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诗《咏鹅》想到的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9
今天开始,认真学习国学。先从唐诗开始。

            咏  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边朗读诗句,边想象那个画面。绿水清波上,一只优雅的白鹅悠哉悠哉地缓慢滑行,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微风的吹拂,还有婉转动听的鸟鸣。

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公园里见到的两只黑天鹅。黑天鹅,通身是乌黑发亮的羽毛,嘴巴是红色的。在绿色湖水的映衬下,俨然一位优雅的贵妇。黑天鹅不怕人,岸上有一些人喂食,它们你争我抢,欣然接受人类的馈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多么美好!

我还想到了朋友圈里的一张照片,是一只鸭子,还配了英文:

Be like a duck:

Above the surface…

Look composed and unruffled

Below the surface,

Paddle like hell!

翻译过来大概的意思是: 要像鸭子一样生活,表面上从容淡定,其实水底下在拼命地划水。

多么励志的鸭子。优雅需要底气,华丽需要实力。淡定的背后,一定是不停的努力和坚持!

骆宾王的《咏鹅》有什么特点呢?为何能入围唐诗三百首?
我国古代从来就不缺神童,让孔子都拜他为师的7岁神童“项橐”,6岁就知道用浮力原理称象的曹冲,入了王安石诗的方仲永,每一个都令人印象深刻。但这几位虽名气不小,却都并没有留下出名的诗词作品,与他们相比,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就显得很牛了!骆宾王7岁写的那首《咏鹅》大家都知道,算得上家喻...

关于咏鹅的诗句
1、《咏鹅》,《全唐诗》第79卷047首,是唐朝诗人骆宾王写的一首“咏物诗”,相传是其七岁诗的作品,骆亦因此被目为“神童!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诗人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

儿童经典古诗《咏鹅》全文
《咏鹅》是骆宾王在7岁时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是《唐诗三百首》中最耳熟能详、最易吟诵的唐诗代表名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童经典古诗《咏鹅》全文,欢迎参考~《咏鹅》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译文 ...

碧水映白鹅,红掌拨清波。用可以用哪一句诗句来概括?
可以用唐诗《咏鹅》中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全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翻译:“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桨一样。

一年级上册有哪些古诗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古诗有《咏鹅》、《江南》、《画》、《悯农》、《古朗月行》、《风》。1、《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译文: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2、《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

鹅鹅鹅《咏鹅》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咏鹅 【作者】骆宾王 【朝代】唐 译文对照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标签:咏物 译文 注释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诗出有名002《咏鹅》
鹅,你有直上云霄的高亢歌声 鹅,你就是水面上白色的精灵 鹅,你持续划水的坚持永不停 《咏鹅》可能是中国学龄前教育中出场率最高的唐诗,可能也是家庭聚会的饭桌上,孩子表演最多的唐诗。但同时它也是最不像唐诗的唐诗之一,甚至有人认为它就是一支当代的儿童歌谣而已,尽管但它的作者是是如假包换...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对诗歌有什么历史贡献?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想必大家对这首《咏鹅》都很熟悉。它的作者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现在大家一谈起诗,就会想到唐朝。唐朝是文化繁荣的朝代,唐诗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在诗歌界占有很大地位,因此也涌出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

骆宾王的《咏鹅》,为何第一句只写三个字?
很形象地表明了鹅的叫声,爽朗真实。仿佛身临其境,与实际非常贴切。在文学作品中,诗词的风格、形式是最多的。三言、五言、七言、各种词牌等种类繁多。之所以有这些形式和韵律上的要求,主要是追求一种和谐。诗歌诗歌,诗是用来歌的。朗朗上口,才会被传唱。但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是为传达作者...

7岁相当于小学生水平,为什么骆宾王能写《咏鹅》这样的好诗?
骆宾王7岁时写的《咏鹅》流传至今,是大部分小孩学会的第一首唐诗。然而7 岁孩子相当于小学一年级水平,能写出这首诗,必定是有原因的。原因在于骆宾王每天与鹅朝夕相处,再加上对诗歌的耳濡目染,最终成就了这首唐诗。在周朝时,男方向女方提亲时要送一只“大雁”作为聘礼,历史记载“周制,婚礼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