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杜甫《八阵图》的精彩翻译和赏析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杜甫<八阵图>原文和翻译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赏析】: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怀古诗是人与历史的对话。杜甫入蜀之后,对诸葛亮的济世之才
情有独钟,这是他到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不久,就诸葛亮遗迹所
作的一首怀古诗。《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传主“推演兵法,作八阵
图”,但对其遗址何在,众说不一。奉节县永安宫南的长江沙滩上的
八阵图,由于这首杜诗而格外驰名。诗中颂扬了诸葛亮在魏蜀吴三分
天下的斗争中,为创立蜀国基业的盖世功勋。与此相对应,他在长江
沙滩上摆下的八阵图,使他的名声更加卓著了。八阵图乃是由天、地、
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构成的战阵,在长江滩上则聚石为
兵,纵横棋布为六十四个石堆。夏天洪水冲淹,这些石堆也岿然不动,
因而有“江流石不转”之句,也象征着诸葛亮忠贞不渝和名垂千古。
但是把八阵图留在这里,作为刘备征吴败归的救援措施,实在不合诸
葛亮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因此它既是诸葛成名的历史见证,又留下
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遗恨。“遗恨失吞吴”一句,由于汉字的
多义性而出现解释上的分歧。《东坡志林》记载,苏轼曾梦见杜甫对
他说:“世人多误会吾《八阵图》诗,以为先主(刘备)、武侯(诸
葛亮)欲与关公报仇,故恨不能灭吴,非也。吾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
不当相图。晋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志。以此为恨耳。”杜甫借
八阵图思考着诸葛亮的功名与遗恨,苏轼借梦境来解读杜甫思考中的
谜,他们都在探究着历史上一个“有缺陷的辉煌”。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
原文
[注释]

①八阵: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图:法度,规模。八阵图:聚细石成堆,各高五尺,纵横棋布。夏时为水隐没,冬时水退仍然出现。遗迹曾见与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相传诸葛亮所布八阵有四处,都在四川,以夔州最为有名。

②功盖:在三国时功德最超卓,影响最大。三分国:三分天下的魏、蜀、吴三国。

③石不转:指江流虽冲激甚烈,遗迹却终不消失。失吞吴:失策而攻吴。

[赏析]

《八阵图》旨在赞颂诸葛亮辉煌的一生,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十个字,展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极端崇敬心情。后两句惋惜诸葛亮不能阻止刘备对东吴用兵,导致鼎足之势失衡,遗恨千古。全诗跌宕有致,感情深沉。

---------------------------------------------------------------------------------
原文

怀古诗是人与历史的对话。杜甫入蜀之后,对诸葛亮的济世之才情有独钟,这是他到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不久,就诸葛亮遗迹所作的一首怀古诗。《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传主“推演兵法,作八阵图”,但对其遗址何在,众说不一。奉节县永安宫南的长江沙滩上的八阵图,由于这首杜诗而格外驰名。诗中颂扬了诸葛亮在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斗争中,为创立蜀国基业的盖世功勋。与此相对应,他在长江沙滩上摆下的八阵图,使他的名声更加卓著了。八阵图乃是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构成的战阵,在长江滩上则聚石为兵,纵横棋布为六十四个石堆。夏天洪水冲淹,这些石堆也岿然不动,因而有“江流石不转”之句,也象征着诸葛亮忠贞不渝和名垂千古。
但是把八阵图留在这里,作为刘备征吴败归的救援措施,实在不合诸葛亮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因此它既是诸葛成名的历史见证,又留下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遗恨。“遗恨失吞吴”一句,由于汉字的多义性而出现解释上的分歧。《东坡志林》记载,苏轼曾梦见杜甫对他说:“世人多误会吾《八阵图》诗,以为先主(刘备)、武侯(诸葛亮)欲与关公报仇,故恨不能灭吴,非也。吾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志。以此为恨耳。”杜甫借八阵图思考着诸葛亮的功名与遗恨,苏轼借梦境来解读杜甫思考中的
谜,他们都在探究着历史上一个“有缺陷的辉煌”。

-------------------------------------------------------------------------

原文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
原文

...
【赏析三】

杜甫对于诸葛亮所抱持的态度,始终是既敬又爱,而且充满了惋惜感,这从他在蜀期间所写的《武侯庙》、《蜀相》、《诸葛庙》、《古柏行》、《夔州歌》十绝之九、《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以及《八阵图》等诗,可以得到证实,这不只是因诸葛亮的作为可佩,同时也是杜将己身的人格投射至这位历史人物所致。

在这些诗当中,杜甫皆把诸葛亮视为一个历史上伟大的悲剧性人物,譬如在“咏怀古迹五首。之中说诸葛亮在谋略及政治实务上可以比美伊尹、吕望,他领兵作战指挥若定的优异表现可以让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但是蜀汉终于还是被消灭了,杜说这是汉的气数已尽,天要亡汉,怪不得诸葛亮徒劳无功,究竟他已是“志决身歼军务劳”了。

《八阵图》虽然只是一首短短的五言绝句,同样的对于诗中主人翁的“功”、“名”有明确的肯定:言其功则说他“功盖三分国”;言其名则说他“名成八阵图”。“盖”在这里可能有二义,一是“乃在于”,一是“超过”,于此宁取后者,以加强其功之大。杜说诸葛亮之功超过三国时代的任何一人,而他是因八阵图而成名。实则诸葛亮之名应成于其“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成于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不只是那八六十四的方阵,杜以八阵图暗喻诸葛的用兵谋略,以小喻大,以有限暗示无限,正是诗之所以为诗的重要因素。

【赏析四】

这是杜甫初到夔州时见到当年诸葛亮“八阵图”的遗迹,而吊古感咏。意很简单,头句“三分国”即三分天下;二句对仗,很工;三句意江边八阵的石头,水淹水退,几百年不动;末句说诸葛亮不能阻止刘备伐吴,引为生平遗恨。

平心而论,这首诗看不到太出奇之处,所以新编的一些《唐诗选》或《杜诗选》未收入。但古代的名选本,却多收录,如《唐诗三百首》、乾隆的《唐宋诗醇》、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等。

旧本所以多收,我想可能是诗体因素为主,一般七律、五律皆以老杜为最多,七古、五排等也不少,到五绝总不能不收吧?所以《三百首》唯一收杜甫的五绝就是这个。很多人都知道,杜甫长于并极大贡献于五、七律、古风,而稍不善或不喜绝句,在杜甫遗今的1400多首诗中,七绝只有107首,五绝则只有31首,且水平(尤其后者)不及其上述者。

这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长于此必有短于彼的客观规律,古人比今人接受起来难点,以为诗圣,圣则完美,所以任一体中决不能拉空。但也有另一种极端观点,如宋朝范晞文《对床夜语》卷四:“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钓雪》一诗外,极少佳者。”这又说的很过分了,王维、孟浩然、刘长卿等的五绝都是辉耀千古的。这是别话,不提。

有人说这首诗好在末句之叹,乾隆《唐宋诗醇》卷十七说:“遂使诸葛精神,炳然千古,读之殷殷有金石声。”沈《别裁集》卷十九也大略此意。民国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集:“少陵低回江浦,感遗恨于吞吴,千载下如闻叹息声也。”然而,这岂是老杜首发?早在《三国志》即有:先主征吴败绩,还至鱼腹,孔明叹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云云,老杜不过是蒸冷饭而已吗?所以以此项彰此诗,是站不住脚的。

我尝反复研读此诗,有另一种体会。老杜既不很喜五绝,为什么对曾经大大崇拜的偶像诸葛亮(见《蜀相》、《咏怀古迹》之五等)的名传万世的“八阵”胜迹,却非用此呢?

首先,夔州“八阵”是诸葛亮所用过的四处地方是八阵里最著名的;

其次,这里形胜是大有可写、可感发的,苏轼《东坡志林》:“诸葛亮造八阵图……垒石为八行,相去二丈,自山上俯视百余丈,凡八行,为六十四聚聚正圆,不见凹凸处,如日中盖影,及就视,皆卵石,漫漫不可辨。甚可怪也。”刘禹锡《嘉话录》:“夔州西市,俯临江沙,下有诸葛亮八阵图,聚石分布,宛然犹存,峡水大时,三蜀雪消之际,澒涌湟漾,大木十围,枯槎百丈,随波而下,及平水落川平,万物皆失故态,诸葛小石之堆,标聚行列依然。如是者近六百年,迨今不动。”

老杜慕写形胜、感抒古迹,很拿手和有创作激情,他即使不写得如《丹青引》、《曹将军画马》、《古柏行》等长篇古风,也完全可以写得篇轻车熟路、一挥而就的七律,无论壮景、奇观,还是典事,都足够支持。可他为什么没写,却只写了最少字的的五绝呢?

我认为这与杜甫具有的那种原儒的接近朴素唯物主义去的去神秘主义思想有关。虽杜甫也曾和李白那样嘲笑过“孔儒”,但这只是唐朝思想言论自由的一个体现,实际他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接受正统的原儒(自孔子)熏染,之后虽漂泊一生也没有怎么接受在唐朝当时盛行的佛、道思想,而动摇原衷。如他一生中只在夔州时曾一度想借佛教来解脱生活带来的贫困痛苦,《秋日夔府咏怀》中有:“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落帆追宿昔,衣褐向真诠。”但他次年下荆江,并未去双峰寺,也未到庐山寻马祖道一。可见不过一时说说而已。他在《谒真谛寺禅师》中云:“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在《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中说:“妻儿待米且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都是美妙的说法,代替不了现实的俗缘。至于道教,杜诗中极少的表现,也只是与他研究药学有关。

孔子在远神秘主义的思想上为后儒做出了万世表率,“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子路问他“事鬼神”,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他死的问题,他回答:“未知生,焉知死?”这在最低限度上讲是对不亲知亲感者存而不论,和略于天道、详于人道的现实主义思想。

杜甫直接继承了这种思想。八阵图,今天我们知道,就像金庸小说里唬骗小孩读者的功法,纯粹是虚夸假托的子虚乌有的玩意,人们邪乎地传说和附加,满足某种神秘的向往。到了杜甫亲见此“胜迹”,尽管他没有今人的科学知识基础,但他不能依靠实事求是的考察,确认或想象出它怎样发挥作用克敌制胜的,他不能以史书、他人的神秘传说代替自己的眼睛,所以,杜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儒精神,使他宁略之,三字以外,不加一语!诸葛名就精神与此,不多涉一句!乃以五绝最短的字数形式为之。

杜甫的这种思想,还可见于他的另一首古风《石犀行》: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石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滥不近张义楼。
今日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修筑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
先王作法皆正道,诡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五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
但见元气长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杜甫在当时并不是孤立的,唐朝的王建《寒食行》:“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清末时吸收西方思想的袁寿龄的《烧纸歌》、《纸钱行》也不出其上。唐朝汪遵的《西河》:“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同理,清末民初的蒋士铨的《驱巫》不过如此。

这种思想意识系统地和更广泛地反映在文学观上的,就是所谓“写实”,不仅不写自己未尝亲历亲履亲见亲感的东西,也不写在现实之上想象更多的东西,一切灵感都来源于现实实在的。杜甫被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伟大”从另一个意义上,即影响了上千年中国诗歌走向来讲,都不足恰以名之。

西方以神秘化传说的英雄史诗和宗教诗、诗剧为起源和承脉的诗学体系,讲求神思与想象、迷狂与灵感、大胆与浪漫、形而上的超越和追求。雪莱《诗辩》说:“在通常的意义下,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这与杜甫领军的中国古代传统诗学体系,因、果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至于其中优劣的判析,是复杂的另外话题了。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rm5BQj5-4X-ume9Rd0QKSo5Of26h6kuwTGMvZwPNciOJxOqVI3-KfpatKAOxoMiwZqy_CU5P4ygnAm39rT7954BebeHvpAR_loeIfitLhS

《八阵图》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 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译文 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赏析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治今重庆奉节)时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八阵图”...

杜甫写的八卦阵
《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注解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4、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译文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

杜甫八阵图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译文】三国鼎立时期,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研创的由八种阵势组成、能够攻守自由的作战队形,史称“八阵图”,此阵法更是使他名扬千古。世事变迁,任凭江流如何冲击,巨大的石头是永远都不会被推动扭转的,就像诸葛亮留下的千年遗恨,那一场吞吴失策,却使诸葛亮助刘备统一天下的功名未就。

杜甫写的八阵图诗意是什么
诗意: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的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的声名。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下的石头阵,千古遗恨,应该是你灭吴失策没有成功。诗歌:《八阵图》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背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

杜甫八阵图诗词原文赏析
杜甫《八阵图》诗词原文、赏析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 [2] ,遗恨失吞吴。【注释】[1]八阵图:昔时诸葛亮曾布八阵图,垒石为阵,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组成,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2]石不转:指水涨时八阵图之石岿然不动。【赏析】诗为吊古之作...

《八阵图》古诗原文及翻译
《八阵图》古诗原文与解读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以其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为核心,描绘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历史地位。"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这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在三国鼎立时期的重要贡献,他不仅创建了蜀国,还发明了闻名遐迩的八阵图,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智慧。接下来,诗...

八阵图杜甫翻译和赏析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大概意思是说,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先来看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

八阵图杜甫的译文
译文:八阵图杜甫 一、初观八阵图有感 杜甫在浏览八阵图时,深感其精妙之处。诗中描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才华,如何通过布阵展现其军事才能。每一阵图都有其独特之处,展现古代战争之壮观景象。二、八阵图的军事艺术体现 杜甫的诗歌中描绘了诸葛亮的八阵图如同神奇的军事艺术。此阵不仅仅是一种军事...

八阵图杜甫
《八阵图》中,杜甫通过对八阵图的描绘,追忆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诗中既有对古代智慧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3. 诗歌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中,借助八阵图这一历史遗迹,抒发了自己的历史情怀。诗中可能涉及对古代战争场景的想象,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也体现了...

《八阵图》的是什么意思
《八阵图》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其原文以及翻译过来的意思如下: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意思是:(指诸葛亮)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指诸葛亮)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