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序文言文
1. 文言文翻译: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
翻译:其他(文)人各自探求一个方面,同背道而驰的人相较,差距仍要更远。
背景:出自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该文是柳应岳家要求给杨评事文集作序,难免有过溢之词,至少我们很难听说这么一位杨凌杨评事来。但文中还是表述了柳宗元作为倡导古文运动的一代文宗的一些文论观点。文中,“著述”指文,“比兴”指诗,柳宗元认为二者“旨义乖离”,故“罕有兼者”。其后,他论及当代文人,首尊陈子昂,然后抑张若虚及张说不能兼顾二道,最后评其他人距兼顾之道就相去更远了(这边是lz提问句)。紧跟着是他的论点“文之难兼,斯亦甚矣”。后面就开始捧杨君了,不赘述。
原文节选:“唐兴以来,称是选而不怍者,梓潼陈拾遗。其后,燕文贞以著述之余,攻比兴而莫能极;张曲江以比兴之隙,穷著述而不克备。其余各探一隅,相
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文之难兼,斯亦甚矣。若杨君者……
2. 金石录后序译文
《金石录》三十卷是我丈夫赵明诚所写。
从夏商周以来,至五代末,无论是钟、鼎、甗、鬲、盘、彝、尊、敦上的款识,还是刻在石碑上的名人或隐士的事迹,这些金石镂刻的文字共2000卷,明诚都矫正了其中的错误,并对之一一品评。合乎圣人之道的,订正史官错误的金石文字,这里都记载了。
这本书的内容不可谓不丰富。 自从唐代的王涯与元载遭到杀身之祸以后,书画跟胡椒几乎是一样的货色;而晋人和峤所患的钱癖跟杜预所患的《左传》癖,也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名义虽不相同,但各自受到的迷惑则是一样的呀。 我在建中辛巳年间,嫁到了赵家。
当时我父亲是礼部员外郎,明诚的父亲是礼部侍郎。明诚当年才21岁,还在太学当太学生呢。
我们两家都是寒族。每月初一,十五,太学里都放假。
明诚就去当铺把衣服当个500钱的,然后步行到相国寺,买些碑文和零食回家。我们就这样面对面坐着,边研究碑文,边吃零食。
那时侯的日子,是多么自由、快乐啊。过了两年,明诚外出作官,他立志宁可粗茶淡饭,也要走遍天下最最辽远的地方、收集天下所有的古文奇字。
日积月累,他搜集的资料越积越多。明诚的父亲在 *** 工作,亲戚故旧有在秘书省的,常常有些佚诗、逸史,或者旧壁中、古墓里掘出的书。
他就尽力抄写,觉得非常有意思,渐渐沉醉其中。之后只要见到古今名人字画,夏商周的奇器,他都要凑钱卖下,甚至卖掉身上的衣服也再所不惜。
我还记得崇宁年间,有人拿徐熙的《牡丹图》来,要价20万钱。当时就算是贵家子弟,20万钱也不是个小数目。
我们把它留了两夜,仍然没法子筹到钱,只好还他。我们夫妻两人为此惆怅好几天。
之后我们移居青州乡下,在乡下住了10年。那段日子衣食有余。
明诚又接连做了两任太守。明诚把他全部的薪水都用于著书。
每得一本书,我们便一同校勘,整理成集,题上署名。得到书画彝鼎,也要把玩一阵,指摘指摘上面的毛病,每晚烧尽一只蜡烛才肯放下。
所以我们收集的书画精细、完整极了,任那一个收藏家怕也比不得我们吧? 我的记性一向不错。那时候,每天吃完饭,我和明诚的习惯是在归来堂喝茶,指着堆积的书卷,说某件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可以找到,猜中的人就算赢了。
赢的人先喝茶。我猜中了,便举杯大笑,以至于茶都倒到怀里了。
反倒喝不到一口。 我愿意过一辈子这样的日子,永远永远的生活在这样的日子里。
那时侯虽然穷困患难,可心中的志愿却从未改变过一丝一毫。 收书的任务完成后,我们在归来堂建了书库,将书分类编号,一一放置。
如要读,先要用钥匙打开柜锁,然后在簿子上登记,然后,才可拿出书——精细到了这样的地步。有时候我不小心把书稍微损坏了或者弄脏了一点点,明诚定然会责备我,命我擦拭干净,不再象以前那么和蔼了。
收藏书籍是为了使自己开心,现在反而惹得大家都不愉快。我是急性子,就想法子攒钱另买书,也不吃荤菜了, *** 好看衣服了,更不要什么珠宝首饰、贵重家具了。
看到诸子百家的书,只要字不缺,版本不假的,就都买下来作为副本。家里有两套《周易》和《左传》,文字都是最全的。
或放在案几上,或放在枕边,彼此心意相通,目往神授。这可比声色犬马快乐多了。
靖康丙午年,明诚在淄州做太守。听说金军已经侵占了京师,明诚和我茫然四顾,看着满箱满柜的书籍字画及古器,心中恋恋不舍,却又惆怅不已,因为我们知道,这些东西,往后怕再也不归我们所有了。
建炎丁未年3月间,我婆婆去世,明诚与我奔丧南去。不可能将所有的物品都带上。
只好把那些又重又大的印本、重复的字画,没有款识的古器丢掉。然后又丢弃了些国子监刻本的书籍、寻常字画和些重大的古器。
几次削减,还是装了十五车。先到海州,雇了几艘船渡过淮河,然后又经由长江,方到建康。
我们在青州老家,还锁有书册等,用了十多间屋子。我们本打算第二年春天再运过来,但十二月时,金军攻陷了青州,那十多间的书册,尽化为灰烬了。
建炎戊申年九月,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己酉年三月明诚被罢官,于是我们乘舟上芜湖,到了姑熟,打算在赣江一带找个住处。
五月,到池阳,接到圣旨让他去做湖州的知州,要他上殿面君。于是他将我安置在池阳,独自一人入朝去了。
六月十三日,他离舟上岸。他坐在岸上,穿着夏天的葛衣,翻起覆在前额的头巾。
他看起来非常精神,目光炯炯的望着船,跟我告别。我又焦急又难过,大喊道:“如果城里真的情势紧急。
我该怎么办呀?”明诚伸出食指和中指,远远的回答我:“你跟着其他人吧。如果迫不得已,你先扔掉包裹行李,再不行,扔掉衣服被子,然后扔掉书画,再扔掉古器。
不过那些祭器和礼器,你就背着抱着,与你共存亡,别忘了!”说完骑马绝尘而去。他在路上因着急赶路,不顾炎热,得了病。
等到皇帝的行宫,害了疟疾。七月末,我接到他的信,说是病倒在床。
我心里又惊又怕,我知道明诚性子急,生了疟疾,一旦发了烧,他必然会胡乱吃些凉药,这样的话,这病让人担忧。于是我赶忙乘舟东行,一天一夜赶了三百里。
等我到了那里,他果然已吃了许多柴胡、黄芩药。又是疟疾,又是痢疾,病已在膏肓。
3. 金石录后序的译文
《金石录》三十卷是我丈夫赵明诚所写。
从夏商周以来,至五代末,无论是钟、鼎、甗、鬲、盘、彝、尊、敦上的款识,还是刻在石碑上的名人或隐士的事迹,这些金石镂刻的文字共2000卷,明诚都矫正了其中的错误,并对之一一品评。合乎圣人之道的,订正史官错误的金石文字,这里都记载了。
这本书的内容不可谓不丰富。 自从唐代的王涯与元载遭到杀身之祸以后,书画跟胡椒几乎是一样的货色;而晋人和峤所患的钱癖跟杜预所患的《左传》癖,也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名义虽不相同,但各自受到的迷惑则是一样的呀。 我在建中辛巳年间,嫁到了赵家。
当时我父亲是礼部员外郎,明诚的父亲是礼部侍郎。明诚当年才21岁,还在太学当太学生呢。
我们两家都是寒族。每月初一,十五,太学里都放假。
明诚就去当铺把衣服当个500钱的,然后步行到相国寺,买些碑文和零食回家。我们就这样面对面坐着,边研究碑文,边吃零食。
那时侯的日子,是多么自由、快乐啊。过了两年,明诚外出作官,他立志宁可粗茶淡饭,也要走遍天下最最辽远的地方、收集天下所有的古文奇字。
日积月累,他搜集的资料越积越多。明诚的父亲在 *** 工作,亲戚故旧有在秘书省的,常常有些佚诗、逸史,或者旧壁中、古墓里掘出的书。
他就尽力抄写,觉得非常有意思,渐渐沉醉其中。之后只要见到古今名人字画,夏商周的奇器,他都要凑钱卖下,甚至卖掉身上的衣服也再所不惜。
我还记得崇宁年间,有人拿徐熙的《牡丹图》来,要价20万钱。当时就算是贵家子弟,20万钱也不是个小数目。
我们把它留了两夜,仍然没法子筹到钱,只好还他。我们夫妻两人为此惆怅好几天。
之后我们移居青州乡下,在乡下住了10年。那段日子衣食有余。
明诚又接连做了两任太守。明诚把他全部的薪水都用于著书。
每得一本书,我们便一同校勘,整理成集,题上署名。得到书画彝鼎,也要把玩一阵,指摘指摘上面的毛病,每晚烧尽一只蜡烛才肯放下。
所以我们收集的书画精细、完整极了,任那一个收藏家怕也比不得我们吧? 我的记性一向不错。那时候,每天吃完饭,我和明诚的习惯是在归来堂喝茶,指着堆积的书卷,说某件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可以找到,猜中的人就算赢了。
赢的人先喝茶。我猜中了,便举杯大笑,以至于茶都倒到怀里了。
反倒喝不到一口。 我愿意过一辈子这样的日子,永远永远的生活在这样的日子里。
那时侯虽然穷困患难,可心中的志愿却从未改变过一丝一毫。 收书的任务完成后,我们在归来堂建了书库,将书分类编号,一一放置。
如要读,先要用钥匙打开柜锁,然后在簿子上登记,然后,才可拿出书——精细到了这样的地步。有时候我不小心把书稍微损坏了或者弄脏了一点点,明诚定然会责备我,命我擦拭干净,不再象以前那么和蔼了。
收藏书籍是为了使自己开心,现在反而惹得大家都不愉快。我是急性子,就想法子攒钱另买书,也不吃荤菜了, *** 好看衣服了,更不要什么珠宝首饰、贵重家具了。
看到诸子百家的书,只要字不缺,版本不假的,就都买下来作为副本。家里有两套《周易》和《左传》,文字都是最全的。
或放在案几上,或放在枕边,彼此心意相通,目往神授。这可比声色犬马快乐多了。
靖康丙午年,明诚在淄州做太守。听说金军已经侵占了京师,明诚和我茫然四顾,看着满箱满柜的书籍字画及古器,心中恋恋不舍,却又惆怅不已,因为我们知道,这些东西,往后怕再也不归我们所有了。
建炎丁未年3月间,我婆婆去世,明诚与我奔丧南去。不可能将所有的物品都带上。
只好把那些又重又大的印本、重复的字画,没有款识的古器丢掉。然后又丢弃了些国子监刻本的书籍、寻常字画和些重大的古器。
几次削减,还是装了十五车。先到海州,雇了几艘船渡过淮河,然后又经由长江,方到建康。
我们在青州老家,还锁有书册等,用了十多间屋子。我们本打算第二年春天再运过来,但十二月时,金军攻陷了青州,那十多间的书册,尽化为灰烬了。
建炎戊申年九月,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己酉年三月明诚被罢官,于是我们乘舟上芜湖,到了姑熟,打算在赣江一带找个住处。
五月,到池阳,接到圣旨让他去做湖州的知州,要他上殿面君。于是他将我安置在池阳,独自一人入朝去了。
六月十三日,他离舟上岸。他坐在岸上,穿着夏天的葛衣,翻起覆在前额的头巾。
他看起来非常精神,目光炯炯的望着船,跟我告别。我又焦急又难过,大喊道:“如果城里真的情势紧急。
我该怎么办呀?”明诚伸出食指和中指,远远的回答我:“你跟着其他人吧。如果迫不得已,你先扔掉包裹行李,再不行,扔掉衣服被子,然后扔掉书画,再扔掉古器。
不过那些祭器和礼器,你就背着抱着,与你共存亡,别忘了!”说完骑马绝尘而去。他在路上因着急赶路,不顾炎热,得了病。
等到皇帝的行宫,害了疟疾。七月末,我接到他的信,说是病倒在床。
我心里又惊又怕,我知道明诚性子急,生了疟疾,一旦发了烧,他必然会胡乱吃些凉药,这样的话,这病让人担忧。于是我赶忙乘舟东行,一天一夜赶了三百里。
等我到了那里,他果然已吃了许多柴胡、黄芩药。又是疟疾,又是痢疾,病已在膏肓。
4. 寻找《赤壁之战》《指南录》后序,《左忠毅公逸事》的古文翻译
赤壁之战当初,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对孙权说:“荆州与我国邻接,地理形势险要、坚固,土地肥沃、广阔,人口繁多,生活富裕,如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现在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又不和协,军队中的那些将领,有的拥戴刘琦,有的拥戴刘琮。刘备是天下骁悍的雄杰,与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部下们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离心离德,就另作打算,以成就(我们的)大事。请让我能够奉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同时慰劳军中掌权的人物,并劝说刘备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必定高兴而听从我们的意见。
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现在不赶快前去,恐怕就被曹操占了先。”
孙权即刻派鲁肃前往。(鲁肃)到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发,(于是)日夜兼程,等到到了南郡,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向南撤退,鲁肃直接去迎他,与刘备在当阳县长坂坡相会。
鲁肃转达孙权的意思,(和他)讨论天下大事的势态,表示恳切慰问的心意,并且问刘备说:“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老交情,打算去投奔他。”鲁肃说:“孙讨虏为人聪明仁惠,敬重、礼待贤才,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顺、依附他,已经占据了六个郡,兵精粮足,足够用来成就大业。
现在为您筹划,不如派遣亲信主动去结好东吴,以共建大业。(但是您)却打算投奔吴巨,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处在偏远的郡地,很快被人呑并,难道能够依靠吗?”刘备很高兴。
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两个人随即(也因子瑜的关系)交了朋友。
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江东避乱,是孙权的长史。刘备采纳了鲁肃的计谋,率兵进驻鄂县的樊口。
曹操将要从江陵顺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于是与鲁肃一起去见孙权。
诸葛亮在柴桑见到了孙权,劝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的汉南招收兵马,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削平大乱,大致已稳定局面,于是攻破荆州,威势震动天下。
英雄没有施展本领的地方,所以刘豫州逃遁到这里,希望将军估量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这个局面!如果能用江东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同他绝裂;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现在将军外表上假托服从的名义,而内心里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局势危急而不能决断,大祸没几天就要临头了!”孙权说:“假若如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向曹操投降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还能恪守节义不受屈辱;何况刘豫州(是)汉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所有的当代人,众人敬仰、倾慕他,就象水归大海一样。如果事情不成功,就是天意,怎能再居于其下呢?”孙权发怒说:“我不能拿全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受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除了刘豫州就没了(同我一齐)抵挡曹操的了,可是刘豫州在刚打败仗之后,怎能抗得住这个大难呢?”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坡打了败仗,(但是)现在归队的士兵加上关羽率领的精锐水兵还有一万人,刘琦收拢江夏的战士也不也于一万人。
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疲惫不堪,听说追逐刘豫州,轻装的骑兵一日一夜跑三百多里,这就是所谓‘强弓发出的箭到了尽头,连鲁国的薄绢也穿不透’啊,所以兵法上忌讳这样做,说‘一定会使主帅遭到挫败’。况且北方的水兵,不习惯在水上作战;还有,荆州的民众所以归附曹操,是被他武力的威势所逼,不是发自内心的顺服。
现在将军当真能派锰将统领几万大军,与刘豫州协同规划、共同努力,攻破曹操的军队就是必然的了。曹操的军队被打败,势必退回到北方;如果是这样,荆州、吴国的势力就会强大,三国分立的形势就会出现。
成败的关键,就在今天!”孙权听说非常高兴,就同部下们谋划这件事。 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住说:“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投降。
现在训练了水军八十万之多,正要同将军在东吴会战。”孙权将这封信拿给部下的众人看,没有一个不象听到巨响而失去了常态。
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猛虎,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为借口,现在抗拒他,事情更为不利。再说将军抗拒曹操的主要凭借是长江;现在曹操得到荆州,占有了那里的全部领地,刘表组建的水军,大小战船甚至用千位数计算,曹操将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同时还有步兵,水陆一齐进攻,(这样一来)长江的险要地势已经同我方共同占有了。
而实力的大小、强弱又不能相提并论。我以为最好的打算是不如迎顺他。”
(这时)只有鲁肃沉默不语。孙权起身去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
孙权知他来意,握着他的手说:“您要说什么?”鲁肃说:“刚才我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不值得与(他们)谋划大事。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得(让我做一个)最低。
5. 《唐柳先生集》后序 翻译
《唐柳先生集》后序
穆 修
唐之文章,初未去周、隋、五代之气。中间称得李、杜,其才始用为胜,而号雄歌诗,道未极浑备。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如韩《元和圣德》《平淮西》,柳《雅章》之类,皆辞严义密,制述如经,能崒①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愧让者,非先生之文则谁与?
予少嗜观二家之文,常病柳不全见于世,出人间者,残落才百馀篇。韩则虽目其全,至所缺坠,忘字失句,独于集家为甚。志欲补其正而传之,多从好事访善本,前后累数十,得所长,辄加注窜。遇行四方远道,或他书不暇持,独赍《韩》以自随,幸会人所宝有,就假取正。凡用力于斯,已蹈二纪②外,文始几定。而惟柳之道,疑其未克光明于时,何故伏真文而不大耀也?求索之莫获,则已矣于怀。不图晚节,遂见其书,联为八九大编。夔州③前序其首,以卷别者凡四十有五,真配韩之巨文与!
书字甚朴,不类今迹,盖往昔之藏书也。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脱误,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因按其旧,录为别本,与陇西李之才参读累月,详而后止。
呜呼!天厚予者多矣。始而餍我以韩,既而饫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世之学者,如不志于古则已;苟志于古,则践立言之域,舍二先生而不由,虽曰能之,非余所敢知也。
【注】①崒:zú险峻。②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③夔州:指刘禹锡。刘曾为夔州刺史,故称。
文言文翻译:
唐代的文章,一开始并未去除掉周、隋等五代的气息。中间值得称道的李白、杜甫,他们的才气开始施展成为一道胜景,但(只)称雄于歌诗方面,文章之道尚未十分浑厚完备。到韩愈、柳宗元兴起,这以后才能大量创作古文,他们的语言与内容相互完美融合而不混杂。如韩愈的《元和圣德》《平淮西》、柳宗元的《雅章》之类的文章,都是语言严谨文义严密,表达如经典一样,能够使唐王朝的美德高立于盛汉之前而无所愧让,这不是柳先生的文章还能有谁?
我少时就爱看韩柳二家的文章,常为柳文不能完全地出现于世间而忧虑,那出现于世间的,残破零落才有一百多篇。韩文虽然看得到全部,但文句文字的缺失,尤以编纂成集的最严重。我有志于补充修正然后把它传播开去,于是多处寻访善本,前后积累了几十本,找到好的,就加以注释和修改。遇到出远门,或者别的书无暇读,就只随身带着《韩》文,如果幸运地遇到他人手中的宝物,就借来订正。在这方面花费力气,已超过二十四年,文稿才差不多定下来。而只有柳宗元的文章,我怀疑它未能在当时光芒显耀,不然为什么真文隐藏而不能显耀于世?四方寻求无所收获,就在心中放弃这事了。没想到晚年,竟见到了柳宗元的书,串联起来有八九厚册。刘禹锡在书的前面有序,按卷目共分四十五编,真真地能和韩愈的巨著相配!
书上的文字很朴拙,不像现在的,大盖是过去的藏书。从考证角度看,有的整卷没有遇到错误和脱漏,有一两个废字,也是由于陈旧而磨掉,阅读也没有什么损害,还能帮助研究考证来求真相。于是核对旧本,记为别本,和陇西李之才参读几月,详尽后才停下来。
哎呀,老天爷对我太优厚了。一开始拿韩文满足我,接着用柳文充分满足我,说老天爷不厚待我,难道不是诬蔑吗?世上求学的人,如果不立志于学古文就算了;如果有志于学古文,那么确立立言的范围,若放弃二位先生不学,即使说他有才能,这不是我所敢苟同的。
在文言文中,“书”“转”“说”“序”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 1、古文 指以文言所写的散体文,别于骈文而言。唐韩愈反对魏晋以来骈俪的文风,提倡先秦汉代所普遍使用的散体文...
在文言文中,“书”“转”“说”“序”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传 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
文言文中的序体是什么文体 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
序体可大致归为四类:第一类是“书序”,即作者自己陈述作品的主旨、著作的经过的“自序”以及对他人所作的著作的介绍性评述。第二类是“赠序”,唐初出现的,即亲友别离时的赠言。第三类是明代时从“赠序”演化而来的用来祝寿的“寿序体”。据说清末京师大学堂曾经以慈禧寿序为考题选拔人才。第四类是...
酷吏列传序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标签: 序文 议论 文言文 其他 《酷吏列传序》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整治百姓,百姓虽能免于犯罪,但无羞耻之心。用道德教导百姓,用礼教来统一他们的言行,百姓们就既懂得羞耻又能使人心归服。”老子说:“最有道德的人,从不标榜自己有德,因此才真正具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
文言文新序宋昭公
1. 《新序》有关宋昭公 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⑤...
序是一种什么文体
序是一种赠序文体。根据查询文言文官网显示,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郁离子序的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郁离子》序的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郁离子》序 徐一夔 原文 :《郁离子》者,诚意伯刘公在元季时所著之书也。公学足以探三才之奥,识足以...
《精骑集》序的文言文翻译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精骑集序》是北宋文学家秦观为其...
金山寺序原文文言文翻译
金山寺序原文文言文翻译如下:一、《金山寺(并序)》原文: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因借小舟以往,乃陟...
《滕王阁序》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滕王阁序》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刚阳文化 2022-10-10 · TA获得超过232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