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春秋五霸是哪几个
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时间到了春秋时期,周王走向末路,无法有效控制天下,各诸侯国趁机抢夺地盘,壮大自己,企图称霸。
一听到霸道、霸主、霸气、霸王、霸权、恶霸、霸占等等词语,人就会感到一股杀气,冷气。“霸”字本是假借“伯”,指春秋时期的诸侯盟主。《荀子成相》中曾记载,“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
那么,春秋五霸到底指的是哪几个人?
在《荀子王霸》中,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唐代成书的《史记索隐》,又把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合称为五霸。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荀子》中的春秋五霸。
齐桓公,姜子牙的后代,故而姓姜,氏吕,名小白。单听名字,他似乎很是文弱,然而他却是第一个在春秋战国时期称霸的人。齐桓公的为君之路辉煌而又艰辛。
公子小白的兄长齐襄王在位时,齐国一片混乱。为了躲避祸患,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陪同下出逃,公子纠在管仲等人的陪同下出逃。齐襄王被杀后,他们兄弟二人争夺王位。在赶回齐国的路上,小白被管仲射中身上的带钩,小白假死,躲过一劫。
在齐国贵族国氏、高氏和莒国的支持下,小白即位,被称为齐桓公。上位之后,他准备杀掉管仲。鲍叔牙说服齐桓公,留下并竭力举荐管仲。后来,正是有了管仲帮助,齐桓公在齐国大力进行改革,推动国家军政合一、兵民合一,齐国国力日益强盛。
齐桓公五年(前681年),齐国将宋、陈、蔡、邾四国国君聚集起来,共商平息宋国内乱,史称“北杏会盟”。第二年,齐桓公组织陈、蔡二国一起攻打背叛北杏会盟的宋国。齐桓公八年(前678年),齐桓公邀请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齐桓公被推举为盟主。由此,齐桓公“春秋霸主”的地位正式确立。
晋文公,与齐桓公并称为“齐桓晋文”,姬姓,名重耳。晋文公的继位之路,比齐桓公还要艰辛。他虽年少有才,却被迫流亡国外十九年之久。直到年过花甲,重耳才即位成为晋文公。
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周天子有难出逃到郑国。第二年春,晋文公便起兵勤王,帮助周天子平定了动乱,并将其护送回都城。得到周天子信任的晋文公并未就此止步。他先后带领晋国参与了伐曹战争、伐卫战争,以及著名的城濮之战。
晋文公气势如虹,得到了周天子“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能慎明德,昭登於上,布闻在下,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恤朕身、继予一人永其在位”的敕命,进而称霸。晋文公五年(前632年)和晋文公六年(前631年)夏,他更是两度会盟,让自己的地位更加巩固。
楚庄王,芈姓,熊氏,名旅(又作侣、吕)。和中原一带的诸侯国相比,南方盘踞着一些根深蒂固的老牌强国,楚国要想称霸,实在是不易。但是,之经过韬光养晦之后,楚庄王在孙叔敖、伍举和苏从等人的帮助下,楚国实现了经济上的大翻身,并对外攻城略地,声威愈盛。
在和晋国的邲之战(又称“两棠之役”)胜利之后,楚庄王带领楚军北上,中原小国纷纷举手,依附楚国,楚庄王名声大震,成为了春秋霸主。
吴王阖闾,姬姓,名光。吴王僚十二年(前515年),公子光派刺客专诸刺杀了吴王僚,由此夺得王位。在位期间,他延续吴国灭楚的方针,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将楚国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阖闾并未组织过大规模会盟,但通过多次出征,打出了声威,让其他诸侯国望而生畏。
越王勾践,姓姒,本名鸠浅,又名菼执,是春秋时名震天下的诸侯之一。他和吴王夫差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在经历过卧薪尝胆,苦其心志之后,勾践一雪前耻,带领越国灭掉了吴国。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勾践在徐州(今山东省滕州市南)与齐、宋、晋、鲁等诸侯国会盟,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而勾践,也是春秋霸主的最后一人。
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史记。。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阖闾、勾践——《荀子·王霸》。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4.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5.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郑庄公——《辞通》。
6.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勾践——《四子讲德论》。
7.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春秋五霸是指哪五个?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都是哪几位
两种说法 1、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是哪五霸
1、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中学历史教科书主要介绍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史记索隐》或《荀子》的版本。《史记索隐》的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中学历史教科书兼顾两种说法。2、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有什么不同?
1.时间与国家不同: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分别对应齐国,宋国,晋国,秦国和楚国。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
春秋五霸指哪五个人
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哪五个
此说见之于《白虎通·号篇》。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此说见之于王褒的《四子讲德文》。“春秋五霸”是历史上对春秋时期诸国中能力最强,实力最壮,对历史的发展贡献最大的五位国君的称呼。但“春秋五霸”到底是指哪五个国家的哪五位国君,确是一个十分有争议性的...
春秋五霸称霸顺序
4. 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前621年):随后是秦穆公,他在位期间,秦国开始崛起,成为西部的霸主。5. 楚庄王(公元前613年~前591年):最后是楚庄王,他统治时期,楚国达到全盛,成为南方霸主。以上是较为公认的春秋五霸的称霸顺序。然而,不同的史书对这一问题的记载不尽相同,例如《史记索隐》...
春秋五霸是哪些人?
1. 春秋时代: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这段时间内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据《春秋》记载,军事行动达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指出,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2. 春秋五霸:历史上,先后有五个诸侯称霸,他们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
春秋五霸是指哪五个人
这五位君主在春秋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们的政绩和影响力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春秋五霸的因素有军事实力、政治才能、政治联盟、经济实力以及人民支持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为君主们在春秋时期脱颖而出,成为霸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春秋五霸的政绩和影响 春秋五霸是中国历史上...
春秋时期的哪五个人被称为春秋五霸,又以谁为首呢
春秋时期,动荡不安的诸侯争霸中,历史上对于“春秋五霸”的说法并不统一,但普遍认同的五位霸主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宋襄公。其中,齐桓公作为首位霸主,凭借改革和尊王攘夷的策略,先后主持多次诸侯会盟,奠定了霸业基础。晋文公则在经历逃亡后,借助秦穆公之力,通过城濮之战确立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