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的全诗是什么?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 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 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 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 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从军行》全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的雪山一片暗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平凡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而他们不打牌侵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城头铁鼓声犹震”的出处是哪里
“城头铁鼓声犹震”全诗 《军行》唐代 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作者简介(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
李白的军行
军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军行李白古诗原文及翻译
军行李白古诗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二、译文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三、注释 1、行:古诗的一种体裁。2、骝...
王昌龄的出塞共有几首?分别是哪些?
一、《出塞·其一》全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翻译: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 如果有卫青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二、《出塞·其二》全文: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
“军行不断蛮标盾”的出处是哪里
“军行不断蛮标盾”全诗 《和谢公定征南谣》宋代 黄庭坚 传闻交州初陵梁,东连五溪西氐羌。军行不断蛮标盾,谋主皆收汉畔亡。合浦谯门腥血沸,看兴城下白骨荒。谋臣异时坐致寇,守臣今日愧苞桑。已遣戈船下漓水,更分楼船浮豫章。颇闻师出三鸦路,尽是中屯六郡良。汉南食麦如食玉,湖南驱人...
有关明月的诗(包括诗名,作者,全诗)
——李白《军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出自哪里?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
写月的诗
——李白《军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
王昌龄写出塞的历史背景
《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第一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寥寥数笔,生动地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原文如下: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
还有什么边塞诗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从军行》唐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8《月夜忆舍弟》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