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什么时期
三国时期是指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扩展资料三国又叫三国时期,是因为当时天下由“魏、蜀(汉)、吴”三个势力所建立。
延康元年(220),曹丕自立称帝,因其姓曹,后世称之为曹魏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到咸熙二年(265年)曹奂禅位于司马炎,享国46年,主要控制北方九个州(长江以北),势力最为强大。
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为表示自己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因其控制范围在益州一州(蜀地),故后世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蜀汉势力最为弱小,炎兴元年(263)刘禅投降邓艾,享国43年。
建兴元年(229),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氏政权国号吴,因其姓孙,故称孙吴,又因其控制扬州、交州、荆州等江东地区,又称为东吴。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在264年孙皓即位后 ,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
两年后吴军意图夺回但被晋将毛炅击败。269年孙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陆海两路会师合浦,至271年方夺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属郭马于广州(约今广东省及广西省)叛变,孙皓先后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围剿方平定。同年晋军率大军南征,吴国岌岌可危。
东吴重臣陆凯及陆抗相继去世后,晋将羊祜提议伐吴,但遭贾充反对而作罢 。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濬、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
他以贾充为大都督 ,上游王濬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
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公元265年,魏元帝景元六年的十二月,在十多万军队的簇拥之下,晋王司马炎昂首阔步登上高台,逼迫魏元帝曹奂让位,改国号为晋。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扩展资料
1、曹魏
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2、蜀汉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掌控曹魏的司马家族所灭。
3、孙吴
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
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吴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常引起后人追思。唐宋诗词中有大量三国内容。元明清时期,三国事迹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晋代陈寿所作史书《三国志》,颇有参考价值。明代罗贯中以三国历史为蓝本,编撰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世界各地。
汉灵帝时,大将军何进掌权,黄巾军起义。 三国鼎立形势图公元189年,震惊朝野的董卓之乱爆发,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在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中,一代枭雄曹操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重臣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两家结成联盟,共同抗曹。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与曹操军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大败,烧死溺死者甚重,不得不放弃荆州,退守北方。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日后三国的格局。后占据荆州的刘备又夺取了益州,而孙权则从刘备手中夺取了荆州,自此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公元213年,曹操称魏王,以冀州、并州等十郡为封地。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公元220年,曹丕废黜了汉献帝,在洛阳登基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王朝灭亡,历史正式进入了三国时期。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登基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 公元249年,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大权尽落于司马氏之手。公元263年,掌握了军政大权的司马昭下令伐蜀,刘禅出降,蜀汉灭亡。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黜了曹魏皇帝曹奂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南下伐吴,孙皓出降,东吴灭亡。
可以看一下央视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还有最近热播的新版三国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常引起后人追思。唐宋诗词中有大量三国内容。元明清时期,三国事迹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晋代陈寿所作史书《三国志》,颇有参考价值。明代罗贯中以三国历史为蓝本,编撰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世界各地。
汉灵帝时,大将军何进掌权,黄巾军起义。 三国鼎立形势图公元189年,震惊朝野的董卓之乱爆发,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在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中,一代枭雄曹操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重臣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两家结成联盟,共同抗曹。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与曹操军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大败,烧死溺死者甚重,不得不放弃荆州,退守北方。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日后三国的格局。后占据荆州的刘备又夺取了益州,而孙权则从刘备手中夺取了荆州,自此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公元213年,曹操称魏王,以冀州、并州等十郡为封地。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公元220年,曹丕废黜了汉献帝,在洛阳登基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王朝灭亡,历史正式进入了三国时期。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登基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 公元249年,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大权尽落于司马氏之手。公元263年,掌握了军政大权的司马昭下令伐蜀,刘禅出降,蜀汉灭亡。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黜了曹魏皇帝曹奂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南下伐吴,孙皓出降,东吴灭亡。
可以看一下央视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还有最近热播的新版三国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常引起后人追思。唐宋诗词中有大量三国内容。元明清时期,三国事迹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晋代陈寿所作史书《三国志》,颇有参考价值。明代罗贯中以三国历史为蓝本,编撰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世界各地。
汉灵帝时,大将军何进掌权,黄巾军起义。 三国鼎立形势图公元189年,震惊朝野的董卓之乱爆发,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在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中,一代枭雄曹操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重臣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两家结成联盟,共同抗曹。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与曹操军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大败,烧死溺死者甚重,不得不放弃荆州,退守北方。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日后三国的格局。后占据荆州的刘备又夺取了益州,而孙权则从刘备手中夺取了荆州,自此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公元213年,曹操称魏王,以冀州、并州等十郡为封地。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公元220年,曹丕废黜了汉献帝,在洛阳登基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王朝灭亡,历史正式进入了三国时期。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登基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 公元249年,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大权尽落于司马氏之手。公元263年,掌握了军政大权的司马昭下令伐蜀,刘禅出降,蜀汉灭亡。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黜了曹魏皇帝曹奂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南下伐吴,孙皓出降,东吴灭亡。
公元265年,魏元帝景元六年的十二月,在十多万军队的簇拥之下,晋王司马炎昂首阔步登上高台,逼迫魏元帝曹奂让位,改国号为晋。
五代十国是什么时期
五代十国,是一个以“混乱无序”著称的大分裂时期。所谓“五代”,始于公元907年,即唐天佑四年,梁王朱晃接受唐哀帝李祝禅让;终于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接受周恭帝禅让。诸如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国,被后来的史学家们统称为“十国”。五代...
朝代就是国吗
朝代不是国。国是行政区域单位,朝代是时间单位。朝代是在同一国家中领导集团的变化。
国和王朝的区别,一个国什么时候可以称国?什么情况下可以称王朝。_百度...
实际上,按王朝的正确用法,一个国也什么时候都可以叫王朝(比如汉朝淮南王 统治,就可以叫做淮南王朝)。不过我们习惯上叫的王朝,大多指皇朝,即能统一区域文明的封建皇朝,且最高统治者拥有皇帝称号的政权。所以一般,秦国后来可以叫秦王朝,但战国另外六个大国,就没有这么叫的了。
国号和朝代有什么区别呢?
比如五代十国时期,天下诸国林立,且没有一个国家能统一天下,故称之为代,而不是朝。北宋与南宋合称宋朝,但是宋朝没有完成统一大业,故称之为宋代是最合理的。北宋时期,史称宋朝,不过北部的辽国自称辽朝,两雄并立。南宋则跟金朝对立,两者均称朝,意味着正统的争夺。在大统一时期,建立了朝贡...
十六国指哪几个朝代?
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五个政权都是由氐族崛起,共同组成凉州政权。凉州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历史上曾经是中外贸易的重要通道。东晋和西晋都是南方王朝,与北方的政权格格不入,但二者对于十六国时期北**治和社会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总的来说,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和混乱的...
古代为何都称朝,而不称为国?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国”通常就指的是被分封以后的诸侯国,就是一个小的领地产生的国家。就比如说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分据,那些国家就被称为了楚国、齐国之类的,在秦统一天下后,又变成了秦朝,这是因为当时它是最大的政权。再到后来,“国”不仅仅指的是诸侯国了,他还...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四国时代
五代十国时期:在中原相继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王朝;同时在岭南、江南、西蜀、河东等地区有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的十国分别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 综上所述,没有一个历史时期被称作“四国时代”,但南朝有四国,貌似只有该时期可和楼主的...
中华民国是叫民国时期,那新中国成立后是什么时期?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9月29日,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52-53] 9月30日下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产生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选举...
朝代和国家有什么区别?
朝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朝代是古代阶级社会对国家某一特定时期的称号 一个完整的王朝阶段或一个君主的在位阶段都可以称为朝,比如清王朝里又分为顺治朝、康熙朝等。和国家的区别:虽然中国很多朝代与“朝”的国祚相重叠,但并不代表朝代等于“朝”(国家),如魏晋南北朝与春秋...
春秋时期的七个诸侯国是什么?
七国是: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春秋末期,韩赵魏灭掉智氏后,进而瓜分晋国建立赵国、魏国、韩国,三晋与秦国、齐国、楚国、燕国七个国家亦称战国七雄,持续时间是前403年—前221年。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