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将军生平
1914年(民国三年)5月7日,叶飞生于菲律宾奎松省一个中菲混血家庭,家中次子,菲律宾名为西思托·麦卡尔托·迪翁戈。 1918年(民国七年),叶飞5岁被其父送回中国。1926年(民国十五年),叶飞起先后就读于厦门中山中学和省立第十三中学(现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1928年(民国十七年)5月,叶飞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代理团省委书记。年底离校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民国十八年),起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和代理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其间曾被捕入狱。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到闽东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3月,叶飞在中共福建省委遭到破坏、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以特派员的身份,果断地主持召开会议,重建中共闽东特委,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叶飞起任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委员,领导军民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其间先后率部在闽浙边取得沙埕、桃杭等战斗的胜利,多次挫败国民党军的“清剿”,并在闽东地区恢复和重建了多块游击区。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历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叶飞奉命率团与无锡、江阴等地游击队合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任副指挥。6月指挥夜袭浒墅关车站,使宁沪铁路线一度中断。7月下旬突袭上海虹桥日军机场,烧毁敌机4架。后与丹阳游击纵队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任纵队政治委员兼副司令员,旋即北渡长江,在扬州、泰州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参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7月,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十月在黄桥战役中,率部适时出击,经3小时激战,全歼国民党顽固派军队韩德勤部独立第6旅,并协同兄弟部队歼灭韩部主力第89军。1941年(民国三十年)皖南事变后,叶飞任新四军第1师第1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和苏中第3分区中共地委书记、副师长,参与指挥苏中地区反“扫荡”、反“清剿”和反“清乡”作战。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3月,叶飞指挥车桥战役,以围点打援的战法,歼灭日伪军近千人,打通了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叶飞起任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和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参与指挥天目山反击战。 解放战争初期,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率部收复泰安、大汶口,参加胶济路反击战和宿北、鲁南战役。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2月,起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了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等重要战役。1949年2月,叶飞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4月参加渡江战役,率部解放丹阳、常州、无锡和苏州。5月参加上海战役后,率10兵团进军福建,先后发起福州、漳(州)厦(门)战役。8月兼任福建军区司令员,组织指挥部队清剿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 1949年10月24日,新中国成立的第24天,人民解放军28军下属三个团共九千余人渡海进攻金门,在叶飞主导的指挥体系指挥下发起金门战役,在岛上苦战三昼夜,因后援不继,损失惨重,败退。1953年,叶飞起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二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在主持福建省工作期间,建立了第一批新兴工业基地,并大力发展农业、交通运输、水利电力和文化教育事业。1956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叶飞当选为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8月,叶飞任福州军区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7年9月,韩先楚担任司令员,叶飞专任政治委员。作为福建省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叶飞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抓福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1958年,中央决定炮击金门,毛泽东仍点将叶飞将军指挥。其时叶飞已任福建省委书记,福州军区司令员职由韩先楚将军接任。“文革”开始后,叶飞即被诬为“福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遭到冲击、监禁。1975年1月,恢复工作并出任国家交通部部长,全面整顿生产秩序,努力振兴国家交通事业。1975年,中国和菲律宾建交。菲总统马科斯访华,送周恩来总理数盒雪茄。总理取一盒转送叶飞将军,曰:“叶飞同志是中国的将军,也是菲律宾的儿子。” 1979年,调任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政治委员。1980年1月至1982年8月任海军司令员。1983年10月至1988年8月兼任华侨大学校长 。1988年8月至1999年4月任华侨大学名誉校长 。1999年4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叶飞将军于1999年4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叶飞(1914- ),原名叶启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
叶飞,福建省南安县人。1914年5月7日出生在菲律宾吕宋岛山区小镇的一个华侨家庭里。父亲叶孙卫原是福建省南安县的一个贫苦农民。1919年,叶飞随父亲回到南安县金淘区深鞍乡,不久被送去读书。先上了半年私塾,第二年进了深鞍乡完山小学。叶飞读小学时,正值第一次大革命时代,新思潮的传播,使叶飞开始受革命思潮的启蒙。1925年高小毕业,考入厦门中山中学,从此,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厦门中山中学是左派办的。在这里叶飞开始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向导》等刊物,以及《共产党宣言》等共产主义运动的普及读物是他最喜欢读的。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国民党在厦门到处捉人、杀人,中山中学也被强行封闭,叶飞和几个同学一起转学到厦门省立第十三中学。虽然这时对共产主义思想的认识还是初步的,但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实行白色恐怖,使叶飞认清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面目,认识到共产党才是中国革命的希望。
1928年下半年,福州、厦门的党团组织开始恢复,叶飞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并开始在十三中发展团员,建立了团支部,叶飞被选举为书记。不久,叶飞参加了在厦门开办的积极分子训练班。训练班主要是培养地下工作者,讲授秘密工作的纪律和具体的活动方法,也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训练班结束后,他被分配担任共青团厦门区委书记,从事工人运动。
1929年春,厦门团市委改组为团省委,在下半年召开的福建省第二次团代会上,叶飞被选为省委委员、团省委宣传部部长。1929年冬,作为福建省的青工代表,参加了团中央和全国总工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青工代表大会。
1930年7月,叶飞在厦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1年出狱后,调任福州团中心市委书记,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建立反帝大同盟和赤色互助会等群众组织。在福州工作不到一年,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叶飞以市委特派员的身份到闽东巡视工作。同年转为中共党员。
二
1933年5月28日,叶飞和颜阿兰率领工农自卫队50多人,发起了“霍童暴动”,一举拿下了霍童民团驻地宏衔宫,缴枪26支,接着又乘胜追击,收缴了坑仔里、赤溪地区共80多条枪,6月底建立起闽东工农红军第三支队。
1932年至1934年8月,叶飞在闽东地区先后建立了7支主要革命武装力量,为闽东全区性武装暴动打下了基础。1934年9月,闽东创立独立师,叶飞任政治委员,在敌人对闽东苏区实施“围剿”的重要关头,在福安洋面上主持召开了闽东特委紧急会议。
1935年5月,叶飞任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闽东独立师师长、政委。闽东武装力量在叶飞主持的特委领导下,根据斗争的实际情况,实行了革命的两手斗争策略,领导根据地广大群众和强大的敌人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进行了极其艰苦顽强而又机智的斗争。3年的游击战争,终于粉碎了敌人多次“清剿”和严密封锁,重建了12个县的红色政权;闽东独立师还分别在屏南、古田、政和及浙江的泰川、景宁、庆元等地活动,开辟新的游击区。
三
1937年12月叶飞在南昌接到新四军军部命令,部队开到屏南集中,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叶飞任团长,全团共1300余人。1938年2月14日,奉命离开了战斗多年的闽东,踏上北上抗日的征途。
1938年,叶飞率团在皖南练兵,狠抓了部队正规化作风培养,克服游击习气等教育训练,建立起了一套正规制度,使六团由一支游击部队改变成为正规部队,揭开了挺进敌后胜利的序幕。
1938年5月,叶飞执行中央指示,率领部队进军苏南,在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1938年10月,进入苏南茅山地区。叶飞率领部队采用夜袭、奔袭、奇袭和伏击等手段,取得了一连串战斗的胜利;经过6个月的战斗,在白兔、高庙、宝埝、下蜀、龙潭、延陵打败了日寇,完成了进入敌后的两个转变;在积极寻机打击敌人的同时,还发动群众,搞减租减息和扩军运动,发展、巩固了茅山根据地。
1939年5月,叶飞率部东进抗日,并成立江南抗日义勇军,任副总指挥。在夜袭浒墅关战斗中,仅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全歼浒墅关东站日军,接着又火烧上海近郊虹桥日军机场,使日军大为震惊,“江抗”的旗帜也从此打了出去。在建立阳澄湖抗日根据地过程中,“江抗”发展成为一支拥有6个支队的抗日武装力量,在苏、常、太地区坚持斗争。
1939年底,叶飞率部到达杨中,随后跨过长江到达江都吴家桥地区,同管文蔚部会合,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经过杨中整编和训练,挺纵走上了革命正规化道路,由地方部队改造和训练成正规部队,成为苏北新四军的主力之一。在发展苏北的历次战斗中,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郭村保卫战,叶飞指挥部队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孤军作战,取得了胜利,使新四军在苏北站稳了脚跟;随后又参加了著名的黄桥战役。
1941年1月,叶飞任新四军第一师副师长,兼第一旅旅长和政委,率领一旅指战员在敌后英勇作战,积极主动进攻,牵制、调动敌人,粉碎了日军对苏中根据地的多次“扫荡”。后又担任中共苏中三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发动群众包围据点,抗捐抗粮,及时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指挥部队参加了车桥、天目山战役。在车桥战役中,歼灭日伪军1600多人,打了一个大歼灭战,从此,华中敌后战场开始转入反攻。1945年,叶飞任苏浙军区副司令员。
四
抗日战争胜利后,叶飞任新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46年1月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率部攻克了泰安。同年12月,率部参加了宿北战役,歼敌2.4万余人,开创了解放战争开始以来,全歼敌一个整编师的战例。1947年初,指挥所部参加了鲁南战役,并取得胜利。整个战役共歼敌两个整编师、一个快速纵队计5.3万余人,缴获坦克24辆、汽车470余辆、各种火炮200余门,为华野组建特种兵部队提供了物质基础。
鲁南战役后,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叶飞任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在莱芜战役中,指挥部队紧钳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州总部及七十三军、四十六军于我包围之中。经3昼夜激战,给予两军主力以惨重杀伤,使敌军丧失斗志,仓皇突围溃窜,奠定了莱芜战役胜利的基础。
在孟良崮战役中,叶飞率部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迂回攻击敌人,还承担了孟良崮总攻战斗的指挥任务,全歼国民党军整编七十四师,使进犯鲁中的敌人全线溃退。
淮海战役期间,由于患严重的黑热病,叶飞不得不到济南治疗休养。病愈后,任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参加了渡江战役。战斗中,十兵团担负了突破敌人主要防守地段的任务。为了掌握战场情况,实施强有力的指挥,叶飞不仅直接指挥第一梯队军,而且一直跑到第一梯队师的位置,担任先头军军长的角色。
上海战役中,叶飞指挥部队在正面进攻受阻,实施翼侧穿插亦不能得手的情况下,采用近迫作业攻坚战术,逐渐、逐点攻击的方法,取得了胜利。
在解放福州战役中,叶飞指挥十兵团的三路军,密切配合协同,共歼国民党军1个兵团部、5个军部、14个师计5万余人,而我军伤亡不足500人。在漳厦战役中,叶飞在1个月的时间内,指挥所部共歼国民党军1个兵团部、1个要塞司令部、2个军部、7个师及其他部队,共5.1万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飞历任福建军区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第二书记、福建人民政府副主席、福建省省长、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政协主席。
1975年,叶飞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党组书记。197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政委、1980年任海军司令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叶飞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永远的丰碑
叶飞:出生入死撼敌胆
抗日英雄谱
叶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原籍福建南安。1914年生于菲律宾奎松省一个华侨家庭。1918年归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闽东参与创建闽东苏区和游击武装。曾任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委员,领导军民坚持了极其艰苦的3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团长。1939年7月下旬,指挥部队突入上海虹桥机场,击毁敌机4架,震撼了日伪军,扩大了我党和新四军的政治影响。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1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副师长。1944年3月,指挥了著名的车桥战役,一举扫除敌伪据点,歼灭日军500余人,受到了上级表彰。1945年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和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参与领导建立苏浙皖敌后新区,参与指挥天目山战役。在抗日战争中,叶飞出生入死,战功卓著,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l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10兵团司令员,福建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省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交通部部长,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政治委员、司令员,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9年4月18日在北京逝世。
叶飞将军生平事迹
1955年,叶飞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当时受衔的55位上将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位,时年41岁。叶飞将军是一位菲律宾华侨,而且与一般父母同为华裔的归侨不同,他的父母属于不同的国度:父亲叶荪卫,福建省南安县金淘乡人,1900年只身下南洋谋生;母亲麦尔卡托,是菲律宾人。叶飞是他们的第二个儿子,1914年5月7日生于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镇。按照菲律宾法律,叶飞出生时领取了菲律宾的出生证,并且接受了洗礼,属于菲律宾人。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叶飞又属于中国侨民。
叶飞一生下来就有两个名字:中国名字叫叶启亨,菲律宾名字叫西思托·麦尔卡托·迪翁戈。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中国人,正是出于这样的愿望,父亲于1919年带着5岁的启亨和7岁的启存,乘着颠簸的轮船,回到了福建省南安县金淘老家,让拥有菲籍的兄弟俩永久地留在了中国。父亲曾嘱咐儿子日后一定要学郑成功,不做洪承畴(明末投降清廷的叛臣)。
我在叶飞将军的侄子叶小墩写的一篇文章中看到,将军的母亲麦尔卡托,是有着西班牙血统的菲律宾人。以此加以推断,叶飞将军身上包含的血统,就不单是中菲两国,而是亚洲和欧洲两个洲的了。这使叶飞将军的遗传基因,有了更加复杂的成分。而这两种不同的遗传基因,代表着人类发展史上两种不同的文明。父母带给叶飞的包含着两种不同文明的遗传基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人生,或许也正因为此,赋予了他一种传奇性吧。
叶飞回国之后,菲律宾并没有取消他的菲籍,而且一直保存着他的出生证和洗礼证明。尽管叶飞将军早已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但在菲律宾人民心中,仍然把他当作菲律宾人,视为菲律宾的荣耀。
叶飞将军离开菲律宾七十年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回菲律宾,受到了仅次于国家元首的接待。当时的菲律宾参议会议长沙隆加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并邀请将军的弟弟妹妹等亲属参加了宴会。阿基诺总统热情会见了他,并希望他坐她的总统专机返回故乡。访问中国的菲律宾政要,在谈到中菲友谊时,也常以叶飞将军来自菲律宾为荣。叶飞将军逝世后,菲律宾在将军的家乡建立了“叶飞将军纪念公园”和“叶飞学校”,并在“叶飞将军纪念公园”里竖立了一座叶飞将军铜像。2000年3月29日,举行铜像揭幕仪式。菲律宾军队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钱树根、奎松省省长、菲华总商会代表及叶氏宗亲会的代表、将军在国内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以及菲华各界一千二百多人出席了仪式。菲律宾武装部队仪仗队列队向叶飞将军铜像致敬,中菲两军总长向叶飞将军铜像敬献花篮并行军礼,战士朝天鸣枪,号手吹安息号。叶飞将军的铜像座基上并排刻着两行字:
“菲律宾的儿子中国的英雄”;“中国的儿子菲律宾的英雄”。
1955年,叶飞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当时受衔的55位上将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位,时年41岁。叶飞将军是一位菲律宾华侨,而且与一般父母同为华裔的归侨不同,他的父母属于不同的国度:父亲叶荪卫,福建省南安县金淘乡人,1900年只身下南洋谋生;母亲麦尔卡托,是菲律宾人。叶飞是他们的第二个儿子,1914年5月7日生于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镇。按照菲律宾法律,叶飞出生时领取了菲律宾的出生证,并且接受了洗礼,属于菲律宾人。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叶飞又属于中国侨民。
叶飞一生下来就有两个名字:中国名字叫叶启亨,菲律宾名字叫西思托·麦尔卡托·迪翁戈。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中国人,正是出于这样的愿望,父亲于1919年带着5岁的启亨和7岁的启存,乘着颠簸的轮船,回到了福建省南安县金淘老家,让拥有菲籍的兄弟俩永久地留在了中国。父亲曾嘱咐儿子日后一定要学郑成功,不做洪承畴(明末投降清廷的叛臣)。
我在叶飞将军的侄子叶小墩写的一篇文章中看到,将军的母亲麦尔卡托,是有着西班牙血统的菲律宾人。以此加以推断,叶飞将军身上包含的血统,就不单是中菲两国,而是亚洲和欧洲两个洲的了。这使叶飞将军的遗传基因,有了更加复杂的成分。而这两种不同的遗传基因,代表着人类发展史上两种不同的文明。父母带给叶飞的包含着两种不同文明的遗传基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人生,或许也正因为此,赋予了他一种传奇性吧。
叶飞回国之后,菲律宾并没有取消他的菲籍,而且一直保存着他的出生证和洗礼证明。尽管叶飞将军早已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但在菲律宾人民心中,仍然把他当作菲律宾人,视为菲律宾的荣耀。
叶飞将军离开菲律宾七十年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回菲律宾,受到了仅次于国家元首的接待。当时的菲律宾参议会议长沙隆加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并邀请将军的弟弟妹妹等亲属参加了宴会。阿基诺总统热情会见了他,并希望他坐她的总统专机返回故乡。访问中国的菲律宾政要,在谈到中菲友谊时,也常以叶飞将军来自菲律宾为荣。叶飞将军逝世后,菲律宾在将军的家乡建立了“叶飞将军纪念公园”和“叶飞学校”,并在“叶飞将军纪念公园”里竖立了一座叶飞将军铜像。2000年3月29日,举行铜像揭幕仪式。菲律宾军队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钱树根、奎松省省长、菲华总商会代表及叶氏宗亲会的代表、将军在国内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以及菲华各界一千二百多人出席了仪式。菲律宾武装部队仪仗队列队向叶飞将军铜像致敬,中菲两军总长向叶飞将军铜像敬献花篮并行军礼,战士朝天鸣枪,号手吹安息号。叶飞将军的铜像座基上并排刻着两行字:
“菲律宾的儿子中国的英雄”;“中国的儿子菲律宾的英雄”。
参考资料:http://book.sohu.com/20050706/n240148170.shtml
1939年叶飞住在我外婆家,部队修整。我外婆家茅山南面的方山脚下(老人山),,
孙元良生平事迹
孙元良,1904年出生于成都大坝巷孙家,父亲孙廷荣晚清时期为知县。他早年丧父,却秉持祖训勤奋读书,成绩优异。1924年,孙元良考入黄埔军校,成为一期学员,与关麟征、陈赓等并肩作战,得到蒋介石的器重,因其在军校的优秀表现,被戏称为“飞将军”,起因是他在北伐期间有逃跑行为。在1926年的北伐中,孙元...
飞将军李广的故事
李广(?~前119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以良家子身份从军。攻打匈奴有功,授中郎。汉景帝时,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历任北部边境七郡太守。汉武帝即位后,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出击匈奴,众...
关于李广的资料
李广,西汉时期著名将领,被誉为“飞将军”,其事迹在中国历史上广为人知。一、生平简介 李广生于西汉时期,家族世代继承为将的荣耀。他勇敢善战,智勇双全,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忠诚,赢得了士兵的尊敬和信赖。他的一生中,多次参加对匈奴的战斗,表现出色,成为西汉对抗匈奴的重要将...
飞将军李广的生平
1、李广,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人。其先祖李信为秦国名将,曾率秦军追逐燕太子丹直到辽东。2、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少年从军,抗击匈奴。他作战英勇,杀敌颇众,使汉文帝大为赞赏。3、九年后,汉景帝即位,李广升为骑郎将,成为景帝身边的禁卫骑兵将军。4、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
有关李广的资料,急需!!!
李广,西汉时期著名将领,被誉为“飞将军”,其人生于公元前156年,逝世于公元前前9年。他是陇西成纪人,其家族在北击匈奴等军事活动中具有突出贡献。以下是对李广的具体介绍:生平简介 李广擅长骑射,勇武过人。在汉文帝时期,他以外任职成为了汉朝的骑兵将军,因射技超群并表现出强大的战场适应力而被...
蒋鼎文简介 蒋介石五虎上将之飞将蒋鼎文的生平 蒋鼎文将军是怎么...
别 名:铭三、飞将军 国籍:中华民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诸暨 出生日期:1895年1月15日 逝世日期:1974年1月2日 职业:司令长官 蒋鼎文——蒋介石五虎上将之飞将 蒋鼎文(1895-1974),字铭三,浙江省诸暨人。 *** “双料”高级将领,在 *** 军队内部,他不仅被称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 ...
李广简介汉武帝刘启时期的飞将军李广的生平
汉武帝即位后,称中央卫宫。元六年,任将军,率万余人骑出雁门,讨伐匈奴。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他受伤被俘。匈奴兵把它放在两匹马中间,李广装死,从路的缝隙里跳出来往回跑。后来做了游北平郡知府。匈奴不敢报国,故称飞将军,数年不敢侵。元寿四年,李广为漠北之战前将军。他迷路了,没有参加...
李广为什么被称为“飞将军”?
没过多久,匈奴入侵杀死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将军(韩安国),韩将军迁调右北平。于是天子就召见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驻守右北平,匈奴听说后,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他好几年,不敢入侵右北平。三、出处 西汉·司马迁《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列传》赏析 这篇文章记述汉代将领李广的生平事迹...
吕布简介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吕奉先之人物生平
吕布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武勇才华,因此在并州崛起并建立了一支势力。他的武艺非常出色,力大无比,箭法精准,骑术高强,擅长使用方天画戟,因此被誉为“方天画戟吕布”。吕布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声威日益彰显,被群雄称赞为“飞将军”、“玉麒麟”。吕布在汉末乱世中逐渐崭露头角,先后归附了多位...
飞将军李广的生平
从此,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称号。归朝后,李广被汉帝革除军职,贬为庶人。几年后,匈奴杀辽西太守,击败韩安国将军。武帝重新起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飞将军”镇守右北平,数年不敢来犯。一次,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中大石,以为是虎而一箭射去。待他近看时,方知射中的是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