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以什么分理全国政务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7
明太祖借“胡惟庸案”废除______和______,以______分理全国政务

1,丞相制度,
2,中书省
3,六部

我翻了下书,我开始那个答案错了,
中书省是洪武十三年废的,胡案洪武十三年发生,二十五年结束.

对,《明史》(卷109):“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政,而吏、户、礼、兵、刑、工六尚书为曹官.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实行中央六部制,分吏、户、礼、刑、兵、工六部,六部具体分工:吏部: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但比组织部权力要大,在官员的选拨和考察免职上有相当大的决定权,被称为六部之首。户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央行、税务总局、民政部,总之就是个管钱、管粮的部门是个大肥缺。礼部:相当于现在的宣传部、文化广电部、教育部、统战部、宗教事务局,一切跟宗教、文化、礼教、科举考试有关的事务都归礼部管。是一个清显、尊荣的部门是个优差。刑部:掌管司法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最高法院、公安部,刑部负责案件的侦查和审理判决工作,是一个权力部门。兵部: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明朝的兵部没有调兵权,统兵权由各镇的总兵统辖,只有皇帝通过内阁才能调兵。兵部尚书只有协调和出谋划策以及组织武举考试的权力,在国家太平无事时,基本闲置。但是在兵凶战危的时候要到前线督师,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果大功告成的话就会飞黄腾达。工部:负责京城和皇家工程的修筑与维护,以及治理黄河和南北运河的有关工程。因为工程款项要先经过户部拨款,虽然可以揩点油水,但明朝对投资基础建设一向兴趣不大,应该算是个比较冷门的部门。
另外还设置了2个部门,都察院: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但权力比监察部大得多,负责官员的纪检和监察工作。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察院。
由这些部门分摊了原来丞相的责任与权力,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于一人之身,防止尾大不掉的情况出现。

明初中书省负责处理天下政务,地位最高。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相后最甚。
胡惟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而且胡惟庸日益骄横,懈怠政事。于是,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以后不再设丞相。
(1)在中央,废丞相制,职权分给六部。明初承袭元制,在朝廷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丞相权力很大。明太祖把中央大权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从此废止,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2)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明太祖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分掌一省行政、司法、军事,并称“三司”。三司互不统属,各对中央负责。都指挥使司负责管理所辖区内卫所,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各项事务,是地方平时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分别隶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
(3)军事上,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每府各设左右都督。都督府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无权调动军队。逢有战事,由皇帝亲自任命军事统帅,兵部发出调令,都督府长官奉命出征。这样,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互相制约,军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经过改革,全国的政治、军事大权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哪些措施?
1、废除丞相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撤销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向中央负责。2、设立廷杖制度 洪武十三年(1380年),他借口胡惟庸谋反,趁机宣布撤销中书省,不设丞相,提高六部职权,分掌天下事务,直接向...

明太祖为了削弱相权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内阁”机构的建立开始于明朝。明太祖为了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权力,先是于洪武十三年杀掉丞相胡惟庸,皇帝自己直接管六部。他还下诏:“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但他的精力再旺盛,也管不了那么多的国事,因此到了洪武“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真相是什么?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实录)元朝丞相权力过大,导致后期政局混乱,权臣频出。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废除丞相,...

明废行省,设三司分权是怎么回事?
(1)在中央,废丞相制,职权分给六部。明初承袭元制,在朝廷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丞相权力很大。明太祖把中央大权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从此废止,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2)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明太祖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什么变化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影响,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使中国历史上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

废除丞相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的是谁?
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诛,明太祖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但由于工作份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

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 ...
史实: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权力一分为三,相权削弱,皇权加强。北宋,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相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趋...

从秦代到元代,我国封建社会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3、巩固——西汉 汉初,采纳周朝和秦朝体制,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大一统局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4、完善——隋唐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
《明史稿》载:“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以统领众职,置属官参议,左右司郎中,员外郎,都事,中书舍人,分钱粮礼仪刑名营造四部,以条理管辖。十三年,正月诛胡惟庸,遂罢中书省。...二十八年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
2. 由于这种情况,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及其相关官员,并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立丞相职位。在废除丞相制度的同时,明太祖朱元璋也废除了中书省,将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他亲自掌管六部,加强了君主专制,结束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这场斗争以皇权的胜利告终。3. 自那时起,直到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