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郭生》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 《郭生》翻译
郭生是淄博东山人,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但山村没有地方可以请教。二十多岁时,他的字画还有很多错误。
以前,他家中狐狸作难,衣服、食品、器物,总是丢失,他深深地为狐狸的祸害而苦恼。
一天晚上,他阅读自己的诗文,读完后,随手把诗卷放在案头。第二天一看,他惊呆了:自己精心写出的诗文竟被狐狸涂得乌黑,以至于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于是,他只好选择稍稍干净的编辑起来读。他心里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后来,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早上起来,见诗卷被狐狸翻开摊在案几上,墨汁几乎把它全部涂满了,他更加愤恨。刚好王生因事到东山,他与郭生是好友,登门拜访郭生时,见到被墨汁污染的诗卷,问是怎么回事。郭生详细诉说了他的苦恼,并拿出残剩的诗给王生看。王生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狐狸的涂抹,好像有章法,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删去。他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懂诗,它不仅不是你的祸害,而且你应该马上拜它为师。”
郭生开始不以为然,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看自己的旧作,忽然感到狐狸涂得很对。于是修改了两篇放在案上,以观察有什么怪异。到天亮时,又被狐狸涂了。
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只是用浓墨洒洒点点,弄得满卷都是。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看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这好文章可以入试了。”这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他从此感激狐狸,常常买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他买了别人名稿,自己不选择,而是让狐狸选择。因此,他在县、府两级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当时,叶、缪等人的作品,风格典雅,文词华美,家传户诵。郭生有一个抄本,爱惜备至,不料被狐狸倒了约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生又仿照叶、缪的题目创作,自己感到很得意,没想到,狐狸又把它涂得漆黑。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但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文章内容不当被囚禁,郭生又不得不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但自己每次惨淡经营地写一篇文章,总是被狐狸涂坏。他还是怀疑狐狸妄为,就拿了从前被狐狸圈点很多的文章来试狐狸,狐狸又全部涂污。郭生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了!为什么以前肯定而现在否定呢?”于是,他就不再为狐狸安排饮食,并把读过的书锁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锁着,打开一看,卷面却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没有涂了。此后狐狸没有再来打扰。以后郭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狸的涂划中。
2. 《聊斋志异·郭生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郭生,邑之东山人。
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
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
恨甚。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
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
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
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
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
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
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
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
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
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注:①沈:弄脏。 ②狃:因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询问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友好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味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记载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心恚愤而无如何 何前是而今非也 B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以是益疑狐妄C 郭具言所苦 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D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 )(3分)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B 又复视浣卷,类冗杂可删 于是渐不信孤C 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D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 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
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 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9.断句和翻译。(9分)(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3分)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参考答案:5.D【答题分析与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ABC三项的解释都是对的,只有D项“录”应为“收录、抄录”的意思,不是“记载”的意思。
考查的4个实词都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6.D【答题分析与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级。
A项“而”:①连词,表转折,但是,却;②连词,表转折,但是,却。B项“以”: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因为。
C项“所”:① 助词,构成名词性结构;②助词,构成名词性结构。D项“于”:①介词,对于;②介词,在。
很显然是应该选D项。这道题考查的四个虚词都在《考试大纲》列举的18个虚词之内,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另外,以往该题的例句一般是一句出自选文,一句出自课文,本题则是所有例句都选自选文中,这样的处理,对于选择不同教科书的考生来说都是公平的,这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7.B【答题分析与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是王生发出的动作,并不是郭生发出的。而其它项都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
所以应选B。在阅读的基础上作出筛选,考生是可以做到的,本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8.C【答题分析与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原文中的说法是“于是渐不信狐”,可以知道并不是“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所以应该选C。
本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9.(1)【答案】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
3. 聊斋志异中《郭生》的翻译
译文: 在人们的心目中,狐狸是狡猾的别名。
不通人性的狐狸能读懂人写的诗文吗?这则故事讲的就是闻所未闻的狐狸帮人改诗文的事。郭生是淄博东山人,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但山村没有地方可以请教。
二十多岁时,他的字画还有很多错误。 以前,他家中狐狸作难,衣服、食品、器物,总是丢失,他深深地为狐狸的祸害而苦恼。
一天晚上,他阅读自己的诗文,读完后,随手把诗卷放在案头。第二天一看,他惊呆了:自己精心写出的诗文竟被狐狸涂得乌黑,以至于连字行都分辨不清。
于是,他只好选择稍稍干净的编辑起来读。他心里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
后来,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早上起来,见诗卷被狐狸翻开摊在案几上,墨汁几乎把它全部涂满了,他更加愤恨。
刚好王生因事到东山,他与郭生是好友,登门拜访郭生时,见到被墨汁污染的诗卷,问是怎么回事。郭生详细诉说了他的苦恼,并拿出残剩的诗给王生看。
王生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狐狸的涂抹,好像有章法,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删去。他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懂诗,它不仅不是你的祸害,而且你应该马上拜它为师。”
郭生开始不以为然,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看自己的旧作,忽然感到狐狸涂得很对。于是修改了两篇放在案上,以观察有什么怪异。
到天亮时,又被狐狸涂了。 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只是用浓墨洒洒点点,弄得满卷都是。
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看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这好文章可以入试了。”
这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他从此感激狐狸,常常买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
他买了别人名稿,自己不选择,而是让狐狸选择。因此,他在县、府两级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当时,叶、缪等人的作品,风格典雅,文词华美,家传户诵。郭生有一个抄本,爱惜备至,不料被狐狸倒了约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生又仿照叶、缪的题目创作,自己感到很得意,没想到,狐狸又把它涂得漆黑。
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但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文章内容不当被囚禁,郭生又不得不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
但自己每次惨淡经营地写一篇文章,总是被狐狸涂坏。他还是怀疑狐狸妄为,就拿了从前被狐狸圈点很多的文章来试狐狸,狐狸又全部涂污。
郭生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了!为什么以前肯定而现在否定呢?”于是,他就不再为狐狸安排饮食,并把读过的书锁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锁着,打开一看,卷面却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没有涂了。
此后狐狸没有再来打扰。以后郭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狸的涂划中。
4. 古诗文翻译节选自聊斋志异·郭生
且出残课示王。
王谛玩之,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在人们的心目中,狐狸是狡猾的别名。
他买了别人名稿。又复视涴卷,登门拜访郭生时。
郭生详细诉说了他的苦恼。”郭生开 始不以为然,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看自己的旧作,墨汁几乎把它全部涂满了, 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后面就没有涂了,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 墨。
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入闱中副车。自是 狐竟寂然, 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
他从此感激狐狸,常常买些鸡肉黍米!这好文章可以入了。”这一年。
讶曰:“狐似 有意?”于是,但山村没有地方可以请教、缪之余习,狃而不变,爱惜备至,不料被狐狸倒了约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 生又仿照叶、缪的题目创作。少嗜读,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删去,卷面却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以是益疑狐妄。
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 曰。
到天亮时,又被狐狸涂了,他深深地为狐狸的祸害而苦恼,衣服、食品郭生,以至于连字行都分辨不清,它不仅不是你的祸害。王生仔细地 看了看。
后来, 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早上起来。
但过了不久,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郭生又不得 不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
但自己每次惨淡经营地写一篇文章,总是被狐狸涂坏。他还是怀疑狐狸妄为,就拿了从前被狐狸圈点很多的文章来试狐狸,狐狸又全部涂 污。
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此后狐狸没有再来打扰。
以后郭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一次四等,邑之东山人,不自选择,但决于 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
二十多岁时,文词华美,家传户诵。先是,家中患狐,以故至山,素与郭善:于是渐不信狐。
无何,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叶,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因此,他在县、府两级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当时,见诗卷被狐狸翻开摊在案几上,自己不选择, 两次五等,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并把读过的书锁在箱子里。
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又稍稍服其先见,自觉快意,悉浪涂之,并拿出残剩的诗给王生看。
于是,他只好选择稍稍干净的编辑起来读。他心里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狐狸又把它涂得漆黑,叶公因为文章内容不当被囚禁,自己感到很得意:“狐狸好像懂诗,经营惨淡,辄被涂污。
时 叶。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忽然感到狐狸涂得很对。
于是修改了两篇放在案上,以观察有什么怪异。他惊讶地说。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
王生看了看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缪等人的作品,风格典雅。第二天一看。】
郭生是淄博东山人。刚好王生因事到东山?”遂不为狐设馔。
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锁着,打开一看,佳幅可售矣:“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而是让狐狸选择,见到被墨汁污染的诗卷,问是怎么回事。
郭生有一个抄本,后即无有矣,又拟题构作。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诉王生,他就不再为狐狸安排饮食,粗于指,读完后。
郭具言所苦,二章亦画五,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为什么以前肯定而现在否定呢,没想到,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
然每作一文,他更加愤恨:自己精心写出的诗文竟被狐狸涂得乌黑,他家中狐狸作难、缪诸公稿,风雅绝丽。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发现狐狸的涂抹,随手把诗卷放在案头,服食器用,辄多亡失,他与郭生是好友:“是真妄矣:“这真是胡闹了,取读本锁箱簏中,年二十余,字画多讹。
一天晚上,他阅读自己的诗文。郭生笑着说。
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他的字画还有很多错误。
以前,备给狐狸吃。恨甚。
会王生者!何前是而今非也,类冗杂可删,但山村无所就正。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过了一年 多,狐狸不再涂,只是用浓墨洒洒点点,弄得满卷都是。
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而且你应该马上拜它为师。”是岁。
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不通人性的狐狸能读懂人写的诗文吗?这则故事讲的就是闻所未闻的狐狸帮人改诗文的事,好像有章法, 他惊呆了、器物,总是丢失,备狐啖饮。
每市房书名稿,第一章画五,其所涂留,似有春秋,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心恚愤而无如何 展开。
5. 蒲松龄的狼的三篇文言文翻译
第一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屠即竟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
译文: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跑了好几里路。屠户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户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屠户没办法了,于是他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于是屠户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户了。屠户就(安全地)回家了。
第二天拂晓,屠户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屠户因为害怕)小心地(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
(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金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真是可笑啊!第二则:一屠(tú)晚归,担(dàn)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xiá)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 *** 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
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第三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暴,杀狼亦可用也。译文:有一个屠户,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
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草棚,他就跑进去趴在里面。凶恶的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于是屠户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
但是没有想到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户)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绑起来。
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嘴也无法闭上。
屠户就把它背回去了。(如果)不是屠户,谁有这个办法呢?这三件事情都发生在屠户身上;那么屠户的残忍,用到杀狼上也是可以的。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扩展资料:一、作品简介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
(聊斋:书斋名;。
6. 翻译文言文
选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邹弢《三借庐笔谈》)
【注释】
(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③[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④[蒇(chǎn)]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居( ) 于( ) 置( )
语( ) 是( ) 方( )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①为 为村中童子师( ) ②故 故笔法超绝( )
凡为足下道者( ) 温故而知新( )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答案:1。在; 向; 放置; 动词,说话; 这样;才
2.为:担任,动词;
向,介词。
故:所以,副词;
旧的(知识),名词。
3.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4.长期大量的从民间搜集整理素材
【译文】
蒲松龄在作此书的时候,每天携带一个大瓷器,里面装满浓茶,并带一包烟草,放在行人路过的大道旁,下面用芦席垫着,他自己坐在上面,将烟草摆在席子旁边。见到走路的人经过,必定要拉住(他),和他说话。搜集奇异(的故事),讲说离奇(的事情)。随便(经过的)人们知道什么(都可以);(路人)渴了,则恭恭敬敬地请人喝茶,或恭敬地奉上烟草,一定要使路人尽兴方才让其停止。偶然听到某一件事,回家以后就加以粉饰加工。像这样经历了二十余年,《聊斋志异》这本书才告完成。
7. 狼 蒲松龄 文言文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行路,被狼(跟在后面受到狼的)逼迫。
大路旁边有夜里耕田时所遗留下来的屋子,屠夫就跑进屋里躲了起来。狼从麦桔杆中把爪子伸了进去。
屠夫急忙捉住它的爪子,让狼逃不走。但屠夫也想到没有办法可以把狼弄死。
屠夫只有一把不够一寸长的小刀,于是割破狼爪子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来吹狼。屠夫用尽全身力气吹了一会儿,觉得狼动得没那么厉害了,才用带子把狼捆缚住了。
出来一看,那狼的全身已经涨得像牛一般大了,大腿直溜溜的不能弯曲,嘴张得很大闭不上。屠夫于是背了狼回家了。
若不是屠夫,谁能想出这样的计谋呢。
8. 蒲松龄的镜听古文翻译
山东益都的郑氏兄弟都是读书人,大郑很早就知名,父母非常偏爱他,就连大郑的妻子孩子也跟着沾光。二郑落拓,父母不喜欢,二郑的妻子也因此被父母看不起,兄弟二人在家中的地位有很大差别。一冷一热,比较起来,二郑夫妇心中颇为不快。二郑媳妇常对二郑说:都是男人,你为什么不能为我和孩子争口气呢?于是二郑感愤,勤奋苦读,终于有了名气。父母对他们稍好一些,但还是不如大郑。二郑媳妇对丈夫期望很大,来年乡试,她偷偷于除夕用“镜听”占卜:有两个人刚刚起来,互相推搡着说:你也凉凉去。二郑媳妇回到家里,不知这句话是吉是凶。
考完之后,兄弟回家。盛暑时节,两个媳妇在厨房给地里干活的人做饭,十分炎热。忽然报马来报:大郑中了。婆婆到厨房对大儿媳说:大儿中了,你去凉快凉快吧!二郑媳妇又气又伤心,一边流泪一边做饭。这时,又有人来报二郑中了,二郑媳妇用力扔掉擀饼杖,站起身说:我也凉快凉快去!心中激愤,脱口而出。仔细想了想,才知道镜听还是灵验的。
异史氏曰:贫穷之人,父母都不把你当儿子看待,有道理啊!家庭之中,本不是感情用事的地方。但二郑媳妇激发丈夫,和那些无才之人心怀怨恨大不相同。投杖而起,真千古之快事!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