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两极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是如何形成演变的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三次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内容包括三大类:一是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二是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三是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美洲的美国和西欧之外的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改变了.
  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在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开了先河.
  2.两极政治格局
  两极格局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在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妄图通过经济封锁的手段来扼杀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进行反封锁的斗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并注意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军事上的斗争主要表现为“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柏林危机等.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十分激烈,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希望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一代“和平演变”,社会主义阵营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3.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苏联竭力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同时利用民族解放运动作为同美国争夺的筹码,妄图实现美苏两家合作主宰世界.
  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军事力量方面大大改变了美国占优势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些国家的兴衰,从而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这首先是因为西欧实力增强,进一步走向联合.其次,日本在田中内阁上台后,于1972年7月提出以“对美国协调为主轴”,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明确表示“日本跟着美国脚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更是踌躇满志地要求从经济大国而实现“政治大国”的愿望,追求“政治大国”目标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国策.再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路线,20世纪70年代末又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力量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最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在斗争中成立的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4.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从而最终决定了旧格局的终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仍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这次新旧格局转换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将会复杂得多,形成时间也要长得多.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搞成一统天下,其他主要大国都在争取在世界或地区的主导权,期望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足够的实力,可单独与美国相抗衡.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多极化与“单极世界”之间存在斗争,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斗争.世界各种力量必然要经过长时期的消长、分化、组合的过程,才能重新形成稳定的格局.目前世界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第三,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各主要大国都在力争对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为争夺对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展开斗争.斗争的结果将取决于历史的“合力”,在和平时期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在雅尔塔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使之成为二等国家,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的,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实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力也得到扩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具体发展演变如下: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两大政治力量的对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及北约的建立等,是形成帝国主义阵营的主要标志,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情报局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主要标志,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出现分化,改组。第一,苏联走上了霸权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第二,西欧,日本独立倾向发展,帝国主义阵营分化,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走向衰落,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他们强烈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发展,第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20世纪6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不断取得胜利的基础上,亚非拉国家加强了团结合作。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世界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美苏由激烈争霸转向关系缓和,世界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表现在 第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增强,第二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国家反帝反殖民,反霸的斗争进入了发展民族经济,并以经济的发展维护政治独立的新阶段,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纲领,并开始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第三,西欧日本独立自主倾向进一步发展,第四,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继续以高于美国和西欧的速度增长。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两极格局崩溃。由于指导思想错误,政策失误和体制僵化等原因,美苏关系缓和并没有为苏联、东欧国家赢来转变被动,谋求发展的机会,相反,它方便了西方和平演变政策在苏联、东欧国家实施,,91年6月经济互助委员会宣告解散,7月华约终止活动,苏联陆续从东欧撤军,这表明欧洲大陆长达四十多年的两大经济体系,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和对峙消失,两级格局在欧洲崩溃。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两级格局的终结。
两级格局终结后,世界进入一个相对较长的格局转换过度时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雅尔塔体系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但其想一家独霸世界已显力不从心。除美国外,还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强,世界格局的总体趋势是一超多强,各种力量从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两极格局是冷战美苏争霸造成的。

1949年北约建立标志着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战略部署初步形成.1955年苏联与东欧七国建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两极格局的终结对国际政治产生的影响

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无疑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强盛一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到1997年3月,其成员仅有中国、古巴、老挝、朝鲜和越南。在许多人看来,冷战的结束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上的决定性胜利,等于社会主义的终结。西方国家正进一步介入原苏联和东欧的内部事务,企图使那里的演变“不可逆转”。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对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正在加压,公然以是否接受西方的价值观,以“推进民主化”、“尊重人权”为附加条件,竭力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强制改变其社会性质。

苏东剧变尽管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但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必须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僵化模式划清界线。但是苏联模式的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因为现代资本主义仍然矛盾重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并未根本改变。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如法国、葡萄牙、希腊,共产党认真总结了苏东剧变的教训,坚持社会主义目标,稳定了队伍,社会支持率有所回升。在俄罗斯和东欧地区,共产主义运动经过混乱、动荡和分化,目前已经表现出某种复兴的势头。如俄共在1995年12月俄罗斯大选中,获得22.31%的选票,在国家杜马中的席位约占1/3,成为新议会第一大党。而在第三世界中,中国、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高度集中的传统体制,综合国力正在稳步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显示出社会主义正在获得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因此,当今国际社会主义力量正在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①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
②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③1947年,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苏联采取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⑤1949年,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建立,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①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②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③1947年,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苏联采取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和经济互助委员会⑤1949年,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建立,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1.两大阵营的形成、对峙,使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

2.国际力量的分化与改组使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3.美苏从争霸走向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

4.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两极格局时间上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1990年两德统一为终点。

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对战后近50年国际关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雅尔塔体系消除了德日两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又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消极作用: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③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②实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的对比状况,美、英、苏三国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做出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美苏最终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3)雅尔塔体制的主要作用 ①积极作用: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的,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实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力也得到扩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具体表现为:...

二战后两极格局特点
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奠定的、美苏对抗的世界两极格局形成:北约组织、华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成立多极化趋势曲折中发展欧共体形成:1967年成立,经济一体化提高欧洲地位,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民主改革、非军事化、外向型经济、教育、朝鲜越南战争中国振兴: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国际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集团宣告解散,标志着二战以来的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最终解体。20世纪90年代,随着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欧元正式启用,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冷战结束后,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行动。...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有必然性为什么?
但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各自的实力和利益划分了各自在欧洲和远东的势力范围,它明显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损害了一些国家的主权和利益。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政治格局的基础,也促使随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状态的产生。(二)两极政治格局 两极格局的特点是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大集团的...

简评“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简评“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该不该让孩子很早学习人情世故? 匿名用户 2016-01-22 展开全部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1.两大阵营的形成、对峙,使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 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确立了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大国)按照政治...

二战之后形成了什么格局?
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表现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及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的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妄图取得战胜对手的优势,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总的来说,就是以美国和苏联的两大集团在世界的权利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

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哪些阶段
(1)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2)20世纪70 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3)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4)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二战之后的国际格局
二战后,国际合作成为必须,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可逆转。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成为防止新战争爆发的重要因素。战争的经验促使国际社会在处理冲突时更倾向于妥协,这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总的来说,二战之后的国际格局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从两极对峙到多极化趋势,从冷战对抗到和平解决争端,这些变化标志着...

两极格局是什么形式啊,它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应如何促进世界两级格局想...
两极格局即以美国和苏联为主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产生于第二次的世界大战后,由于经济和政治等许多因素形成的。应该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倡导多边主义,主张通过国际对话和多边会谈解决世界问题,主张倾听发展中国家弱小小国家的声音。