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庾大将的经历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3
陈赓大将的生平

  陈赓(1903年—1961年)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陈赓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1年脱离湘军,在长沙的铁路局当办事员,参加爱国运动,得到共产党人何叔衡、郭亮等的帮助,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连长、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等战斗。1925年10月,在第二次东征时,在华阳附近战斗失利,叛军追了过来。到前线督战的蒋介石怕被叛军俘虏,拔枪企图自杀。陈赓不顾个人安危,连背带拖,将蒋救了出来。
  1926年秋,被派到苏联学习,1927年初回国。8月参加南昌起义,到贺龙部队任营长。失败后,由香港转赴上海。1928年起,主持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1931年9月赴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团长、师长。1932年因负重伤秘密到上海就医,曾向鲁迅详细介绍鄂豫皖红军的斗争事迹。1933年3月被捕,由上海解往南昌。正在南昌指挥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的蒋介石亲自用高官厚禄进行劝降。陈赓大义凛然,严词拒绝。经中共和宋庆龄等营救,脱险后到中央苏区,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校长。
  长征中任干部团团长,曾率干部团一部强占皎平渡渡口,使第一方面军得以顺利渡过金沙江。到陕北后任第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斗。1937年2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兼任第一队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率部开赴太行山区,参与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等战斗的指挥,随后又转战于鲁西北、冀南、豫北。1940年任太岳军区司令员,次年任太岳纵队司令员,参与领导创建晋冀豫根据地。
  1943年11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太岳纵队(后来改为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参加上党战役。1946年初,他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临汾、太原三人小组,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和监督双方执行停战协议。1946年7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率第四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转战晋南,连续进行闻(喜)夏(县)、同蒲、临(汾)浮(山)战役,歼灭国民党军3万人,其中包括号称“天下第一师”的胡宗南的整编第一旅。随后他率部西进,于1946年11月至次年1月协同兄弟部队发起吕梁、汾(阳)孝(义)战役,歼灭国民党军2万余人。1947年4月指挥晋南攻势,歼敌15000人。8月与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一部,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开辟豫陕鄂解放区,配合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粟(裕)野战军,在中原地区进行战略进攻。在淮海战役中,率第四纵队协同兄弟部队在徐州西南切断津浦铁路,参加围歼黄 维兵团。
  1949年任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横渡长江,解放南昌。执行远距离、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进军广东追歼逃敌,直插雷州半岛,切断白崇禧部的海上退路,协同兄弟部队进行粤桂边战役,歼敌4万余人。1950年初,指挥所部经14昼夜强行军,直抵云南边境,歼灭企图逃往国外的国民党军2万余人。1950年2月进驻昆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云南军区司令员。1950年7月应邀至越南,帮助越南军民进行抗法战争,取得边界战役的胜利。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委。1952年6月回国,筹办并任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培养国防科技人才。1954年10月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8年9月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将帅中,陈赓大将是一个个性鲜明又极富传奇的将领。在当兵吃粮的年代里,他从孩童时代(13岁)就进入湘军当兵,是时其家境并不贫穷。1922年,中国共产党刚成立1周年,19岁的陈赓就加入了共产党,尔后进入黄埔,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并给世人留下一串串爽朗的笑声。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中都有他的朋友,与两党的领袖毛泽东、蒋介石也有着特殊的关系与交情。他经历过40余年的战火考验,一生身经大小战斗数百次,在20世纪各国将领中是罕见的。战场上的陈赓象雄狮,亲临战场前沿,指挥若定,视死如归;地下工作中的陈赓,与三教九流打交道,出污泥而不染,他聪睿机警、大智大勇,斗敌顽,惩叛徒,有力的保护了党中央;生活中陈赓真诚、耿直,正如陈毅元帅称赞他说:“他象一个玻璃杯,从里到外都是清楚的、透明的。陈赓同志就是我们党的一门炮”。然而陈赓英年早逝,仅活了58岁,是所有开国元帅、大将中最早离开新中国的一位。他的传奇人生背后,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鲜为人知的趣闻与谜。

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皇权衰落。司马睿称帝有赖于南方官僚士族的拥戴,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先后平息了王敦和苏峻之乱,统治趋于稳定。门阀大族王、谢、庾、桓先后支配着王朝政局。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其中以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为主的北伐,在东晋时曾进行过多次,在其中也不乏名将的指挥。公元311年,大将祖逖出兵收复河北,但后因受到朝廷的排斥忧郁而死,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在此之后,当权的士族多标榜北伐以增加门户威望,其中以桓温的三次北伐最为著名。他曾经收复洛阳,关中,进兵河北,但都未能够巩固北伐成果。公元383年,前秦南下,东晋面临空前威胁,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谢石、谢玄率北府兵大败前秦军队,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性胜利。之后立即使其弟进军北方,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东晋北伐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此后,南方由于外乱威胁解除而爆发内战,孙恩、卢循起兵。桓玄在内战中获胜,一度篡晋。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镇压了农民军,并通过北伐树立威望,最终取代东晋在魏晋,有六个家族值得关注(不包括原来江东的贺、朱、陆、张等大姓):山东琅邪王氏、河南陈郡谢氏、河南陈郡袁氏、河南颍川庾氏、山西太原王氏、安徽谯国桓氏。其中山东琅邪王氏、河南颍川庾氏、安徽谯国桓氏和河南陈郡谢氏四大家族,相继执掌东晋的权柄,尤其显赫。而这四大家族中,排第一位的,自然是山东琅邪王氏。 王氏显贵,从“卧冰求鲤”的王祥、王览兄弟开始,到王戎、王衍,家族子弟陆续登上历史舞台。尤其是经历了永嘉之乱,五胡(匈奴、羯、鲜卑、氐、羌)乱华,王敦、王导兄弟在南京重建晋室有功,使王家更是名重江东,有“王与马,共天下”、“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之说,有“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故事。随后,又出了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这样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人物,使得王家不仅在政治上无人能敌,而且在文艺上更是奇葩一朵。在整个六朝时代,山东琅邪王氏家族,为官做到五品以上的,有161人。其中,做到一品官的,达15人(在整个古代,能与山东琅邪王氏相媲美的,唯有山西闻喜裴氏家族,曾出过宰相59人、将军59人)。 六朝以后,世间多以“王谢”并称,该称呼成为古代世家大族的代名词,但与王氏比起来,谢氏还是有差距。排在第二位的谢氏,一品官.员仅出了4人。其代表人物谢安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是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哥哥谢弈、弟弟谢万、谢石、侄儿谢玄等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大官。文学史上有名的谢灵运、谢眺也出自谢氏世家。 继承大权臣王导位置的是庾氏庾亮,庾亮死后他的弟弟庾冰接任大权臣的职务,庾冰的弟弟庾翼则把持东晋最重要的外镇官.员荆州刺史一职。 与南方东晋汉族政权长期对峙的,是北方的五胡十六国,那是民族矛盾空前绝后的最尖锐时期。东晋汉族政权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其中以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为主的北伐,在东晋时曾进行过多次。其中以大臣桓温的三次北伐最为著名。他曾经收复洛阳,关中,进兵河北,但都未能够巩固北伐成果。谢石、谢玄率北府兵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性胜利之后立即使其弟进军北方,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东晋北伐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此后,南方由于外乱威胁解除而爆发内战,孙恩、卢循起兵。桓温其子桓玄在内战中获胜。桓温死后,桓玄逼晋安帝禅位给他,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后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镇压了农民军,并通过北伐树立威望,最终取代东晋。

王守仁的经历?
致良知: 王守仁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阳明倡“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的“求是”学风,并多有阐发。时至今日,“...

名人思念家乡的故事
牵挂的份量越重。 有了那份牵挂, 孤寂跋涉的路有了, 欣慰的精神伴侣, 有了别人对你的牵挂, 平淡无奇的岁月就多了幸福的满足和美丽的风景。 一个平凡的日子, 或者一段极为平淡的经历, 能使牵挂感慨无限。 深深的牵挂, 像一根长藤延伸在人生的旅程 有一种古老的牵挂, 诗曰: 枯藤老树昏鸦 断肠人在天涯 ...

陈武帝陈霸先个人经历
陈武帝陈霸先个人经历早年经历梁武帝天监二年出生,陈霸先幼时家境已贫寒,却胸怀大志,好读兵书,武艺高强,精明通达,办事果敢,为时人所推崇。陈霸先身高七尺五寸,额头隆起,手长过膝,有帝王之相。梁大同初年,新喻侯萧_任吴兴太守。萧_很看重陈霸先,曾说:此人方将远大。大约在梁大同六年,萧_任广州刺史,陈霸先...

汉代在历史上一共经历了多少年???
高祖在位七年间,为了削弱异姓王侯的势力,先后剥夺韩信、英布、彭越等大将的兵权与封号,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与民休息”的政治方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强大的汉朝盛世奠定基础。前一五九年,高祖薨,传位惠帝刘盈,但此时政权实际已掌握在汉高皇后吕雉的手中。 吕后前后共掌权十六年,是我国历史上为...

说说八大柱国的来历
八大柱国由来: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荣败后,此官遂废。大统三年,魏文帝复以周文帝(宇文泰)建中兴之业,始命为之。其后功参佐命,望实俱重者亦居此职。自大统十六年已前,任者凡有八人。周文帝位总百揆,都督中外军事。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闼...

隋唐世家
而后李弼作为宇文泰的大将经历了平定关中、抗击高氏的诸次战役,特别是在宇文泰与高欢的沙苑大战中,当宇文泰的左军遭敌强攻之时,李弼果断的领轻骑向敌突击,将敌军横截为三段,由此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大统]十四年,北稽胡反,弼讨平之。迁太保,加柱国大将军。”李弼以将略见长,其大将风度在八柱国中鲜有能及...

北周八国柱是哪八人?
而后李弼作为宇文泰的大将经历了平定关中、抗击高氏的诸次战役,特别是在宇文泰与高欢的沙苑大战中,当宇文泰的左军遭敌强攻之时,李弼果断的领轻骑向敌突击,将敌军横截为三段,由此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大统]十四年,北稽胡反,弼讨平之。迁太保,加柱国大将军。”李弼以将略见长,其大将风度在八柱国中鲜有能及...

关陇贵族到底是指那些人呢?
而后李弼作为宇文泰的大将经历了平定关中、抗击高氏的诸次战役,特别是在宇文泰与高欢的沙苑大战中,当宇文泰的左军遭敌强攻之时,李弼果断的领轻骑向敌突击,将敌军横截为三段,由此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大统]十四年,北稽胡反,弼讨平之。迁太保,加柱国大将军。”李弼以将略见长,其大将风度在八柱国中鲜有能及...

北魏的八个柱国是?
八柱国家,分别为:宇文泰(李世民外曾祖父)、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其中,宇文泰首创府兵制,虽说是柱国之首,但地位早已超然。元氏则是因地位尊崇而挂名,实际上是为六柱国,正合周礼治六军之意。六柱国,各督二个...

历史上的“关陇贵族”是怎么一回事
而后李弼作为宇文泰的大将经历了平定关中、抗击高氏的诸次战役,特别是在宇文泰与高欢的沙苑大战中,当宇文泰的左军遭敌强攻之时,李弼果断的领轻骑向敌突击,将敌军横截为三段,由此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大统]十四年,北稽胡反,弼讨平之。迁太保,加柱国大将军。”李弼以将略见长,其大将风度在八柱国中鲜有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