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七擒七纵收复来的孟获,为何在蜀汉灭亡之际,不来救援呢?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随后蜀汉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对外,关羽痛失荆州,刘备惨败夷陵,国际威望一落千丈,对内,汉嘉太守黄元起兵反汉,益州郡汉族豪强雍闿联合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彝族首领孟获起兵反汉,一时之间,蜀汉政权危机四起。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先是迅速平定了黄元的叛乱,然后与东吴缔结了和平协议,解决了来自东方的威胁,接着为刘备守了2年孝,最后于公元225年发兵攻打南中的叛乱,诸葛亮在出发前,听取了马谡提的建议:以攻心为上,臣服南中少数民族。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战,连同路上的时间,总共也就一年时间,最终诸葛亮成功击败了南中的叛乱,斩杀了雍闿,而对于孟获,诸葛亮采取了马谡的建议,七次擒拿孟获又七次放了孟获,为的就是诚心让孟获臣服,最终诸葛亮也达到了目的,孟获归顺了诸葛亮,并且跟随诸葛亮到成都,担任了蜀汉的御史中丞,相当于御史大夫的副手。
诸葛亮为什么要把孟获带到成都担任官职呢?
多半还是为了让南中地区平定,想想看,把他们的首领拉到蜀汉成都担任官职,不跟做人质一样,南中的少数民族自然不敢反了,自然也就臣服了,由此可以看出,七擒七纵之下,诸葛亮对南中还是有点不放心的。
除此之外,蜀汉还在南中地区设置了地方政府和驻军,以控制整个南中地区,当时的南中地区包括今天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这是很大的一块地区,超了蜀汉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蜀汉在这里设置了七个郡,分别是:牂柯郡、越嶲郡、朱提郡、建宁郡、永昌郡、云南郡、兴古郡。
南中地区生活着很多的少数民族,除了孟获的彝族之外,还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蜀汉在这里的统治是比较薄弱的,蜀汉在南中设置了庲降都督,用来总督南中七郡的军政大事,先后有七任庲降都督,分别是:邓方、李恢、张翼、马忠、张表、阎宇、霍弋。
事实上,在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南中并没有心悦臣服,就在诸葛亮大军回师之后,南中就发生了叛乱,杀害了蜀汉的守将,第二任都督李恢就曾率军平定当地的叛乱,并且再次把当地的首领迁往成都,以控制为人质,来防止南中再次叛乱,并且蜀汉从南中征收物质作为赋税。
第三任都督张翼任职南中时,南中也发生了叛乱,南夷豪帅刘胄聚兵叛乱,被蜀汉朝廷派出马忠平定,并以马忠代替张翼镇守南中,最后一任南中都督霍弋任职期间,南中永昌郡又发生了叛乱,当地的少数民族仗着地势险要,不服从蜀汉管理,霍弋率军平定。
所以,南中地区并没有因为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而得到安宁,相反南中地区的叛乱一直不断,贯穿了整个蜀汉统治时期,即使孟获在蜀汉朝廷担任高官,但南中地区那么大,又不止一个首领,而是上百个大小不等的部落,光臣服一个孟获,仍然是不行的。
公元263年,魏国18万大军攻打蜀汉,短短几个月时间,钟会就打到了剑阁关,邓艾则偷渡阴平,直接打到了成都城下,当时镇守南中的霍弋听说后,上书刘禅要率军前来救援,但被刘禅拒绝,因为刘禅已经拿定主意要投降。
刘禅为什么要投降?
本来还有大臣说到可以到南中暂避,但也有人反驳说道:南中一直不太肯臣服我们,如果去南中,更加会引起那里少数民族的不满,到时候还会生出叛乱。而投降东吴也不可能,最终刘禅在大臣的裹挟之下投降了邓艾。
这个时候孟获在哪里?为什么不来救援蜀汉呢?
如果说孟获一直在蜀汉朝廷担任官员的话,那他应该就在成都,诸葛亮是公元225年平定南中的,到公元263年魏灭蜀时,已经过去了38年,如果当年孟获30岁的话,那263年就已经是68岁了,这么大的年龄,还能救谁呢?也许这个时候的孟获已经去世了,毕竟连诸葛亮都去世了快30年了。
就算孟获还活着,如果孟获是在蜀汉朝廷任职,当时皇帝刘禅都投降了,孟获作为黄帝手下的官员,除了服从刘禅的命令之外,也做不了别的,只能接受皇帝刘禅的命令,一起投降邓艾了,根本不可能救援。
如果孟获在南中的话,他更不可能来救刘禅了,南中距离成都遥远,在路上都要走三四个月,再加消息传递还要一两个月,等孟获到了,这半年过去了,黄花菜都凉了,这叫远水救不了近火。况且刘禅都命令南中都督霍弋不要来救援了,如果孟获擅自救援的话,那就是谋反,谁知道孟获是去救援蜀汉的,还是灭亡蜀汉的,别说救援了,霍弋都不会让孟获出南中,更不用说救援了。
最后说一点,孟获是彝族人,就算当年他臣服了诸葛亮,他本人的真实意愿也是不愿意救蜀汉,而愿意坐视不理,作为当地的首领,孟获当然也不傻,他的宗主蜀汉都打不过的,他孟获去又有什么用呢?根本就不是强大的魏国对手,就算他去也是送死。
以上是历史中的孟获,再来看一下三国演义中的孟获,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臣服后,跪下来对着诸葛亮发誓:以后坚决不再谋反。注意到孟获的誓言啊,他说是不再谋反,他可没有说蜀汉有难,他来救援啊,他是臣服于蜀汉,但并不是对蜀汉忠心,他只能做到在他活着的时候不反蜀汉罢了,并不是无条件地为蜀汉卖命和忠心。
关于诸葛亮七擒七纵收复来的孟获,在蜀汉灭亡之际为何不来救援的原因很简单:蜀汉灭亡距离诸葛亮收复孟获的时间比较久远,不排除孟获退位或者去世的可能性;蜀汉跟南中少数民族关系不是特别好,尤其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这些官员基本很少跟南中少数民族来往,叛乱之时经常发生;南中少数民族有不少的首领,孟获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首领,他即使现在还活着也根本无法代表整个南中少数民族;一个比曹魏弱不少的蜀汉都能将南中打得一败涂地,更不用说比蜀汉强不少的曹魏,他们自然不敢来救援。
三国孟获由于历史上关于孟获的生卒年没有太多的记载,只知道他原本是南中地区的首领。在刘备去世前后,追随雍闿并诱煽夷人叛变,发动对蜀汉的进攻。此时作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临危受命,直接亲自带兵出征。就在诸葛亮将他们打得四散而逃,准备撤兵回去的时候,遇到了带着被打败的散兵前来袭击蜀军的南方彝族首领孟获。
作为彝族首领孟获不但作战勇猛,在彝族当中深得人心,就连当地不少汉人都非常敬佩他,所以诸葛亮在马谡的提议下,才有了收复孟获的想法,这才有了后来七擒七孟获这件事情。等到孟获被诸葛亮率领大军降服后,跟随诸葛亮一同返回成都担任御史中丞。虽说在诸葛亮去世之前,南中少数民族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叛乱,但后来就不一样了。
南中叛乱对策在诸葛亮去世后不久南中就开始发生大的叛乱,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下来并将当地的首领迁往成都作为人质,以此来防止南中再次发生叛乱,可惜终究治标不治本。南中跟蜀汉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是特别好,两者之间经常发生大大小小的摩擦,所以在很多蜀汉官员心中,并没有将南中当作自己人。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些人都是不可靠的。
更何况曹魏攻打到蜀汉都城的时候,距离诸葛亮擒获孟获已经过去了30年,先不谈孟获到底能不能活到这么长的时间。即便他能活到这个时候,在蜀汉当了这么多年官的孟获跟南中的关系早已经没有当初那么紧密,即便去搬救兵也不一定有多少人前来。
刘婵为何投降这就是为何当镇守南中的霍弋听说蜀汉都城要被包围的消息后,上书刘婵派兵救援时却被刘禅拒绝。毕竟此时的刘禅早已经知道大势已去,依靠南中根本是不现实的事情,可能才逃到南中就被当地人抓住或者杀了献给曹魏。所以刘婵为了自己的自身安全,最后还是选择放弃抵抗投降,最起码能保证自己以后衣食无忧。
首先,等到邓艾偷家,蜀汉灭亡的时候,孟获可能早就嗝屁了。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蜀汉灭于公元263年,这中间足足有29年的空档期。演义里孟获哭孔明的时候都已经有白发了。古人平均寿命原本就短,能活到60的都不多,何况生活在荒蛮之地的孟获呢?就算没死,也是个老朽了,还能像以前那样号令南蛮么?
其次,即便我们假设七擒孟获真的发生过,孟获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且孟获在蜀汉灭亡的时候还活得好好的,还继续统治着南蛮地区。所谓人走茶凉,蜀汉灭国之时诸葛亮已经死了29年了。孟获佩服诸葛亮,但是一定会佩服蜀汉后续派来的管理者吗?会为了一个已经死了29年的人倾全族之力发动战争吗?
最后,蜀汉政权的灭亡,从军事角度上看是压根不可能实现的。想想吧,成都作为四川地区的重镇,已经经过了数代统治者的营造,本身就是一座坚城。而且那里还是蜀汉都城,粮草辎重更不会少。邓艾带领数千人军队,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来到成都城前,早已折损大半,就算是幸存的士兵也早已筋疲力尽了。而且既缺乏辎重补给,又没有攻城器械,他们凭什么来攻克成都?别说姜维已经开始回兵救援,就算是不救援,只要成都坚守不战,都能饿死邓艾。
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成都连抵抗一下的意思都没有,直接投降了。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因素。一方面是三国混乱太久了,人心思定,早就不想再这么互相打下去了。另一方面,就是篡位的司马氏朝廷推出的“九品中正制”符合所有世族的利益,引天下世族归心。所以当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成都城内的蜀汉官员们,世家大族们早就迫不及待了。刘禅如果不投降,可能脑袋都会被这些人给送出去。正是因为败得那么快那么彻底,孟获就算有心支援,也来不及了。
原因一,心有余而力不足。
七擒孟获的事情发生在公元225年,蜀汉灭亡的时间是公元263年,相距38年。史书中对孟获的年龄没有记载,按照当年诸葛亮擒他的时间正值壮年30岁计算,蜀汉灭亡时他已经68岁高龄。古语云:七十古来稀。想必如果他还活着,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战力强劲的满族首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更何况此时可能已经去世。
原因二,孟获是否为真心归顺蜀汉?七擒七纵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孟获作为称霸一方的蛮王,应该是言而有信、一言九鼎的真汉子。
然而面对诸葛亮,出尔反尔,被擒了七次才归顺。个人觉得归顺的原因其中之一是:怕诸葛亮失去耐心,将其斩杀。毕竟有再一再二不再三,这都已经七次了。
考虑到孟获不是真心归顺,并且见风使舵,受利益驱使,所以在蜀汉危难之际未必会真心出手相救。
原因三,在成都做官,被架空。孟获归顺后,被诸葛亮带回成都,担任御史中丞。简单的说就是明升暗降,远离了自己的手下,在皇城中当官。时间长了,不掌握兵权也不会带兵打仗,只能是享受安逸的生活。所以,即使是有心相救,却也无力回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长时间的安逸生活会磨掉这位蛮王领袖的棱角,也就不具备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能力。
原因四,远水解不了近渴。孟获有心相救,但是南蛮之地路途遥远。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魏国大军已经兵临城下,等救援大军赶到,可能已经凉凉了,没有任何意义。三国期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需要看清楚形势做决定,蜀汉大势已去,顺应趋势才是明智的选择。
蜀汉灭亡时并不见孟获来救援,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历史上的孟获可能没有其人,自然就不会来救了。小说《三国演义》把诸葛亮七擒孟获讲得绘声绘色,非常的生动有趣,但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七擒孟获这事,还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比如,在著名的《三国志》本传中,并没有记载孟获的事迹,而《华阳国志》、《汉晋春秋》和《襄阳记》中则有相关记载。
其中,《汉晋春秋》中只记载了诸葛亮对孟获一擒一纵,并没有“七擒七纵”的说法;而最早有“七擒七纵”说法的是《华阳国志》;至于北宋的《资治通鉴》,则因为成书时间较晚,参考的资料有不少野史和考察不清的史料,并不能准确判断历史的真实性。
可见,孟获的存在和存在的地位是有争议的,如果历史上并没有孟获这个人,或者并没有那么厉害,自然就不会来救了。
其二:孟获的作用主要是稳定南中地区,并不是蜀汉的主力军,也没有太大的实力救援。孟获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姑且认为有“七擒七纵”这回事,诸葛亮如果真的能实现“七擒七纵”,说明孟获的能量并不是特别的大,相对而言还是很好控制的。
诸葛亮让孟获归附后,并没有让他领兵配合自己出兵北伐的行动,而是让他镇守南中地区,从这一点上来看,孟获实力有限,出不了多少有战斗力的军队。
所以,在蜀汉灭亡时,孟获没有实力来救援。
其三:孟获已老,甚至已死,无能为力。史料上关于孟获的详细生卒年没有记载,而在记载中,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发生在公元225年,而孟获能成为南中地区影响力很大的人,年龄大概在三四十吧!再怎么着,也得二十多岁吧!
蜀汉灭亡时是公元263年,距离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已经过去38年了,也就是说,此时的孟获如果还活着,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子了,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年富力强的南中首领了。
所以,蜀汉灭亡时不时孟获不出来救援,是孟获实在是太老了,根本就无能无力。
可见,蜀汉灭亡时并没有记载孟获来救援的事迹,主要是孟获实力有限,自己又年老或者已经去世,甚至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孟获这个人。
对此,大家怎么看?大家觉得蜀汉灭亡时没有出现孟获救援的记载,是什么原因呢?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关注津城沐雨,更多精彩有趣的历史知识,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三国志》,《汉晋春秋》,《襄阳记》,《华阳国志》,《资治通鉴》。
诸葛亮“七擒七纵”是怎么回事?结果如何?
就是把山大王孟获抓了七次,放了七次。。。结果孟获投靠蜀国了。说有诸葛亮在蜀一日,永不侵蜀。
诸葛亮七擒七纵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
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处位于今云南省沾益县。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 《三国演义》第九十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忽一人人帐谓孟获曰:“丞相面羞,不欲与公相见。特令我来放公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 负。公今可速去。”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 礼义,直...
诸葛亮七擒孟获发生在什么地方
七擒七纵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
诸葛亮7擒孟获的故事
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说什么胜败及兵家常事。孔明得知一笑下令放了孟获。放走孟获后,孔明找来他的副将,故意说孟获将此次叛乱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头上。副将听了十分生气,大声喊...
七擒孟获50字概述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即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元...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七擒七纵的故事: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
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孟获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关于诸葛亮脍炙人口的事迹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处位于今云南省沾益县。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昭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
关于诸葛亮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处位于今云南省沾益县。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 夷陵之战后,刘备忧愤而卒。乘此机会,益州郡(今云南东部)汉族豪强雍闿背蜀附吴,煽动本郡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和周围诸郡反叛。为稳定后方,诸葛亮经过充分准备,於公元225年春季,兵分三路,进军南中(今云南、贵州及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