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九州 中国
神州即华夏、中国、中土,神州也俗称神州大地。中土为神州,黄帝为中央天神。黄帝以土德王,相传黄帝领治的土地称为神州
神州
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驺衍的人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是因为古代。黄帝为中央天神。黄帝以土德王,中土为神州,相传黄帝领治的土地称为神州。
华夏
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如《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姜戎子驹支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
华夏起源于华胥,伏羲即为华胥氏。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华人、华族、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华、诸夏。
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从汉朝开始又逐渐出现“汉”的自称。因此,华夏族有了另一个名字:汉。原先的称谓“华夏”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汉”这个称谓一起使用至今。
中华
“中华”一词自古有之,大约在魏晋时期即已出现,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侧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人),寓意为华夏族群(汉族的前身)。文献记录最早出现在晋朝时期桓温的《请还都洛阳疏》:“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至南北朝时期已普遍使用。
中华文化,或称中国文化、华夏文化或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5000多年前的炎黄时代是华夏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其中经过夏、商、周等时期的发展而日臻成熟,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以后华夏文化传播到南方长江流域等地区,和当地文化融合,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交流、吸收,中华文明的地域范围逐渐扩大。政治意义上定义的中华民族是今天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的统称,因此中华文化成为这些民族文化的统称。
词语来源
“九州”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又有 一说,为黄帝始创“九州”之说)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因此,“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 即九州方圆,地大物博,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
史书解释
《尚书·禹贡》中记载的九州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
尚书·禹贡九州图
《尔雅·释地》中的记载,没有青、梁,而有幽、营。
《周礼·变官·职方氏》中的记载,没有梁、徐,而有幽、并。
估计并州是从冀州里分出的;幽、营是从青州里分出的,指渤海的西北岸及辽东一带;后来的益州是梁州的发展,指今中国西南地区;凉州是从雍州里分出的。
比较全面的说法,见于《汉书·天文志》之“星宿分野说”:角、亢、氐,兖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虚、危,青州。营室、东壁,并州。奎、娄、胃,徐州。昴、毕,冀州。觜觿、参、益州。东井、舆鬼,雍州,柳、七星、张,三河。翼、轸,荆州。
本质地说,“九州”之“九”是一个概数,不是一个确数。汉代的十三州刺史部为:交趾、青、兖、徐、豫、冀、并、凉、幽、朔方、益、荆、扬等,包括司隶(三辅、弘农、三河)在内共十四个超大型地域单位,总论之仍以“九州”之名。
以九州代指中国是中国历史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它的渊源可追溯至夏代大禹。史载,禹姓姒氏,名文命,乃鲧之子,又称大禹、夏禹,戒禹。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根据山川河流走向分野,把中原划分为九州。这九州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的范围,是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活动区域。其中青州范围除山东半岛外,还延伸到吉林、黑龙江和鸭绿江地区,荆州范围除湖北中南部地区外,还延伸到广东、广西及越南河内地区。以后殷商取代夏朝,仍有以九州建制的说法,只是去掉了青州、梁州而增加了幽州、并州,疆域向北扩展了。周灭商以后,还保持着九州划分天下的观念,与商朝比较,去掉了徐州,添上了青州。夏、商、周三代一千多年的历史,虽然没有明确的行政建制,但统辖的地域大致相同,都是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在地旷人稀的情况下,只能以大致的山川河流走向粗分为九州。三代以后,华夏族已经形成,以九州为华夏族生息繁衍基地的观念也扎下了根子。 正如中国人是炎黄子孙血统观念那样,九州成了代表中国的地理观念深深地印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因而,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九州一直在各种典籍中出现,做为中国的代称。
“古九州”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称谓,主要有三种含义:一种是对古代中国的区域划分,将古代中国分为九个不同的州;一种是用“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还有一种是指大九州,将全世界分为九州,中国是其中之一州。
我们的祖国又称为什么
5. “华夏”一词源自《史记》,夏朝被封国号为夏,华则是国名。后来,华夏成为中国的代称。6. “中夏”一词出现在《后汉书》中,表示中国处于中心,四周是四裔。7. “函夏”一词在《汉书》中出现,用来形容中国广大,无人能比。8. “九牧”一词在《荀子》中提到,指代九州。而《汉书》中则记载...
为什么中国又被称为九州?
至迟自晋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至迟自汉代起的华夏之区域与《禹贡》所载九州之区域等同,九州等同于汉地。又有“东夏”、“南夏”、“西夏”等词称呼汉地内的局部地区。1912年后,“中国”是指代含有汉地、藏区等各个民族地区在内,达960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国家。
为什么称中国为九州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而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
中国古代号称神州又称九州,九州这个名字是何来历?
中国古代号称神州又称九州,九州这个名字是大禹治水时划分的九个地方
中国的别称有哪些?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除被称为中国外,还有许多别称。今天让我们一起透过诗人的精美诗文,了解一下祖国的别称。 九州: 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九州,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又载: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
我们的祖国又叫什么
一、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二、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诗北山传》...
中国为何又被称为“九州”?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中国为何又称“九州”,古代的“九州”是哪些地方?
天下到了他们父子手里。为了宣告自己“统治”的正确性,启打造了九座铜鼎。每一座鼎都代表着当时华夏大地上的一个州,九个鼎就代表九州,这也就是我们现在“九州大地”名词的由来。随着历史的演变,九州成了中国的代称,就像华夏也是中国的称呼之一,这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中国的别称有哪些
古指中原地区。中华: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即中国,“华”是华夏族的简称。神州:神州汉地的地理范围萌芽于先秦,其地理范围大体自汉武帝以后稳定不变。中原:中华文明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
古代的中国为什么称九州
中华民族的九州区域指的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其实九州的划分是一个巨大的九宫格,在我们中国的版图上,横着画是两条线,竖着画两条线,形成了一个井字,正好划分成为九份,称之为九州,其中天子居中,八方朝贡。九州这个代名词最早是出自古籍的《禹贡》,传说是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