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打边舞的京西太平鼓文化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2
太平鼓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舞蹈,在当地的民俗活动当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就一直流传。我们都知道,太平鼓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北京文化特征。那么,大家对于太平鼓文化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京西太平鼓的艺术特色
京西太平鼓是以鼓为道具的舞蹈,击打太平鼓是主要的伴奏手段。太平鼓是一种有柄,有环的单面鼓,圆形,鼓面是用羊皮或牛皮纸做的,鼓边上配几个红色绒球,鼓柄下端拴几个闪亮的小铁环。耍鼓时,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咚咚”的鼓声和“哗哗”的金属声清脆悦耳。“铁环震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
作为这一舞蹈品种的标志性舞具——京西太平鼓有着别具一格的伴奏形式,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鼓、锣、号等乐器,同时还有伴唱的歌词,伴唱的歌曲有“四季歌”、“十二月歌”等曲目;表演套路上有斗鸡、串花琵琶、大圆鼓等,绕八字、园鼓、两头忙、扎花篱笆,卧娃娃等几十套动作、十分风趣,滑稽幽默;太平鼓表演可边打边舞,也可间打间舞,舞离不开鼓点,鼓点又随舞而变化,达到鼓和舞的和谐统一,形成清脆多变的影响效果。
京西太平鼓的表演者成双成对,一面击鼓抖环,一面腾挪跳跃。小伙子跳起来舒展挺拔,鼓点打得上下翻飞,真是“人随鼓,鼓缠人”。姑娘家的舞姿柔韧,轻巧,可以形容她们“扭起身驱似柳弯,扇鼓舞动肩带颤”,很有点俏劲。门头沟区的京西太平鼓有舞蹈,有歌唱,一般是打一遍鼓,唱一遍词,民间艺人称之为“唱绳”。他们唱花、唱草、唱古代圣贤、也有唱衣食住行,岁时风俗的。
京西太平鼓可边打边舞,也可间打间唱。舞离不开鼓点,鼓点又随舞而变化,鼓和舞有机配合。击鼓技法有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颤铁环等,形成清脆多彩的音响,充分体现着鼓手与鼓的相互交融、纵横离合。鼓手的动律是人舞鼓、鼓缠人,人鼓合一。老艺人们认为,太平鼓耍的好坏要看鼓的动态、身体的姿势。由于过去妇女缠足,于是形成了女性太平鼓基本动律为“扭劲”和“颤劲”;男子的动律特点则是“扇劲”和“艮劲”。
不同于京韵大鼓,京西太平鼓并无流派之分,而它从制作工艺到与舞蹈动作的有机结合,已经超脱了作为乐器音响载体的单纯功能,而成为这一地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是当地老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多年来,门头沟区一直重视京西太平鼓的传承与弘扬,组织老艺人开班传艺,培养传承人才。“京西太平鼓”作为门头沟区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曾经近自门城镇、远至妙峰山以及百花山下的黄塔、军响等地广为流传。虽然经历了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的冲击,但由于深受民众喜爱,京西太平鼓依然留存在门头沟地区,留存在百姓心中。

京西太平鼓的介绍
太平鼓是一种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集体发展的汉族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清初,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2006年5月20日,京西太平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西太平鼓演奏特点
。艺人们将“唱曲”称为“唱绳歌儿”或“唱绳调儿”,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人物故事、历史典故、时令风景以及日常俚语,形式上先以序曲开场,再进入主段的演唱。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和音乐元素,使得京西太平鼓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当地民俗文化的生动体现,展现了民间生活的智慧和热情。

京西太平鼓传承意义
文化部门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将太平鼓从农家庭院的日常娱乐提升到广场舞台,使其在更广阔的领域展现。1984年,它被收录进《中国十大集成--舞蹈卷》;1990年的亚运会开幕式上,京西太平鼓表演团更是大放异彩;去年,它走出国门,在悉尼的北京文化周中展示了其独特风采。新桥路中学更是成为艺术传承的重要...

像鼓而不是鼓的乐器叫什么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一种叫做“京西太平鼓”的舞蹈,在北京门头沟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名字中带有“鼓”字,但它并非真正的乐器,而是一种集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表演艺术形式。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据史料记载,太平鼓...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 北京市门头沟区的京西太平鼓,作为一种民间舞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项目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Ⅲ-1。2. 鲁西南鼓吹乐是山东省的传统民间器乐,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以嘉祥鼓吹乐为典型代表。这种音乐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济宁、枣庄、菏泽三市及其周边...

太平鼓从什么时候传到北京的
太平鼓已经超脱了作为乐器音响载体的单纯功能,而成为这一地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是当地老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具有历史社会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对于研究、继承、发展京西民间舞蹈文化有推动作用。太平鼓形制结构:满族萨满祭祀用的太平鼓,鼓框用铁条弯成,鼓面呈椭圆形,长径48厘米,短径38厘米,...

京西太平鼓敲鼓的动作有哪些
太平鼓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汉族很早即有,宋代称打断,明代称太平鼓。鼓呈桃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或呈圆形,鼓边缀以绒球,铁柄下打成环中套环之形。一是源于清代满族萨满祭祖跳神时用之单鼓、呈椭圆形,蒙以马、驴或羊皮。清何耳《燕台竹枝词》:『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

北京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都有哪些?
它属于中秋节时期的儿童玩具。这一个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这种泥塑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融祭祀和游乐功能于一体。如今北京兔儿爷也已经成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除了上述的几种,北京还有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景泰蓝制作技艺,京绣,北京料器,京西太平鼓,北京评书等等。

北京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都有哪些
1. 昆曲 昆曲,起源于江苏昆山的这一古老剧种,形成于南宋末年,至明朝初年已颇具规模。其唱腔典雅、旋律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昆曲在明清时期广为流传,创作出众多经典剧目,如《牡丹亭》等。尽管在清朝中期被京剧取代,昆曲依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2. 京西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是北京地区民间的...

太平鼓是单面鼓还是双面鼓
3. 北京市的京西太平鼓(门头沟)于2006年(第一批)被评为非遗,编号Ⅲ-1。4. “京西太平鼓(石景山太平鼓)”于2008年(第二批)获得非遗认证,编号Ⅲ-1。5. 京西太平鼓(怪村太平鼓)同样于2008年(第二批)被列为非遗,编号Ⅲ-1。此外,《全国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中亦收录了两种太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