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疾病概述

西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将相帝王患有痛风,故又将痛风称为帝王病也因此一直被视为和“酒肉”有密切关系的富贵病。痛风病的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著名神经学家Thomas Sydenham首次详细描述痛风症状,但直到19世纪才知道痛风和尿酸之间的密切关系。1950年后,人们可以精确地测定血尿酸值,并使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被多形核白细胞吞噬的尿酸钠盐结晶(monosodium urate,MSU)以确定诊断。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Lesch-Nyhan综合征候群,揭示了痛风和嘌呤代谢酶,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的关系。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痛风与基因突变或基因丢失有关。20世纪80年代,临床医生发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并将之称为“细胞能量危机标记”(a marker for cell energy crisis),常见于监护病房中某些特别病重的病人、激烈运动后的正常人、长期大量饮酒者、肝糖贮积病Ⅰ型(von Gierke病)的患者等。经研究发现,这些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有一共同的致病机制:即ATP分解加速(the net degradation of ATP)。近代痛风的研究由Thomas sydenham在1683年最早对本病进行描述,他以自身患痛风34年之体会对痛风的临床症状做了详细的介绍,1776年Scheele阐明了痛风病人的肾结石由尿酸所组成,数年后Woolaston从痛风石中分离出尿酸,因而把临床病理归因于尿酸。1856年Garrod提出用尿酸测定确定为诊断痛风的特殊实验室检查。以后由Fisher阐明尿酸的化学结构确定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痛风与基因突变或基因丧失有关80年代有学者发现痛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即ATP分解加速(the net dagradetion),常见于病房中某些特别危重的病人,如急性心梗,激烈运动后的正常人,癫痫持续状态,长期大量饮酒者,肝糖原沉积症第一型(von Gierke病)的患者。原因为过多的ATP分解使其分解产物AMP增加AMP可通过去磷酸化形成腺苷和经脱氨基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两条途径使尿酸生成增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方人的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病例明显地增加近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东方人痛风发病率甚至高于西方人当今中国台湾患痛风者比比皆是,痛风已不再局限于少数达官贵人而成为一种新的文明病。1988年中国台湾埔里社区的研究表明,30岁以上成人的高尿酸比例相当高。患病率达17.3%,其中男性20.3%,高于女性14%。此外根据1991~1992年金门县金湖镇的大规模社区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同样发现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25.8%,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5.0%。其中,高尿酸血症患者罹患痛风的比例男性为11.5%,女性为3%。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反复发作的急性单一关节炎(recurrent acute monoarthritis)、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tophus)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若未经适当治疗,最终通常发展为痛风性肾病(gouty nephropathy)原发性痛风患者中有不到l%为嘌呤代谢酶缺陷所致而大多数病因不明,临床以痛风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常伴有高血脂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继发性痛风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原因引起,痛风为其并发症。世界各地痛风发病率差异显著从欧洲和美国的0.13%~0.37%至新西兰的Maori成年男性的10%不等,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渐上升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并不常见,当每天蛋白质食物再度丰富后,关节炎发病率又回到战前水平。过去日本国内痛风发病少见,但随着该国蛋白质消耗增加现在痛风亦变得常见。国内痛风的临床报道也逐渐增多,尤其是80年代以来,增加显著。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但并不是痛风的同义词,只有发展为炎症性关节炎或痛风石才能称为痛风。所有类型痛风约占关节炎病例的5%。临床上可将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病因大多未阐明属多基因遗传,少数是由于酶缺陷引起,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继发性者是由组织细胞核内核酸大量分解如白血病和肿瘤化疗引起的或因肾功能衰竭使尿酸排泄减少,或由于各种药物如双氢克尿噻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或由于体内有多量酮酸生成而抑制尿酸从尿中排泄所造成。其中除核酸分解加快使尿酸增高外,大多是由于尿酸排泄减少所致。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与继发性者的分类(表1) 。目前由于对痛风发病机制的深刻了解,临床医生可应用许多疗效显著的药物,如丙磺舒(probenecid)、别嘌呤醇(allopurinol)、苯溴香豆酮(benzbromarone)、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由于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病率差异较大。临床上仅有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确切原因不清。当血尿酸浓度过高和(或)在酸性环境下,尿酸可析出结晶,沉积在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组织,造成组织病理学改变,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和痛风石等。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需建立在排除其他疾病基础之上;而继发者则主要由于肾脏疾病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致尿酸生成增多,某些药物抑制尿酸的排泄等多种原因所致。

1.发病机制 拥有尿酸(氧化)酶(uricase)的物种,能将尿酸转化为溶解性较高、更易排出的尿囊素(allantoin)故血清尿酸水平低而无痛风存在。人(Homo sapient)和几种类人动物(hominoid species)是在进化过程中发生尿酸氧化酶基因突变性灭活的,从这点来说人类的高尿酸血症是尿酸分解代谢的先天性缺陷造成的。溶解状态的尿酸作为活性氧包括由氧和超氧化氮衍生的过氧亚硝酸盐的清除剂(scavenger)可能是于人有利的。高尿酸血症血清中尿酸浓度取决于尿酸生成和排泄速度之间的平衡。人体内尿酸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富含核蛋白的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的,属外源性,约占体内尿酸的20%;二是从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而来的属内源性,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对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显然内源性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为重要。核素示踪研究,正常人体内尿酸池的尿酸平均为1200mg每天产生约750mg,排出500~1000mg,约2/3经尿排泄,另1/3由肠道排出或在肠道内被细菌尿酸氧化酶分解。正常人体内血清尿酸浓度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波动,国内正常男性平均值为339µmol/L(5.7mg/dl),女性平均值为256µmol/L(4.3mg/dl)血尿酸水平的高低受种族、饮食习惯年龄以及体表面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尿酸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尤以女性绝经期后更为明显,男性常较女性为高,但女性绝经期后血尿酸水平可与男性者接近,临床上常以超过上述平均值或高于同性别正常人均值两个标准差(SD)以上为高尿酸血症。由于痛风是由尿酸晶体而非溶解状态尿酸引起的因此“高尿酸血症”是由尿酸在体液中的溶解度而非尿酸水平的统计学分布决定的。单位时间内尿酸生成量超过处理即保持溶解的能力,就有尿酸单钠晶体在细胞外沉积下来。外周关节的温度(膝关节约32℃,踝关节约29℃),也使尿酸溶解度大为减低。如再触发炎症反应即可发生痛风。
(1)对导致过量嘌呤生物合成的机制,可能有分子缺陷;如嘌呤代谢酶的数量增多或活性过高;酶活性降低或缺乏。
①酶的数量增多或活性过高:
A.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PRPPT)数量增多和活性增高:此酶是限速反应酶,能催化形成1-氨基-5-磷酸核糖(PRA)反应,PRPPAT增多,PRA生成也增多,使次黄嘌呤核苷酸合成增多,以致尿酸生成增多腺苷酸或鸟苷酸减少时,对此酶的抑制减低。尿酸生成增多。
B.PRPP合成酶活性增高:此酶能促进核酸和嘌呤碱的合成,使尿酸生成增多。
C.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增高:此酶可加速次黄嘌呤氧化成黄嘌呤,进而加速黄嘌呤生成尿酸XO活性增高,系由于继发性肝脏内酶诱导作用所致并非先天缺陷。
D.谷胱甘肽还原酶过多:此酶过多可催化还原型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IVADP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变成烟酰胺腺嘌呤二苷酸磷酸(NADP)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NADP为磷酸戊糖环路的辅酶,过多时可促进磷酸戊糖环路从而使5-磷酸核糖合成增多,由此导致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增多尿酸产生增多。
②酶活性降低或缺乏:A.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此酶能促使次黄嘌呤转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转换成鸟苷酸,当HGPRT缺乏时PRPP消耗减少,PRPP积累,因而使尿酸生成增多。B.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可引起Ⅰ型糖原累积症。6-磷酸葡萄糖不能变为葡萄糖,代谢转向磷酸葡萄糖酸,部分再转变为5-磷酸核糖C.谷氨酰胺酶缺乏:该酶缺乏,使谷氨酰胺分解减少,谷氨酰胺贮积,合成嘌呤碱的基质增多。D.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低下:可使谷氨酸脱氢生成α-酮戊二酸减少而转向谷氨酰胺增多,使嘌呤及尿酸合成增多。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是尿酸产生过多,占70%~80%尿酸排泄过低者只占25%。大多数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病人24h尿尿酸排泄量在正常范围内,20%~25%的病人排出增多尿中尿酸排泄增多的病人,其嘌呤合成异常增多;而尿中尿酸排泄量正常的病人,也有2/3病人嘌呤产生过多肾脏排泄尿酸有赖于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98%~100%),分泌(50%)和分泌后再吸收(40%~44%)。当肾小球滤过减少,或肾小管对尿酸盐的再吸收增加,或肾小管排泄尿酸盐减少时,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2)尿酸的生成和清除机制:可与血浆中尿酸钠沟通的全身总尿酸库是由尿酸生成和处置速率决定的,痛风病时扩大(表3A B)。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作用于底物嘌呤碱基次黄嘌呤(hypoxanthine)和黄嘌呤(xanthine),产生尿酸。膳食中嘌呤通过肠上皮中分解酶(包括黄嘌呤氧化酶),大多降解为尿酸。限制嘌呤摄入,可使血清尿酸水平稍降(0.6~1.8 mg/dl),但吸收差异在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上未见有何影响大多数尿酸都是肝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于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产生的它们来自衰老细胞的核酸和细胞嘌呤核苷酸代谢更新,后者的生物合成途径有二,即“补救”性(“再利用”)和“新合成”(图4)。
多数尿酸皆由肾清除,约1/3在肠内被细菌降解肾功能障碍时,细菌对尿酸的降解明显增加。促使尿中尿酸排出增多的促排尿酸药(uricosuric agents)是阻断尿酸的回收,而其他药物和弱有机酸,则是抑制肾脏对尿酸的分泌,而使血清尿酸水平增高。禁食、酒精代谢、酮酸中毒时的高尿酸血症,即由于后面这种机制。细胞内嘌呤代谢和“代谢性”高尿酸血症发生途径。“新合成”途径时,次黄苷酸(肌苷酸)(IMP)的嘌呤环(次黄嘌呤)是由磷酸核糖焦磷酸(PPRP)衍生的核糖-5-磷酸主链上前体组建的,此通路在IMP处分开产生腺苷酸(腺苷-磷酸)(AMP)和鸟苷酸(鸟苷-磷酸)(GMP)及其衍生物。“补救”途径时,预成嘌呤基次黄嘌呤、鸟嘌呤和腺嘌呤(来自IMP、GMP和AMP)在次黄嘌呤转磷酸核糖基酶(HPRT、)和腺嘌呤转磷酸核糖基酶(APRT)作用下,与PP-核糖-P直接缩合,再生成这些核糖核苷酸。由核苷酸更新形成的次黄嘌呤,有些进入肝脏,而由黄嘌呤氧化酶(XO)分解为尿酸,其余皆由HPRT处理。补救途径(就能量需要而言更为经济)能减低更新合成活动因为(1)HPRT和APRr对PP-核糖-P的亲和性比酰胺核糖基转移酶(酰胺PRT)高。HPRT缺乏必然造成一切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作为尿酸的丧失,同时由于抑制性核苷酸形成减少和可用于酰胺PRT反应的PP-核糖-P浓度的增加,也使新合成途径出现代偿性增加。遗传性PP-核糖-P合酶“作用亢进”变异型个体,PP-核糖-P形成增多,刺激酰胺PRT而使嘌呤新合成大为增多。核苷酸分解增多可因XO底物生成增多和酰胺PRT释出抑制而使血中尿酸水平增高。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Ⅰ型糖原病)时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即与此机制相关:葡萄糖-6-磷酸是在消耗肝腺三磷(ATP)的代价下聚集的,AMP则降解为尿酸。可使核苷酸分解的情况如缺氧、某些糖类的代谢、正常人剧烈运动和代谢性肌病患者中度运动时,血中尿酸可能迅速增高。(5NT=5一核苷酸酶;PNP=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ADA=腺苷脱氨酶;AK=腺苷激酶)(3)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机制:有证据显示约10%痛风病人尿酸生成过多即尿中尿酸排出量超逾正常值+2SD(即限制嘌呤膳食时>600mg,正常膳食时>800mg)。生成最多的是两种罕见的嘌呤核苷酸合成调节的遗传性缺陷时,即补救酶次黄嘌呤-鸟氨酸转磷酸核糖基酶(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缺乏和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hosphoribosyl pyrophosphate synthetase)活力亢进。尿酸即三氧嘌呤是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尿酸在血液中大部分以尿酸钠形式存在,37℃、pH 7.4时尿酸处于深解状态,游离于血液中。尿酸主要由肾脏排泄,机体通过动态平衡使血尿酸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男性不超过417µmol/L(7mg/dl),女性不超过357µmol/L(6mg/dl)。原发性痛风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约90%发病的直接机制与肾脏排泄量下降有关,极少数在儿童及青春期出现的痛风与遗传有关。有明确发病因素者称为继发性痛风,如Lesch-Nyhan综合征及von Gieke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着高尿酸血症的形成,20%痛风病人的一级亲属中有高尿酸血症。大多数特发性痛风病人肾功能都是正常的,但因对滤出的尿酸排出减少导致血中尿酸水平增高(高尿酸血症),何以如此,尚未发现特异性肾脏改变可资解释。发生肾功能障碍时尿酸排出随之减少,但在慢性肾衰竭者中,痛风实甚罕见。曾报道过几个家族,早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和进行性肾衰竭(有时伴有高血压)是相互关联的(表1)。慢性铅中毒性肾病、酗酒利尿剂和其他某些药物可因肾的机制引起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心、肾移植病人可因应用环孢素而发生严重高尿酸血症,并迅速出现痛风。高尿酸血症和特发性痛风与肥胖及高三酰甘油血症有关。有些痛风病人可因减肥、戒酒而使高三酰甘油、高尿酸血症尿酸生成过多和肾脏清除障碍等改变消除。①急性痛风发作机制:中性粒细胞是痛风时急性炎症的必有介质(图5)。中性粒细胞吞噬尿酸单钠晶体后,释出白三烯(1eukotrienes)白介素-1和糖蛋白“晶体趋化因子”(“crystal chemotactic factor”)而使中性粒细胞向受累关节的浸润更为加剧。活化的中性粒细胞还能产生超氧物(superoxide),并因溶酶体膜破裂和细胞溶解而释出溶酶体酶。补体肽和激肽由前体裂解,引起疼痛、血管扩张和通透性(permeability)增加。释出的溶酶体、胞质酶向关节间充质细胞产生的胶原酶(collagenase)和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一样,造成关节慢性破坏和组织坏死。
A.痛风病人的无症状关节炎:细胞外常有尿酸晶体发现。发作和终止可能是血浆蛋白造成的,它们选择性吸附于晶体,即可影响其与中性粒细胞的相互作用发作早期以尿酸单钠晶体为抗原产生的IgG抗体,即可起成核剂作用,促使尿酸单钠晶体化,并使中性粒细胞对这些晶体的吞噬增加,从而促使溶酶体酶的释出。发作晚期,含载脂蛋白B(apoprotein B)的脂蛋白从血浆进入发炎的关节,包被尿酸单钠晶体;此作用对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氧化代谢、超氧物生成和细胞溶解等皆有抑制作用。蛋白调节剂质和量上的差异,可以解释痛风和非痛风时尿酸结晶炎症反应的不同。B.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尿酸钠盐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形成微晶体沉淀,引起非特异性关节炎症是个复杂过程,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尿酸盐的溶解度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即pH7.0,温度37℃时为381µmol/L(6.4mg/dl),超过此浓度即达超饱和状态。因关节软骨、滑膜内及关节周围组织血管较少,基质中含黏多糖酸及结缔组织较丰富,当体液中尿酸盐达超饱和状态时,在某些诱发条件下,如损伤、局部温度降低、局部pH值降低,或全身疲劳、酗酒,或因血浆α1α2球蛋白减少而尿酸盐与其结合减少时尿酸盐易结晶析出。尿酸盐结晶可趋化白细胞。白细胞和关节囊内滑膜细胞吞噬尿酸盐后在数分钟内可释放白三烯B4(LTB4)和糖蛋白化学趋化因子尿酸盐结晶与白细胞或其他吞噬细胞的作用可由黏附在结晶体表面的蛋白来调节,结晶体表面的IgG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而一些特异蛋白如LDL可抑制这种作用。上述现象可解释痛风患者对尿酸盐结晶导致炎症反应的不一致性体外试验表明单核细胞受尿酸盐结晶刺激后可释放白细胞介素-1(IL-1),IL-1能引发痛风并使炎症加剧。有报道其他细胞因子如IL-8、TNF及补体系统等亦参与了上述炎症反应,但并非上述每一个因素均为必需因素。尿酸盐结晶被细胞吞噬后,白细胞迅速脱颗粒、分解,使溶酶体膜破坏释放水解酶引起白细胞坏死释放激肽等多种炎症因子,导致急性炎症发作和加剧,细胞器的磷脂膜如含胆固醇和睾酮则对尿酸盐导致的胞质溶解反应敏感如含β-雌二醇,则抑制上述反应,故痛风好发于男性及绝经期后妇女尤其是下肢关节:趾关节承受压力最大,容易损伤,且局部温度低,故为痛风的好发部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自限性,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炎症发作时局部温度增加,尿酸溶解增加,新形成的晶体减少。b.增加局部血流量,尿酸盐被吸收入血循环。c.被吞噬的尿酸盐可被白细胞的髓质过氧化酶所破坏,减少白细胞破裂时所释放的尿酸盐数量。d.炎症的应激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抑制炎症过程。血尿酸值迅速波动可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如果血尿酸的突然降低,可使关节内痛风石溶解释放出不溶性针状结晶。这可解释痛风患者在应用排尿酸药物及抑制尿酸生成药物时为什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②痛风石发生机制:痛风石(tophus)是尿酸单钠针形细微晶体的沉积,周围为慢性单核细胞反应和上皮细胞、巨细胞的异物肉芽肿,可能是多核心的痛风石常见于关节和其他软骨、滑膜、腱鞘、黏液囊和其他关节周围结构、骨骺、皮下组织及肾间质等处。与急性痛风发作相比,痛风石引起的炎症反应是微不足道的,一般都是在静寂与无感觉中发生。有些痛风病人的痛风石是由放射线检查在骨和关节软骨上发现的,皮下组织中可能无此物。痛风石在关节中逐渐增大,引起软骨和软骨下骨变性,滑膜和骨的边缘增生有时发生纤维性或骨性关节强硬。放射线像上常见的骨穿凿样损害(punchedout lesions)系骨髓痛风石所致,能通过软骨缺陷而与关节表面尿酸盐痂相通。椎体的尿酸盐沉积可达椎间盘附近的髓腔。③痛风的肾脏病变:痛风患者90%有肾脏损害,主要有3种变化:A.痛风性肾病:其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肾髓质或乳头处有尿酸盐结晶,其周围有圆形细胞和巨噬细胞反应,并常伴有急性或慢性间质性炎症改变、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和肾小动脉硬化。最早期改变是Henle襻部分的炎症和肾小管损害,以后呈轻度缓慢进行性病变常因掺杂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尿路结石及感染、铅中毒等因素,而使病变变得复杂B.尿酸性肾结石:尿酸排出量正常的痛风病人,有20%可出现尿酸性结石而尿酸排出量增高病人出现尿酸结石者可高达40%。89%为纯尿酸(非尿酸盐)结石,其余尚含有草酸钙磷酸钙和碳酸钙结石。结石的发生率随血尿酸浓度的增高、尿尿酸排出量的增多而增多pH值下降使尿酸盐转变成游离的尿酸,导致尿酸盐的溶解度下降,使尿酸结石易于形成。在尿pH 5.0时85%尿酸为非离子状态,每100ml尿中仅溶解15ml尿酸,碱化尿液至pH 7.0时,尿酸溶解度可增加10倍,当pH为8.0时,可增加100倍。C.急性尿酸性肾病:由于尿酸结晶在肾集合管、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沉积,可使尿流阻塞发生少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化疗或放疗时尿酸盐的大量产生的患者。痛风病人尸检时常发现肾髓质和锥体有尿酸单钠晶体沉积周围为单核和巨核细胞反应,即“尿酸盐肾病(“urate nephropathy”)。尿酸(不是尿酸盐)晶体还可沉积在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中,致使近端肾小管扩张和萎缩。肾病虽常见于痛风,但一般都很轻,进展亦慢间质性肾病可能由于尿酸盐沉积,但无尿酸盐时亦可见到。其他可有高血压、继发性肾钙质沉着、尿酸结石病、感染、衰老和铅中毒等。④尿酸性肾石病:10%~25%痛风病人患有肾结石这比一般人口中的发生率高出约200倍。每天尿酸排出量>700mg时,结石发生率>20%(表501—2A);排出量达1100mg时,结石率约50%。结石发生率也与高尿酸血症有关血清尿酸水平>12mg/dL时,结石率可达50%。80%以上结石都是尿酸(而非尿酸钠)结石,其余是尿酸与草酸钙混合结石或为单纯草酸钙或⑤磷酸盐结石:有痛风和非痛风性尿酸结石形成的病人,尿液PH持续减低,从而有利于尿酸结石的发生;此中原委仍未详。在pH 5和37℃情况下,游离尿酸的溶解度只有15mg/dL因此在通常尿量情况下,排出平均负荷的尿酸亦须形成过饱和尿液。pH 7时溶解度即可增长10倍以上,pH 8时可增达100倍以上。(4)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形成原发性痛风的主要原因在于先天性脾肾功能失调。脾之运化功能减低,则痰浊内生;肾司大小便的功能失调,则湿浊排泄缓慢量少以致痰浊内聚,此时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劳倦过度、七情所伤或酗酒食伤,或关节外伤等,则加重并促使痰浊流注关节、肌肉、骨骼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痹痛,亦即痛风性关节炎。故此,痛风的病因,可分为内因、外因和诱因3个方面。①内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和正气亏虚。禀赋不足,肝肾亏损,精血不足则筋骨经脉失养或肾司大小便功能失调,湿浊内聚,流注关节、肌肉,闭阻经脉均可形成痹痛;禀赋不足阴阳失衡则累及其他脏腑,主要累及于脾,使之运化失调,尤其对厚味、酒食运化不及,致痰浊内生,凝滞于关节,或化源不足,气血无以充养关节经脉,亦可导致痹病。正气亏虚,可为素体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产后气血不足,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或过服某些化学药品内伤元气所致。正气亏虚,一则筋骨经脉失养,二则无力抵御外邪。以上内因,再遇外因和诱因相加,则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②外因:主要是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由于居处潮湿,劳作环境湿冷,或水中作业或冒雨涉水,或阴雨、暑湿天气缠绵或汗出当风、汗出后入水中等原因在正气不足,卫外不固之时,风寒湿邪,或风湿之邪,或寒湿之邪,或风湿热邪,或湿热之邪即可入侵人体经脉,留着于肢体、筋骨、关节之间,闭阻不通,发为本病。由于感邪不同,或邪气偏胜而形成不同的、相应的痹证。此外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久痹不愈,郁久化热,亦可转化为风湿热痹或湿热痹证。③诱因:主要是在正虚邪侵或邪滞经脉之时,复加过度劳累,七情所伤,内耗正气;或饮食不节酗酒厚味,损伤脾胃,内生痰浊愈甚;或复感外伤,或手术,或关节损伤等,均可加重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诱发本病。本病的病机主要是先天不足,正气亏虚,经脉失养;或湿浊排泄缓少,留滞经脉;或脾运失司,痰浊凝滞关节;或感受外邪,邪痹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均致关节、筋骨、肌肉疼痛、肿胀红热、麻木、重着屈伸不利而形成本病。久病不愈则血脉瘀阻津液凝聚,痰浊瘀血闭阻经络而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关节周围瘀斑结节并且内损脏腑,可并发有关脏腑病证,则病情复杂而严重。其病位初期表现在肢体、关节及经脉,继则侵蚀筋骨内损脏腑。其实,本病在出现症状之前,即有先天肝肾不足和脾运失司,不可忽略。本病的性质是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脾运失调为本,后及他脏;以风寒湿热痰浊、瘀血闭阻经脉为标。2.病理 痛风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痛风石。它是尿酸盐针状结晶沉积,并产生慢性异物反应、周围被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所包围形成的异物结节。尿酸盐结晶为水溶性。当组织用非水溶性固定剂如乙醇固定后,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见到结晶呈针形,有双折光现象。痛风石常见于关节软骨、滑膜、腱鞘、关节周围组织、皮下组织、骨骺及肾间质部位关节软骨是尿酸盐最常见的沉积部位,有时是惟一的沉积处。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滑膜增生、关节翳、软骨下骨破坏、骨缘增生,可出现纤维性或骨关节强直。少数Lesch-Nyhan综合征病人尸检时可见有脑组织脱髓鞘性改变,大脑和小脑白质出现多发性小梗死,蒲肯野细胞脱颗粒,神经细胞坏死,皮质变薄和神经节增生。



痛风是怎么引起的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在高尿酸血症的基础上,临床表现为急性的关节炎,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尿路结石,慢性间质性肾炎等表现时会出现痛风,痛风目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是很明确,受到地域、饮食习惯的影响,全国内发病率差异是很大的,它的具体病因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系:...

要怎么样才能使尿酸自己排出?尿酸是如何产生的?
3. 尿酸排出的影响因素:尿酸的排出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肾脏功能、尿液pH值、体内水分状态以及可能的遗传因素。肾脏疾病或功能不全可能导致尿酸排泄受阻,从而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4. 痛风的发病机制:高尿酸血症并不是痛风发生的唯一原因。痛风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除了尿酸代谢异常...

尿酸高是怎么引起的
尿酸排泄减少,原发性痛风90%以上是由于是尿酸排泄减少所致,其病因为多基因遗传缺陷,确切发病机制未明。尿酸生成增多,少数患者大概在10%以内,由于尿酸生成增多所致,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酶缺陷。高尿酸血症患者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等,这些疾病都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

引起痛风的主要原因
2、饮食习惯:痛风作为代谢性疾病,与患者饮食代谢和生活习惯有关。多数患者喜食过多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及部分钟爱啤酒及高糖饮料。3、其他疾病:痛风多与长期吸烟、服用利尿剂等药物或糖尿病、高血液、肥胖及血脂高等慢性疾病伴发。当高尿酸血症患者在运动量过大、外伤、饮水量较少甚至寒冷等...

引起痛风的病因有哪些?
1、原发性痛风 多有遗传性,但临床有痛风家族史者仅占10~20。尿酸生成过多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占10。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酶缺陷,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和磷酸核糖焦磷酸盐(PRPP)合成酶活性亢进。原发性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90,具体发病机制不清...

痛风的诊断与防治科普知识
痛风的发病机制 痛风的发生应取决于血尿酸的浓度和在体液中的溶解度。 一、高尿酸血症的机制 血尿酸的平衡取决于嘌呤的吸收和生成与分解和排泄。 1、吸收:体内的尿酸20%来源于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取,摄人过多可诱发痛风发作,但不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原因。 2、分解: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正常人约1\/3的尿酸在肠...

痛风发病机制
痛风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液中尿酸的过饱和状态和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在正常情况下,尿酸以钠盐形式在血液中溶解,当血尿酸浓度超过饱和度(约7.0mg\/dl),结晶便会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引发炎症和损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与高尿酸血症有关,尿酸钠结晶在关节软骨、骨膜和周围组织中沉积,激活...

女的会有痛风吗
老年女性可能会发生痛风,年轻女性很少发生痛风。痛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发作性关节炎,它的发病机制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由于雌激素对尿酸的代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育龄期年轻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比较高,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男性,绝经后老年女性的血尿酸水平逐渐接近男性。在饮酒、高嘌呤饮食、寒冷饥饿手术...

哪些原因引起痛风
高尿酸血症之后有部分病人就会发展为痛风,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由于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痛风的发病率差异较大。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有明显的异质性,除了高尿酸血症外还可以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

高尿酸血症肾病发病机制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但具体数据尚不详。该病可以在各年龄段出现,但中年以上男性更常见。据统计,1930年时,痛风患者的肾炎发生率高达30%,其中8%的病例因并发尿毒症死亡,这些病例往往有超过10年的痛风关节炎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