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死后留下一句遗言让诸葛亮羞愧,他到底说了什么?
赵云去世前只留下了四个字:北伐!北伐!这句铿锵有力的呐喊,完全折射出了当时蜀汉的窘况和赵云心愿得不得完成的遗憾感,正是这样强烈的感情,深深地折磨着诸葛亮的内心,让诸葛亮觉得自己作为蜀汉军师,却没能带领蜀汉完成所有人的共同心愿,实在是愧对君主和自己的同事们,因此诸葛亮感到十分的羞愧。
赵云原是公孙瓒的手下,个人能力十分突出,然后就被刘备拉到了自己的匡扶汉室小分队来。来到组织里的赵云为蜀汉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别的不说,只说舍命救回阿斗就够蜀汉的人们对他念念不忘了。况且,赵云对手下也是体贴有加,仗义相助,这样的一个英武将军,为蜀汉完成大业加成不少。
只可惜,刘备在世的时候,北伐就不是很顺利,总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失败而归。作为蜀汉的军师,诸葛亮自认为自己有责任带领蜀汉完成北伐的任务。但是这个行动显然没在赵云活着的时候完成,面对自己曾经的战友,让这个战友带着遗憾离开人世,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事情让人更觉遗憾和愧疚呢?
后来五虎上将也都纷纷离世,能为蜀汉南征北战的人越来越少。蜀汉到了阿斗手里以后,北伐就更没有什么希望了,甚至后来的诸葛亮也死在了北伐的路上。只能说,那群为蜀汉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都没有看到最终的胜利,蜀汉终究是亡了。
大家都知道当年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称霸一方。刘备虽说称霸一方,但还是有退位的那天。刘备唯一的儿子就是刘禅了,他也是蜀汉唯一的继承者了。历史上流传的扶不起的刘阿斗不知是不是真的,历史上对刘禅的评价也不一样。刘备常年征战才得此天下,但是他在夷陵之战中元气大伤,紧接着就一病不起,最终不得已对诸葛亮托孤。
刘备先是托孤给诸葛亮,后对赵云说了临终遗言,可谓用心良苦。他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刘禅年纪又小,只能依靠自己谋士诸葛亮来辅佐刘禅来继位了。他在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也就是说刘备对于刘禅十分不放心,先考虑让诸葛亮全力辅佐,如若刘禅不行,那就让诸葛亮自己做皇帝吧。
刘备对诸葛亮予以重任后,又对赵云说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话。赵云乃五虎上将之一,也是刘备十分看重的人,他在当时对赵云秘密的说了令诸葛亮坐立难安的话: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就是说刘备还留了一手,同时希望诸葛亮能尽心尽力辅佐刘禅,还想要赵云帮助刘禅,可谓用心良苦。
刘备这样做,还是出于对诸葛亮的不信任。刘禅虽能继位,但是年幼,军政大事基本都在诸葛亮手中,更何况刘备这唯一的儿子也不是做皇帝的料,他这样做是不舍得自己辛苦得来的基业落在别人手中,即使是诸葛亮也不行。他对赵云说出临终遗言更多的是为了避免诸葛亮篡位。
这让诸葛亮知道后却寝食难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尽心尽力得辅佐刘备,却还是遭到了刘备的不信任。刘备既然选择相信自己,那为什么还要对赵云说出那样的话来做两手准备呢。可是最终诸葛亮也没有要篡位的意思,尽心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首先我们要知道赵云说这句话的大环境是什么?公元228年诸葛亮率领大军进行了第1次轰轰烈烈的北伐,而此时赵云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赵云想要在有生之年亲手完成匡扶汉室的宏愿,于是向诸葛亮表示自己有领兵作战的意愿,然后诸葛亮便同意了赵云的请求。
在箕谷之战中,赵云所率领的军队作为疑兵很好的吸引了曹军的注意力,为诸葛亮的主力争取了很多的时间,然后也因此成功地收复了天水南安定三郡,可以说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如果照着这个势头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北伐成功有望。
但是在街亭之战中,因为诸葛亮用人不当,导致整个局面由胜势转向了败势,此时诸葛亮只能率领大军慌忙的撤退,因为一旦司马懿把诸葛亮的后路堵起来的话,那这所有的蜀军都会命丧于此,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不能够接受的,然后撤退过后没过多久,赵云便一病不起,然后在临终前向诸葛亮大喊了这四个字,北伐,北伐!
诸葛亮听到赵云的遗言,可以说是羞愧不已,因为自己的用人导致整个北伐大业陷入停滞,可以说不仅辜负了先帝的嘱咐,而且也辜负了像赵云这一众老将军的热血忠诚,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赵云的遗言也更加的坚定了诸葛亮要北伐的意愿,于是在之后只要条件允许,诸葛亮便带兵北伐,只是最后没能成功罢了。
公元229年,蜀汉五虎上将的最后一人赵云去世,这意味着蜀汉五虎上将的时代彻底终结,对于这件事情,诸葛亮或多或少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等到小兵前来报丧时,诸葛亮还是痛哭到几乎晕厥。而与其说诸葛亮哭赵云,不如说诸葛亮哭的是这物是人非,此时蜀汉的一帮元老,几乎就只剩下个诸葛亮了,蜀中无人的局面令人痛心。
而赵云死前依然大喊了四个字,这四个字让诸葛亮感到无比的羞愧,此四字就是:”北伐!北伐!”说完这四个字赵云就断气了,这其实不仅仅是赵云的心愿,同时也是刘备、诸葛亮等那一批人共同的愿望,关羽和张飞的毕生目标也是北伐匡复汉室。诸葛亮听完这四个字后,痛哭不已,感慨赵云一死自己又少了个北伐得力助手。
其实当时赵云年岁已高,那会是什么北伐主将,赵云在的话,诸葛亮可以多一个知己罢了。两人都拥有一片赤心,心里都想着北伐大业。所以诸葛亮如果带上赵云北伐,至少可以有一个说话的人。而其他的人都同诸葛亮差了一个辈分,没有经历过同刘备一起创业的艰难,自然理解不了北伐这两个字在诸葛亮这老一辈中意味着什么。
赵云却在诸葛亮这里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诸葛亮在进行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本想着赵云已年近古稀,想让他留守家中,可赵云不肯执意要为先锋,这也不难看出赵云的渴望。在箕谷之战中赵云率领五千疑兵,吸引曹操主力,葛亮的北伐主力乘机收复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只是北伐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也是赵云实现梦想的第一步。赵云刚刚展现才能,梦想就被扼杀在摇篮中,随着诸葛亮的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败,赵云也因此一病不起,在赵云临终前大喊了四个字:‘北伐!北伐!’诸葛亮与赵云同袍多年自然明白赵云此话的意思,便更加后悔自己的失误,越发觉得对不起赵云,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北伐的梦想。
白袍小将,一身是胆,武艺高强,忠肝义胆,才能卓越,不得所愿,北伐北伐,含恨而终!
诸葛亮与赵云同袍多年自然明白赵云此话的意思,便更加后悔自己的失误。
在临死前告诉诸葛亮说:“北伐北伐”!其实对于第一次北伐来说,诸葛亮的失误是巨大的,所以才会心生愧疚之感啊!
赵云去世后给诸葛亮托梦,这是真的吗?
所以诸葛亮只能让赵云去北伐,但是想不到才第一次北伐,赵云就去世了。据记载赵云去之前就和诸葛亮说他可能回不来了。但是因为实在是无人可用,所以只能派赵云去,后面赵云的话竟然灵验了,他真的没有回来。诸葛亮听到消息以后悲痛不已,有听见回来通报的人说赵云最后的遗言都是北伐。诸葛亮也被刺激到...
刘备把阿斗交给诸葛亮,为何却对赵云说出真正的遗命,使诸葛亮不敢反?
于是他先是试探了诸葛亮一番,要求诸葛亮要是能扶就扶,不能匡扶就让诸葛亮自立为王。诸葛亮作为明白人,当然知道刘备的用心,于是立刻表示要是死效忠蜀汉。让诸葛亮说出这句话的原因还有刘备在去世之前,不仅为刘禅留下的诸葛亮一个人,还留下了一张王牌赵云。他曾经对赵云留下过遗言,说让赵云誓死...
让诸葛亮听了悲伤不已的“既生瑜何生亮”,下一句是什么?
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君未归孤何安”这样的遗言。他直到临死前都希望诸葛亮能够加入孙权阵营。诸葛亮得知周瑜去世之后十分悲伤,听了周瑜的临终遗言之后更是啜泣不已,对于周瑜的早逝深以为憾。而在后人的演绎中,“既生瑜何生亮”却成为了周瑜对诸葛亮的嫉妒之言,实在是大大的误传了。
刘备临终前说了什么,死后句句应验让诸葛亮追悔莫及?
刘备死前说的:“此人不除,蜀国必亡”。这里面这个人指的就是马谡,但是诸葛亮当时很重用马谡,所以北伐失败了,当时诸葛亮就可以说是追悔莫及了。
诸葛亮在病逝前喊了哪句话,若不是被误解,诸葛亮还有救?
六出祁山伐魏,一统天下无望。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因过度操劳,病逝五丈原。死前,诸葛亮谋划了两件大事。第一件:留下五字遗言。本可以使他''死而复生''却因旁人的不解而不了了之。第二件:死后嘴里含了七粒米。创造了''死诸葛吓退活司马懿''的后世佳话。五字遗言—庞德公救我。庞德公...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和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到底哪句是诸葛亮临终的遗言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原著中的是这句。“悠悠苍天何薄于我”是电视剧改编的。这是诸葛亮临终时的一句话“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意思是再也不能为复兴汉室、酬恩先主而上阵讨伐叛贼,浩淼苍天,永恒不朽,为何却对我如此苛刻,让我在此走到尽头,也不愿再多给我哪怕一点点时间...
刘备托孤给诸葛亮,却对赵云说了临终遗言,为何使诸葛亮坐立难安?
刘备先是托孤给诸葛亮,后对赵云说了临终遗言,可谓用心良苦。他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刘禅年纪又小,只能依靠自己谋士诸葛亮来辅佐刘禅来继位了。他在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也就是说刘备对于刘禅十分不放心,先考虑让诸葛亮全力辅佐,如若...
庞统死后对诸葛亮来说是好事么?庞统这句话影响了诸葛亮一生
在一次攻打益州的时候,庞统也跟着去了,为了在刘备面前表现,他亲自带着士兵进攻益州,想要一举把他拿下,没想到在行军中,庞统中了埋伏被乱箭射死了,临死前还说了一句:今日吾死,是乃天命也。从这句就看听出悔恨之意,不甘心啊!后来当刘备听到庞统的遗言表示十分的疑惑,而诸葛亮听了之后。却...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预言,一千多年后准确应验,真是巧合吗?
譬如“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这个所谓的诸葛亮遗言,只要稍微用心一点,就可以知道,类似诸葛亮的遗言一箩筐,死的时候要是没个三两个时辰是说不完的。而根据《三国演义》以及《三国志》的记载,刘禅派人慰问诸葛亮,死的时候仅仅留下了谁能够接替他的话。他死后到现在连葬在哪里都不知道...
诸葛亮临死时的遗言: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高高在上的老天啊,为什么让我在这时走到人生的尽头。“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出自《三国演义》电视剧板。诸葛亮临终时的一句话表达了因为不能为复兴汉室,而不甘心未能够完成刘备的遗志。也许一生的命运对他诸葛亮自己来说确实是过于苛刻了,壮志未酬的他走得极为不甘心,而且还走在了老对手司马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