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自己做职业规划?
第一个方面、职业诊断——你适不适合现在的工作?
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一个人究竟适不适合做现在工作,主要看人和岗位是不是相匹配。
这种匹配性,主要是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来看的,也就是看你的个人特质是不是适合做这份工作。那什么是个人特质呢?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擅长能力,整体呈现出来的一种外部可见的特征。比方说关羽、张飞都是刘备的五虎上将,是战功卓著的能人。但关羽“傲上”,张飞“凌下”,通俗来说,就是关羽看不起上面的人和同僚,非常傲气,而张飞喜欢欺负打骂下属,非常粗暴。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关羽因为看不上吕蒙大意失荆州,而张飞最后死在手下人的刀下。那么,怎么样了解自己的特质呢?
第一、要在实际工作中了解自己的特质。
比方说,一位人事经理跟我分享了他的一次面试。有一次他去一家大公司面试一个人力资源经理岗位,面试官是一个说话很直接的人,没有什么客套,一开始就抛出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急需要人,半年要招两千人,你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他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先向对方了解一些背景信息。但是,没想到面试官开始不耐烦了,直接打断他说:“我们的文化就是风风火火,直接解决问题,我看你不紧不慢的,做得了招聘吗?”这个人事经理一下就明白了,对方的招聘岗位虽然是人力资源管理,但是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负责招聘,他们需要一个“纯执行”的人:让你怎么干就怎么干!而这个人事经理是一个分析型的人,习惯“谋定而动”,自然不适应这家公司的文化,所以后来就没通过面试。每个人的特质,主要体现在行事风格上的不同,有的是“立刻行动”,有的是“边干边想”,有的是“三思而行”,不能纯粹说哪种好或坏,关键要看自己属于哪一种“特质”。那么,与其跟对方争辩,不如多花点时间去寻找适合你特质的公司和工作岗位,毕竟找工作就像谈恋爱,要彼此对眼才行。所以,一个人的特质其实和他擅长的领域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并且往往能够在这些方面体现能力并且展现自信,例如说,你擅长和人打交道,就去做和接触人有关的工作,比如业务员、员工关系专员;你擅长和数字打交道,就可以做分析师、会计师……以上这些,都是一个人的特质,是你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做了很多事情之后才发现的。
第二、要去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人的外在行为习惯总是由他内在的信念在支撑,这种信念往往决定了他的价值观,甚至决定了他的职业选择。鲁迅先生是学医的,他想通过行医来医治国人的疾病,但是在日本留学期间,有一次在课堂休息的间隙,插播一段时事电影,一个人被当作间谍公开枪毙,围观的是一群人里面,有很多人喊“万岁”,这种场面刺激了他,让他感到十分悲哀。他觉得做医生只能救少数人,而唤醒麻木的人群,医治普遍的精神愚昧才是最紧迫和最重要的,所以他选择了当一名作家。在《呐喊》自序里面,鲁迅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留学日本的初衷是学医,但一场电影刺痛了他,唤醒了他拯救国人的精神信念,让他感受到学医并不是一件最紧要的事,转而去当了作家。换句话说,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触动你的瞬间?你的工作信念是什么?你想过没有?我建议一定要做自己觉得真正重要、有价值的事情!那么,还有一点,当你擅长的和你想做的事发生了冲突怎么办?这里有个例子,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他20多岁的时候,在伦敦做投资银行家,工作很出色。不过他很快就辞职了,他觉得数字和金钱不能给他带来成就感,他喜欢研究人、对人感兴趣,所以决定做一个管理学家。也就是说,他选择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了,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和专家,但是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当你擅长和你想做的发生冲突的时候。你要思考一个问题:我应该作出什么样的选择?换句话说,你要选择好自己的方向。不要为眼前的一点利益所困,要有长远眼光,哪怕现实是为了生存,存在一些无奈,但你一定要设置一个时间点:你什么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有在工作当中,你才能了解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通过反复思考和比较,找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你才能了解到自己的价值观。
第二个方面、职业定向——将来你要做什么?
预测将来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根据惯性定律,我们可以凭借过去类似的情景,来预测你的未来职业发展走向。有人说,你今天做的事情是三年前选择的结果,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造成你今天现状的原因,一定是由无数次行为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而梳理这些历史,你总会发现一些内在逻辑在支配着你的行为。所以,在为自己规划未来职业的时候,下面这三点一定要注意。
1、认清自己,成功不可移植。
“我想有一份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这是你想的,本身没有错,但你有没有为此付出过努力?事实上可能你根本没有付出过任何努力,只是想一想而已,没有把这个变成事实。想象就是脱离了自己掌控范围的那些事情,而事实就是根据你已具备的资源和能力,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有人热衷于玩商业模式和资源整合游戏,对别人的商业模式创新如数家珍,但是具体到自己身上,却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即便设计出来了一套堪称完美的商业模式,最后发现,竟然没有实施这个商业模式的人,这岂不是滑稽,纯属纸上谈兵!你是你,别人是别人,这是最大的不同。人家是从1到N,可以创新商业模式,你是从0到1,你凭什么整合别人?别人又凭什么心甘情愿地被你整合?虽然那些商业模式看的很清楚,但是你够不着!由于你的资源跟别人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所以,同样的商业模式,同一件事情,别人能做,你不能做。那些商业模式和美好蓝图不过是你的想象,而你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才是你能掌握的东西。
2、区分自己的喜好和应该。
如果问你喜不喜欢现在的工作?答案可能有三种,一种是喜欢,一种是不喜欢,还有一种是无所谓喜不喜欢。喜不喜欢,这里面的原因当然有很多,要么是习惯所致,要么是生存所迫,要么是工作环境氛围决定。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在内心里认不认同。没有价值认同,就很难说是真心喜欢。但是,有些工作不是给你喜欢的,怎么样都需要有人来做。在通往自由的道路上,不会那么一帆风顺,有时候它需要你付出额外的努力,甚至是牺牲掉自己的喜好。就像一个工程师,他喜欢一个人埋头工作,最好没有任何人打搅,他享受一个人独立工作的感觉。但是,他要让自己的工作变的更有价值,有时候就不得不暂停手头上的事情,与团队其他成员打交道,让团队成员认识到他的工作价值,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支持,共同达成工作目标。他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拒绝和别人沟通或者合作。如果那样,他就没办法完成工作目标。一个人做一份工作,首先是作为职业人的身份来开展的,而职业人的衡量标准就是应不应该,而不是喜不喜欢。只有带着职业使命感去工作,他才能在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3、确定放弃什么。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说的其实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机会成本。什么是机会成本?就是你的付出不是成本,放弃的那些才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只有那些你干了这件事就干不了的其他事中,价值最高的那个才是成本。但是你以为你就能做好价值最高的那个事情吗?比如量化策略研究员,也许你根本不具备数数那方面的天赋能力,做那个会非常吃力,可以说,量化策略研究员根本不是你的“菜”——不是你的东西就不算是放弃。反而是做哪一件事情更有优势,更容易实现,那么放弃的这件事,才是你的最大代价。从这个角度来说,就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优势。当然,也要看工作本身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果不符合,即便提供了很好的待遇,也要主动放弃。
有个做软件测试的员工入职一家金融公司,待遇很高,但她很快提出了辞职,原因上这家金融公司的岗位要求和当初她的设想有些偏离。她有一定的软件开发基础,想做的是“自动化测试”,但是她入职以后才发觉,这家证券公司所需要的自动化测试是一两年后的事情,目前阶段人工测试就能满足需要,招她进来是为了将来作储备。由于人工测试的工作内容重复性高,她认为没必要再重复下去,这样的工作是在浪费时间。而她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又非常清晰,所以很快就提出了离职。我非常赞同这个做软件测试的员工的选择。不要仅仅为了钱去选择干那些重复性的工作,那样不仅会让自己干的不开心,而且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增值,对未来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对这样的诱惑要坚决放弃。我建议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职业,更符合自己的长期规划。
第三个方面、职业定位——你做什么最有优势?
说到底,职业定位,就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么样更好地找到自身优势——与别人相比,你在哪些方面更具有优势呢?找到或者打造自身的优势,首先是从找到差异化开始的。比方说,和一般的开发人员相比,你的技术能力更强,与技术能力更强的人相比,你的沟通能力更胜一筹……所谓的差异,其实最直观的表述就是:做不了第一,也要做唯一。找出唯一之后怎么办?当然是不断强化它,成为专业选手甚至高手。也许你未必会忠诚于工作的企业,但你一定会忠诚于自己的职业。与专业选手相比,当你实在找不到自己优势的时候,可以选择渗透进入的方式,包括对行业、公司和岗位,有目的的选择。例如,想开一家小店,但是对这样的小店运营一无所知,有哪些低成本的进入方式呢?一种是通过打工的方式,潜伏到一个同行业的公司里面去学习技能、积累经验,这种方式其实最为普遍,很多老板往往是在一个公司做销售,或者做出成功的产品之后,自己出来创业的。另一种是投资方式。投资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直接投钱,做投资人,不涉及具体经营,如果是这种方式,选对人是最关键的。第二种是自己投钱,并且负责具体经营,以这种方式进入,好处就是边干边学,亲身参与到经营的各个方面,不好的地方是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甚至要走很多弯路,从时间成本上来看是比较高的。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个潜在的“学习经验曲线”,作为一个后进入者,必须走过那些路、犯过一些错误以后才会明白,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正所谓“罗马绝不是一天建成的”一种优势的建立,需要持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否则再好的职业规划和策略都是白费。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分享的内容: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呢?主要从职业诊断、职业定向、职业定位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诊断:
第一、根据现状分析自己的特质并了解个人的价值观;
第二、认清自己,区分喜欢和应该,然后确定应该放弃什么;
第三、找出自己的优势并且不断积累和强化。
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1、首先我们要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也就是自己有没有什么爱好,喜欢做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来选择自己的职业目标。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比较容易做好。2、当我们确定要做一件什么事情以后呢,我们就要开始想一想今后的道路。比如说你未来想成为一名设计师,那么你在读大学期间就应该对自己...
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5. 坚持专业,发展特长 - 利用个人特长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同时要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6. 避免外界因素影响决策 - 坚持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受外界诱惑和行业波动的影响。职业规划之前需要做的工作:1. 选择合适的行业 - 根据个人专业背景和兴趣选择有发展潜力的行业。2. 做好职业细分 - 明确自己适合的岗...
大学生如何做职业生涯规划
4. 学习与发展:为了实现职业目标,制定学习和发展计划。了解所需的技能和知识,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和机会,如参加培训课程、自学、获得证书等,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5. 寻求指导:寻求职业规划顾问、导师或行业专家的指导和建议。他们可以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帮助你更好地制定职业规划并提供支持。6. ...
怎样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1. 设定明确目标:职业规划的起点是确定一个清晰且可实现的目标。这一目标应指引我们的职业发展方向,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确保目标是具体且符合自身能力的,这样才能明确知道什么最重要,并为之努力。2. 自我认知:深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明确最擅长的工作领域。了解自己的优势有助于选择一个能发挥这些...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好自己职业生涯规划
8. 寻求导师:寻找一位有经验的导师或专业人士,可以给你提供指导和建议。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职业经验,帮助你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并引导你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随时调整和改变。不要害怕尝试新的机会和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你就能够在...
怎样给自己一个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涵盖了自我评估、环境分析、机会评估、目标设定、行动方案制定以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首先,自我评估是关键步骤,需要深入了解个人的能力、兴趣、性格等内在特质。接着,要分析外部环境,包括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这有助于确定是否适应当前的组织或社会环境,以及如何...
个人职业规划怎么做?
个人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在职业发展中设定的目标、计划和行动,以达到自我实现和职业成功。以下是一些步骤,可以帮助你制定自己的个人职业规划:1. 自我评估:首先,你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技能、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等。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适合从事哪些职业。2. ...
如何做好自己职业生涯规划
1.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干什么”等问题。2.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前提下,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3....
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个人职业发展的定位,每一个人喜欢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自己心里面是需要有一个定位,一般兴趣和职业是相关联的,以下来了解个人职业发展的定位及相关资料。 个人职业发展的定位1 1、明确自身优势 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分析。通过对自己的分析...
如何正确的给自己做职业规划?
2、认真分析,找到自己的优缺点。通过自我分析,对自己的工作方向、目标等进行职业规划,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工作技能、专业水平、胜任工作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优缺点的分析,找出自己的优缺点,比较行业、岗位和应聘岗位要求的要素,进一步明确自己找工作的目标和方向。3、着手实践,坚持不懈。找工作的过程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