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北伐?
三国志记载,孔明三出祈山,但三次都是不得己而为之,孔明一生谨慎,明知不可为而为,实为自保,他深知魏延出子午谷之计可行,但便是攻下城池,蜀中也无良将守护。所以他每次出兵,都是以进为退,实,保存实力,偏安一隅而己。
公元228年一234年,诸葛亮七年之间多次亲率大军北伐魏国,演义称之为"六出祁山",史书记载为五次北伐。诸葛亮历次北伐,除取得一次小利益外,基本上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北伐必要性的争论历史上就很激烈,有的评论者认为诸葛亮北伐是劳民伤财,让蜀国本不好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加速了蜀国的灭亡。实际情况怎么样?我认为可以分三方面讨论。二、诸葛亮北伐的目的。一方面诸葛亮通过北伐转移内部矛盾,另一方面促使蜀国不忘战,保持其军事性,再则以较小代价搅动魏国,不让它修养生息,因为同是修养生息,魏国成效远大于蜀国。
三、诸葛亮不北伐,后果如何?由于蜀国占据的益州地理上相对封闭,政治上边缘化,容易兹生安逸消极的心态,一旦形成大氛围,就会醉生梦死,有速亡的危险。这在历史上有很多鲜活的例子,比如战国时期的巴、蜀,汉末的刘璋。足以说明,偏面追求安定和修养生息,对蜀国而言是灭亡之道。
夷陵的大火绵延七百里,这场火烧毁了蜀汉的大半基业,烧灭了刘备兴复汉室的梦想。在白帝城的永安宫之中,刘备满怀悲愤与绝望躺在病榻之上,在他的身前跪着两个人,一个是骠骑将军李严,还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刘备的心目中,这两个人将要扛起他未竟的事业!自此之后,后刘备时代的蜀汉便在诸葛亮的主导之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北伐大业!
那么接下来,我们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诸葛亮一定要北伐呢?小编认为这个问题必须要从蜀汉国家的层面和诸葛亮个人的层面来加以综合分析。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纵横家,他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开疆扩土。白帝城托孤,鞠躬尽瘁。一直为当时乃至后世的人民所传颂,但是大家都不能够理解,英才盖世如他者,为什么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呢?一切都要从刘备进成都开始说。
刘备入主西川
刘备进入西川在成都围城的时候曾经发布了一个命令:“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意思就是说等打进城里,城里的财货弟兄想怎么拿怎么拿,本人概不干预。这是一个以仁义为本的刘备所为的吗?进入成都之后,又打算把成都城内外的房产分给手下的将领们,有幸赵云的劝阻,刘备才没有得以施行。这两个事告诉我们,刘备这个样子的人入主成都,能得到当时益州本土的人士民的拥护吗?然而这样的人进步的步伐却紧紧的跟着曹家父子,曹操称魏王,刘备马上称汉中王,曹丕称帝,刘备也丝毫不落后的称起帝来。刘备当皇帝三年来,只干了一件事,就是不顾大局的和孙权打了一仗,结果大败亏输乃至全军覆没。刘备214年入主四川,222年夷陵惨败。流的都是当时益州人的鲜血。最关键的是,他没有完成复兴汉室的大业,甚至都没有踏出伐曹的一步。假报汉献帝山阳公的死讯自立为帝更是让天下的汉朝遗民寒心。
诸葛亮七擒孟获
对此,诸葛亮在掌握蜀汉最高权力之后开始了不要命的工作,并且他在内政方面他既有天赋而且勤奋,以摄政之尊亲自干会计的活,杖责二十的刑罚都由自己亲自过问,连自己的僚属都佩服不已。不出几年就把益州治理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渐渐的抚平了蜀军惨败之后的创伤。领军深入南方七擒七纵孟获稳定后方之后,诸葛亮并没有享受人生进而开始北伐中原。
蜀汉汉中太守魏延
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魏国打仗,这本身就是一场不公平的对决,不要认为听信了魏延的计策五千兵马奇袭长安就能一鼓而定,关中有曹家重臣经营多年,民心早已归附,不存在箪食壶浆迎王师的局面。因为三国不是楚汉,诸葛亮不具备刘邦当时中原那么有利的环境,也不具备关中士民拥护刘邦的民心。蜀汉也不可能在地势平坦的关中平原跟曹家骑兵打拉锯战,最先出现粮食和兵员问题的肯定是离大本营山水之遥的蜀军。更何况等到司马懿的到来,蜀军根本就摸不到渭河平原。等待诸葛亮只有一次又一次的粮尽退军。
北伐大业功亏一篑
诸葛亮如此苦心孤诣的北伐,是为了填补刘备时代的负资产,带领川军抗击曹魏,一是共仇敌忾能缓解蜀国本土人和客家人之间的矛盾。其二,就是宣告世人蜀汉政权的合法性,大汉王业绝不偏安一偶。
北伐曹魏,统一全国是诸葛亮平生孜孜以求的 奋斗目标。当他第一次与刘备论天下形势时,便拟定了:占领荆益二州,安抚益州西部诸戎、南部夷越,整顿内政,外与孙权 结好,等候北方有变,两路出兵进攻魏国,从而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
这个方针虽然几经挫折,特别是关羽失荆州,致使诸 葛亮两路出兵进击中原的计划为之流产之后,他仍然矢志不 渝。
致使邓芝受诸葛亮派遣;使吴修盟,当孙权说道:“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时,邓芝竟公然宣称;“天无二主, 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 各尽其忠,将提炮鼓,则战争方始耳。
”类似事例还有一些, 这充分说明北伐魏国,统一天下既是诸葛亮平生夙愿,也是以他为首的蜀国统治集团始终不渝的方针。
诸葛亮北伐,也完全是为了实现刘备救复汉室的遗愿。刘备是汉室后裔,在他生前,立志要消灭曹魏政权,复兴汉室。
可是他这个宏愿未及实现便死去了。临死之前,他把诸葛亮召到永安宫托孤“属以后事,谓亮目:‘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 国,终定大事’”。所谓“终定大事”,即是最后一定能消灭曹魏, 恢复汉室统一天下。诸葛亮当即涕泣表示,愿“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后来,他出师北伐前夕,在给后主刘 禅的《出师表》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 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 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具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 忠陛下之职分也”。
可见,诸葛亮北伐,也是为了实现刘备复兴 汉室的遗愿。
光复汉室是刘备集团的共同心愿,诸葛亮想要恢复汉室而不是在益州偏安一偶,而且以蜀国的国力,不主动出击,过个几年等魏国积攒好力量只会灭亡的更快。
北伐铲除逆贼,兴复汉室一直是刘备生前的愿望,对于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来说,这也成为了他的一生愿望,
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诸葛亮非常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为了完成刘备的夙愿,付诸了北伐的行动。
因为当时蜀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诸葛亮只能这样。
空城计有什么寓意,为何一定是诸葛亮完成此事
郭冲是西晋金城 (今甘肃兰州市西北黄河南岸)人,大概是诸葛亮的早期崇拜者之一。他不满意时人关于诸葛亮不自量力、以弱扰强、劳民伤财的议论,于是讲了5个故事说明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和高风亮节,其中第三个就是空城计。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什么要一直北伐呢?
我认为诸葛亮之所以要北伐,一是因为他想要完成刘备的遗愿,帮助刘备统一天下。二是因为每一个地方割据政权都需要不断的开疆拓土,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被其他政权瓜分。
诸葛亮为什么能位居三国演义第一谋士?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
诸葛亮为什么会在《三国演义》中?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千百万读者所昀尊敬、喜爱的人物,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料事如神,才能卓越,作者对诸葛亮的形象,用尽笔力,大肆渲染。光是出场,便用了三回的故事,通过一系列的铺垫来进行烘托。望采纳!
《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什么不废掉刘禅,自立为蜀中之主?
一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白帝托孤这样告诉诸葛亮:“公之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君可辅则辅,若嗣君不可辅,公可自立为蜀中之主。”这话中的意思就是,如果刘禅堪当蜀中之主,那么诸葛亮可辅佐刘禅,如果刘禅不堪大任,诸葛亮就可以废掉刘禅,自立为蜀中之主。其实,以诸葛亮的才能若真自立为蜀中之...
在《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诸葛亮偏偏选关羽把守华容道?
我认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提高自己的话语权,另一个原因是曹操还不能死。从当时的情况开看,对于蜀国来说,曹操活着比曹操死了要好。提高自己的话语权诸葛亮是公元206年的时候出山加入刘备的公司的,而赤壁之战是在公元208年开始的。在赤壁之战的以前,诸葛亮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未出隆中即知天下将有三分,他是怎么做到的?
一、诸葛亮心怀天下,经常外出搜集信息刘关张三兄弟三顾茅庐时候,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很多人将这种情况,看做是诸葛亮对刘备的考验,认为他在判断刘备,是否真的礼贤下士。在我个人看来,诸葛亮可能真的不在家。他离开茅庐的日子,一定是到外面访友,或者是打听消息去了。想要在天下大乱时候,展现自己...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辅佐刘备?
3.诸葛亮和刘备有共同目标,选择刘备可以实现抱负。三国时期有众多势力,这些势力对人才求贤若渴,诸葛亮完全可以凭借才华选择其中一方投靠,但是最终诸葛亮没有选择势力庞大的曹操,也没有选择和自己有亲戚关系的刘表,而是选择了当时非常弱小的刘备集团。其实诸葛亮选择刘备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才华,希望能实现...
为何《三国演义》如此推崇诸葛亮?
首先,作者对人物的神化描写在小说中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其次就是罗贯中尊刘抑曹的思想,诸葛是正统刘备的智囊团一员,当然是要突出描写了。当然,更主要的还是作者是真的欣赏诸葛。诸葛亮形象的存在还有一定的教化作用,诸葛为了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了完美的人格典范,国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抛开...
为什么诸葛亮能借到东风
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能借到东风因为他懂得天文地理,他能够通过一些自然现象预测到天气变化。诸葛亮从小饱读诗书,通阴阳晓八卦,懂得排兵布阵,他涉猎极为广泛,有关自然地理知识,天气变化的书籍当然在自己的阅读范围之内。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塑造的近乎为妖人,在赤壁大战中他设立法坛,祈求东风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