二点零五厘米(参见本书第六章第四节的“度量衡制的颁布和校验”)。
(五)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公元前三四八年(秦孝公十四年)秦“初为赋”①,这是按户按人口征收的军赋,就是云梦出土《秦律》所说的“户赋”,也称“口赋”,为汉代“算赋”的起源。《秦律》规定,男子成年要向政府登记,分家另立户口,并缴纳户赋。如果隐瞒户口,逃避户赋,就成为“匿户”,要严加惩罚。如果男子成年而不分家登记户口的,要加倍征收户赋。卫鞅曾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商君列传》②。当时卫鞅没有采取鲁国季孙氏那样“用田赋”(按田亩征赋)的办法,而采取按户按人口征赋的办法,这是为了奖励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增加赋税收入。杜佑指出这是“舍地而税人”(《通典·食货典·赋税上》);马端临也说,这是由于“任民所耕,不计多少,于是始舍地而税人”(《文献通考·田赋考·历代田赋之制》)。《商君书·垦令篇》说:“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则以其食口之数,赋(原误作“贱”,从孙诒让说改正)而重使之,则辟淫游情之民无所于食。”这是说,俸禄厚而收入田租多的,家中养着众多吃闲饭的人,这对发展农业生产不利。政府按“食口”征收口赋,并加重他们的徭役,那末这些游荡懒惰的人就没处吃饭。这说明卫鞅采取这项措施目的之一,是为了限制官僚地主豢养的食客的数目。但是,征收口赋的结果,受害最大的还是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因为这样大大增加了贫苦劳动人民的负担。卫鞅规定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的必须分家另立户口,否则就要加倍征赋。这是为了确立以一夫一妇为单位的农户,以便于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生产,增加赋税收入。这种对不分家的成年男子加倍征赋的法令,有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但是给贫苦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汉代初年贾谊就说:“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家贫子壮则出赘。”(《汉书·贾谊传》)就是说,比较富裕的人民,子弟一到壮年就分家另立门户;贫苦的人民因为负担不了户赋,只能典质给富户成为家奴性质的“赘婿”了。
(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由于秦国的西南和西北都是少数部族,秦国统一了许多少数部族地区,因而秦国残留的戎狄风俗是较多的。这时卫鞅按照中原的风尚、习俗把残留的戎狄风俗革除,目的还是在于加强统治。
公元前三四○年卫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一部分过去夺去的西河地。卫鞅由于这个大功,受封於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十五个邑①,号为商君。
卫鞅的第二次变法,从经济上和政治上进一步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结果太子也犯法了,卫鞅因此对太子的师傅公子虔等用刑①,于是遭到公子虔等人的强烈反对。公元前三三八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卫鞅“欲反”,秦惠王要逮捕他,他回到封地商邑发兵抵抗,出击郑(今陕西华县)。但因寡不敌众,被秦兵杀死于彤(今华县西南),并被处以车裂的刑罚。
卫鞅吸取了李悝、吴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国实行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对法家政策作了进一步发展,后来居上,变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他进一步破除了井田制,扩大了亩制,重农抑商,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生产,鼓励垦荒,这就促进了秦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他普遍推行了县制,制定了法律,统一了度量衡制,建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权。他禁止私斗,奖励军功,制定二十等爵制度,这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他打击反对变法的旧贵族,并且“燔《诗》《书》而明法令”,使变法令得以贯彻执行。由于这一切,秦国很快富强起来,奠定了此后秦统一全中国的基础。正如汉代王充所说的:“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论衡·书解篇》)
卫鞅变法对此后秦国以及秦代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云梦出土的《秦律》就是在这个变法的基础上修订、补充、累积而成。《秦律》也多处讲到连坐法,例如户籍登记有隐匿或不实,不但乡官要受罚,同“伍”的也要每户罚一盾,“皆迁之”(即罚戍边)。《秦律》也把镇压“盗贼”放在首要地位,并对轻罪用重刑。例如盗取一钱到二百二十钱的要“迁之”,盗取二百二十钱以上和六百六十钱以上要分别罚作刑徒,盗牛者要罚作刑徒,盗羊或猪的也有相当的惩处,甚至偷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的也要“赀徭三旬”(即罚处徭役三十天)。对五人以上的“群盗”则追捕处罚更严。同时《秦律》还有许多对各种逃亡者追捕处罚的规定。
秦惠文王驷:嬴驷当国之时,正是纵横之风大盛的时候.他的一生离不开的两个名字,一个是商鞅,这个名字带给他的开始是屈辱,而后是由衷的钦佩;另一个就是张仪,这个自信只要有舌头就能征服天下的外交型相邦,秦国在他手中,平稳的过度了商鞅变法所留下的阶级矛盾,为秦国的开疆阔土展开了新纪元.
张仪一作张义(见十三年相邦义戈、王四年相邦张义戈、《战国纵横家书》二十二等),原是魏公族庶支出身,曾游说楚王没有得志,路经东周而入秦,曾得东周昭文君的礼遇和资助。公元前三二九年来到秦国,正好楚威王攻魏,张仪游说秦惠王出兵帮助魏国,于是以新得皮氏的“卒万人、车百乘”支持魏作战,因而魏楚大战,魏打败楚于陉山,秦因而得以顺利地接收河西地区(《韩策二》公孙昧谓公仲谈及此事,《韩世家》襄王十二年有相同记载)。公元前三二八年秦使公子华(一作公子桑)与张仪围攻魏的蒲阳(今山西隰县),攻取了,却请秦王归还给魏,又请秦王使公子爵作为“质子”送到魏国,这是张仪推行他的连横策略,张仪前往魏国劝说魏惠王“不可以无礼”,魏因而把上郡十五县连同少梁在内献给秦国,秦惠文君因以张仪为“相邦”,把少梁改称为夏阳(《史记·张仪列传》)。就在这年秦打败赵将赵疵,取得蔺(今山西离石西)和离石(今山西离石)。次年秦又把焦、曲沃及皮氏归还魏国①,这是张仪进一步推行他的连横策略,并准备下年秦惠文君称王。
公元前三二六年秦“初腊,会龙门”(《六国年表》,《秦本纪》只作“初腊”)。腊祭是冬季酬谢有关收获的鬼神的祭祀,具有庆祝丰收、慰劳劳动人民的意义,这是个群众展开娱乐活动的节日,男女齐集,全国人民热烈参与的。这年秦开始举行腊祭,并在龙门(今陕西韩城东北)集会。龙门是黄河上游的神圣之地,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传说为夏禹治水时所开凿。黄河上游原是河宗氏等部族“游居”之地(见《穆天子传》),从这年起,举行腊祭而在龙门集会,有其特殊意义。因为秦新得河西郡和上郡,这一带原是游牧于黄河上游的戎狄部族的“游居”之地,秦要和这些戎狄部族友好相处,借此可以联欢。此后六年(秦惠文王更元五年)“王北游戎地至河上”(《六国年表》、《秦本纪》作“王游至北河”,《正义》:“王游观北河,至灵夏州之黄河也”)。这就是秦和河上戎族相处友好的结果。后来秦昭王二十年又到上郡、北河(《秦本纪》)。秦这个“初腊,会龙门”的设施,主要目的就在于巩固新得河西郡和上郡的统治,加强与周围游牧的戎狄的联系。
公元前三二五年四月戊午(初四)秦惠文君举行称“王”的仪式,按照齐、魏“会徐州相王”的先例,邀请魏、韩之君入秦朝见,推尊秦君为王,同时秦王也承认魏、韩二君的王号,而且魏韩二君还当场为秦王驾御作为称王标识的坐车,如同魏惠王在逢泽之会称王那样的“乘夏车,称夏王”①,以前逢泽之会有泗上十二诸侯参加朝见;齐魏会徐州相王,除了魏、韩之君参加外,也还有许多小国参加朝见。估计这次秦君称王的仪式上,也还有许多戎狄之君来朝。《后汉书·西羌传》说:“秦孝公立,威服戎羌,使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朝周显王。”秦孝公时既然有太子驷率许多戎狄之君朝见天子,这时太子驷(即秦惠文君)自己称王,当然必须有许多戎狄之君来朝。上年的“会龙门”,必然曾招徕许多戎狄之君参加,为此次称王仪式作好准备。张仪这样推尊秦惠文君为王,同时又承认魏、韩两君的王号,具有巩固秦与魏、韩连横作用。
长平之战,也是近交远攻的典型战例。秦越过魏、韩与赵决战,消灭赵军主力的绝大部分, 长平战后秦军围攻邯郸,赵频频求救,各国不敢轻举妄动,即使是答应援赵的魏楚军队也顾虑重重裹足不前举棋不定,魏王受秦王书信威胁,命将军晋鄙作壁上观,楚春申君的援军行 动迟缓,进至新中,战争已结束。近在咫尺的齐国按兵不动,不敢趁火打劫捞取好处。这几国都是受秦严重打击后军力不济军心虚怯而不敢积极援赵,这都是秦交替运用两种策略取得 的效果。
点评:
良马被食,秦穆公的恼怒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事情已经发生,杀了几个乡人,良马也不能复活,而且很可能激起民怒。顺水推舟的宽恕这些乡人不愧为最佳的选择,而最终的结果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宠辱不惊。
春秋时鲁国,卫国,郑国,陈国,楚国的国君分别姓什么?
郑国国君为姬姓,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郑,是为郑桓公。陈国国君妫姓,是虞舜后裔。楚国国君为芈姓熊氏。
战国七国的国姓和氏
1. 秦国:嬴姓,赵氏 2. 楚国:芈姓,熊氏 3. 晋国:姬姓,晋氏(原为唐氏,第二代国君改姓晋氏)4. 齐国(吕齐):姜姓,吕氏(出自姜子牙直系子孙)5. 齐国(田齐):妫姓,田氏 6. 燕国:姬姓,燕氏 7. 韩国:姬姓,韩氏 8. 赵国:嬴姓,赵氏(与秦国国君同姓,有宗族往来记载。战国后期...
战国七雄七个诸侯国的国君都姓什么?
6、魏国,毕公,姬姓。7、秦国,嬴姓。
春秋战国时,诸侯国的国君都姓什么?
公爵:鲁 周公后 姬姓 虞 虞仲后 姬姓 虢 虢仲后 姬姓 宋 殷后 子姓 侯爵:齐 太公后 姜姓吕氏 燕 召公后 姬姓 卫 康叔后 姬姓 蔡 叔度后 姬姓 陈 舜后 妫姓 晋 叔虞后 姬姓 伯爵:曹 叔振铎后 姬姓 郑 厉王后 姬姓 秦 赢姓 子爵:楚 芈姓 吴 太伯后 ...
...齐国开始姜姓后来田姓,?把齐国国君姓氏分别告诉我
楚国国君姓芈,国君氏熊,王族的其他氏还有屈昭景三个,所以到汉代的时候国君直系都姓熊了,代表人物就是熊心,但还有其他的。燕国姓姬,没有氏,但后代很多转变为以燕为姓,所以燕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氏,当然不是真正的氏。赵国,姓嬴,赵氏,主要后人都姓赵了。魏国,姓姬,魏氏,后人后来姓魏。韩...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君王姓什么
韩国是战国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古称)在中原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国君为姬姓韩氏。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前230年被秦国...
古代国家名字是什么?
1、楚国(?~前223年),又称荆、荆楚,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金文中为嬭姓)、熊氏(金文中为酓氏 )。周成王时期(一说即前1042年~1021年),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2、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秦国社会经济...
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国姓都是什么?
宋国,位于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国君子姓。战国时期,被齐国所灭。晋国,姬姓,原名唐,周代的诸侯国。在今山西省南部。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楚国,芈姓,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最终被秦国灭国。齐国...
战国七雄分别是哪些国家,分别叫什么?
1、赵国:赵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国君,嬴姓、赵氏。赵国始祖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次子季胜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由此为赵氏。赵氏历经二十余代,传至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确立了赵国版图...
战国时期的七国的国君都是什么姓氏!
燕、蔡和新兴的赵、魏、韩,其中老牌的燕、秦、楚和新兴的赵、魏、韩、齐(田齐)为“万乘之国”,称为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君主家族的姓氏情况如下:燕:姬姓;楚:芈姓,熊氏;秦:嬴姓,赵氏;赵:嬴姓,赵氏;魏:姬姓,魏氏;韩:姬姓,韩氏 ;齐:前期为姜姓吕氏,后被妫姓田氏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