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知道刘邦称帝自己难免一死,为何还辅佐刘邦一统天下?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萧何帮助刘邦杀死韩信后,为何还被刘邦关进了监狱?

自古开国皇帝,在大事未举之前,多半能和手下称兄道弟,一旦登上皇位,立马兔死狗烹,当刘邦对韩信起了猜疑心后,萧何设计帮他除掉韩信,其实他自己也没能高枕无忧,而刘邦下一个怀疑的对象,就成了萧何,如果不是萧何聪明,故意收刮民脂民膏,败坏自己的声名求自保,难免不会落得和韩信一样的下场,最后他被关进监狱,也算保全了自己。

韩信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将领,只可惜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都不是识人的伯乐,但好在刘邦的手下有萧何,他一直看好韩信,在韩信不被刘邦重用转身离开时,是萧何月下追回韩信,并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最后韩信被封为大将军,在与项羽的对战中,韩信建功无数,为刘邦打下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刘邦成为皇帝后,便开始猜忌那些功臣,时时视他们为眼中钉,这使韩信大为不满,意欲谋反,为向刘邦表忠心,萧何联合皇后吕雉,利用韩信对自己的信任,在宫中设下圈套,使吕雉成功杀了韩信。

韩信死后,刘邦下一个怀疑的对象立马成了萧何,每每外出作战之前,都问向前线押送粮草的人:丞相在家中做什么,然后又做沉默不语状,这让萧何特别惶恐,知道自己功高盖主,已经被皇上猜疑。

为了自保,萧何一改平日作风,大量掠夺百姓田地,并开始疯狂敛财,弄得百姓冤声载道,当刘邦听说消息后,找来萧何对质,萧何对此不但毫不否认,而且无一丝悔改之意,于是刘邦将萧何关入大牢,但因为萧何已失去民心,对自己构不成一丝威胁,最终还是放了他。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韩信、张良、萧何才会甘愿辅佐刘邦完成霸业。
刘邦“三个吾不如”是在一次宴饮群臣上的谈话,那时候的刘邦已经是汉高祖。刘邦问在座的人:“你们不要骗我,说实话就行,我为什么能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失了天下。”
有大臣回答:“因为您仁义,项羽嫉妒贤能,还小气。”刘邦说:“你只说对了一半,论谋略我不如张子房,论治国我不如萧何,论打仗我不如韩信,因为这三个人都愿意为我效力,所以我才能得到天下,但是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用,所以他没有得到天下。”

在当时的情况下,刘邦已经完成了宏图伟业,之所以说出“三个吾不如”更多地不是为了收买人心,而仅仅是说出了刘邦认为的事实罢了。
刘邦一直都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大字不识几个,只凭自己一个人没有办法建功立业。当刘邦的手下聚集了许多谋士之后,刘邦懂得放权,他给了每个谋士充分发挥的舞台。

反观项羽,太过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计谋。项羽任人唯亲,信任的人只有项氏家族的人,外姓谋士在他的手下基本没有用武之地。

作为一个统治者,你只需要做到拉拢人心,选择最合适的谋略就好,根本不需要亲自下场作战。刘邦不需要有什么能耐,他也确实没有太大的能耐。但是刘邦果断,有作为王者的直觉,懂得笼络人心。
正因为刘邦的这些特点,所以谋士在刘邦麾下更容易建功立业,只要你有功劳,你就能够得到赏赐。相信韩信、萧何、张良,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所以才愿意替刘邦卖命。

      韩信一直都是相信刘邦的,他认为刘邦称帝之后是不会难为他的。

      韩信早在当上齐王的时候,他的谋臣蒯通就多次劝韩信背叛刘邦,但是韩信不听。韩信的理由是:他今天的地位都是刘邦给的,刘邦给了他一个施展拳脚的舞台,他不可以背信弃义;他是大汉最大的功臣,这么大的功劳足足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韩信这样说并不是冥顽不化,而是性格或者是传统使然。

      韩信出身在一个没落的贵族,等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家族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光辉可言,但是毕竟血液之中流淌着贵族的血脉,于是他性格之中就有高傲之处,无论自己是多么的寒酸,多么的贫穷。

      他在南昌亭长家里寄食,是古代养宾客传统的一种遗留。韩信虽然在亭长家里白吃白喝,但是一旦亭长遇到困难,韩信是可以为亭长去死的,而亭长的老婆不给韩信饭吃,就违背了封建时期的主人与食客之间的规矩。韩信一怒之下离开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对韩信个人而言,可惜就可惜在出生在封建制度已经瓦解的时代,秦统一六国之后,郡县制度已经慢慢地取代了西周之后的封建制度。他的志向就是成为一个诸侯,然后向天子进贡,天子没有事情的时候,他在自己的封国之内行使自己的权利。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以刘邦的政治敏感度,韩信的存在是非常不稳定的因素。不是因为韩信造反,而是因为韩信造反之后,没有人能够控住得住他。

      当有人告发韩信谋反的时候,刘邦在心里是不相信的,可是他必须采取措施。陈平献计智擒韩信之后,面对韩信,刘邦仍然没有下得去手。他将韩信拿到洛阳,废了他的王位,封韩信为淮阴侯。

       韩信被封为淮阴侯之后,心里极度的不舒服,不仅不朝见刘邦,还以与曾经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人一起上朝为耻辱。这种不屑不仅仅是源于那些人战功不行,更是因为那些人的出身太卑微。

       韩信最后终于决定要谋反的时候,是在与陈豨约定好之后,最后谋反事情败露,被萧何用计谋杀死。

       韩信的一生太过于的精彩,萧何称赞他国士无双,刘邦称赞他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在刘邦的手下,他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替刘邦统一了全国。

       在韩信临死之前他也后悔没有早听蒯通的话,但是为时已晚。

       刘邦听到韩信死的消息,又是高兴又是为韩信感到可惜。可见刘邦对韩信也是充满矛盾的。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当时楚汉相争,韩信只有项羽和刘邦可选。早年韩信一直默默无闻,投奔过项羽,刘邦皆不得重用,直到萧何向刘邦举荐才渐渐发迹。历史上韩信是这样评价项羽的:“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可见韩信必定不会辅佐项羽。既然韩信能看清项羽为何不能看清刘邦呢?答案是肯定的,混混出身的刘邦怎能逃过韩信的火眼金睛?但韩信没辙啊,空俱一身本领去无处施展这是很浪费的。所以虽知以后刘邦会“‘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可高傲的韩信却也毅然辅佐刘邦一统天下,不愿被埋没于历史的烟尘中。



因为他想做一个英雄。平庸地活着与光荣地死去,他选择了后者。后期他明明可以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却不肯背叛刘邦,是不想让自己染上污点,可是他不知道,在他死后,刘家在他身上泼了多少污水。

为什么刘邦称帝后只拜孔子和陈胜?
陈胜犯此忌讳,民心不聚,失败在所难免。他特别需要人才,身边有很多有识之士,但他真的不善于发现和使用这些人。刘邦称帝后,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经验。他指出,张亮、韩信、萧何都是杰出的人物。“我可以利用它们,这就是我夺取世界的原因。”刘邦能在老百姓和无业人员中发现并重用人才,陈胜不行。这是因为起义太仓促了...

汉景帝明知诛杀晁错,七国不会因此罢兵,为和还要将其腰斩
原来当年刘邦打天下时,为了笼络人心,把一部分国土分封给有功之臣,刘邦正式称帝以后,却容不下异姓王,刘邦的晚年大部分在清算异姓王,可封地没人镇守,自然也不行,秦国正是因为战乱开始时,没有诸侯来勤王,因此才那么快灭亡。刘邦总结了秦国的失败经验,杀尽国内的异姓王以后,把封地封给自己的兄弟...

刘邦当初想废太子 刘邦为何没有想过废吕后
“号令一出太后”,但并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称帝,所以二人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帝王。这两人都和刘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是他的敌人,一个是他的元配,但刘邦和吕雉的关系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患难夫妻”,为什么这样说呢?容我细细道来。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他只是个泗水亭长,属于秦朝最底层的...

刘邦其实并没有杀几个功臣 为什么一直有人说他杀功臣呢?
至于英布、陈豨臧荼、韩王信等,有造反之实,死得其所。而一向与刘邦不和的雍齿被封候;豁免并升迁、教唆韩信反叛的辩士蒯通则显示出了刘邦大度的一面。再来多说一说刘邦其它被世人误解的地方。关于刘邦的“弃父抛儿女”,其实应该区别客观来看待;如纯粹以感性来评论,难免会得出有失公允的结论。楚汉...

谁知道古代韩信的故事?
一、功高震主 楚汉僵持的时候,有人劝韩信:你功劳太大了,将来皇帝难免猜忌你,不如就此自立为王,三分天下。韩信却想着平常刘邦对自己不错,不忍心背叛刘邦。没想到后来一语成谶,果然应验。韩信用兵智商高,政治智慧却不算高明,包括项羽,都玩不过流氓刘邦“面厚心狠”,当然伴君如伴虎,“既要...

刘邦临死前为何会说周勃能安定江山呢
吕后又追问以后怎么办,刘邦有气无力地说:“以后的事不是你能够知道的了。”纵观刘邦死后,汉朝的发展,果然像刘邦预料的那样,“安刘氏者必周勃也”。公元前180年吕雉病死,诸吕专权,太尉周勃联合陈平以及王陵诛杀诸吕,拥立刘邦第四子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让刘氏的王朝得以延续。“大千世界,无奇...

司马迁为什么会那么的恨刘邦?
再者,刘邦称帝后一干功臣在刘邦的操纵之下几乎没有一个得到了好的下场,这种卸磨杀驴的行为更为司马迁所不齿,因此在司马迁的眼中,刘邦就是一个阴险小人。刘邦还曾为了自己活命将亲生儿子扔下,这种为父不齿的行为刘邦也做的出来,在司马迁看来刘邦极度自私。也有人说,司马迁是因为为李陵求情后被汉武...

刘邦为什么杀死萧何
萧何本是刘邦的得力干将,刘邦却要杀他,主要是刘邦怕萧何威胁到他的地位,以下是具体分析。因为萧何的政治智慧很高明,而且本人也很有才能,朝堂上难免不会有人嫉妒,设计陷害他,这也让刘邦的戒心增强。刘邦夺得天下称帝以后要杀了功臣萧何,原因在于萧何一直在刘邦身边任职,萧何是刘邦身边的文官,但奈何...

刘邦一向都会听张良建议,为什么杀韩信时张良却没说不?
刘邦一向都会听张良建议,在杀韩信时张良却没说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各有志,张良曾经已经劝过韩信,对张良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愧对韩信的了;二张良知道自己无法阻止刘邦杀韩信,他知道刘邦的为人和个性,没必要把自己置入尴尬境地;三为了国家的利益和稳定,他以大局为重。刘邦手下有两大集团,一是...

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为什么刘灿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
看过电视剧楚汉传奇的朋友都知道,刘邦和已婚带着孩子一路逃亡,后面跟着项羽。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刘邦毅然将妻子和骨肉推出车外,自己匆匆离去。关于这一记载,后人对刘邦的批评多于褒奖。这样的“双面”刘邦怎么可能打败项羽?项羽的失败有他的问题。我们已经在项羽没能君临天下的原因分析做了简要分析。今天历史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