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是一首什么诗?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0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木兰诗》原文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惟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翻译:

唧唧复唧唧,木兰在家中织布。听不到机杼的声音,只能听到女子的叹息声。询问女子在想什么,在怀念什么。女子回答说自己没有思虑,也没有怀念之物。昨晚看到了征兵榜,可汗要点兵了。军书有十二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长兄,所以她决定用市场上鞍马的价格,替父从军。

《木兰诗》赏析:

1、《木兰诗》是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珍品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它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女子为了家国天下而勇敢、坚强的形象,表达了对家庭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和责任心。

2、诗歌结构简洁明快,音韵和谐,语言具有亲切感和感染力,旋律化的叙述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可读性。通过描写木兰的外貌特征、家庭背景、从军历程,生动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使人物更加立体、鲜活。

3、《木兰诗》作为一首叙事诗,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下妇女的地位和角色,是我国古代女性意识的重要见证和历史遗产。



杨万里兰诗原文及赏析
江蓠圃蕙非吾耦, 付与骚人定等差。这是一首吟咏兰花的诗。这首诗第一、二两句,写兰花的形色,用句十分工整。“雪”、“碧”、“冰”、“红”交相映衬,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的色彩之美;而“偷开”、“乱吐”的运用,更突出了兰花甘愿无闻而又自得其乐的品格。第三、四句,继而写兰花的神色,赞...

兰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兰》是清代诗人郑板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兰 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郑燮(1693年~1765年),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

...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求这首诗的名字。急急急!!!
这首诗的名字是《兰》,出自北宋诗人苏轼。原文: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释义:本来是带着最美妙香气的花儿,却扎根在空旷幽深的山谷。春天一到,便兀自先开满花丛,新枝如何刚刚沐浴一般清新。

兰诗作者是什么朝代的
作者:卢青山诗名:兰诗朝代:当代全文:我自楚辞识君始,今对真兰楚辞死。盆广半尺盂可蔽,浩然驭气势万里。岂必百亩争观止,先生看海一粒水。忆昔金鹗双影同,有草似兰披然蓬。与人掘就意不禁,谓此奇绝世无朋。今朝知彼真鱼目,自笑河伯观海恫。两年过隙驹无踪,对兰俯仰心迷蒙。假者掘...

兰古诗汪士慎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
《兰》清代:汪士慎 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意思是:幽静的山谷生长着娉婷优雅的兰花,秋天里花姿婉约 ,婀娜多姿,我愿和她约会见面,她却欲想还羞 。

兰花兰二首二原文及赏析
《兰花·兰二首·(二)》咏兰花诗鉴赏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百花已经凋谢了的庭院里长满了杂草,就连专门栽种兰花的田亩里也是绿草丛生。唐彦谦是福建人(一说是山西人),福建也是兰草的故乡,因此兰草也称建兰。诗人是看惯了兰花的,每到夏秋季节,兰花开放,香气宜人,...

形容幽兰气质的诗句
一、《兰花诗》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李白这首咏兰诗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表面赞美兰花,实际上说明自己志向清高远大。首句写兰芳孤独地开放幽静田园之中,被众多杂草所遮掩。兰与草是两种不同象征。意思是有道德才华的...

郑板桥《兰》这首诗的意思
名字是:兰(八首)作者:应该是郑板桥 这些诗是画上的题诗,我也没看过画,所以建议你去看一下画。至于寓意嘛,我的水平有限,简单分析一下。首先看看作者:他为人疏放不羁,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才子之一。纵观其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四十四岁以前,在贫困中成长;四十四岁以后至...

咏兰诗的作者是谁
《咏兰》(宋)刘克庄 萧艾荣枯各有时,深藏芳洁欲奚为?世间鼻孔无凭据,且伴幽兰读《楚辞》。《咏兰》(宋)陈鉴之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时林下香。1961年深秋,朱德曾赋《咏兰》一首,描写自己在辛勤劳作中获得的乐趣:幽兰奕奕待冬开,绿叶青葱映画台。初...

木兰诗的全诗是什么?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