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的起源与历史? ? ?
皮影作为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在我国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
皮影相传起源于汉代,与剪纸似乎有着共同的来源。《汉书·外戚传》云:“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妇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奇。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此作诗日:‘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宋代,高承撰《事物纪原》记皮影条时,亦用武帝与李夫人之事,并接于其下云:“由是后有皮影……汉武以下无闻。”这里记录了一个方士使用法术,试图满足汉武帝思念故士的李夫人的要求的故事。方士所采用的法术的原理与现代皮影表演的原理很相似,也可以算是最早的关于皮影的记载。但在汉代后却再也找不到类似的记载,据顾颉刚先生考证,汉代以后,可能为方士之流所保存,“遂致秘而不彰”。直到宋代,有关皮影的记载才又多了起来。
到了宋代,皮影已成为一种普及的艺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崇、观以来,在京瓦肆技艺:……董十五、赵七、曹保义、朱婆儿、没困驼、风僧哥、祖六姐,皮影。丁仪、瘦吉等,弄乔皮影……其余不可胜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影人的制作,“元(原)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不致损坏”(见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百戏伎艺》)。在人物的造型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耐得翁储《城记胜·瓦舍众伎》)演出的剧目多为社会上流行的话本、传说故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博弈嬉戏部》记:“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当时,“京师有富家子……而此子甚好看弄皮影,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宋张来《明道杂志》)据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载,当时著名的弄皮影者,已有22人之多,而且还建立了职业的班子。
元代的皮影虽不如宋代兴盛,但在民间极为盛行,并开始流传到国外。如波斯学者瑞士德·安定(RashidOddin,约1284~1318年)曾说:“当中国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世的时候,曾有演员来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别戏曲,内容多为国家的故事……”
明清两代,皮影在国内广为流传,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许多流派,演技亦有所提高。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引元末明初诗人瞿佑看灯诗云:“南瓦新开皮影场,堂灯明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度(渡),犹把英雄说霸王。”由此可见,明代的皮影已演刀马人物了。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国皮影也在这一时期流传到爪哇、马来、暹逻、缅甸、日本等地。到18世纪,天主教的传教士又把中国皮影介绍到法国。
在清代流传的众多流派中,以河北的“滦州布影”最为有名。其他如黄河两岸的“驴皮影”,湖北、湖南的“影子戏”,广东的“纸影”,江浙的“皮囡囡”等,也都盛行一时。各大城市中皮影班云集。康熙时,礼亲王府还设有八位食五品俸禄的官员专管皮影。皮影艺术已成为社会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悠久历史的皮影艺术,至今仍在各地流行。由于各地风俗民情及群众审美观念的影响,各地皮影在艺术表演上,唱腔及皮影雕刻艺术上,都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和不同的风格。
皮影在陕西流传极广,几乎遍及陕北、陕南及关中各地。乡绅官宦家和平民百姓家均备有不同规模的影箱,尤其是在民间流传的影箱,虽小却也行当齐全,一般都能凑出数十出戏来。这些戏箱中有不少是清代流传下来的。陕西的皮影有东、西、南三路之分。
皮影,以碗碗腔皮影为代表,其形体造型小巧,约十寸许,形制古朴,表现含蓄,刻工较精细,男性角色多为豹头深目,女性形象,极尽秀婉妖媚之致。西路皮影又叫弦板腔皮影,其形体较大,约十三寸许,头脸多刻通天鼻梁,女性英俊大方。陕南皮影介乎二者之间,人物忠奸善恶易分,英妇少女有别,从其技法、设色上能够区分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及年龄。
北京皮影分东、西城两派。东城派系由河北滦县乐亭镇传人;西城派传说是明代由兰州传到河北涿州,后入北京。东派皮影人物小巧,先用羊皮后用驴皮,尺寸约为八寸左右,有连台本戏演出;西派皮影人物较大,约为东派的一倍,用牛皮刻成,操作亦较简单。至光绪时,东派“滦州影”大为发展,而西派“涿州影”日趋没落,成了“滦州影”的天下。当时最有名的班子有“三义班”、“三乐班”、“永乐班”、“玉顺和班”、“同乐班”、“裕顺班”、“荣顺班”、“德胜班”、“毓秀班”、“鸿庆班”等。北京皮影以线刻见长,清中叶后,在造型上借鉴京剧,出现了生、旦、净、丑的脸谱。
在浙江,皮影又叫“羊皮戏”,是因为雕刻影人的材料多用羊皮为之。平时,除逢年节演出外,在一些民俗活动中,也要演出羊皮戏。为祈求蚕桑生产获得好收成,
要演“蚕花戏”,多为吉庆内容。村中发现有偷盗行为,查获后要罚款,演“禁格戏”,剧目多为《封神演义》《西游记》等。另外,求神拜佛,许愿要演“还愿戏”;造屋上梁要演“上梁戏”;各种名目的迎神赛会上要演“神戏”;小孩周岁要演“周岁戏”;结婚时要演“暖房戏”。羊皮戏在造型上很少雕刻,人物的五官、衣饰多用鲜艳的色彩画成,装饰性较强。过去,艺人们多用扁担挑着羊皮戏的道具,在农村中巡回演出。皮影艺人多是农民,既种田,又演戏,演出时供吃饭就行,收费极为低廉。羊皮戏的演出,给当地农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河北省的皮影分东、西两派,西派流传的区域为涿县、良乡、易县、涞水、定县、深县等地,现在已不多见。东派流传的区域,有滦县、乐亭、昌黎、蓟县、迂安、丰润、玉田、遵化等地,最兴盛的当数滦县。滦县即“滦州布影”的发祥地,据传兴于明初,然而最早的记载却只见于清代嘉庆年间编撰的《滦州志》上。《滦州志》卷一记滦州风俗日:正月十五前后城市及乡村必演皮影,“用木板筑小高台,后围以布。前置长案。作宽窗格,蒙以棉纸。中悬巨灯。乃雕绘薄细驴鞹,作人物形。提而呈其影于外,戏者各肖其所提脚色以奏曲”。当地人不称滦州影而日“乐亭调”。
此外,山西、山东、甘肃、四川、福建、广东、湖南等地民间均有皮影流传,结合着年节风俗进行演出,丰富着人民的生活。
起源: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历史:
1、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2、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北京曾举办百戏大会,皮影戏参加了演出。另传皮影自明中叶从兰州和华亭先传入河北涿州、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并形成东、西城两派。
3、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
4、到了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
5、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6、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
7、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扩展资料:
皮影传承下去的原因: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
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皮影
你好!
溯源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 华县皮影
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驴皮影。发源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华县(古华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 老腔皮影
而知。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jué)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史料
《北京西派皮影遗珍》 皮影戏图书
北京西派皮影,亦称北京皮影西城派,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具有都城特点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 据现有资料显示,北京皮影始于900多年前的辽金时期。当时,中原北宋朝皮影艺术已发展成熟。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凡影戏……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吴自牧《梦梁录·百戏伎艺》记:“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北京西派皮影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进步,继承和保留了山陕皮影、河南江浙皮影、滦州东北皮影等的精华与特点,形成了具有都市京味儿的北京皮影,强调精致、注重表现、富于变化、讲究透视效果是其艺术的主要特色。 经过抢救性修复整理,下苇甸皮影已经进入博物馆科学保护系列。在保护珍贵文化实物遗产的基础上,同时也存留了难得的皮影雕刻工艺、表演技巧和大量专业资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艺术堪称当今影视艺术的鼻祖,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孝义是我国皮影戏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而得名。据历史考证,孝义皮影已有2400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这就是最早的孝义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 是一种民间艺术,顾名思义其演出是利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以表演故事的戏剧,是世界许多国家皆有的一种戏剧形式,如土耳其的皮影戏称为 Karagöz。艺人在幕後操纵著皮影人物,再伴以音乐和歌唱方式演出,有“电影始祖”之美誉。
在过去电影、电视等等媒体尚未发达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在中国,皮影戏亦是湖南省长沙市的代表艺术,流行于湘潭县、长沙市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等地。
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
目录 [隐藏]
1 历史
2 皮影戏物品
3 内容
4 动画
5 注释
6 参见
7 参考来源
8 外部连结
[编辑]历史
皮影戏又叫灯影戏,它是用灯光照射到刮薄的牛羊皮上,通过人物剪影的活动来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民间戏剧艺术。皮影是起源於中华民族的艺术,结合了民间工艺与戏曲。
皮影戏历史悠久,不少文献记载汉武帝时,方士少翁进言说他有招魂之术,并设帐弄影以招嫔妃李夫人之亡灵[1]。正如陕西皮影的流传:“皮影戏始於汉,兴於唐,盛於宋”。另一说亦与亡灵有关,唐代俗讲僧在佛寺利用灯影说理和超渡亡灵。所以,皮影与宗教有密切的关系。
无论如何,皮影戏至宋朝时已有相当的规模与水平,而且相当盛行。南宋时,杭州更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至元代,军队更带同皮影班子随军远征,将皮影传到中亚的国家;在13-15世纪,由西亚再传到欧洲各国。皮影盛行於关中一带,传统剧目就有计数百本,唱腔则多达几十种。
皮影戏于明朝万历(1573年-1619年)年间已十分盛行。明末清初,皮影艺术与道教结合,产生了环县道情皮影。至清朝,皮影艺术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很多大户人家,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安置精工影箱和私养影班为荣。清光绪以前,皮影戏的影人是用牛皮镂空制作的,花纹粗糙,也无色彩,后来经过艺人的努力,改用7层皮纸做的衬壳来制作,并雕刻出各种花纹,着上色彩,同时根据故事中的影人形象,配有人物脸谱。影人一般7寸左右。而在民间,亦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皮影戏班。
但在清朝後期,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场聚众起事,曾出现禁演影戏和拘捕皮影人之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民不聊生,皮影更一蹶不振。不过在抗日战争中,福建漳州就以皮影戏来宣传抗日的斗争。自中国解放後,残存皮影戏班和艺人,在当时政府的扶持下,得以复甦。但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皮影艺术因破四旧而再遭打击。改革开放後,传统文化逐渐受到重视。虽然皮影戏得以复甦和发展,但仍受电子影视和流行文化所冲击。中国的皮影艺术经过长期的流变,已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诸如山西皮影、陇东皮影、陕西皮影、北京皮影、山东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等,各自反映出独有的风格特色。
另外,中国以外地区的皮影戏亦各自发展,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而後来才发展皮影戏的欧美国家,则以娱乐性的戏剧艺术形式流存。
2003年,甘肃的环县道情皮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之一。2005年,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成立,政府与民间合力参与文化保护。
[编辑]皮影戏物品
西安一家商店里的皮影道具
由於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
根据宋朝《梦梁录》记载:「京师初以素 纸雕簇,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皮影原是用纸剪制,後来才改用皮革刻制。现时的皮影戏物品包括皮影人物、场面道具和景物,全都是利用手工,刀雕彩绘皮革制成。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等等。
制作皮影的民间传统工艺基本步骤,分别是∶刮皮、浆皮、描样、雕镂和著色。但若仔细,制作过程可由刮、磨、洗、刻、著色等共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约3000刀。皮影的造形制作,主要汲取了中国汉代的帛画、画像石和唐代的壁画等的艺术手法和风格,再配以镂空的线雕花纹。镂空线雕花纹不单给予优美的造型外观,而且避免了表演时出现大片黑影。
皮影人约30cm高,多为侧面形像,外形轮廓以线条简洁、平滑流畅为主。皮影的人物形像不是以追求真实和准确性,而是要合符表演需要。在灯光映照下,美丽的皮影人便活龙活现的展示在观众眼前
[编辑]内容
宋代皮影戏的内容,主要是“……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2]到清代时,影戏剧目分两类:整本(亦称整套)和单出(亦称单折)。此时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河北乐亭的影戏剧本作家高述尧所编写的《二度梅》、《镇冤塔》、《白狐裘》、《珠宝钗》被奉为滦州影戏的新四大影卷,能唱高述尧的剧本成为昔日衡量皮影艺人水平的依据。现在,著名的皮影艺术流派分别是山西皮影、陇东皮影和陕西皮影。
皮影戏演出的关键,在於操耍技巧和唱功。而此关键技巧都是经由师父传授,学徒长期苦练的成果。另外,皮影戏还要配合音乐和灯光效果,才能触动观众的情绪起伏。
[编辑]动画
皮影戏被摄制後,制成动画,於电影上放映。
皮影艺术属于综合艺术,它融雕刻、绘画、戏曲、音乐为一体,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流传两千多年的艺术却分外脆弱。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馆长朱文近日告诉记者,因为皮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所以只要缺少其中一项,无论是乐手、表演者,还是雕刻艺人,便难以为继。
朱文告诉记者,在最繁荣的时候,山西省孝义市曾有40多个皮影剧团,但现在基本都已不再演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皮影的传承发展面临三大难题。
首先,皮影艺术出现传承危机。在山西孝义市,会皮影的老民间艺人就剩两三个了,那些老戏班里传世的家什被搬到了古玩市场。由于学习皮影周期长,难度大,收入偏低,致使艺人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学戏,导致皮影艺术的精华难以传承。
第二,剧目陈旧、精华难传。记者了解到,皮影剧目大多仍是老剧目,剧目创作停滞,剧目陈旧情况比较突出。
第三,皮影面临创新难题。朱文告诉记者,他现在改变过去以戏剧影人为主的皮影创作,开始做一些小动物,编一些孩子比较爱看的剧目。但是,皮影是多种艺术的集合体,如何打造出真正能吸引人的精品剧目依然很难。
古代皮影戏现代娱身心
“一口道出千古事,双手操纵百万兵”是对皮影戏的最形象形容。其实,皮影戏和皮影人不但是观看欣赏的,也是每个人都能自己玩的。
据专家介绍,玩影人可以锻炼手指的灵巧性和手脑配合能力,对培养人的手工操作能力十分有益,对老年人活动臂、腕和手指,防止老年关节僵化大有好处。
另外,玩皮影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是一种愉悦、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当玩皮影时,可以放戏曲录音,用影人配表演,还可借影人之口和动作,来抒发自己平日不便表白的内心话语与情感,放松压力。
据了解,现在国外一些院校设有皮影艺术课程,在台湾的小学里也有影人制作课,校园皮影戏活动非常盛行。
皮影:海内外广泛流传的中国民间艺术
皮影艺术自诞生以来,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国外也流传颇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孝义市皮影研究会会长侯丕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的元代起,成为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据介绍,在元代,皮影戏便随军传到了南亚。波斯历史学者瑞士德·安定曾说,“当中国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位的时候,曾有演员来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别的戏曲,内容多为国家的故事。”
另外,皮影戏还传至土耳其、泰国、缅甸等国。在土耳其,皮影戏有“卡拉格兹”的别称,现在在一些城市里有时还举行皮影戏专门演出。
在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中国的皮影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767年,法国一名传教士将中国皮影视为宝贝带回法国;1774年,德国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1781年8月28日他生日那天主持演出了皮影戏《米拉瓦的生平》;1975年,美国艺术家还创办了“悦龙皮影剧团”。
皮影戏:流传两千多年的中国最古老“电影”
一百多年前,电影首次在中国出现,而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于电影形式的中国最古老“电影”--皮影戏就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一直流传至今。
记者了解到,关于皮影戏的起源与形成,历史无明确记载。现在多数专家学者大都认为皮影戏始于汉朝,主要是依据《汉书·外戚传》的记载:相传汉武帝刘彻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过早去世,汉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彻夜难眠。这时,有齐人少翁深知汉武帝心事,他花了三个昼夜,用皮子雕刻了和真人一样大的李夫人形象,涂上颜色,学着李夫人生前的动作,在室内挂起一块白色方形帷幕,点上灯烛,让汉武帝坐在方帷外观看。少翁贴着帷幕操纵皮人,那影子就像真人一样姗姗而动……
从汉朝起,皮影戏开始在中国各地慢慢发展,它将各地的乐调、民歌、唱腔、戏剧、雕刻、剪纸等艺术因子融合其中,而因中国各地风俗文化的不同,皮影风格也相异,它成了一种地方民间文化的集合体。到清代,除了西藏、新疆等少数几个省区外,皮影戏在各地都有流传。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古代民间,这种有光有影有唱有演的皮影戏,带给人们无尽的文化享受,被现代人称为中国古代百姓的“电影”。
山西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皮影戏
皮影戏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山西省孝义皮影木偶博物馆原馆长朱景义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皮影戏是山西孝义皮腔纸窗影戏。
朱景义(已去世)的儿子、现任山西省孝义皮影木偶博物馆馆长朱文告诉记者,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亦称“孝义皮腔纸影戏”,是流传在山西省孝义市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它在山西孝义土生土长,腔调、雕刻、演出剧目、影人造型等方面风格独特,至今在全国尚未发现与此雷同的皮影戏。
据介绍,1980年“金代皮腔纸窗人头像壁画”在山西省孝义市驿妈乡榆树坪村南一金代单室八角墓中出土。此墓墓壁上有一组砖雕与绘画相结合的壁画,其中有个影人头像,结构简单,三角形胡须和下巴颏雕刻在一起,与明代孝义皮腔纸窗影戏头像实物基本相符。
朱文告诉记者,根据上述金代墓中的皮影人物头像造型,以及目前发现的明嘉靖二年“庆成园”的戏折子、明代影人等实物,均说明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为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皮影戏。
新闻背景:皮影影人制作技巧概要
看过皮影的人都知道,影人手、胳膊等都可以活动;皮影人物面容生动、夸张幽默;影人色泽艳丽,且多年不变色。那么,皮影影人是怎样制作的呢?
记者了解到,制作皮影人的民间传统工艺方法如下:
1、制皮:在选材上,以新宰的牛皮(在山西以牛皮为主)或驴皮为最佳。将皮子剥下来后,放入石灰水中浸泡数日,取出后将皮的两面反复刮制干净,再刮薄至透明。洗净后,用小钉子钉在木框上反复阴干。
2、画样雕刻:将制好的皮料切块,经湿布捂软后,用硬木推扳打磨光平,再用钢针描绘图样。然后,将描好图样的皮料垫在木板或蜡板上进行镂刻。
3、上彩:现今常用透明色料取代过去的传统色料,既方便,透光效果又好。着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五种纯色,一般互不调配,但可分深浅色区分层次,进行平涂,双面着色。
4、钉缝:一个影人为六部分十一件:头1、身1、臀1、腿2、臂4、手2,要分别雕刻而后组装钉缝,这样经人操纵影人就能做机械性动态表演。
5、安装操纵杆:制作影人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安装操纵杆,操纵杆用不同粗细的铁丝和竹棍组成。一般都是三根杆操纵,包括操纵身子的平衡杆和操纵两手的动作杆。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驴皮影。发源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
影字的来源
“影”,初见于《说文》中,“影”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影”的字源演变图如下:影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拼音 yǐng 名词 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shadow;reflection 影灯、影不离灯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图绘的佛像或人物肖像 figur...
简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布赖顿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GA史密士在《祖母的放大镜》和《望远镜中的景象》中,同一场景交替使用了最初的真正的蒙太奇形式,特写和远景相结合手法的交替使用对电影语言的开拓与应用作出了贡献。此外,布赖顿学派的柯林斯和哈桥梁尔分别拍摄了《矿工的生活》与《煤矿爆炸惨案》、《囚犯的越狱》等真正描写现实生活的影片。
电影的起源发展是怎样的?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电影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人们开始使用胶片和摄影机来记录影像。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这是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之后,电影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在20世纪初进入了黄金时期。
简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电影是19世纪美国大众娱乐的产物,它根据视觉暂留原理,结合照相和录音技术,捕捉影像和声音,并通过放映设备活动地投射到银幕上。电影不仅是视觉和听觉艺术,还是一种综合现代艺术。电影有多种类型和分类方法,从有声电影发展至今,已经进入特技时代。
简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
简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在18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次酒店内,斯坦福与科恩为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而争执。科恩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而斯坦福则持相反意见。为了决斗,他们邀请了一位驯马师作为裁判,但他无法确定答案。摄影师爱德华·麦布里奇提出用相机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在跑道边放置了24台相机,用细绳连接...
简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酒店里,一场关于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的赌注引发了一个重要的事件。斯坦福与科恩争执不下,于是请来了摄影师爱德华·麦布里奇来解决。麦布里奇设置了24台照相机,拍摄了奔马的照片,并将它们连贯地播放,最终揭示了马奔跑时蹄子都腾空的真相...
中国电影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电影发展史(1896-1949)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
电影从无到有的发展史
电影,这个集视觉与听觉于一体的神奇媒介,是如何从无到有,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的呢?它的诞生、发展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都值得深入探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探寻电影的起源和历史变迁。1829年,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多揭示了现象暂留原理,为电影的诞生埋下了伏笔。这一原理揭示了人眼对影像的...
电影的发展史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