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耳生理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9
人类中耳有哪些生理结构和功能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叫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两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耳廓的外面有一个大孔,叫外耳门,与外耳道相接。耳廓呈漏斗状,有收集外来声波的作用。它的大部分由位于皮下的弹性软骨作支架,下方的小部分在皮下只含有结缔组织和脂肪,这部分叫耳垂。耳廓在临床应用上是耳穴治疗和耳针麻醉的部位,而耳垂还常作临床采血的部位。

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长约2.5~3.5 cm,其皮肤由耳廓延续而来。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软骨组成,内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质构成。软骨部分的皮肤上有耳毛、皮脂腺和耵聍腺。

鼓膜为半透明的薄膜,呈浅漏斗状,凹面向外,边缘固定在骨上。外耳道与中耳以它为界。经过外耳道传来的声波,能引起鼓膜的振动。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是一个含有气体的小腔,容积约为1 cm3。鼓室是中耳的主要组成部分,里面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镫骨的底板附着在内耳的卵圆窗上。三块听小骨之间由韧带和关节衔接,组成为听骨链。鼓膜的振动可以通过听骨链传到卵圆窗,引起内耳里淋巴的振动。


鼓室的顶部有一层薄的骨板把鼓室和颅腔隔开。某些类型的中耳炎能腐蚀、破坏这层薄骨板,侵入脑内,引起脑脓肿、脑膜炎。所以患了中耳炎要及时治疗,不能大意。鼓室有一条小管──咽鼓管从鼓室前下方通到鼻咽部。它是一条细长、扁平的管道,全长约3.5~4 cm,靠近鼻咽部的开口平时闭合着,只有在吞咽、打呵欠时才开放。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使鼓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相通,因而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这样,鼓膜才能很好地振动。鼓室内气压高,鼓膜将向外凸;鼓室内气压低,鼓膜将向内凹陷,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鼓膜的正常振动,影响声波的传导。人们乘坐飞机,当飞机上升或下降时,气压急剧降低或升高,因咽鼓管口未开,鼓室内气压相对增高或降低,就会使鼓膜外凸或内陷,因而使人感到耳痛或耳闷。此时,如果主动作吞咽动作,咽鼓管口开放,就可以平衡鼓膜内外的气压,使上述症状得到缓解。

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由结构复杂的弯曲管道组成,所以又叫迷路。迷路里充满了淋巴,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身体的平衡有关。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听觉有关。那么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呢?人类的听觉很灵敏,从每秒振动16次到20 000次的声波都能听到。当外界声音由耳郭收集以后,从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振动的频率和声波的振动频率完全一致。声音越响,鼓膜的振动幅度也越大。

鼓膜的振动再引起三块听小骨的同样频率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以后,由于听骨

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听骨链的振动引起耳蜗内淋巴的振动,刺激内耳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兴奋后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位听神经中的耳蜗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位听神经由内耳中的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组成。
听觉和位觉(平衡觉)器官。通过耳,动物可感知外界声音信息和本身躯体位置,借以交往、寻偶、避敌、捕猎和保持身体平衡。耳的形成和逐步完善是动物进化的一种表现。不同动物耳的结构有很大差异。脊椎动物中原始类群只有内耳,主要起平衡身体的作用。软骨鱼内耳中有椭圆囊、球状囊和半规管,兼有一定听觉功能;大多数硬骨鱼内耳中有听壶,由于没有鼓膜,经借助侧线器官可感受水中1000赫以下的声波。两栖类中的蛙和蟾蜍已产生中耳,具有鼓膜和耳柱骨。声波对鼓膜的振动通过耳柱骨传入内耳,引起椭圆囊及听壶中感受器的兴奋。还有耳咽管通过咽腔平衡鼓膜内外的压力。爬行类的耳有了进一步发展,听壶内有独立的声感受器,内耳瓶状囊显著加长,鳄类有卷曲,蜥蜴听觉发达,鼓膜内陷,出现了外耳道的雏形;蛇类鼓膜、中耳和耳咽管均退化,声波沿地面通过头骨的方骨传到耳柱骨,从而使内耳感觉。鸟类的耳基本上与爬行类相似,有单一的听骨(耳柱骨)和雏形外耳道。鸮形目耳较发达,并有特殊耳羽帮助收集声波及确定声波的方向。哺乳类耳达到高度完善,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外耳由可转动的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起收集声波的作用。中耳又称鼓室,为外耳与内耳间的腔隙,其外侧为鼓膜,借鼓室中的三块听骨(锤骨、砧骨、镫骨)组成的杠杆系统将声波引起的鼓膜振动传至内耳。鼓室前壁有咽鼓管(耳咽管)通向咽部,平时关闭,吞咽及某些口部运动时开放,可调节鼓室内空气的压力。内耳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耳蜗为瓶状囊卷曲形成,状似蜗牛,故名,为感受声音刺激的器官;前庭器官司平衡,属位觉感受器。穴居哺乳类和水栖哺乳类耳廓常退化,但有些哺乳类耳廓非常发达,可捕捉非常细小的声波。有些水栖哺乳类可通过下颌骨将水中声波传至中耳和内耳。

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黏膜吸收,腔内形成相对负压,引起中耳黏膜静脉扩张、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强,鼓室内出现漏出液。如负压不能得到解除,中耳黏膜可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化生,鼓室前部低矮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变为增厚的纤毛上皮,鼓室后部的单层扁平上皮变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分泌亢进,上皮下病理性腺体组织形成,固有层血管周围出现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圆形细胞浸润。疾病恢复期,腺体逐渐退化,分泌物减少,黏膜渐恢复正常。

声波从空气中传入内耳淋巴液,仅有约0.1%的声能传入,其余99.9%的声能由于空气和水介质密度不同而被反射。相当丧失约30dB。因此,必须有一种特殊的传声变压装置,方能使声波有效地传入内耳淋巴液内。中耳的解剖结构就是这样一种传声的变压装置。

  鼓膜本身面积为85mm2,其有效面积为55mm2,而镫骨底板面积则为3.2mm2,故鼓膜的有效振动面积为镫骨底板面积的17倍。由此,声波从鼓膜传到镫骨底板时,其声压将被提高17倍。由此,声波从鼓膜传到镫骨底板时,其声压将被提高17倍,加之锤骨柄长度比砧骨长突长1.3倍,听骨链的杠杆作用也随之可使振动力加强约1.3倍,因此。声波经过鼓膜、听骨链到达底板时其声压将提高1.3×17=22.1倍,相当于声强级27dB。

  前庭窗与蜗窗不在一平面,在鼓膜、听骨链正常情况下,声波压缩期的高峰先到达前庭窗,后至蜗窗,蜗窗起缓冲作用,此为位相差,位相差可减少声波同时到达两窗的抵消作用,使内淋巴液发生波动,引起螺旋器上基底膜的振动,刺激毛细胞而感音。如鼓膜大穿孔,声波到达两窗的时间与位相基本一致,此抵消作用可使听力损失20dB。

  鼓膜张肌收缩可使鼓膜向内拉紧,稍可增加鼓室内压力,镫骨肌收缩可将镫骨向外拉,这两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均可减少声波的振幅,以保护内耳免遭损伤。

  (2)咽鼓管的生理:咽鼓管的主要功能为调节鼓室内气压与外界平衡,此为声波正常传导的重要条件。因此咽鼓管功能是否正常是决定鼓室成形术的条件之一。咽鼓管的鼻咽端开口平时呈闭合状态,当吞咽、张口或呵欠等动作时,咽鼓管咽口开放,以维持鼓室内外气压的平衡。如飞机下降,潜水工作或外界气压剧烈变动(如爆震时),应作张口或吞咽动作,使咽鼓管口开放,减少中耳气压伤的发生。此外,咽鼓管借纤毛运动,可将鼓室内分泌排至鼻咽部

中耳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等四个重要部分,是人体含气腔之一,其容积约2毫升,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其中鼓室是中耳功能的主要部分。
(1)鼓室也就是中耳腔,形状好像一个直立火柴盒,包括鼓膜、听骨链与鼓室肌。鼓膜在中耳的外侧,呈漏斗状,除保护中耳、内耳外,主要起传音和扩音作用;听骨链由锤骨、砧骨、蹬骨依次连接而成,除有传声、扩音功能外,还有保护内耳的作用;鼓室肌由鼓膜张肌和镫骨肌这两块全身最小的肌肉组成,主要起对声音传递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由于二肌的相互作用,即使传入声波强度很大,也可减少其振动,保护内耳不使受到声波损伤。
(2)咽鼓管 是连接鼓室与鼻咽部的一根管子,成人长约3.5厘米,近鼓室段为骨部经常是开放的。近鼻段为软骨部,可缩小或扩大,平时是关闭的,当吞咽、咀嚼、打哈欠或用力擤鼻时才开放,使鼓室内外压力得以调节,并有引流作用。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平直,口径相对较大,因此,当鼻或鼻咽部感染时较成人易患中耳炎。
(3)鼓窦是乳突与鼓室相连的小腔,鼓窦盖上为颅中凹与颅内相隔。鼓窦粘膜与鼓室咽鼓管粘膜相连的,能起到引流分泌物作用。 (4)乳突位于鼓室的下方,内含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气腔。若按压乳突部有疼痛,则表示乳突有急性炎症,因乳突气房与中耳腔粘膜相连续,当患有中耳炎长年不愈,则称为慢性中耳乳突炎。

中耳都有些什么功能?
中耳的主要作用是将来自外耳的声能传递到耳蜗的淋巴液。陆生动物的听觉需要声音从空气中传送至液体环境。当能量在两种具有不同阻抗的介质中传播时,绝大部分能量都会被两种介质之间的界面反射回来。声波从空气传至淋巴液时有99.9%的声能因反射而损失了,导致约30DB的声能损失,当阻抗匹配时,声波从一种...

人的中耳有什么哪些作用?
中耳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鼓室类似于一个六面体,内含三块听小骨。耳廓收集外界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至鼓室外壁即鼓膜处,使鼓膜产生不同振幅的振动,并将其继续传至鼓室内的听骨链(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互为链状连接),后者再通过位于中耳内壁上的卵圆窗与内耳...

内耳的生理?
您好!内耳的生理?内耳生理主要有两个,其一为换能器功能。即将声能转变为另一种能够刺激听觉神经的枝状末梢的形式(神经冲动)。其二是频率编码 换能器的功能是通过内外淋巴的流动引起了螺旋器上的盖膜发生的倾斜,使得盖膜和毛细胞发生了相切运动,从而产生了神经冲动通过和毛细胞相连的听神经纤维耳传...

耳朵分为多少部分
耳朵的生理构造,主要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份,连接听神经至大脑,构成了人类的听觉系统(如上图)。耳部的构造由外耳耳廓进入外耳道后,接著的是中耳耳膜(鼓膜);中耳腔内有三块听小骨,分别是鎚骨、砧骨及镫骨。镫骨接触到内耳之卵圆孔,声音由此传入内耳。内耳的构造可分为二大部分。耳蜗...

耳朵分为哪几部分?
耳朵的生理构造,主要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份,连接听神经至大脑,构成了人类的听觉系统(如上图)。耳部的构造由外耳耳廓进入外耳道后,接著的是中耳耳膜(鼓膜);中耳腔内有三块听小骨,分别是鎚骨、砧骨及镫骨。镫骨接触到内耳之卵圆孔,声音由此传入内耳。内耳的构造可分为二大部分。耳蜗...

人耳的基本构造是怎样的?
人的耳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外耳、中耳及内耳。外耳:主要包括耳廓及外耳道。外耳道呈”S”,长度为2.5—3.5CM。因为耳道有弯度,所以耳机在耳朵内不掉出来。比如扭头、跑步、蹲跳等,耳机都不易掉落。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收集声音、声源定位(声音传进双耳的时间差与强度差)、传导声音到达中耳、对...

生理声学的听觉器官
耳是听觉器官的统称。人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图1),连同各级听觉中枢组成听觉系统。听觉的声学过程发生在外耳、中耳及内耳的耳蜗一部分,听觉的神经过程发生在耳蜗的感受器部分、听神经和听觉中枢。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起集声作用。中耳包括鼓膜、听骨链、鼓室、中耳机、咽鼓管等结构,主要...

人体耳朵的结构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耳朵的主要结构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我们通常讲的"耳朵",其实只是耳廓这一部分,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是声音传递的通道,长约2.5cm,内部中空弯曲,靠耳廓的1\/3为软骨构成,内部的2\/3则由骨质构成,表面有皮肤覆盖。中耳:中耳由鼓室、鼓窦、乳突和...

听觉的生理机制是怎样的
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廊和外耳道。中耳主要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由前庭器官(它与听觉无关,将在后面讨论)和耳蜗组成。耳蜗形似蜗牛壳,是一个绕蜗轮盘旋两圈半的骨管。骨管内部被骨质螺旋板和基底膜分隔成上、下两半。上半叫前庭阶,下半叫鼓阶。...

我们的耳朵有分为几个部分?
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它们主要起收集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系统和卵圆窗。声波从耳道传至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与锤骨、砧骨和镫骨组成的听小骨系统相连,它们再将声波传到卵圆窗。由于耳膜的面积比卵圆窗大20倍,振动传到卵圆窗时,声压约提高了20-30倍。这条声波传导途径为生理传导。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