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的特征
宋代文学的特点:
1.宋人特别怀旧。表现为对过去时代的追思,其主要审美形式是词,其回思的主要历史时期是三国和六朝。宋词广为涉及三国的人物、故事,可以说是一部词演三国。咏三国的词人中最称名的是苏轼、辛弃疾。他们所讴歌的三国人物又各有侧重,苏词中最有风采的是周瑜,那首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写照;辛词最为心仪的是孙权,《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南乡子》:“生子当如孙仲谋。”
2. 中国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北宋初年,各种矛盾日益暴露,一些开明的中下层士大夫文人主张革除弊病,要求文学反映现实,而当时风靡文坛的西昆体根本无法担当这样的历史使命。于是推崇韩愈、白居易,反西昆成为改革派们在文学上的反映。
3.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宋朝的文学作品在北宋初期禀承了晚唐风格,用词浮艳,常作唱和酬答之用。随著王禹偁关注民生,朝廷又偏重儒学,文学作家开始注重儒家说教功能,但成就不高。直到欧阳修带起的第二次古文运动,文人才以平实的语言来创作,加上内容多反映生活时弊,雅俗共赏,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期。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但宋人的超脱与达观有时又变得太重功利,这就在宋人的生活态度中形成另一个特点——享乐之风盛行。宋太祖曾以享乐为条件,杯酒释兵权,解除了重臣的兵权,从此享乐之风盛行。士大夫中一方面造成歌舞宴享之风盛行,生活奢侈无度,另一方面也促使文化素养普遍提高,促成各项学问、艺术与技艺、玩好同时兴盛,培养了单纯从诗艺和学术角度把玩文学的风气。在人生思想方面,理学的主体理性自觉意识和佛老尤其是禅宗的人生哲学,反映了这一时期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服从封建国家的同时寻求个性发展的意愿,深化了他们的人生思考。因此,宋代文学一方面出现了大量流连诗酒、酬酢唱和、逢场作戏之作,形成了琢字炼句、炫耀学问、追求韵味的创作风气,文学题材扩大到了前人未曾涉及的生活琐事或侧面,如役使童仆、年节风俗、翁媪口角、亵事杂物等,另一方面也以更多的篇幅品味人生,欣赏自然,表现解脱羁绊、恢复真实自我的意愿,乃至直接谈禅论道,诙诡诮谑人生。宋代文学既充分表现了士大夫世俗、庸俗的一面,表现了他们的丰富情感需要乃至势利、腐化的恶劣本性,也展示了他们难以排遣的人生烦恼和精神痛苦,表达了他们对美好人性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宋代文学的这种世俗化、个人化的特点,一方面渗透到士大夫文学的各体形式中,诗、文在言志载道的宏篇大制、高头讲章外出现了“犹画工小笔”(欧阳修《试笔》)的精裁巧作、短札小品,咏物题画诗、机趣诗、题跋、笔记、散体赋等十分流行;另一方面则与新兴的市民文学形式相呼应,文人创作也在接受市民文学趣味的影响。
陈寅恪曾指出:“综括言之,唐代之史可分为 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 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 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宋代文化是由中 唐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化,学术界已有 “宋型文化”的提法与界定,也不失为进行文化 分析的有用范畴。按周一良的说法:普遍存在于 各个文化领域并反映文化的本质特征与民族精神 的因素,可以称为深义文化。准此而论,宋型文 化也应该有其反映本质特征与民族精神的因素。 大体说来,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1.多元并存的兼容精神
陈寅恪认为:“六朝及天水一朝思想最为自 由”。宋代自太祖、太宗起,崇文抑武就立为祖 宗家法。“优待文士”、“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 人”等具体而微的政策导向与家法规定,导致政 治氛围相对宽松,文化管理较为开放,有利于形成 多元并存的兼容精神。 兼容精神成为宋代知识分子的一般价值取 向,这在宋学的开放性与自由度上表现最为充分。 表现之一,宋学各派能够“学统四起”,宽容并存。 神宗以后的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与苏氏蜀学,南 宋中期的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与浙东事功学派, 虽然主张不一,甚至针锋相对,但都落在同一政治 文化的框架之内。不同学派之间也能够实事求是 肯定对方学术的可取之处。程朱学派尽管对王安 石学术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但朱熹仍认为“王氏 新经尽有好处”。表现之二,理学本身能够兼收 并蓄,为我所用。宋代重要的思想家无论是程朱 派,还是心学派,几乎都有“出入释老”的经历,援 佛人儒或援道人儒,吸收改造佛、道关于宇宙论和 认识论的成果,来重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兼容精神也鲜明表现在宋代儒、佛、道三者关 系上。宋朝君主公然承认“三教之设,其旨一 也”,明确号召“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 世”。两宋时期以儒学为主体,以佛、道为辅翼的 文化格局最终形成,三者基本上和平共处,相安无 事。不仅新儒学各家出入佛老,佛门也在学理上 融合儒道,名僧智圆被陈寅恪推许为“于宋代新 儒家为先觉”,他就宣称“三教之大,其不可遗”。 道教则从佛教哲学中汲取养分,将其融人自身的 养生思想,进一步向儒家士大夫渗透;同时吸纳佛 教因果轮回思想与儒家纲常伦理学说,向普通百 姓渗透。在士庶日常生活中,儒、佛、道更是并行 不悖,不但儒家学者与名僧、高道有密切的往还, 普通百姓读儒书、拜佛祖、做斋醮更是习以为常。 兼容精神还表现在宋代文化雅俗互融的关系 上。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的兴起,宋 代精神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世俗化的倾向。士大 夫不仅以宽容的态度接纳了世俗流行的下层文 化,也有意让土大夫文化走上了由雅而俗、俗中求 雅的发展道路。在文学领域,雅文学与俗文学之 间,呈现出突破文体畛域进而融会贯通的趋势;以 诗文言志传道,以词曲言情游戏,在宋代土大夫的 文学活动里能够各得其所;及至苏轼以后,又在词 这一俗文学体裁中,加入言志传道的传统内涵。 在艺术领域,不仅院体画、文入画与民间画齐头并 进,各臻繁荣,张择端、李嵩等画院画家更以《清 明上河图》与《货郎图》等反映世俗生活的佳作而 闻名于世。在宗教领域,影响宋代的最大佛教门 振是雅化的禅宗与俗化的净土宗,前者主要流行 于士大夫阶层,后者主要普及于普通民众。但禅 宗从唐代慧能以来的不立文字,向宋代文字禅的 蜕变,本身就是以俗兼雅的趋势;而宋代悦禅的学 者兼弘净土的不在少数,则反映了雅俗兼容的取 向。大足石窟与晋祠宋塑所凸现出来的世俗化倾 向,也折射出宗教艺术中雅俗兼容的文化特征。 正是在这种兼容并蓄的过程中,宋代的士农 工商不断吸收、消化、借鉴、融合其他异质文化,创 造出灿烂辉煌的宋代文化。
2.开放批判的创新思想
宋代文化决不是人们误解的那样,纯然是封 闭保守的,而是一种开放创新的文化类型。这种 创新意识,在宋代文化各个领域几乎都有出色的 表现。 首先是思想领域的疑经思潮。宋儒一反对前 代儒家迷信经典、谨守故训的传统,先是对汉唐传 注,进而对经典本身表示怀疑。疑传派主要活跃 于宋仁宗亲政以前,代表人物有孙复、石介等。疑 经派从仁宗亲政后发难,以欧阳修怀疑《周易》为 最早,直到宋季王柏怀疑《诗》《书》,始终绵延不 绝,代表人物包括李觏、张载、程颢、程颐、刘敞、司 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郑樵、朱熹、叶适等130 位知名人士,怀疑对象遍及儒家十三经。疑经思 潮摇撼了儒家经典的神圣地位,有突破藩篱、解放 思想的作用。宋学思想家不避权威而好持异论, 由疑古非圣进而议古拟圣,分别撰写了“自出议 论”的思想著作,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继先秦诸子 百家以后又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其次是政治领域的改革思潮。整个两宋, “变风俗,立法度”的改革思潮始终居于时代的主 流。王禹偁是改革思想的早期先驱,其后“方庆 历、嘉枯,世之名士常患法之不变”,李觏即其代 表;而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王安石推动的熙丰 变法,更是宋代改革思潮的杰出实践。向来被视 为反变法派的司马光、苏轼等人实质上也主张变 革,各方争论焦点仅仅在于如何进行改革。南宋 浙东事功学派仍以政治改革为其核心内容,而朱 熹作为其论敌也有政治改革的强烈诉求。直到理 宗晚年的文天祥,还在不断呼吁政治改革。 再次是佛教领域的别开生面。慧能在中唐创 “不立文字”的禅宗,实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佛 教。宋代又有创新,通过“颂古”、“拈古”、“评 唱”,“击节”等文字禅的形式,把禅宗特有的思维 方式推到了更为成熟的阶段,将对外在天国的追 求转变为内在的心理调适,真正达到了“以佛修 心,以儒治世”的境界,使其更受士夫的欢迎。道 教在宋代也有重大创新,鉴于外丹道颇难实证的 经验教训,陈抟、张伯端等吸收了儒家的纲常伦理 与禅宗的心性之学,建立了完善的内丹学,取代外 丹术成为道教修炼的主流,为金元之际新道教的 出现奠定了基础。 复次是文学领域的推陈出新。紧接着唐代文 学的恢宏辉煌,宋代文学在创新上面临着严峻的 挑战。但宋代文学家大胆尝试“以文为诗”、“以 诗为词”、“以文为词”,“以散文为赋”,也使宋代 文学取得了有别于前代文学的相应成果。而杰出 的文学家又注重个人文风的标新立异,“言语文 章,未尝相似”;以散文而论,欧、王、苏、曾都有 独特的风格,各极其致而各异如面。《沧浪诗话》 的“以禅喻诗”,也在文学批评领域独辟蹊径,别 出机杆。
3.积极实用的经世理念
宋型文化是积极昂扬的人世型文化,讲究履 践,注重实用,强调经世,从根本上关注入怎样生存 发展、国家如何安宁强盛,体现出一种淑世情怀。 宋代文化的经世理念在各文化领域有广泛的 表现。在教育领域,宋人强调“圣门实学,贵在履 践”。胡瑗在苏湖教法中“时取当时政事,俾之折 衷”,还设立边防、水利等专门学科,培养实用人 材。张载在关中讲学,也是“语学而及政,论政而 及礼乐兵刑之学”。”在史学领域,经世理念表现 为:一是注重当代史的编撰,为现实服务;二是重 视春秋学的研究,严华夷之辨;三是强调史论的发 挥,以借古讽今;四是标榜治史的宗旨,在以史为 鉴。在科技领域,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成为 宋代科技的主旋律。方志的兴起,是地理学服务 社会的直接结果;快捷运算术与相关专著的推广, 则是数学满足商业繁荣的成功尝试;水罗盘的发 明,是物理学对海外贸易的卓越贡献。 宋学并不如人误解的那样只是空谈性理,同 样鲜明反映了经世理念。李觏被胡适称为是一个 未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而范仲淹引《周易》穷通 之说作为庆历新政的理论依据,荆公新学成为熙 丰变法的指导思想,则是宋学经世理念两次大规 模的社会实践。即以理学一贯讲求的“内圣外王 之道”而论,“内圣”的最终目标还是落在“外王” 上,也就是得君行道,治国平天下。从二程到朱陆 都曾是企求“外王”的实践者,理学完全转向内省 是在南宋晚期以后。至于浙东事功学派的各家学 者陈亮、叶适、吕祖谦等,他们的学术思想与治学 方法都明确揭出“经世致用”的旗帜。正如余英 时所指出:“事实上,政与学兼收并蓄不仅朱熹为 然,两宋士大夫几无不如此。” 这种经世理念在士大夫身上突出表现,就是 “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人格基本铸成,并将这种责 任感与使命感倾注于经世济时的建功立业中,实现 自我的生命价值。有学者认为:“无论就思维方式 或行动风格说,宋代士大夫作为一个社会集体都展 现了独特的新面貌,相形之下,不但前面的汉、唐为 之逊色,后来的元、明、清也望尘莫及。”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张载 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 世开太平”的号召,”都是这种理想人格的最好表 述。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经世理念,与宋朝内外 危机相结合,便变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忧患意 识在太学生中也相当普遍,早在宋神宗时期,太学 生的清议就号为“无官御史台”,而太学生领袖陈 东在靖炎间领导爱国军民的请愿运动,不畏牺牲, 更是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
4.中庸内省的理性态度
宋学的兴起,促进了理性主义的发展。宋学 熔铸自然、社会、人生为一体,涉及政治、思想、人 性、教育各个领域,它不拘泥于章句之学,而是注 重义理之学,在塑造宋代文化的性格特征上起了 关键作用。宋学各派,尤其是理学各家都重视哲 理思辨。他们以“理”说“天”,把“天人合一”的思 想推向了新高度;他们提倡格物致知、内省慎独来 发明本心,主张严格的道德自律;他们为内圣外王 之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内圣无非明天理,外王无非 行天理。开国大臣赵普回答王朝缔造者宋太祖 “天下何物最大”时认为“道理最大”,太祖一再称 是,已经透露出宋代文化的理性特质。 宋代文化的理性态度,在各个文化领域有着 普遍的反映。即以文学艺术领域而言,“宋人诗 主理”,成为宋诗的鲜明胎记,也是其区别于唐诗 的基本特征;宋人一向为人诟病的“以议论为 诗”,说到底,就是试图以议论来说理,正是理性 主义对诗歌的热切干预。后人也不难在大足石刻 与晋祠宋塑中发现,在这些以宗教为主题的作品 里,宗教的迷狂成分基本蜕尽,而充溢着对世俗生 活的理性追求。 由于历史的转捩,宋代文化的理性精神有一 个不断转向内在的演变过程。宋学日渐偏向于 内省自求的发展路向,更注重心性义理的探索,讲 究诚意修身的功夫。这种以心为主、以意为主的 内省态度,从儒学开始,渗透蔓延到社会文化的各 个层面。于是,日常生活中就只有天理而抹杀人 欲,文学创作中就重意而不重象、绘画作品中就重 神不重形,连科学技术研究中也有唯理而不唯物 的倾向。
5.激烈高昂的民族意识
两宋时期,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周边民族 相继立国,在吸收中原王朝先进文化制度同时,也 高扬作为统治民族的主体意识。而两宋在其三百 余年间,始终受到来自北方民族国家的环伺紧逼, 甚至于故土沦陷,政权南迁,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现 实威胁,故而民族意识应时而起,空前高涨,构成 了宋代文化的强烈底色。 民族主义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尊王 攘夷口号的重新提倡。欧阳修指出:“四夷不服, 中国不尊”。在这一思潮推动下,《春秋》学成为 经学研究的显学,清代四库馆臣也发现“说《春 秋》者莫夥于两宋”。宋儒通过发挥《春秋》尊王 攘夷的微言大义,强调“尊君父,讨乱贼,辟邪说, 正人心”,试图在文化上做到夷不乱华,用夏变 夷,维护大一统。这种意识在诗词、话本、书画等 作品中多有反映。 靖康南渡后,南宋的政治空间与地理空间更 见逼仄。忧时伤离的情绪弥漫民间,收复中原的 呼吁遍及朝野,“君父之仇,不与共戴天”,民族 意识遂凝聚为浓郁的恢复情结。这种情结,在放 翁诗、稼轩词里能够感受到它的剧烈脉动,在《中 兴四将图》(刘松年)、《晋文公复国图》(李唐)等 历史画中也能领会到它的深沉寄托,几乎贯彻在 各种文化形式中。 随着民族战争的硝烟不绝,民族气节与爱国 情怀成为两宋时期弥漫朝野的普遍风尚。在宋学 的鼓吹下,民族大义在宋代,尤其在南宋大为凸 现,“尽忠报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 上至将相下至士庶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这种名 节观念在宋学、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反映: 宋学从正面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史学对 冯道的评价直斥其“无廉耻”,文学有宋季文天 祥、谢枋得、谢翱、郑思肖等以血泪甚至生命写成 的正气歌。当然,民族主义的高扬并不只是冲突 与对峙,也包含着融合与交流,企盼着平等与和 睦。历史画《便桥会盟图》、《文姬归汉图》,都传 达了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愿望。
6.深入普及的平等观念
由于唐宋之际在阶级结构与生产关系上一系 列的深刻变化,兼之公平开放的科举制度,与“不 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在身份与财富上,各阶级阶 层都处于流动不居的状态中,从而催生了人们对 平等观念的朦胧向往。宋学家提出“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强调的就是这种平等观念;而民间也 已对士农工商一视同仁,指出“此四者皆百姓之 本业”。这种平等观念,反映在朝廷大政上,就 是推尊言官,鼓励议论,“与天子争是非可否”; 反映在社会风习上,就是“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 问阀阅”。 自由精神与平等观念是一物之两面,也浸润 在宋代文化中。对当时学术现状,王安石总结为 “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程颢概括成“人执己见, 家为异说”,既反映了宋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繁荣局面,也足见宋学对平等精神与自由议论 的执著追求。而平等自由观念直接催生了宋儒对 儒家经典的怀疑精神,怀疑精神又促进了创新意 识,为宋代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机。北宋中期以后, 文人画与尚意书风的同时崛起,实是士大夫的独 立意识与自由精神在书画领域的折光。 平等观念也深入到下层民众之中,反映在起 义农民的纲领口号上。相对于晚唐王仙芝起义自 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北宋初年王小波则公然宣 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到北宋末年方 腊有意把《金刚经》中“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改读 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以抨击社会不平等的 本质。南宋初年钟相、杨么起义更进一步指出: “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 均贫富。”起义农民在纲领口号上的重大变化, 反映了他们平等观念的历史演进,既是时代的产 物,也是这种观念深入人心的有力印证。 倘若与唐型文化相比较,宋型文化的时代特 征就更加鲜明与凸现。相对说来,以文化性质而 言,唐型文化是官僚贵族的文化,宋型文化是士大 夫平民的文化;以文化特色而言,唐型文化奔放恢 宏、敦厚丰腴而富丽堂皇,宋型文化严谨含蓄、风 雅清瘦而精致细腻;以艺术风格而言,唐型文化华 赡凝重而进取外倾,宋型文化幽淡清新而收敛内 省。这种文化特征的区别,当然是大体而言,并不 否定宋型文化对唐型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 的继承关系。
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宋朝的文学作品在北宋初期禀承了晚唐风格,用词浮艳,常作唱和酬答之用。随著王禹偁关注民生,朝廷又偏重儒学,文学作家开始注重儒家说教功能,但成就不高。直到欧阳修带起的第二次古文运动,文人才以平实的语言来创作,加上内容多反映生活时弊,雅俗共赏,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期。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宋代文学特征:北宋初期的文学基本上处于沿袭晚唐五代文风的过渡阶段,可也出现可一些新的变化,如柳开等人倡导和写作古文,王禹革新诗风和文风,杨亿等人的西昆体风靡一时,都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起过作用,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在某方面做了铺垫
宋代文学的特征主要是世俗化。宋代的文学主要有宋词。宋词的形成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为了满足市民阶层精神文化的需求,有很大的关系。词这种形式长短不一更容易作者抒发情感。
从思想内容看,宋诗在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和反映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方面都有所扩展,但又缺乏唐诗、特别是盛唐诗歌中追求远大理想的积极昂扬的精神;而在抒发民族斗争中的爱国忧国的情绪上,又比唐诗炽热和深切。
宋代的诗歌有一点唐诗的影子但是也有自己的特点,它大多反应了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总体特征是乱世文学。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1、文学的感情基调表现为悲观和放达 这一时期的文人,有许多都被莫名其妙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旋涡。他们中有的受到排挤、压制,有的受到迫害甚至杀头,有的生活在战乱之中,这些遭遇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对社会、对自我都无能为力,表现在这些人...
汉朝文学的基本特点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汉朝文学的特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汉代再次出现作家群体 2.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兴旺的景象 3.汉代文学和经学出现双向互动,二者彼此渗透 4.汉代是文学体裁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许多重要的文学样式都在这个阶段孕育产生 汉朝在文学史上一般分为东汉西汉。
对比说明现代文学和近代文学的迥异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1,首先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穷则思变的结果。2,其次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3,外国文学,文化的巨大影响。基本介绍: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
新时期以后中国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
新时期文学显示出不同于新中国以往文学的新的时代特色:恢复和发展了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现实主义本是中国文学主要的潮流。新时期的广大作家痛切地重新确认“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抒真情,讲真话,首先成为诗人的箴言。直面严峻的人生,在客观世界矛盾对立的斗争中去把握现实的革命发展,既热情歌颂光明,也尖锐...
简述1940年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20世纪40年代文学特征相当明显,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孤岛文学。国统区文学整体呈现出开放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是对黑暗的诅咒与对腐朽的现实政治的否定,其次是知识分子在新时代到来之前的自我内省与历史总结。从作家创作内容看,里面笼罩着时代大转折时期所特有的氛围:...
后现代主义文学有哪些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文本多元化与碎片化 后现代主义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呈现出文本的多元化和碎片化特征。文学作品不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叙述,而是由多个文本、多个视角、多种叙述方式交织而成。这种碎片化使得文学作品的界限变得模糊,不同的文本之间可以相互穿插、相互渗透。...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有几个思潮啊?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共有8次思潮.1、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从晚清的启蒙思潮到五四启蒙思潮。特征:人的觉醒、国民性问题、批判倾向(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幸福、关注低层)。2、白话文学思潮:批判文言——对汉字的批判、对文言的文化学批判。特征:现代化、民族化。3、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主题:人性、...
元代文学是什么意思?
元代的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性和娱乐性的双重特点。它们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元代文学作品涵盖面广,内容丰富,除了故事情节生动、语言生动外,还具有颇高的艺术水平。在语言方面,元代文学大量使用了口语,形成了以“白话文学”为主的文学风格,语言优美通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在文学...
90年代文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九十年代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市场化、个性化、创新性的重要特点。九十年代文学领域, 80年代所提出的“大写的人”的意识形态,“文学是人学”的“人的文学”观,这个口号走到了尽头。 “五四”以来,“大写”,即抽象的人,就是我们整个文化和文学制度的根本基础,而到了九十年代,面临着阶层的...
近代市民通俗文学的特征
近代市民通俗文学的特征如下:一是具有对社会热点话题、焦点话题,社会公众共同关心的话题的关注;二是正面或反面描写“传统文化中的人性”;三是借鉴外国流行小说表现手法和影视媒介互动。通俗文学是大众文化的一种常见形态,是由文人所创造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旨在满足读者的愉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