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潜艇K-21遭遇德国梯比兹号战列舰
苏联潜艇K-21遭遇德国梯比兹号战列舰
二战中,德军的“俾斯麦”级战列舰一直是盟军的心腹大患。 1941年5月27日首舰“俾斯麦”号沉没后,停泊在挪威特隆赫姆附近的福尔滕峡湾。姊妹舰“提贝斯”号成为关注焦点,它的存在对盟军北极护航舰队构成了威胁。
在悲惨的PQ-17护航事件中,发生了很多英雄事迹,但最鲜为人知的还是苏联K-21潜艇主动攻击德军编队,重创“提贝斯”号战列舰?
1942年6月27日,盟军PQ-17舰队从冰岛雷克雅未克出发,驶向苏联北部港口阿尔汉格尔斯克。此时,另一个港口摩尔曼斯克因德军空袭而暂时关闭。整个护航舰队共有商船36艘,救助船3艘。专职护航是3艘扫雷舰和4艘拖网渔船。
远距离护航的是6艘驱逐舰、2艘潜艇、2艘防空舰。近距离护航由4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组成;此外,当地舰队的2艘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也将视情况提供支援,还有8艘美国潜艇、1艘法国潜艇和2艘苏联潜艇在北角附近海域巡逻。
在接到“提尔皮茨”号出动的消息后,为了防止护卫舰仅被德国381毫米火炮击沉,英国海军大臣庞德在35分钟内三度下令汉密尔顿:“鉴于敌方水面舰艇的威胁,巡洋舰应以最大速度向西撤退……”;“运输舰应散开,驶向俄罗斯港口。”
于是,四散失散、失去护航的PQ-17车队成了德军飞机和潜艇的目标。一周后,24艘商船沉没,许多水手在冰冷的大海中冻死。最终只有13艘布满弹孔的商船抵达苏联港口,3350辆军用卡车、430辆坦克、210架飞机和99316吨物资沉入大海。
据描述,1942年7月5日,K-21号潜艇在英格岛附近进入包括“提贝斯”号战列舰和“舍尔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在内的德国特混舰队的警戒范围。在距敌18链(2850米)处发射了4枚鱼雷,重创战列舰并击沉1艘驱逐舰。鲁宁舰长也因此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正是由于这一行动,该船被授予红旗勋章。战后,苏联出版了一系列书刊宣传这一“伟大成就”。
老实说,二战中苏联海军潜艇的杰出例子很少。但真相是什么?笔者最近搜集了相关资料,让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个过程。
1942 年6 月25 日,K-21 号潜艇奉命代替盟军舰艇在熊岛-北角航线上为PQ-17 舰队护航。该艇的任务是在挪威北部海岸的公海交通线上设伏,攻击可能来袭的德国船只,确保舰队安全抵达目的地。6月28日,潜艇解缆出港,驶向大海。那天,潜艇上的船员回忆说:“海面风平浪静,仿佛这里远离了战火。可谁能想到,在这平静的海面上,随时可能发生一场激烈而紧张的战斗……”
前六天,潜艇顽强地搜寻敌舰。由于极端的白天,这给潜艇的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潜艇每次上浮冲锋时,由于没有夜间掩护,很容易被敌人发现。 6天来,据统计共发现敌机50余架,潜艇为此进行了48次极速俯冲。
1934年开始设计,原计划建造18艘,二战仅完工11艘,1939年12月16日首舰服役,编号1-3、21-23、51- 53、55-56(另一架K-54 于1941 年3 月发射,但由于战争干扰最终未能服役)。二战后建造了K-24、57、58、60、77、78
水面/水下排水量1487/2102吨,主要尺寸97.77.44.1米,功率8400马力,水面/水下航速21.1/10.3节,水面/水下续航力14040/176海里,潜水深度100米,装备:( 6+4) 533 鱼雷发射管(24 枚炸弹)、2 100 、2 45 、2 7.62 、20 枚水雷、62 名船员。
战争期间,苏联有3艘该型潜艇获得荣誉称号,K-22为警卫潜艇,K-21、K-52为红旗潜艇。但也损失了5 艘船(K-1、K-2、K-3、K-22、K-23)
K-21,1937年在列宁格勒奥尔忠尼启则造船厂开工建造,1939年8月14日下水,1940年11月30日服役,1941年8月经斯大林运河进入北方舰队,1949年1959年10月转为预备役. 重新命名为B-4。 1959年退休。
该级潜艇为双体艇,有7个舱室和14个主压载舱。首次采用540KW柴油机,首次采用氟利昂制冷装置,保证食品冷藏。
耐压船体采用铆接,非耐压船体、上层建筑和底座采用焊接。
7月5日1时17分,潜艇在礁岛接到通知,称PQ-17车队于7月1日在熊岛以西200海里处被德国潜艇发现,德军已于7月出动4. 一个水面舰中队(1艘战列舰、1艘重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准备进攻,并被赋予攻击敌方中队的任务,集中所有力量攻击战列舰'Tibez'。接到通知后,舰长陆宁中校下令加强观察和了望。此时气象条件有利于潜艇作业,能见度好,风力3-4级,海浪2-3级。
16时33分,潜艇浮出水面至北角西北26海里潜望镜深度。值班值班官小心翼翼地升起潜望镜,仔细观察海面情况,一无所获。就在降低潜望镜后,声纳组报告:“螺旋桨噪音,方位角212 度”。值班值班官迅速再次升起潜望镜,但尽管能见度很好,还是没有发现目标。
潜艇随后朝着噪音的方向靠近。 17:00,陆宁舰长在50链左右的距离处在潜望镜中发现了一艘潜艇,随后又在70链的距离处发现了另一艘潜艇。 “鱼雷攻击!”队长连忙下达命令,同时开始与敌人交战,准备查明情况转身进攻。很快,他发现这不是潜艇,而是驱逐舰。原来,在北极地区,就像在撒哈拉沙漠一样,常常会有错觉。海面的折射光线使敌舰和海岸线的轮廓又平又长,使其误判,因此驱逐舰会被误认为是潜艇。
17时18分,潜艇正准备机动攻击敌方驱逐舰,突然发现一艘方位202度、距离100多链的大型战舰桅杆。毫无疑问,驱逐舰只是先头部队,大船才是寻觅已久的目标。于是,潜艇很快改变了计划,准备向大船发起攻击。潜艇开始加快速度,向敌舰逼近。 “大家注意,”陆凝大声说道,“德国分舰队已经被发现,准备攻击敌方大型舰艇!”
17时36分,舰长用潜望镜发现敌中队左转,向西北方向行进。此时,他已经识别出前方航行的“舍尔上将”号,“提尔皮茨”号紧随其后。陆宁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庞然大物(满载排水量53000吨,装备火炮123门,航速30节。要知道北方舰队上面没有水面舰艇此时的驱逐舰,当时苏军拥有的战列舰吨位只有其一半)。
当时,在德国的战列舰和袖珍战列舰中,只有“提贝斯”号能够进行海上活动。除沉没的“俾斯麦”号外,另外两艘袖珍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于当年2月12日在加来海峡遭遇水雷袭击受伤,并在加来港的一次空袭中受伤当年2月29日基尔。
考虑到这是德国海军唯一的王牌,鲁宁认为如果自己的进攻成功,不仅能保证舰队的安全,还能有效削弱德国海军的实力,所以他决定突围安全屏幕并进行近距离打击。当然,他很清楚对方的实力。
一旦被发现,就会有无数的炮弹、深水炸弹和鱼雷。因此,他们必须格外谨慎和冷静,在发射鱼雷之前绝对不能暴露自己的位置。而此时,敌人也在不时改变航向,进行蛇形机动。 17时46分,距敌舰45链,方位角212度,右舷角50-55度,航速约20节。潜艇已经落在临界迎角之外,无法占据射击位置。
幸运的是(苏联军史的描述是鲁宁估计敌人会掉头,到时候更利于进攻;个人认为用运气比较合适),17点50分,敌舰又向右转。调头单线航行,潜艇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冲破安全屏障,占据了“舍尔上将”号和“提尔皮茨”号之间的下水阵地。据计算,再移动3分钟,即可到达齐射位置。
为了可靠起见,舰长第14次升起潜望镜,却突然发现“提尔皮茨”号突然转向,巨大的舰舷迅速缩小成一个小点。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从舰艏发射鱼雷。
为了不错过机会,陆凝决定用船尾的发射管出击。 18时01分,敌舰18链开外,舰艏进入视线。 K-21潜艇以4秒的间隔发射了4次水雷齐射。第一枚鱼雷发射后,舰长立即放下潜望镜。发射4枚鱼雷后,潜艇开始俯冲,转身全速躲避敌人。
所有的船员都屏息凝神,等待着鱼雷爆炸的声音。 2 分15 秒后,听到2 声爆炸声;又过了20 秒,声纳人员又听到1 声爆炸声,接着又是2 声爆炸声。鲁宁舰长认为,后面听到的三声爆炸声很可能是一枚鱼雷击中了一艘转向战列舰相反航向的驱逐舰,导致舰上的深水炸弹爆炸。随即,鲁宁根据自己的判断,向舰队司令部报告了这次袭击的结果(重创战列舰,击沉一艘驱逐舰)和敌舰方向。
对于“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重创,苏军长期以来一直坚称K-21潜艇确实攻击成功,根据鲁宁的报告和德国中队在挪威海岸附近被侦察机发现第二天早上,接近海岸。以10 节的慢速驶向奥尔尼岛。并援引英国情报机构的反馈,“提尔皮茨”号在岛上呆了两天后就停靠了维修,接下来的三个月都没有出海。
不过德国的记录是没有遭到攻击,也没有任何船只受损,当然也没有对苏联潜艇采取反潜措施。根据德军公布的消息,由于苏军提前破译了命令潜艇出击的电文,德海军司令雷德尔决定返航,取消对舰队的突击行动。战列舰没有损失。 7月7日,该轮以24节航速驶往纳尔维克; 10月23日,抵达特隆赫姆; 1943年3月13日,它再次出现在特隆赫姆,再也没有进入码头维修。
至于苏军反馈说他们听到一艘驱逐舰传来深水炸弹爆炸声,那是因为有声纳回波,德国驱逐舰以为附近有潜艇,扔下了一些深水炸弹,但驱逐舰本身并没有沉没。
通过综合比较发现,英方的判断依据的是苏联的战报,而苏方的判断依据的是英方的判断,造成判断失误。但需要确认的是,苏联潜艇的攻击信息确实被德军破译了,所以K-21会发现敌人突然转向;而苏联潜艇确实进入了德国舰队编队的区域并发起了攻击,尽管德国战报拒绝承认这一点。
俄罗斯方面的最新消息显示这次袭击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但个人还是很佩服K-21潜艇的英勇举动,潜艇能够毫发无伤地逃脱实属不易。对于战争史上的一些问题,需要综合各方数据,才能得出真正的结论。过于偏向一方,就会导致我们忽视历史事实。
圣纳泽尔袭击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圣纳泽尔位于法国西海岸的卢瓦尔河河口。圣纳泽尔港是德军的一个重要潜艇基地,港内有一个可以作为干船坞用的诺曼底船坞,长350米、宽50米。可以修造8.5万吨级的船只,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干船坞之一,也是德军在国外唯一的一个能容纳“梯比兹”号战列舰的干船坞。鉴于“梯比兹”号已于1942年1月16日从德...
俾斯麦战列舰的姊妹舰是哪一艘?
经过混乱后,X—7号艇在7时22分撞上了“梯比兹”号的左舷,解下了右舷炸药筒。然后向舰尾缓缓驶去。在距第一个炸药筒置放点150—200英尺处,解下了左舷炸药筒。然而,潜艇在盲目的航行中缠入了防雷网,经过45分钟的努力,才滑到网障的顶部,露出了水面。德国人发现了目标,“梯比兹”号立即用...
...接到了一封错误的电报,里面有提到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途中,由于害怕遭遇以“提尔皮茨”号为主力的德军水面舰队,英军指挥官冒险下令护航军舰撤退,剩下船队任由德国轰炸机和潜艇打击。PQ-17船队中的34艘编队运输船中的23艘运输船和1艘救生船沉没,153人死亡,损失船舶吨位14.4万吨,损失运载物资包括210架飞机、430辆坦克、3350辆汽车和近10万吨其他军需...
北挪威海域的破交战的情形是怎样的?
北方舰队的潜艇支队共有各型潜艇15艘,多为中型和小型潜艇。舰队司令亲自古吉挥潜艇在敌人交通线上活动。通常,同时出动4~5艘潜艇,采用阵地伏击法,隐蔽位置在敌舰船必经的航路上。对通过之敌实施突然袭击。1941年7月14日,“Ⅲ-402”号潜艇潜入洪宁斯沃格港首战告捷,用鱼雷击沉德国1艘3000吨的运输船。8月21日,“...
二战结束时美国驱逐舰总数?
其中DD-87、DD-88D、DD-183,DD-184,DD-185转交给英国、D-127二战时转交给苏联,DD-61 损毁于一战德军潜艇攻击、DD-130二战时期於美国近海遭德国潜艇击沉,DD-139、DD-157,DD-167被日军击沉,DD-175转交加拿大.虽然可以认为DD-69号至DD-347为二战美国主要的驱逐舰,之前的编号多数转交给海岸警卫...
比斯开湾空潜大战的具体经过是什么?
8日凌晨,加拿大皇家空军肯尼思·穆尔空军中尉驾驶一架解放者式飞机在英吉利海峡西口连连得手,半个小时内,仅用12颗炸弹,只两次交叉投弹,就分别击沉了U-629和U-373号潜艇?“农夫”艇群胆战心惊地缓缓向前推进,天亮时分,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U-413号潜艇又遭不测,被一架哈利法科斯式飞机炸伤? 损失在不断增大?9...
蒙巴顿参与过哪些重要战役?
无论与现代潜艇,还是与敌手德国U型潜艇相比,K-6潜艇都显得低劣,但在北海下巡逻要比在无畏战舰上服役更激动人心,更能给他一种参与战争的感觉。 时隔不久,蒙巴顿晋升为海军中尉,奉命指挥皇家海军舰艇P-31号。P-31号是海军的最快艇之一,专门用来对付德国潜艇,为开到法国去的运输船护航。蒙巴顿爱上了这只小艇,当艇...
北大西洋破交战中,“梭子鱼”艇总共击没敌军多少舰艇?
6月21日,“梭子鱼”艇群开始返航。在这次北大西洋的破交活动中,该艇群总共击沉12艘船只,计61464吨;另击沉1艘小型护卫舰,而潜艇无一损失。袖珍潜艇袭击“梯比兹”号战列舰。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提尔皮茨号
作战经历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是纳粹德国海军的俾斯麦级战列舰2号舰。提尔皮茨号以人称“德国海军之父”,德意志帝国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1849年-1930年)命名。开工日期:1936.10.30;下水日期:1939.4.1;服役日期:1941.2.25。俾斯麦号战列舰沉没时,“提尔比兹”号尚未完成训练和调试工作。19...
希特勒在挪威海域集结哪些舰艇部队?
1. 希特勒在挪威海域集结了德国海军的若干艘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包括“提尔比兹”号、“海军上将舍尔”号、“吕措夫”号、“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泽瑙”号,以及“希佩尔海军上将”号、“欧根亲王”号。2. 此外,他还部署了17艘潜艇和一定数量的空军力量,在北极海域开展了针对向苏联运送物资的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