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
B.货币供应量
在改革开放前后一段较长时间内,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我国把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统称为中间目标)为信贷规模限额和现金投放计划。
1998年起,央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直接控制,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目前,货币供应量仍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当下有部分学者认为随着金融、经济环境的发展,货币供应量已不会适合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应将利率作为中间目标。但部分实证证明M2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间还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并且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基础性条件。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将是我国未来的必然选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条三条规定,我国央行宏观调控最终目标长期被定格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样定格的背景和条件是:第一,宏观经济常遭受通货膨胀的肆虐,稳定币值是央行宏观调控的头等大事。第二,间接融资是我国融资的主要方式,直接融资的规模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第三,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流动速度相对稳定,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和产出保持高度的正相关性。第四,国家实行的是低工资和高就业政策,失业问题并不突出。条五,国际收支基本持平,且国际收支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大。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背景和条件正在或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①肆虐我国宏观经济的不仅有通货膨胀,而且还有通货紧缩。②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系有弱化的趋势。③货币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④就业形势越来越严竣。⑤国际收支状况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加大。因此,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目标至少要作如下三点修改:一是要将“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修改为“保持金融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增加充分就业的内容;三是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列入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国此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1、保持金融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2、充分就业。3、国际收支平衡。”
自1998年取消信贷规模控制后,我国货币当局一直把中介目标锁定在单一货币供应量指标上,而对金融资产价格不屑一顾,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情况发生了变化:①股票持有者正呈现出向机构集中的趋势。②参与股票市场的群众基础较为雄厚。随着我国股市的完善和发展,股票价格已初具备了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基本条件。一是它具有可测性。二是它具有相关性。基于此,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充分考虑资本市场,尤其股票市场。因此有必要将我国央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单一的货币供应量指标转向货币供应量与金融资产价格(股票价格)并重,至于利率和汇率等其它金融资产价格目前还只能作为辅助性指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1)存款准备金,最早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是美国,目前这一制度被世界各国广泛推行,中国于1984年开始实施这一制度并加以完善:①按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水平;③增加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频率。④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
(2)再贴现政策,该政策是国外央行最早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运用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的进程经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商业票据作为一种结算手段,通过办理贴现、再贴现以推广使用票据,从而帮助企业解决托欠。第二阶段是把再贴现作为调整信贷结构的一种手段,对某些行业、部门或商品实行信贷倾斜政策。第三阶段是把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3)公开市场业务,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尽管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取得一些成绩,但仍有需改进的地方:第一,需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第二,需注重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运用;第三,需注重与国债发行和交易相配合;第四,需注重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配合;第五,需注重与外汇市场的操作相配合。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则主要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和优惠利率。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①直接信用工具,如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例和直接干预等;②间接信用工具,如道义劝告、窗口指导、金融检查等。
操作目标:
(1)准备金: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直接影响准备金的变动,进而影响中介目标;再贴现率的变动通过告示效应影响市场利率,同时通过再贴现贷款的变化影响商业银行的借入储备;央行还通过债券的买卖影响商业银行的非借入储备,进而影响中介目标。
(2)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组成。作为操作指标,综合考虑两个货币创造基础因素的基础货币比准备金更为有利,尤其是在现金流通比例较高的不发达金融市场中。
中介目标:
(1)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并不是绝对的,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内生性问题也使得中央银行在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时候有了更多顾虑——当货币乘数不可控时,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将大大降低。
(2)利率:利率与总产出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央银行能够通过控制利率来影响投资和储蓄,进而影响经济总量;其次,中央银行几乎能够立即从市场中获得准确的利率数据;最后,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债券市场上进行买卖来改变债券的供求,对利率施加控制。
扩展资料:
中央银行通过操作目标调节中介目标,进而影响到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有以下四个
(1)物价稳定: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会造成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更加困难,同时也使得资源跨期分配的难度增大。各国中央银行均把物价稳定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目标。
(2)充分就业:较高的失业率会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的闲置,同时会造成人们生活的困难,增加社会和政治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将充分就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既可以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也可以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相比而言,后者更加强调增长的长期性和动态效应。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国与他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对于经济安全和增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无论国际收支是逆差还是顺差,都会给一国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中介指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的便于调控并具有传导性的金融变量。
具体包括:利率(长期或短期)、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汇率等。
操作目标(操作指标):当中介目标不受中央银行货币工具直接影响时,可以根据操作指标判断政策工具是否准确,而去需要等到政策实施后才能看到结果。
具体包括:存款准备金总量、基础货币、利率(国债利率)。
扩展资料: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这是货币政策制定者——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
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可概括为: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
稳定物价是指将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区间内,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
充分就业是指将失业率降到一个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
经济增长是指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中,一个时期比另一个时期更好一些,不出现大起大落,不出现衰退。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货币政策目标
中介目标(中介指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的便于调控并具有传导性的金融变量。具体包括:利率(长期或短期)、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汇率等。
操作目标(操作指标):当中介目标不受中央银行货币工具直接影响时,可以根据操作指标判断政策工具是否准确,而去需要等到政策实施后才能看到结果。具体包括:存款准备金总量、基础货币、利率(国债利率)。
1.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可概括为: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2.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较复杂,有的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有的相对独立,如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更多表现为目标间的冲突性。各目标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一种此高彼低的交替关系。当失业过多时货币政策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需要扩张信用和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人数;同时由于需求的大幅增加,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物价上升。反之,如果货币政策要实现物价稳定,又会带来就业人数的减少。所以,中央银行只有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某一适当的组合点。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也存在矛盾。要刺激经济增长,就应促进信贷和货币发行的扩张,结果会带来物价上涨;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就要采取信用收缩的措施,这有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存在矛盾。若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本国物价稳定,则会造成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反之,则出现逆差,是国际收支恶化。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随着经济增长,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通常也会增加,结果会出现贸易逆差;反之,为消除逆差,平衡国际收支,需要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给,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综上所述,由于各目标间存在的矛盾性,中央银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具体的政策目标。
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操作目标准备金,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法规定准备金率直接影响准备金的变动,进而影响中介目标。再贴现率的变动通过告示效应影响市场利率,同时通过再贴现贷款的变化影响商业银行的介入储备,央行还通过债券的买卖影响商业银行的非借入储备进而影响中介目标二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由准备金和流通金啊流通中的现金组成作为操作指标,综合考虑两个货币创造基础因素的基础货币比准备金更为有力,尤其是在现金流通比例比较高的不发达金融市场中。中介目标一,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并不是绝对的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内生性问题,也使得中央银行在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顾虑,当货币乘数不可控时,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将大大降低。二利率利率与总产出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央银行能够通过控制利率来影响投资和储蓄,进而影响经济总量。其次,中央银行几乎能够立即从市场中获得准确的利率数据,最后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债券市场上进行买卖来改变债券的供求,对利率施加控制。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 )和( )。
【正确答案】:D 【解析】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的和中介目标分别是( )和( )。
【答案】:D D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的和中介目标分别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故选D。
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
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基础货币,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操作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的对象,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对此目标施以直接的影响,使其符合既定的方向。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和...
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
具体包括:利率(长期或短期)、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汇率等。操作目标(操作指标):当中介目标不受中央银行货币工具直接影响时,可以根据操作指标判断政策工具是否准确,而去需要等到政策实施后才能看到结果。具体包括:存款准备金总量、基础货币、利率(国债利率)。\/iknow-pic.cdn.bcebos.com\/4a36acaf2...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 )。
【答案】:B [答案解析]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基础货币,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 )和( )。
【答案】:D 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的目标。操作,顾名思义,就是中央银行能够直接改变的量;中介就是因为操作目标的改变继而发生改变的量。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基础货币,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即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决定基础货币。
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什么
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操作目标准备金,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法规定准备金率直接影响准备金的变动,进而影响中介目标。再贴现率的变动通过告示效应影响市场利率,同时通过再贴现贷款的变化影响商业银行的介入储备,央行还通过债券的买卖影响商业银行的非借入储备进而影响中介目标二基础货币基础货币...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
【答案】:B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是货币供应量,操作目标主要是基础货币,故B项正确。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什么
主要以实现以下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1、保持适度的流动性: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经济的资金流动。2、控制通货膨胀:通过调控货币信贷规模和价格水平,控制通货膨胀,保障货币的稳定与购买力的稳健。3、维护金融稳定:通过灵活使用货币工具,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预防风险扩散...
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
货币政策是国家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设定一系列的目标来引导金融市场和经济活动。其中,关键的两个目标分别是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操作目标,是中央银行在直接调控金融体系时所关注的指标,它反映了政策实施的直接效果。例如,存款准备金总量和基础货币的管理,以及国债利率的调控,这些都能帮助央行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