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太原会向北发展吗?
太原会向北边发展吗?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的太原市民的答案是肯定的,太原市的发展方向是"南移西进,外加东扩",不会向北发展的。对于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
1、尖草坪区是一个生态敏感的地区,很多届市区政府基本都是采取谨慎的态度看待长远发展规划,稳字贯穿始终,不大敢提出明确的规划,现实和 历史 责任太沉重啊。
首先,北部是汾河上游,又是太原市的水源地,包括太原等四市在内的上千万人口的吃水安全可是大如天啊!稍有差错,那就是掉了脑袋也无济于事,根本不能用金钱衡量,那是关乎汾河流域中下游太原、晋中、临汾和运城四市人民的生存大事。没有想清楚的事最好不做。
第二,北部又是太原的空气污染源。站在汾河桥上向北望去,太钢和二电大烟囱就是北部最明显的地标,简直大煞风景,对不起美丽的汾河。
太钢和二电的环保投资是巨大的,近几年没听说有什么新项目上马,大把资金投在减少排放上了。不用说其他,单就禁止 汽车 运煤一个改变,单位成本就大幅升高。说的再白点,尖草坪区每年投的资是巨大的,不亚于其他区,只是大多数都花在环保上了。
尖草坪就如山西全省的今天,环保压力巨大。别的地方只考虑发展就行了,但尖草坪却要背负沉重的负担,去跑步追赶先进者,难啊。
第三,不少市民提出把太钢和二电赶出太原市,这是个好想法,毕竟钢厂环保再好也比不上一个饼干厂,但只是时机不成熟。目前还没有能够代替它们财政地位的公司,没有这千亿级的产业,只有三千多亿经济体量的太原市怕是真的连路都修不起了,何谈发展;北部城区几百万人的冬季集中供暖还得靠它们;太原人民的用电还得指望他们;城北地区的生产生活污水的回收处理也得靠它们。
杭州能把杭钢赶走,石家庄能把石钢赶走,济南能把济钢赶走,上海能把宝钢不锈赶走,可是太原市的确暂时不敢把太钢赶走。
只有希望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替代它们,但真的太难了,否则早就有人干了,绝对等不到今天。
2、北部区域集中了很多兵工厂,都属于央企,至今仍承担重要型号的研制工作,目前存在转型发展困难的局面。下一步围绕军民融合入园发展等政策,也许会有靓丽的成就,但困难依旧很大。
3、北部只能以牺牲局部利益为代价,换取太原市的 健康 发展。但北部区域是块宝地,上风上水,潜力巨大有待挖掘。再过十年,你还愿意住在长风街吗?
太原周边可大规模开发土地在南边!
国家城市群规划,晋中城市群划入京津冀城市群,远水不解近渴,应该优先发展太原周边都市圈
1.目前北部有一些军工企业和电厂,在规划上一直是以生态保护为主。
2.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阳曲和清徐的撤县设区也已经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北部应该会迎来大的发展机遇。
3.北部的城市发展和定位肯定不同于城市南部等新区建设,由于处于太原市上风上水的区域,对于产业的引入,建设规模肯定会进行控制。
4.北部未来可能会是太原市军民融合示范建设园区,依托中北大学和现有企业发展,提升北部活力。
如果太原市往北发展的话南郊区的房子可真的不值钱了。由此可以判断近两年不会。或者说南郊的房子没有卖完是不会向北发展的。北城是老城区。生活比较方便而且人气很旺,是住人的好地方。北城发展起来以后谁还会到南郊住由墓地改造起来的小区呢?小的时候在南郊的北张村,亲贤村以南的坟地太怕人了。闹鬼的传言现在想起来都害怕。
太原一定会向北发展。
首先,得弄清楚一个概念,太原北部是指的哪一块?泛指应该包括阳曲县、娄烦县在内的太原北部,如果是狭隘的范围那就是作为城区的尖草坪地区。其实无论从产业转型方面还是从生态保护方面,太原都一定会向北部发展,或者说不会放弃对太原北部的发展。
娄烦县是因为要保护水源地的原因,不允许大力发展工业,娄烦提出要打造“省城后花园、避暑清凉地、绿色大氧吧”,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未范县。不说其他,单单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太原市就不可能抛下娄烦,对于娄烦的投入只会加大,不会减少。而且环保和生态保护本身就是大课题、大产业,娄烦只要把这个文章做好,日子就不会太差。而且娄烦朝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功能区的方向迈进,会大有前途。
产业转型上,山西综改区在阳曲县有一块园区,可以预见,未来阳曲县将会是太原的又一个投资热土,致力打造新能源、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六大产业集群;文化 旅游 方面,阳曲向全域 旅游 发展,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57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0余处。馆藏文物450件。近年开发有青龙古镇,太原方特也落户阳曲并将于2021年开业。并且阳曲县离太原市区近,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目前正承接太原市各大企业“退城入园”,会带去众多的人口和投资,阳曲县会成为太原北部重点发展和投资的地区之一。
尖草坪地区,2017年“五村联拆”创造了太原城中村拆迁改造新模式,“三给片区”整体拆迁,整体规划,整体建设,是太原市重点打造的城市副中心,低密度住宅区。加之地铁3号线重点连接草坪区与万柏林、晋源、小店,更会使“三给片区”成为今后的重点发展区域,同时也是草坪区发展的重点,也是太原市目前公园最多的一个片区。太原投资10个亿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将会极大提升太原人才聚集、 科技 创新能力,也会极大提升尖草坪区的整体形象。
太原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即原来的太原不锈钢产业园,更名意味着产业的调整,调整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太原中北高新区软件产业园一期亦落户,中北高新区作为唯一市属省级开发区,有望成为又一个比肩省综改区的园区。同时草坪区还提出依托上风上水的优势,建设北部康养新城;境内有江阳、兴安、新华等军工企业,将打造“军民整合创新示范基地”,尖草坪区未来可期。
太原一直以来就秉持“南移西进、北展东扩”的发展理念,结合强省会战略,结合太原北部三个县区的情况,太原一定会向北发展,况且作为省会城市,从扩大城市框架、提升综合实力、提高资源集中度、提升首位度上来说,太原都不会放弃北部,在实力提升的同时,会一直向北部发展。
北面属于老城区,首先老旧居民区众多,人口密集,这几年向南面发展同时,北面人口也逐步向南迁移的一部分,当然仅限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市民,北面老太原众多,贫困市民也比较多,地理位置毋庸置疑,虽说南面地理位置也很好,但不是一个概念,毕竟老太原的底蕴还是集中在北面尤其是解放路,新建路,桃园路,这三条路可谓是老太原聚集地,虽说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很多在南面建立的分院分校,但是不得不承认就目前来说,这些资源的根基还是在迎泽区和杏花岭区,尤其是杏花岭区这几个资源最为丰富,这是南面无法比的,北面的问题在于老旧小区的拆迁安置,还有一个就是太钢,太钢虽说为太原经济作出的贡献很大,也是太原工业老大,但是阻碍了北面的发展,太钢员工家属以及厂区都是一个庞大的体量,搬迁改造难度极大,北面想要发展太钢搬迁是必须的,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是我觉得北面迟早要有大动作,毕竟属于老城区
说到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肯定的说,北边发现和南边着重点不一样,太钢和二电两个大企业已经决定了,但是随着阳曲县的高速发展,北城也会日益繁华,两大工厂看似污染,实际废气直飘南边,数据显示,上兰村空气指标常年第一,由此可以确定,风往南飘,山大医院、太原市养老院…都在最北,将来的最北城发现应该是别墅、养老,甚至是富人区!道听途说,其实咱在很多年前太原就有个大规划,为啥北城石料厂多,当时就是要把北山开出个大缺口,这样就南北通风了,雾霾就不会存在了,但随着国家环保的问题,石料厂逐步取缔,项目就此搁浅了!
要想心存百年的战略眼光。第一从太原北面说起,太原北面地处太原的风水:位置。上有供百万人口的吃喝水库和重污染的大太钢以及二电厂:和化工单位严重制约了百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地处黄土高原一年有半年的西北风再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风貌和生活质量。吃水‘大气都成问题应将电厂,太钢,化工单位从新规划寻找不能载种养殖的秃废平整山沟纳入规划。并将腾殖之地规划山林医院和人宜住环境。第二:从东部环境看北京天津石家庄的交通新近划规的雄安都将严重制约太原的发展阻碍太原的大跃进步伐,只有把晋中和太原大合拼才是唯一的百年大计。在发展人才战略和百年规划的前提大背景下逐步向太原南部发展扩大城市面积统筹部暑合理安排就象耿市长放眼干里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到203O年)赶上其它较发达的城市。
太原会不会向北发展,答案是:会,只是发展步伐以及项目投资力度肯定及势头正盛的综改区。政府规划的发展蓝图是南移西进,北展东扩,从太原方特落址阳曲,不锈钢园区改组中北高新区,上兰科教片区的投入,足可以看出太原向北发现的决心,只是受各种不可抗因素限制,不得不减缓向北投入的力度。
首先从地形上看。太原三面环山,只有城南有开阔的太原盆地,城市要发展,需要引进项目,而项目离不开平整的土地。所以,小店、晋源、清徐,无疑是最合适得选择。
其次:太原城北本还有大片土地尚未开发,可惜十里太钢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加上二电厂、各种化工厂遍布,造成居住环境差,各种房产商更愿意去城南郊区开发,所以造成老城区青壮力流失,整个老城区死气沉沉,缺乏活力。
最后城区要发展,城区面积要扩大,需要人口的注入,北城属于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城市病凸显,所以人口需要分流,而城南大片土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从省市大批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南迁,综改区5大中心的开建,磁悬浮列车南联清徐,足可以看出政府未来十年的发展重心。
也许再过许多年,南面的土地也接近饱和,而城北的大批住宅已经超龄,太钢等大型企业,或者是因为环保、或者是因为发展需要,搬迁到了更适合的地方,那么北城的大片土地,或
将来迎来她的涅槃。
太原的发展思路是:南移西进,北展东扩。南移,是指太原的城市中心和重心在城市布局上要南移,毕竟太原地形是三山夹一川,只有南面是晋中盆地的广阔空间,做强做大省会太原,必须也只能向南发展。西进,主要源于原先太原老城和市中心在河东,河西原先布局主要是工厂企业,现在腾笼换鸟和产业置换,河西有不错的优质空间。北展,主要是针对原北郊区,现在的尖草坪区和部分杏花岭区。由于城市中心和重心的南移,特别是交通枢纽的南移,北面又有超大企业太钢居中,太原北部发展受限。北展只有两条路,一是太钢污染产能的搬迁(科研及三产不必搬),二是汾河出山口的湿地生态公园的建设。同时做大做强高品质的以中北大学为中心的 科技 产业。东扩,是太原市杏花区和迎泽区不得已的发展取向,特别是迎泽区,由于九八年不科学的扭曲的区划,把原先山西首个亿元区——南城区人为地划小(三分之二的城区划给小店区),导致迎泽区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只能东扩过铁路线上东山,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东扩空间有限,迎泽区今后的发展只能等待下一次区划,至少南到长风街。毕竟小店区南有广阔空间,并有省综改区加持。太原发展最终的出路在于划回榆次、太谷、甚至交城,南移的步伐不能停,更不能慢。否则,就再没有机会与中部其它五省会或周边省会竞争了!只能等被边缘化。省会太原尚且如此,省内其它地市更没地位了,只配给周边省会城市打工了!山西,加油!太原!加油!!!
太原晋中要通地铁了
地铁1号线走向基本没变,拟在原来的线路基础之上增加两条接驳线路。新增一条与其接驳晋中榆次方向的APM轨道交通,增强太原-晋中沟通;另一条为综改区走向的R1磁浮,增强综改区与武宿机场的联系。地铁2号线,拟在原来的线路基础之上一路向北延伸至上兰中北高新区,增强太原北部发展引擎与主城区的联系。住在...
太原到梌次多少里路?
太原到榆次最近的距离约为20km,太原在向南发展与此在向北发展,所以现在太原和榆次你几乎快连接到了一起。
山西是几线城市
等如画美景,古韵盎然。山西是煤炭大省,太原作为省会,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过去的“黄金十年”中,太原的煤炭行业蓬勃发展。观察GDP数据,尽管人口并不占优势,太原的GDP规模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一直居于中间位置。近年来,太原借助国家战略,向北发展、向南拓展,推进产城融合,不断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的提出
中共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 实施经过:向南防御,就是撤退在长江以南分散孤立的八个解放区的部队,集中兵力加强长江以北的解放区的力量,准备迎击国民党的进攻,掩护人民军队在东北的战略展开。向北发展,就是调集大批干部、部队进入东北,建立广大的东北根据地,造成影响全局的新形势。双十协定...
有望晋升副省级城市的三座城市你知道是哪些吗?
提到“副省级城市”这个概念,小编恐怕要为大家啰嗦两句普及一下,通俗来说意思就是根据我国的不同区域来划分的、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一旦被选为了副省级城市,从此在发展上便会获得更多机会和福利,从而实现自己的腾飞,然后继续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今天我们要说的三匹...
南方人适合在山西居住吗\/
在山西呆久了,我回去都不习惯了。真正冬暖夏凉!饮食也没什么不同,山西面食很棒,你喜欢吃面的话就有福了~~习惯吃米饭也没关系,学校食堂和外面餐馆都能很方便地吃到炒菜和米饭。很多川菜馆。山西有一点不好,空气污染严重,比较多灰尘。山西人我觉得很不错,大体来讲比较厚道诚信。
太原市小店区人民北路什么时候开始修路?
作为太原新兴城区、太原的南大门,小店区是太原城市“南移西进,扩容提质”战略实施的主战场,长治路南延线,是为小店区的便捷交通再添的浓重一笔。|如今的龙城大街周边部分配套 随着龙城大街周边的发展,打通长治路已经成为加强小店和主城区联系,推动南城发展的急切需要,正式通车后,沿线将成为新的经济...
太原为什么叫龙城
从此,太原逐渐走向没落。太原不仅是许多帝王将相的发祥地,也曾是众多帝王之后争权夺利的地方,因此在历史上,太原无疑是当之无愧的“龙城”。太原,简称“并”,是山西省辖地级市,古称晋阳。太原市不仅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还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作为中国北方的...
太原四季气候特点
太原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9.5℃,无霜期平均202天,年均降水量456毫米。太原由于其地形复杂多样,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海洋性气候对境内的影响,形成了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夏秋降雨集中,冬春旱多风。年平均...
太原为什么叫龙城 太原叫龙城的原因
太原既是大量帝王将相的起兴之地,也曾是许多帝王之后争相居住的地方,所以历史上的太原是当之无愧的龙城。太原市是山西省辖地级市,简称“并”,古称晋阳。太原市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